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朝貢財富
張紘口中的晝伏夜出,只是文人習慣性的誇張而已。
事實上大軍錙車連綿,往洛陽之路近千里,運錢糧絹帛消耗巨大,不可能在路上遷延太久。
朝貢的關鍵還是選擇精幹能吏,良將賢才,審時度勢,作出行軍規劃。
這個時代沒有衛星監控,對城邑之外的掌控十分薄弱,只要選用得人,哪怕官渡之戰,雙方沿黃河對壘,嚴密佈控,劉備也能帶着大量部隊,從黃河以北一路穿越數百里,跑到許都以南去光明正大的騷擾曹操敵後。
而張紘隨即也說到了這個問題,說道:“穿過廬江郡,就是汝南和潁川,此地是豫州,曾被李傕、郭汜、賈詡等將所屠戮,大軍所過之處被擄殺一空,數百里內一片鬼蜮。曹操腹心在兗州,對此地的掌控十分薄弱。”
“兗州之戰時,豫州刺史郭貢率衆數萬,圍至東郡郡治鄄城,相約與呂布共謀兗州,倚靠荀彧爲曹操說之,方使郭貢引兵而去。數萬之衆,從豫州一路攻至兗州,直到圍至兗州郡治鄄城城下,曹操所部方纔察覺。”
“江東朝貢隊伍數千人,從汝南、潁川隱匿而過,曹操不可能有所察覺。”
聽完張紘的所有部署,孫策微微頷首,當初兗州之戰,郭貢雖然佔了兗州全郡皆叛的便宜,打了夏侯惇、荀彧一個措手不及,但直到東郡郡治了還沒發現,就可想而知,曹操對兗州的掌控水平着實非常之差。
而如今兗州、豫州都是他剛剛打下來的區域,尤其豫州,他新平未久,人心未附,掌控水平必然更低。
對這種情況,孫策笑着說道:“即便運氣不佳,被曹操所部將士察覺,最差不過是與其大戰一場。江東朝貢大軍數千人,還懼曹操在潁川駐紮的區區數千人?”
曹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糧草不足,他能夠在潁川、汝南這裏屯駐的部隊非常有限,能拿出來進攻朝貢隊伍的部隊必然更加捉襟見肘。
都是數千人的戰事,江東職業武夫們未必就弱於他曹操的青州兵。
除非曹操從兗州調上萬主力過來,圍殺朝貢使節,纔有可能使朝貢隊伍覆滅。
但從兗州調兵到豫州,跨越兩州之地,可不是一件能夠迅速達成的事情。等曹操的主力趕到,朝貢隊伍也早已離開其疆域。
聽聞孫策這豪氣壯烈之言,其他人亦是意氣振奮,張紘說道:“如此只剩下了確定出使人選。”
孫策想了想,說道:“出使之人必須擅長合縱之術,能豪言壯志,激勵人心。”
這種人才,孫策麾下還真有一個,那就是五官掾高承。
高承之前是石城縣長,他聯結豪傑,壯志激烈,奮義加入孫策麾下,後又功勳卓著,所以打下會稽之後,孫策將其又從丹陽調到了會稽,升任五官掾!
五官掾這個職位,署功曹及諸曹事。其地位與功曹相近,而職責不如功曹繁劇,可顧問各方面事宜。主職是掌春秋祭祀,在祭祀時,又位居功曹之前。
將他升到這個位置,是將高承視爲絕對的腹心了。
而以高承意氣,當初爲平天下,救時難而濟同類,是江東長吏中第一個投效孫策的,也絕不可能叛變。
所以他擔當重任,爲朝貢隊伍的主使再合適不過。
朝貢副使,孫策毫不猶豫的說道:“遷典農都尉劉由爲奉正都尉,讓他統領朝貢隊伍的輜重、車馬。”
劉由這則是第一個喊出能安天下者,必孫郎也的豪傑。
忠心也是無可置疑,而更重要的是,他負責的屯田事宜已經沒什麼事情可做了。
隨着江東恢復生機,屯田正在逐步取消,屯卒正在分批安置,剩下的事情交給呂蒙這個副手去做就可以了。
呂蒙今年都十七歲了,孫策、李世民在這個年紀都已經開始統兵征戰,縱橫天下了。
其實本來孫策最屬意的朝貢副使就是呂蒙,他能管理輜重也能帶兵打仗。
有他作副使,就不用給朝貢隊伍再配統兵將領了。
但這個小傢伙現在脾氣太暴烈了,年紀輕輕就敢拿刀殺人,孫策擔憂他真到了疆外,管不住暴烈脾氣,主動去找曹操所部交戰。
所以權衡之後,孫策還是選擇了劉由。
最後擔任朝貢隊伍護衛的是校尉陳武、副將是校尉鄭寶。
陳武、鄭寶都是廬江人,部下也有大量從廬江招募的士卒,由他們護衛,通過廬江十分便利。
而陳武又統帥一部騎兵,作爲斥候,遊弋防備,探查敵情都能面面俱到。
僅是遣派的使節和軍士就這麼多,朝貢的規模無論如何也不能少了。
孫策預期的天子劉協能有一萬部隊,十萬石存糧,那是整個江南輸賦達成的目標,也就是益州、荊州、揚州三地的輸賦。
但要實現這一目標,江東首次朝貢的目標,怎麼也不能低了,至少也應該在三萬石到五萬石之間。
一次性要拿出這麼多糧食,對江東三郡而言,也的確是捉襟見肘。
江東三郡,到目前爲止,還是完全以吳郡的稅賦爲主,甚至要抽調大量的錢糧絹帛,以補貼其他兩郡的治理。
而其中的關鍵就是江東通寶的推行,鑄幣稅後期確實是能收穫無與倫比的財富。
可是前期要推行這種貨幣,普及到新拓郡國去,那也是需要無數的資源投入。
而且丹陽、會稽兩郡不比吳郡安寧,此前都經受了大量的戰亂,丹陽郡更是給各個勢力皆提供了數以萬計的精兵,從徐州牧陶謙到曹操、劉繇,甚至孫策、吳景麾下都有近萬丹陽士卒。
這一萬一萬的丹陽精兵,那抽調的都是丹陽郡的青壯男子,一戶之壯丁。
這使丹陽郡的生產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民生饑饉,卻又山越縱橫,不僅需要通寶維持商業,更需要大量的谷糧絹帛以緩解民生饑饉。
這雖然給了孫策以龐大的壓力,但也是一個極大的機遇。因爲吳郡正在豐收,糧食和絹帛甚至源源不斷產出的海鹽,都是孫策手中的硬通貨。
這整個江東,只有孫策能拿出這麼多財富去賑濟丹陽和會稽,因而這能使得通寶的價值在兩郡受到極大的認可。
這甚至足以讓孫策提前禁絕民間私鑄,尤其丹陽一帶的民間私鑄行爲。
因此,江東大臣們也不乏那種孤立主義者,認爲與其朝貢給天子那麼多財富,還不如穩固發展自己。留下幾萬石糧食,多徵募三千士兵,不比那些名爵聲望來的實在?
天子兵強馬壯者爲之!
這句話雖然是樸素的真理,但事實就是,說這種話的人可沒一個人當上過天子。
以酷烈手段,殺戮天下,而恩義不附,最終也只能使三軍猶疑。
如果只靠屠刀,那就成亂世草頭王了,今日你擁兵自重,明日部下將領就敢叛亂逆上。漢末太多的諸侯,比如張揚、牛輔、笮融、丁原甚至董卓都是因此而被部下所殺。
孫策可不想半夜睡覺,就被部下一羣武夫和好大兒發起叛亂,睡夢中就被砍了腦袋。
所以哪怕捉襟見肘,也要通過朝貢給自己換來治理一方的法理性。
對於要抽調多少谷糧,負責總覽政務的長史張昭眉頭緊蹙,他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去歲調了十萬石糧食爲軍糧,以助征戰,今歲又抽調二十餘萬石以振兩郡饑饉,維持兩郡郡縣官吏。
孫策新拓兩郡,地盤擴大的同時,伴隨而來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官吏數量激增,俸祿開支不斷提升。
如今新谷剛種,早稻未收,實在是抽調不出太多的糧食了。輸賦之事,輸少則不足以成事,輸多則江東不足用,絕不是一句空談。
此時還是負責軍中事務的張紘爲孫策排憂解難,說道:“貢奉物資或許可由軍中抽調。賀齊所部已經停止征伐,其大破山越,又收復東冶,逼降王朗、詹強等十數部,獲黃金千餘斤,谷糧四萬餘石,牛羊兩千餘。”
“我以爲可將牛、馬抽調,以供錙車,然後從府庫抽調五萬石糧食,並粗鹽、絹帛等一同進貢。”
賀齊那裏有糧食,但顯然不會送到洛陽。
張紘可沒瘋,不會把福建的糧食千里迢迢送到洛陽去,就算有京杭大運河,那也不是這麼用的。
他的意思是用賀齊的糧食以供給會稽南部郡縣官吏、士卒的薪俸,並補貼會稽郡饑饉。
從而置換出來府庫裏的物資,從北方府庫籌措糧食,運到洛陽去。
以運五萬石糧食計算,需要錙車兩千輛。這個規模倒是不大,只鮑信當初討董時輜重的三分之一左右。勉強可以如劉表一般軍資委輸,前後不絕。
解決了最重要的谷糧問題,剩下的張昭則說道:“朝廷如今最欠缺的還是絹帛,河東太守王邑僅進獻少量絲綿絹帛,便被封安陽亭侯。而絹帛爲我江東特產,完全可以大量進獻。”
孫策點頭,其實進獻絹帛,他是完全捨得的。
工業化的紡織署,雖然受限於材料的供給,但兩天提供一萬匹絹也不是多大問題,由於生絲有限,更是優先生產的澄錦。
這麼多財富,送給朝廷幾萬匹對孫策而言也就是幾天的產量。
問題還是出在了運輸上,要運輸這麼多布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布帛之外,貢品裏必不可少的是各種金銀玉石,珊瑚玳瑁,珍珠翡翠等。
當然爲了凸顯價值,還有大量的海鹽和香料。
這些或者是江東特產,或者是江東能夠大量產出的物品,在中原卻價值連城。
通過這次朝貢或許能夠打響江東澄錦和海鹽的名聲。
但這就要求每一樣都得保持規模。
畢竟一個特產,能否形成影響,規模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素。
設想朝廷公卿人人穿的是澄錦,喫的是海鹽,以這些公卿士大夫的調性,不論怎麼說都得寫幾首詩賦來讚揚一下,彰顯自己的高貴。
而你誇一句,我賦詩一首,日積月累這影響力和追捧就起來了。
張紘計算了一下,說道:“若是沒有戰事,只維持如今的各部屯兵所需,大概可以省出三千輛錙車,江東貢奉可以按此分配。”
孫策點頭,對張昭說道:“那統籌府庫,就交由長史負責了。”
張昭立即應諾,然後便緊鑼密鼓的推進這一切。
朝貢的隊伍最終於四月順利出發,由三千輛錙車組成,本應該配給三千民夫,但爲了節省消耗,護衛的兩千軍隊中抽調出來一千人,幫忙牽引錙車。總共是兩千士兵、兩千民夫。
這樣勉強能保證,在五月份的朝貢中,在留下返程所需的谷糧後,能給天子貢奉三萬石糧食。
這個谷糧的規模顯然不如荊州牧劉表能夠給朝廷提供的谷糧。但在其他財富方面,江東則是投入了重資。
包括了一萬石海鹽、兩千斤黃金,兩萬匹絹和一千多匹澄錦,以及十餘車珍珠玉石、珊瑚翡翠等珍貴物品。
這些財富足以充實太倉,使天子不受任何人的擺佈,並給官員、軍隊發放俸祿。
這將極大的增強天子獨立性和皇帝權威。
當然,匡扶漢室這個口號,是人是鬼都在喊。
但也沒見誰真能把這件事做成了。
漢室不可復興,已經是有識之士的共識。他就那寥寥幾千人最多萬餘人的部隊,能保持自己不被吞併就是上限了,掃平天下?別癡心妄想了。
孫策當然不怎麼擔憂天子權威會影響到自己。畢竟周天子在鎬京待了幾百年,也沒見哪個士人去投奔他。反倒是各個霸主勢力、諸侯國中人才濟濟。
孫策現在就是打算以桓、文霸業吸引人才。這天下士人,也不乏有此之志者,既然漢室不可復興,那就輔助一位諸侯成就王霸基業。
如果說,周天子還與劉協的情況略有不同。那晚唐的皇帝跟劉協再相似不過了,那麼多藩鎮下,猛將豪傑,人才文士,不可勝數。誰會放棄自己輔佐的勢力,投奔到天子那裏?
孫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努力讓漢天子稍微保持一點權威,他可以不成爲自己的附庸,但絕對不可以成爲別人的傀儡。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