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平定江東之戰

作者:楊氏良家子
第58章平定江東之戰

  劉繇大軍開始出營列陣,孫策立即安排程普率大軍出營,準備迎敵。

  然後親自帶着上百名鐵騎探查敵陣,孫郎的大纛就隨着鐵騎奔騰,迎風招展於敵軍陣線之前。

  但敵軍陣線實在是太恢弘壯闊了,一個一個的方陣巍巍而立,長矛如林,旌旗獵獵,綿延十多裏。

  蔣欽策馬跟在孫策身後,看着敵軍連綿不絕的陣線,問道:“將軍,我們跑了得有一刻鐘了吧?敵軍陣線還沒到頭,這到底得有多少人?”

  “人一滿萬,無邊無岸。”孫策面色凝重,說道:“具體有多少人,我們還得從側翼繞到敵軍方陣後方,探其厚薄,方能知其虛實。”

  這場大戰,將是孫策征戰多年以來,面臨的最嚴峻一場戰事。

  他統帥自己創建的全部軍隊,對陣大漢十三州之一得揚州牧劉繇,統領的數萬大軍。

  雙方誰都輸不起。一旦此戰敗北,江東霸業,皆不復存。

  孫策親率鐵騎,必須探查出敵軍左翼和右翼究竟虛實若何。

  劉繇這麼多部隊,不可能戰力相同,左翼或右翼當中必然有某位將領是酒囊飯袋,部下軍紀不整,是烏合之衆。

  這就是孫策重點攻擊的薄弱之處。

  跟隨在孫策身邊的一衆鐵騎,也面色凝重,江南水網密佈,這十餘里路中已經遇到六條河流,完全不適合於鐵騎縱橫。

  戰前如果不能找到敵軍薄弱缺陷,等短兵相接,就只能直接衝擊敵陣了,幾乎已經沒有了在左翼、右翼之間轉換的機會。

  因爲這種地形下,繞行十餘里,耗時太過漫長了。

  十餘里!這種距離,步兵推進,哪怕不管陣型,也要半個時辰。如果列陣推進,沒有廝殺,也得一個時辰。

  騎兵就算行動更快一些,最多也就轉換一兩次,戰事就已經快分出勝負了。

  等孫策率鐵騎一路奔騰到了左翼,見到劉繇大軍已經佈陣到了曲阿城下,面容徹底嚴肅起來。

  後方士卒也都低聲罵了幾句,局勢比想象得還要嚴峻。

  曲阿城牆上旌旗獵獵,人影憧憧,顯然有精銳重兵屯聚。

  衆人都不敢想象,在左翼的己方將士,究竟該如何迎敵作戰。

  打贏了不是,打輸了也不是,僵持還不是!

  打贏了,所向無前。敵軍從曲阿城中猛烈殺出,襲其腹背,全軍有倒懸之危。

  僵持之時,敵軍從城中殺出,一樣會打的大軍措手不及。

  打輸了那就更不用多說,是所有人都不可承受之重。

  偏偏對這座城池,己方完全無可奈何。敵軍精銳駐紮在此,可以完全以逸待勞。守城之法,城門貴多不貴少,貴開不貴閉。

  曲阿無論是建設還是駐守,都是按照這個思路部署的。各個城門都洞開一片,依稀甚至可以看見城門後方刀槍森嚴的方陣。

  程普、吳景等人提大軍主力出營,距離此地還有十餘里路。

  孫策便駐馬城下,對蔣欽說道:“你進陣查看一下敵軍虛實。”

  蔣欽得令,絲毫不懼,當即長槊一舉,大笑着說道:“二三子,隨我摧鋒陷陣,斬將奪旗。”

  話畢他一馬當先,引十餘騎策馬突入陣中,十餘名精銳玄甲騎士立即跟在他身後,援騎而進。

  這本來只是鮮于烈所說的騎兵戰術中最基本的第一項戰術,遇敵則派少量騎隊,輕突敵陣,以探敵虛實。

  但結果卻出乎所有人預料,蔣欽引十餘騎突入敵陣,斬首級五十餘顆而還。

  蔣欽率軍返回,興奮的大笑:“將軍,敵軍陣中無強弓勁弩,無猛士良將,陣容大而不整。及我等突回陣外,敵將尚未作出部署。”

  擁簇在孫策周圍的鐵騎,皆神情振奮。這至少說明一件事,對面這支部隊的戰鬥力遠不如己方這支精銳鐵騎剽悍。

  精銳鐵騎之所以能夠成爲戰場王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能集中精銳士卒,猛攻敵軍弱旅。

  孫策看向曲阿縣城,懷疑這可能是劉繇的特意部署。將弱旅放在曲阿縣城旁,引誘自己來攻。

  隨即孫策笑了起來,獵人和獵物,有時候轉換也就在一瞬間。他劉繇想引誘自己,殊不知,自己也想趁機席捲他全軍。

  那就拭目以待,究竟誰能笑到最後吧。

  孫策一揮手,對所有人喊道:“返回大軍,準備決戰!”

  所有鐵騎立即策馬而回,消失在了密密麻麻的軍陣後方。隨着鐵騎隱退,一支規模龐大,陣容嚴整的步兵緩緩壓了上來。

  孫策大軍徒卒有六千餘人,雖然不如劉繇軍隊衆多,但更驍勇善戰,敢於展開隊形,兩翼極爲寬廣,而厚度略薄。但密密麻麻的刀槍林立,無數朱旗飄揚,敵軍士卒也根本看不出虛實。

  孫策策馬返回中軍,程普立即迎了上來,問道:“伯符,兩軍即將接近,你有何部署?”

  孫策從容說道:“我探查過敵軍厚薄,雖然綿延十餘里,無法全部看清,但人數規模不會相差太大,約在三萬左右。而且左中右三軍皆有極爲厚重的方陣待投入戰場增援。”

  “如此情況下,想要猛攻擊潰對方几乎毫無可能。”

  程普面色凝重:“若對方爲三萬餘人,幾乎爲我等五倍。兵法雲,五則攻之,敵方必會發起猛攻。我等能守住便殊爲不易。”

  孫策點頭,說道:“敵軍戰術應該是全線猛攻。然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我等避其銳氣,擊其惰歸,以治待亂!這一戰我親自指揮。”

  聞言,周圍所有將領皆面露興奮之色!將軍不再率鐵騎衝陣,而是坐鎮中軍,所有人都感覺心中紮實了許多。

  程普大喜,說道:“將軍用兵如神,舉三軍之衆,決機於兩陣之間,天下無人能與爭衡。若將軍親自指揮此戰,我軍勝算大增。”

  孫策下馬,站在大纛之下,對所有將校激勵道:“敵軍不過蠻勇,爭一時之氣而已!我軍每堅守一刻,便勝算增加一分!堅守到日暮,我軍必大獲全勝!”

  給所有人定下一個明確的短期目標,一個勝利在望的清晰標誌,可以極大的激勵所有將士之勇毅。

  將士們看了一眼時間,隨着兩軍接近,已經是快要晌午了。也就是隻要堅持兩三個時辰,就將日暮!

  無數人都信心倍增,冷兵器交戰,哪怕以一敵十,要堅持兩三個時辰亦並不困難。

  將校們士氣如虹,義氣振奮,全部進入陣列之中,開始指揮部隊。

  這一戰,孫策部下精兵良將齊出,實在是猛將雲集。

  僅是將帥一級的,就有程普、韓當、吳景、孫賁四人,其中程普、韓當親自守在中軍,吳景守在右翼,孫賁守在左翼。

  在這些統帥之下,驍勇善戰的猛將難以計數,從蔣欽、凌操、宋謙、程諮、陳武、鄭寶、鮮于丹,到楊驍、鮮于烈、芮良、芮玄、鄧當、袁雄等等。

  這些人無不是身先士卒,氣凌疆虜的猛將。

  以一敵百或許稍難,但以一當十,完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他們每一個人,挺身而出,奮勇殺敵,皆能殺十餘人,從而擊退敵軍一個百人陣的全力進攻,讓敵軍寄予厚望的一波重要攻勢土崩瓦解。

  孫策可以說別的不多,麾下就是猛將多!

  兩軍扎開陣勢,交鋒正式開始。

  雙方都是堂堂之陣,正正之旗,所以部署幾乎完全相同,皆是弓弩在前,長兵在後,且射且前。

  沒錯,孫策大軍雖然是防禦爲主,但依舊在步兵向前,因爲敵軍的弓弩手實在是太龐大了。

  劉繇所部三萬餘人,弓箭手比例不到十分之一,也有接近三千人的規模。三倍於孫策軍中弓弩手。

  不過在殺傷方面,敵軍倒是並沒有強過孫策大軍多少。

  孫策軍中弓弩手都是挑選的精銳,而且軍紀極爲嚴苛。非五十步不射。

  敵軍三千弓弩手哪怕在上百步的距離上就開始射箭,孫策大軍依舊忍耐不動,徐徐向前。

  看着這一幕,兩軍將士都同樣內心震撼。

  對方萬箭齊發,飛矢蔽地,己方將士哪怕不斷有人倒下,依舊其徐如林,穩步推進。這使敵方震動,己方士氣大振。

  弓箭手百步距離的命中,完全靠信仰。但五十步的距離,非但精準度有了質的提升,殺傷力也變得極其可觀。

  五十步距離上,孫策大軍上千弓弩手一輪齊射,劉繇大軍至少六七十人,如同割麥一般瞬間倒地。

  這時候再次突顯了那個經典一幕,一支軍隊精銳與否,跟他的披甲率呈絕對正比。

  孫策軍隊是從大量俘虜中挑選出來的精銳,無數降兵的甲冑都精簡下來,使孫策大軍中披甲率大幅提升。

  士卒人皆披覆皮甲,像弓弩手這種精銳皆是身披兩檔鎧。

  劉繇所部士卒百步射中的弓箭不能穿鐵甲,而孫策大軍五十步距離射出的箭矢卻皆入體數寸!

  這種箭陣是玄甲鐵騎都不會直接衝擊的堂皇之師。

  劉繇所部,三千餘弓弩手在對射之中亦無法佔據上風。

  這使得觀戰的劉繇極爲憤怒,且不可思議,在後方怫然不悅,喝道:“這是何道理?是何道理!爲何我軍三千餘弓弩手,投射殺傷,卻無法擊潰敵軍千人?士卒有剽悍驍勇不同,難道弓弩還能有差距?”

  這三千弓弩手,是他寄予厚望的主力之一!

  也是劉繇軍中無數將校都懷以希望的最重要決勝手段。如果能用箭矢擊潰孫郎軍隊,那衆人就不需要上去跟剽悍善戰的敵軍拼命了。

  可如今弓弩手未能擊潰敵軍,堪堪能與敵軍殺傷相當,步兵主力就不得不在軍令之下,越過箭陣,準備短兵相接。

  而與劉繇所部將士心理完全不同,孫策這邊完全就沒指望過弓箭能夠決定一場數萬人規模的大戰勝負。

  孫策甚至覺得,越是倚重弓弩的部隊,越是戰力孱弱,越容易慘敗於少量的精銳敵軍。一個公認的事實上,直到米帝南北戰爭,死於遠程殺傷的士兵,才第一次超過了近身白刃廝殺。

  所以在冷兵器時代,倚靠弓箭決勝的軍隊,戰鬥力絕對比不上敢於悍勇廝殺,白刃見血的精兵。

  隨着兩軍弓弩手後撤,兩軍士卒終於撞到了一起,隨即喊殺聲震天動地,漫長陣線上到處是奮勇而戰的士卒。

  孫策的戰術“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在兵法上似乎非常精妙、深奧。

  其實通俗點講,就是防守反擊,步兵立足防守,待黃昏之時,敵軍士氣已墮,奇兵發起突襲。

  而孫策手中的奇兵可完全不止一支。

  兩軍激戰,劉繇每延後一刻,無法擊潰孫策大軍主力,他戰敗的機率就增加一分。

  劉繇也深知這種情況,他面色冷峻,呵斥道:“我已增派了兩次援軍,爲何前線還是毫無進展?”

  是儀深嘆了一口氣,前線統軍將領多因名望而爲大將,並非剽悍驍勇之輩,如何能與虎狼之師爭鋒於沙場?

  劉繇轉頭對身邊衆人說道:“你等皆是北海人,隨我至江東安穩社稷,與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都說一說,當下應該如何技擊破敵軍。”

  他的從事之一滕胄挺身而出,滕胄雖然皮膚白皙,美儀容,但威儀可觀,頗有才學,主動說道:“將軍,我軍雖然人多勢衆,但戰力不及術兵剽悍。三萬之衆,藉藉不前,能與敵交鋒者有限。想要正面擊穿敵陣,如今看來幾無可能。”

  劉繇認可的點頭,問道:“當爲之奈何?”

  滕胄前出一步,說道:“唯今之際,當期不勝不歸,孤注一擲。將大軍主力全部放到兩翼,向兩翼繼續展開,擴大陣線。”

  許邵立即說道:“正禮,不可。這是書生之見!陣型已定,如何能轉雁行?況且,《孫臏兵法》所言,雁行之陣者,強弓勁弩趨發,所以接射,而後分功有勝也。”

  劉繇沉思,現在中軍的情況是兩軍皆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後。根本無法擊潰突破,這樣僵持下去無法發揮任何大軍優勢。向左右兩翼展開是最合理的部署。

  況且弓弩手射完之後,結陣再上前廝殺倒是一件尋常的事情。

  所以劉繇說道:“先賢言,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你們二人提議皆可施行,讓弓弩手向兩翼展開,以雁行之陣,強弓勁弩趨發,殺傷敵衆。然後讓曲阿精銳出兵,擊其側翼!大軍重兵合圍敵軍側翼,成席捲之勢。”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