第1254章 羁縻政策误国啊
“回陛下,这两份,马仆射着重交代了一定要您仔细看一看。”
韦小宝捧着两份奏折走了上来。李炎拿过放在上面的奏折,直接展开看了起来。这份奏折里所写的,乃是不久之后明经举的各项进展。里面的一切,倒是和李炎直接交代的没有太大差别。这一次明经举,由于是首次接受女子参加。因此在考核时,会将男女分开进行考核。对于女子,招收的条件会有所放宽。若是不这么做,那朝廷真正能够招收进来的女官,恐怕会相当稀少。毕竟在大唐,男子能够读书的机会,要比女子多上太多。让双方在同一水平上竞争,本就是不公平。当然,这种优待,会在大唐教育普及以后,慢慢的消失。把这一封奏折的内容看完后,李炎拿起桌上的一支钢笔,直接批了一个阅字。“今年的明经举,就按照这样来办吧。”
李炎说着,将这奏折放到了韦小宝手上,然后取过另外一份。这一份奏折,却并非是长安的官员所上奏的。而是来自黔中道卿州的刺史送上来的奏章。这份奏折里的内容,让李炎的眉头紧蹙了起来。几个月前,泸、越、徐、交、渝等州发生了水灾。在当时,朝廷及时组织了救灾事宜,这五州并未因水患产生太大的损失。不过位于这五洲南面的卿州,却也因此受到了波及。在卿州境内,有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小规模的疫病。卿州刺史,这是来向朝廷求援的。李炎把奏折放在桌上,重新拿起一张大唐的舆图寻找了起来。最后在舆图左下角的位置找到了卿州所在。这一州,位于西南边陲。也是大唐用来安置西南蛮的羁縻州。看到这一条信息,李炎忍不住叹了口气:“又是羁縻州啊。”
自从登基,当上这个皇帝以来。李炎就发现了一件事情。这大唐出现问题,需要去处理的,大部分都是羁縻州府。这些地方,大唐对它们的管理力度都很弱,换言之,就是没什么掌控力。而在大唐,羁縻政策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部落聚居地区设立的羁縻州、羁縻县。往往这些州县的最高.官员都是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听起来和李炎提出的自治政策差不多。实则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谓的羁縻州、县,它们只是象征性的要向朝廷进贡。记住,是进贡,而非是缴纳赋税!同时这些羁縻州、县往往还有着自己的军队,当然,名义上来讲这些军队是提供给朝廷的。但实际究竟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第二种情况,则是所谓的内属国了。这玩意就更扯了,说是属于大唐的领土,实则已经跟国中之国差不了多少。像是岭南的六诏,基本就是属于这种情况。而他们的首领,往往也会封为都督或者郡王,名义上都是由朝廷所册封。这种国中之国,在盛世时,他们自然会臣服,不会有什么歪心思。一旦大唐实力衰弱,它们立刻就会倒戈相向。第三种情况嘛......就是针对敌国的。比如吐蕃、回纥、扶桑等,这些国家本就有着独立的政权,大唐却依旧会对其进行册封。只是这种册封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往往是等对方的首领登基后进行追认。这也就是大唐羁縻政策的大致内容。李炎在了解清楚这事儿后,就大感头疼。不怪原本历史上,大唐在安史之乱后就迅速的由盛转衰。要是按照这个政策,大唐对许多地方的掌控力实在是太低了。就不说六诏与吐蕃那两种羁縻的情况,就仅仅是说第一种,那些部落选出来的官吏,在能力上也参差不齐。主要把这些人还不咋听朝廷的命令,有着他们自己的想法。于是就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就如眼下这卿州。那疫病出现,肯定和五州的水灾有关,但当地官员的管理不善,不作为也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现在出现问题了,又来找朝廷帮忙解决,给他们擦屁股。关键是不管还不行,人名义上毕竟还是归属于大唐。这就很让人无奈了。“羁縻政策误国啊。”
李炎在心里万分感叹。等把最近安排的事情做完了,朕迟早要把羁縻政策给取消了!他在心里暗暗做出了决定。不过现在嘛,卿州的事情还是要解决。“韦小宝,备车吧,去一趟医学院。”
李炎把奏折放了下来,开口说道。既然是跟疫病有关,那自然是要先和药王商量商量。好在从这奏折上来看,卿州的疫病规模并不算大......侯在一旁的韦小宝躬着身子,答应了一声,便慢慢地退了出去。不久之后,李炎便坐上马车,出了皇宫。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