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耕無牛

作者:傳說中的饞蟲
第章耕無牛

  朱崖洲,臨振海邊。

  一個顫顫巍巍的身影走了過來,仔細望去,那是一箇中年人,這人拄着柺杖,面如枯槁,極其瘦弱,一副久病纏身的樣子。

  “父親!”隨着呼喊聲響起,年輕文士跑了過來。

  這年輕文士便是房玄齡,而那瘦弱的中年人則是房玄齡的父親房彥廉。

  房玄齡跑上前去,扶住了房彥廉,開口說道:“父親,你怎麼下牀了?海邊風大,咱們還是回去休息吧。”

  房彥廉伸手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遞到了房玄齡跟前,同時說道:“這是剛從珠崖發來的,冠軍侯已經下令,點名徵召你去珠崖爲從事。”

  “徵召我?”房玄齡頓時愣了起來。如今的房玄齡還年輕的很,雖然很有才氣,但卻沒有什麼名氣。而且房玄齡屬於刑徒之後,之前也沒有做官的經歷,更沒有像秦叔寶那樣興沖沖的跑到嶺南迎接長生,按照常理推算,即便是長生看到房玄齡的名字,也絕對不會在意這樣一個年輕人,更別說徵召了。

  “爲什麼會徵召我?我一無名氣,二未曾爲官,三來我們房氏也不是什麼名門望族,怎麼會點名徵召我?”房玄齡皺了皺眉頭,而後緩緩開口說道:“父親,我看還是不去了吧!”

  “爲什麼不去?”

  “父親的身體一向不好,孩兒還是不宜遠行爲妙。”房玄齡開口說。

  “糊塗!”房彥廉猛的一跺腳:“傻孩子,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怎能說不去便不去?爲父連累你成了戴罪之身,而這可是你入仕的大好機會。爲父也知道你素有鴻鵠之志,怎麼能夠一直待在臨振這個小地方?那不是白白浪費了你這十幾年所學麼!”

  說到這,房彥廉長嘆一口氣:“爲父年輕的時候也曾想登堂入朝,爲我房家光宗耀祖,但現在爲父這般身體,已經是不可能了。爲父現在唯一的所希望的就是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你出人頭地,看到你爲我們房家光耀門楣!”

  “父親,孩兒明白了。”房玄齡努力的點了點頭:“孩兒去就是了。”

  ……

  房玄齡素來多謀,與歷史上其他一流謀士一樣,在選擇主公方面異常的謹慎小心。對於一位成功的謀士來說,所選擇的主公絕對不能是庸才廢物,要有生存下去的能力,要有足夠的發展潛力,還能夠給自己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

  房玄齡一身才華,自然不希望終生埋沒在這貧窮落後的朱崖洲。房玄齡並不是不想出仕,而是不準備那麼草率的出仕。對於新來的那位冠軍侯,房玄齡根本不瞭解,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一個值得去傾力輔佐的主公。所以當初秦瓊來邀請房玄齡的時候,房玄齡並並沒有表現出興趣來。

  如今面對父親的要求,房玄齡還是妥協了。但在房玄齡的內心中,對成爲長生的手下還是比較排斥的。房玄齡甚至已經暗自下定了決心,如果長生不是那種值得輔佐的人,房玄齡會找機會離開珠崖。

  長生並不知道他已經被房玄齡列入了考察的對象,此時的他已經離開了珠崖的都尉府,來到了地方上實地查看朱崖洲的情況。之前長生了解的都是紙面上的數字,耳聽爲虛眼見爲實,長生需要親眼看看朱崖洲到底是什麼樣子。

  此時海南島的自然環境要比後世強的太多,整座島上絕大多數地方都未曾被人開發過,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面貌,同時這也說明了海南島的耕地面積要比後世少的多,反應出這裏不發達的農業。

  與其他長江以南的地區一樣,這裏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但相比起來,這裏更加適宜水稻的耕種。溫暖的氣候加上溼潤的空氣,使得在這裏種植水稻變得異常的容易,得天獨厚的條件讓農夫根本無需採用什麼農業技術,灑下種子水稻便能夠自然生長起來。

  走在稻田邊,長生將所見到的每一幕都牢牢的記在心中。

  “真是落後啊,走了這麼久,竟然沒有看到一頭耕牛,不使用牛耕的話,耕種效率要低的太多了。朱崖洲的土地雖然féi沃,氣候也足夠好,但僅僅依靠人力耕種,糧食產量自然上不去。現在並沒有後世的那麼多機械化耕種設備,想要種植高產水稻就需要精耕細作,這對勞動力數量的需求非常的大,一頭耕牛至少能夠抵得上三到五個成年的勞力,能多耕種好幾十畝的土地。”長生長嘆一口氣。

  “必須要大力推廣牛耕!”長生暗自想道。

  耕牛作爲古代最重要的生產工具之一,能解放大量的勞動力,而嶺南本來就人少地多,更應該大力使用耕牛來代替人進行勞作。

  中國古代自漢朝初年文景之治期間便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推廣牛耕,漢武帝滅匈奴以後,大漢朝更是獲得了蒙古草原的草場,古代中原的畜牧業也因此得到了長足發展。所以牛耕早已經在中原普及,甚至形成了制度。而後隨着南方的發展,牛耕也漸漸的傳到了長江以南地區。唯獨嶺南地處偏僻,又有很多少數民族居住,耕地只被開發出來以少部分,所以耕牛普及率並不高。至於朱崖洲就更可憐了,作爲流放犯人的地方,一直被朝廷視爲盲區,即便是有耕牛也不會運送到這裏。

  長生一揮手招來了主簿李和,隨後開口問道:“李主簿,咱們朱崖洲有多少耕牛?”

  “這個嘛……鄉間的耕牛我等未曾統計過,不過在屯兵大營那邊有牛二十頭,都是平時用來拉貨的,另外俚人那邊有馴養的野牛,但數量不是很多。”李和老實答道。

  “一萬五的屯田兵中只有二十頭牛?”長生很無奈的嘆了口氣,按照這個比例,普通老百姓中好幾個村子才能夠勻上一頭牛,平日裏最常見的耕牛到了朱崖洲反倒是成了動物園裏的保護動物。

  俚人那裏倒是有些馴養的野牛,但俚人養牛主要是爲了喫肉和祭祀,野牛可不是什麼溫順的動物,並不能夠用來耕種,況且俚人手中牛的數量也不多。

  長生本想打算建立牧場繁殖耕牛,但現在看來這條道路是行不通了,一共就這幾隻牛,等他們繁殖不知道要多久。現在必須要從其他地方來尋找耕牛補充到朱崖洲來。

  朱崖洲種植的主要是水稻,耕種水稻自然以水牛最爲合適。水牛挽力強,行步穩重,對南方的巢溼多雨的環境也極其適應,最適合水田的耕作。

  中國水牛大多是分佈在西南、東南地區,江浙、兩湖、四川等地有很多優良的水牛品種,而嶺南地區的本土產的水牛數量較少,體型較小,力氣也很一般,喫的同樣也少,但肉用xìng強,這與嶺南少數民族養牛喫肉的初衷是分不開的。嶺南少數民族馴養野牛就是爲了喫肉,所以會選擇一些喫得少,肉量多的品種來餵養。

  中國曆來重視耕牛,農戶將耕牛看的跟自己xìng命一樣重要,想要從華東南或西南地區大規模進耕牛,跟搶人家親生兒子差不多,況且還隔着一個嶺南,有趙氏的爲難,比較不現實,這個選擇馬上被長生所否定掉。

  嶺南地區土產的水牛倒是可以考慮,但數量較少,並不能作爲首選,頂多算是聊勝於無的東西。

  長生的目光再次投往了海外,東南亞地區盛產水牛,南面的呂宋島、棉蘭島、加裏曼丹島、蘇門答臘島都有優質品種的水牛,而在南亞的印度,牛更是被作爲“聖獸”存在,地位極高,印度地區有着全世界數量最多的水牛。

  “哎!”長生再次很無奈的嘆了口氣,東南亞及南亞地區有的是資源,黃金、白銀、寶石、珍珠、翡翠應有盡有,可惜的是自己卻沒有海船,這就好像明明知道下一期的中獎號碼卻沒錢去買彩票的感覺一個樣。

  “船,一定要弄到海船,要建大海船!有了海船,給我五千人,我便能橫掃整個馬來羣島!給我三五萬人,我能搶光半個印度。”長生狠狠地握了握拳頭,心中對於海船的迫切感達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程度。

  九百年前,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僅僅憑着三萬五千人便征服了西亞和中亞,佔領了印度部分地區,當時的印度處於戰國時代,孔雀王朝還沒有建立。而如今的印度正是笈多王朝剛剛覆滅,印度又一次回到了羣雄割據的戰國時期,大雍朝無論是士兵素質、裝備水平還是統帥指揮都遠高與同時代的印度,若是隻搶掠而不佔領的話,長生有信心領三五萬精銳雍軍縱橫大半個印度。

  平復了一下心情,長生揮了揮手:“走,咱們去屯田大營看看!”

  ……

  屯兵大營。

  朱崖洲的屯田兵分佈在朱崖洲各處,眼前的這座大營只是其中一個屯田點而已,這裏居住了屯田兵五百餘人,分五十個什,由一個小都統帶領,耕種附近萬餘畝的良田。

  簡陋的木屋內,長生翻閱着小都統送來的文書,上面的數字讓長生直皺眉頭。

  這書記載着這個屯兵大營歷年來的收成情況,糧草消耗情況以及農具損壞情況,可這上面的數字卻讓長生感到有些喫驚。按照上面記載,這裏種了這麼大面積的水稻,可每年上繳珠崖的數量卻非常的少。

  “不可能這麼少的,難不成是這個小都統監守自盜,貪污公糧麼?”想到這,長生一揮手將小都尉叫道了身邊。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