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南華號抵達
他倒不是特別在乎一枚小金幣,只是打賭輸給楊雲峯,讓他心裏不爽而已。
他看着海面上越來越靠近的南華號,認真道:“老楊!南華號這回也趕上咱們了,那明天就一起出發,還是再等等?”
楊雲峯迴頭看了一眼西面的晚霞,笑道:“這幾天的天氣應該不錯,趁着這個機會,我們還是明天就出發吧!
太平洋的雨季已經到了,再拖下去,可就把颱風等來了。”
武國傑聞言喫下最後一口煎魚,點頭道:“那行!我去找老陳,讓他通知大家喫完飯直接上船睡覺,明天一早就出發!”
……
另一邊,隨着南華號逐漸靠近港口,船上的操帆水手們逐漸將三面黑帆落了下來,鍋爐小組的工人也停止繼續加煤,讓水下的螺旋槳放緩速度。
經過近一個月海上航行,無論是海軍水兵,還是負責蒸汽鍋爐的小組,都已經慢慢適應了自己的工作和海上的環境。
即便一開始有些手忙腳亂,但南華號還算可靠的性能和一路上有驚無險的經歷,還是讓他們迅速成長了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南華號上的兩百三十多名海軍官兵,只有一百五十二人,是原來貴陽號和日照號的水兵。
其餘八十多個軍官和水兵,都是穿越後內閣建立的海軍軍官學校和海事學校培養出來。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爲南華號是一艘蒸汽風帆戰艦,不管是不是現代海軍出身,面對操縱風帆和使用黑火藥火炮這些項目時,都需要從頭學起,不存在太大的專業壁壘。
另一方面,這種人員配置,也是內閣的江衛國派系和“戰艦派”妥協後的產物!
江衛國雖然與楊雲峯和蘇升蘊爲首的海軍軍人達成了許多合作和共識,但也不會允許他們完全掌握海軍,形成自己的獨立王國,所以他先後支持成立了歸屬於內閣管理的海軍軍官學校和海事學校。
前者從船廠工人和陸軍士兵裏選拔優秀者加入海軍,成爲未來的海軍軍官,後者則主要培養民用航運船隻的船長和水手。
這兩所學校的成立,部分打破了戰艦派對海軍的壟斷,讓一些戰艦派人員對江衛國產生了不滿,甚至還私底下和李應淳進行接觸。
但楊雲峯和蘇升蘊等戰艦派高層都是頭腦清醒的,他們很清楚,隨着陸軍逐漸形成戰鬥力、以及本土重工業開始啓動,還有內閣對亞洲艦隊前景的大量宣傳,海軍實際上已經沒有機會,也不可能控制內閣了!
首先,雙方的人數和生產力差距太大,就算動用軍艦上的武器也未必能打贏,其次也實在沒有這個必要。
只要內閣能給海軍提供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和戰艦,海軍的地位就不會衰落,他們這些海軍專業軍官的地位也不會受到威脅……這纔是楊雲峯敢於親自指揮亞洲艦隊出發前往亞洲的根本原因。
某種程度上,內閣是通過宣傳和分配利益,完成了對陸軍的馴化後,又利用工業能力和更大的長期利益,部分完成了對海軍的馴化。
在新的規則下,無論陸軍還是海軍,無論將軍還是士兵,都已經成爲基於內閣委員會這個平臺的既得利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