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一号种子

作者:有所
“怎么这么久?”

  旁人都是三五分钟,王清晨直接在里边将近十分钟。

  “县尊多问了几道”

  王清晨回答道,也确实是这样。

  旁边的施阳,情况不算好也不算坏,看不出考得怎么样?

  随着三人的回归,青山学堂的这些人蜂拥上来。

  “一切顺利”王清晨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谈恒、庞宇”

  没想到第二轮便轮到了谈恒。

  “等你回来”王清晨眼神坚定鼓励道。

  “嗯”或许是从他的身上吸收到了不少勇气,谈恒语气坚定。

  “怎么样?我没骗你吧!县尊治的肯定是《诗经》”张印此时也上前搭话。

  他这才想起来,县尊确实提问《诗经》多一些。

  “哦,好像确实如此”王清晨说道,但是也没有肯定。

  “马上就到你了,还有闲情雅致聊天?”王清晨说道。

  “这有什么?又不是龙潭虎穴,大不了明年再来就是”

  张印浑不在意,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

  两人聊了片刻,谈恒两人便回来了,看其表情,应该答的不错。

  “小五,多谢你了,要不是你,我说话都打哆嗦”看样子其挺满意的。

  “那就好”同窗一场,他也不想看谈恒沮丧。

  青山学堂本就没多少人。

  快至中午的时候,便已经全部考完。

  只是剩下的学子却是白等一上午。

  “早知道,我就应该花些小钱往前边提一提”

  张印有些气恼,这轮到下午也不知是好还是不好。

  “下午就没多少人了,很快就能结束”王清晨安慰道。

  现场还剩下不到十五人,都是村镇学子。

  不过这也让他们大松一口气。

  毕竟这就好像点名行刑一般,他们也并不好受。

  跟随衙役出了县衙。

  周夫子就在不远处茶摊等候,闻听所有人都已考完,这才询问起众人考得如何。

  除了低头不敢对视的几人,其余几人还是有些信心的。

  周夫子心里也有数,毕竟平时就能看个七七八八,而且现在的情况比他预想中还要好一些。

  “不错不错,明天为师前来阅榜,有信心的好好准备下次府试”周夫子显然很满意。

  就他们青山学堂而言,考中一个是正常,两个就算超常发挥了,三个他就谢天谢地了。

  带着几人在周围简单吃了一餐,毕竟现在已经中午,饿着肚子赶回去也不现实。

  ……

  考完的心态和临考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

  王清晨脚步轻快,谈恒脚步铿锵,没有人再碎碎念,没有人再紧张地扣衣角。

  “要不要去我家做客?”谈恒突然邀请道。

  “啊?”王清晨有点发愣。

  “我家就在这附近,夫子同意我回去一趟”

  谈恒这次考的不错,至少还是有把握进第二轮的,所以想要回去将这个喜讯和爹娘说一下。

  “还是算了,以后有机会的”王清晨婉拒。

  这种时候,还是别去打扰人家的团聚了。

  “行,那我先走了,下午学堂见”

  ……

  回到学堂,他便给家里回了书信,这个时代还没有专门的驿传,更不可能传到王家湾。

  所以他的信是寄给济春堂的,十文钱,一共两封,一封给师傅,一封给家里人。

  报平安的同时介绍一下日常生活,好让师父和爹娘放心。

  至于小丫头,王清晨简单问候,还在信里塞了一把牛角梳,她的那把木梳子早就不成样子了。

  在城门口七问八问,他才终于将信寄出,这个时代还是挺有诚信的,所以不用担心信会寄丢。

  尤其是商队,更是把信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翌日

  周夫子匆匆来到县衙门口看榜,顺便誊抄一份,以观对手。

  排名不分先后。

  首先是县学的七人,打头的是名叫秦京的学子,他有些印象。

  他本以为至少也得是十人左右,没想到仅仅只有七人进入第二轮。

  汉江书院更是只有四人,打头的正是秋吉。

  他们青山学堂一共三人:王清晨、谈恒还有年纪最大的那个名叫邓和。

  至于村镇学子更是惨不忍睹,只有张印和另外一个名叫崔健的人上榜。

  “这?”

  这录取比例实在恐怖。

  不过周夫子已经很满意了,毕竟他们参考人数不足汉江书院的一半。

  但是上榜人数却差不多,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接下来你们三人好好调整,争取一举拿下”周夫子显得有些兴奋。

  或者说除了他,谈恒和邓和都很兴奋。

  尤其是邓和喜极而泣了都,今年他已经十七岁。

  或许这已经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科举了,如果再不中,他就只能回家和生活对线了。

  谈恒也好不到哪里去,夫子一出去,他也忍不住落泪,毕竟是十三四岁正是藏不住事的年纪。

  “小五,这次多谢你了,要不然我肯定又是铩羽而归”

  谈恒抽泣道。

  ……

  第二轮童生试,也就是府试,定在九月二十。

  所以大家有时间好好调整。

  接下来几天,两人愈发疯狂,感觉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

  王清晨则没什么好调整的。

  但是周夫子还是给他开了不少小灶,甚至把一些经典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听。

  毕竟他是青山学堂的一号种子。

  也就是最后兜底的人。

  这些见解往往掺杂着一些周夫子的个人经验,所以他必须批判地接受,毕竟其中的一些理念只契合这个时代。

  当然,他虽然有不同见解,但是也不想剑走偏锋,标新立异,那样只会死得更快。

  如今他们三人的日子就好像高考倒计时一样,都是掰着手指头数的,就怕少过一天。

  值得庆幸的是,周夫子他娘从乡下回来了,还带了一只鸡给周夫子补身体,最后,半只进了三人肚子。

  从这方面来看,周夫子至少是称职的。

  而周老娘也是好相处的,比他奶奶要好上不少,至少不会骂骂咧咧,或许是考虑到自家儿子身份的缘故。

  每天,小老太太都会准时叫醒他们,大多数时候,鸡还未鸣,正是少年奋斗时。

  经过这些时日的磨合,他也和周边的老头老太太熟悉了,毕竟这些老人家觉少,起的很早,和他们四人经常碰到。

  总是饶有兴趣地看他们用功。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说网

看小说网是您最喜欢的免费小说阅读网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说免费阅读,所有小说无广告干扰,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说网站。

网站导航

热门分类

© 2023 看小说网 版权所有

首页 分类 排行 书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