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操場會議3
搞定了國名後,國旗和國徽倒是並沒有在今天就確定下來,這個需要美工來重新設計……期間還有部分工人和海軍軍官提出要沿用原來的,只是現在國名都變了,這些自然也要變。
結束了這段插曲,會議繼續舉行,確定了共和國的架構和制度體系後,大家開始舉手選出第一任內閣總理和十名內閣委員。
按照流程,候選人一一上臺,向衆人介紹自己的專業背景和理念,同時宣佈擔任委員會後將要啓動的工作。
第一個上臺的就是李應淳,這位造船廠老總昨天晚上跟其他人開會開到了後半夜,幾乎一夜沒睡,就是爲了今天的演講。
他在演講中宣佈,如果他成爲內閣總理,將立刻開始執行推動一個名爲“六個月恢復計劃”的一攬子項目規劃,爭取在六個月的時間裏,帶領大家擺脫生存危機,走向正向循環!
根據這個“六個月恢復計劃”,第一件事,就是調查摸底所有人的特長和工作意願,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工作和任務,同時仔細輕點各類物資,明析私人和公共財物的產權。
第二件事,則是立刻組織人手,開墾海灣附近的土地,種植土豆和玉米等高產的糧食作物,保障糧食供應的安全。
第三件事,廢除除了食物之外的物資配給制,也廢除之前的所有貨幣,髮型新的記賬型貨幣,開設回收貨幣的物資商店,調動大家的勞動積極性。
第四件事,動員造船廠和機械廠立刻制定生產力恢復計劃,根據實際情況製造武器和工具,例如開墾所需農用機械和農具、小型的動力漁船,各類冷兵器和熱武器,以及交通工具。
第五件事,將目前的警備連和巡邏隊改編爲正式的陸軍,並招募有志於軍旅的青壯年加入,逐步驅逐附近抱有敵意的土著部落。
同時派遣海軍探索附近的海岸線,根據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的分佈資料,尋找最重要的煤礦和鐵礦,儘快恢復基本的工業生產力。
第六件事,在墨爾本海灣附近選擇更合適的建港位置,開設磚窯石灰窯和木材處理廠,開始建造港口和住宅區,解決海軍的駐泊和大家的住房問題。
第七件事,成立國立幼兒園,國立中學,國立大學和共和國科學院,繼承現代的科學教育體系。
同時成立陸軍軍官學校、海軍軍官學校、警政軍官學校、國立醫學院和第一社區醫院,爲各個領域儲備人才。
第七件事,鼓勵有一技之長的人開設店鋪,滿足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無論開飯店餐館,還是理髮店成衣店,在一年內都免稅。
第八件事,儘快開設造紙和印刷作坊,印刷各類實用性的書籍,並鼓勵有興趣的媒體人開辦報紙和雜誌,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