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西門莊變法

作者:明皿
既然要往李家莊和扈家莊派兵,那得有兵才能派啊,還一個莊上若干,現在的西門慶手裏哪有這麼若干的兵?

  祝家莊上原先是有兩千多人馬,可是這些人馬不能用,起碼在重新整編之前是不能用的。

  怎麼重新整編?

  那可不是說簡簡單單的將這些祝家原來的兵馬重新編隊然後派個將領就可以。

  而是要讓這些祝家莊的兵真心真意的擁護西門慶,而且是隻擁護西門慶一個人。

  並且在將來,無論西門慶和誰發生了軍事上的衝突,他們都會爲西門慶流盡最後一滴血。

  那唯一的辦法就是給他們洗腦,可是洗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眼下能做的就是將他們的利益和西門慶的利益完全掛鉤。

  如何掛鉤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分田分地。

  祝家莊一共有土地九千餘畝,祝家莊內有百姓兩千多戶,人口七千餘人,這些百姓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都是以租種祝家的

  土地過活,從留在莊內的祝氏父子和百姓簽訂的租種契約上看來,祝家莊的百姓每年的卒字,最低的是向祝家莊上交六成收成

  ,最高的上交九成收成。

  同時祝家莊爲了保住這些土地,便要求每家每戶還要出一個壯丁參與祝家莊編組的團練。

  祝家莊的百姓平攤下來,一戶才四畝多一點土地,田租上交之後,每家每戶的日子都是過的苦巴巴的。

  既然如今西門慶將祝家莊改成了西門莊,那祝家莊所有的規矩就要改一改了。

  首先,西門慶將西門莊的兩千戶百姓根據能力的不同,分爲六類:

  第一類是農戶,這一家庭佔了西門莊總家庭數的四分之一,約莫五六百人家,他將這八千餘畝土地,以上中下三等九階平均分

  給這些農戶,每年向西門莊上交的租子爲兩成,另交一成入義倉保存,如果發生天災,開義倉賑濟百姓。另外還有一千畝土地

  由所有農戶共耕,所有收穫,進入軍倉,以資軍用;

  第二類是畜戶,這一類家庭佔西門莊的四分之一,主要負責畜牧業,養豬養牛養羊養馬及雞鴨鵝等家禽,西門莊的戰馬在無戰

  事,無操練時由畜戶飼養。畜戶每年每戶向西門莊上交豬馬牛羊各三頭(匹)。畜戶上交的耕牛,西門莊免費提供給農戶桑戶

  使用,以解勞力不足之苦;

  第三類是桑戶,這一類家庭也佔了西門莊的四分之一,主要種桑養蠶,產了生絲,上交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允許他們自由

  買賣。並且負責爲西門莊的軍隊製作旌旗袍襖等軍服;

  第四類是醫戶,簡而言之,就是將西門慶的郎中全部集合起來,西門慶在西門莊中專門修建一個醫館,將這些郎中全部請入醫

  館,他們無償的爲西門莊的所有百姓診病,西門莊按月發給他們銀錢、糧米和肉食,他們的收入只會比農戶、畜戶和桑戶高,

  不會比他們低;

  第五類是學戶,就是將西門莊裏所有的教書先生都召集起來,開辦學堂,免費教授西門莊的每一個人學習文字——同時也是爲

  給西門莊的每一個人洗腦。這些教書先生也是西門莊按月發給他們銀錢、糧食和肉食;

  第六類是工戶,工戶又分爲兩班,一班爲西門莊的農戶、畜戶、桑戶免費打造農具,兼爲軍隊打造各種兵刃;另有一班,進入

  西門慶開辦的絲綢作坊,將桑戶上交的生絲,織成絲綢,銷往莊外。他們都有西門莊提供衣食生活所需。

  同時,允許這六大戶相互流動,比如農戶家裏,在勞動力充足的情況下,他們家的勞力可以去絲綢作坊裏做工,貼補家用。

  另外,每家每戶出一個壯丁,編練成軍,服役三年。期間如果出現傷亡,則由西門莊發放撫卹金。

  當西門莊的百姓得知了西門慶頒佈得這些變法條文後,由先前的驚恐轉變爲懷疑——期間,西門慶爲了減輕百姓的驚恐,特意

  在西門莊裏辦了兩場熱熱鬧鬧親事,流水席敞開了讓百姓們喫喝。一場親事是岳飛迎娶內黃縣知縣的女兒,另一場親事就是時

  遷迎娶李杜氏,不,現在不能再稱呼李杜氏了,而是時杜氏——當這些條文正是開始全部施行了一個月以後,這個西門莊的百

  姓都處在一種亢奮之中,他們真是做夢也都沒有想到,祝氏父子死了以後,自己的生活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且不說收入增加了,就是免費醫病,免費讓自己家裏的娃娃有書讀,這是他們過去想也不敢想的啊。

  以往病了,都是躺在家裏等死,如今只要病了,自己去不了醫館,可以讓家人去醫館,知會一聲,醫館派出馬車來接。當年歲

  大的百姓病了被擡進醫館的那一刻,老淚縱橫:“老漢(婆子)活了一把年紀了,從來沒找郎中瞧過病,沒成想老了老了,還能

  進一遭醫館,這.這天要變了!”

  西門慶聽說,過去祝家父子掌控着祝家莊的時候,家家戶戶爲了節約口糧,都將不能勞作的老人都送去莊外,任由其自生自滅

  。

  西門慶剛剛主政西門莊的時候,也有這種現象,他爲了杜絕這種現象的出現,又頒佈了一條法令,莊子裏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

  ,每人每月領良米五十斤;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領糧米五十斤,外加五錢銀子;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領除了

  七十歲的老人可以領的財貨外,還能領豬肉五斤。

  一個老人一個月吃不了五十斤糧米,家裏有老人的百姓一算賬,家裏養着一個老人每月還能多出二十斤以上的糧食,那怎麼還

  會將老人趕出莊子去呢?

  就是東邊的李家莊和西邊的扈家莊也有百姓來西門莊找活計做,當然,任何活計都是西門莊的百姓優先,除非是人手確實不足

  的時候,纔會招聘李家莊和扈家莊的人來做工。

  西門莊出現了從未有過的繁榮和安詳,壯年的漢子和婦人們都有了活計,孩子們有了書讀,就是老人們生活也有了着落。

  只要天氣好,老人們都端着凳子坐在學堂的門口,說話聊天,聽着學堂裏孩子們抑揚頓挫的朗朗讀書聲。

  這日,西門慶剛剛從節度使官署裏出來,伸了個懶腰,一個兵丁騎馬到了西門慶的面前,翻身下馬,拱手道:“稟報節度使相公

  ,在莊子外面巡哨的兄弟拿住了一個細作,這個細作兄弟們都認識,他是原來祝家的槍棒教師欒廷玉,嶽將軍派小的來問相公

  ,此人如何處置!”

  “你們將他帶到官署來吧!”

  “小的遵命!”說罷,那兵丁又躍上馬背,往來路絕塵而去。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