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頂級人才,太史慈 劉曄的組合

作者:楊氏良家子
第139章頂級人才,太史慈劉曄的組合

  魯肅的戰略被孫策所採納,他立即就徵召了麾下衆臣,準備將戰略推行下去。

  這個亂世,戰機稍縱即逝,勢力版圖擴張究竟有多快,完全看勢力君臣的執行意志有多果決。

  這次召集文武,部署戰略,孫策麾下人才濟濟的情況可就更進一步了。

  孫策朝貢,被天子封賞,正式成爲大漢的討逆將軍,開府,領會稽太守,封吳侯。

  這個官職可謂是真真切切的顯赫一時。

  不要用九品中正制之後的眼光來看大漢的討逆將軍,這不是九品中正制下五品的偏將。

  而是大漢事實上負責領兵一方的大將!其只是名號略低於重號將軍,職權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尤其開府之後,基本上就意味着東南軍事,皆委之於討逆將軍府。

  如果天下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將軍,那孫策這個討逆將軍就是負責整個大漢東南方向軍事的主將。

  事實上,在江東情況就是如此。

  討逆將軍、開府的職權就是統領整個江東四郡的軍隊。

  豫章、丹陽、吳郡、會稽四郡的軍隊全部受孫策節制。如果將來勢力版圖擴大,那後來郡國的軍隊亦同樣受孫策節制。

  那麼理論上,如果孫策擊敗了天下諸侯,他這個討逆將軍就恢復大漢將軍的正常威權了,全權負責全國的軍隊。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孫策的將軍號可能會進一步,比如像董卓一樣,以太尉領前將軍的職位,統領並管理全國軍隊。

  而有此威權,孫策召開議事,整個江東四郡的太守及江東的文臣、武將們都雲集於此。

  隨着孫策威勢大振,出仕於他手下的賢士也是如過江之鯽。

  比如這次科考,孫策不僅僅選拔出了諸葛瑾,還有漢末一流的人才是儀、張儼、徐詳等一大批人。

  尤其是儀,那可是被孔融贊爲有廟廊之才的國士。

  而他們肯出仕孫策麾下,除了孫策的官職、聲望被朝廷認可之外,也是因爲孫策的勢力迅速壯大,能夠提供大量顯赫職位。

  比如諸葛瑾被孫策選爲從事,是儀被丹陽郡太守徵爲主簿,此外顧氏、張氏、朱氏等一大批人才都成功擔任會稽、丹陽、豫章等各郡縣的大量顯職。

  整個吳郡,尤其是吳縣的大族都因爲支持孫策而收穫極豐!

  要不了多久,他們族中子弟就會紛紛擔任這四郡五十餘縣的縣長甚至縣令。

  更甚至,最先支持孫策的士族人才,江東名相顧雍,更將可能擔任太守。

  所有文武,濟濟一堂,人都到齊之後,孫策果斷開口。

  “自喪亂已來,民人失所。今經我等戮力同心,江東雖小安,然服教日淺。如今江東之重,仍在於恢復生產,使民安其業。故而今日相招,便是爲將江東政務,委以諸卿。”

  “然今亂世,四海未定,亦當以武力平之。故政務之事,孤皆委之於長史。軍務之事,則皆任之於諸將。孤則親率精銳,北伐廣陵。”

  政務方面的大政方針,江東是已經定下來了。

  具體的政務,孫策就不打算管了。全交給長史張昭負責。

  張昭無論是政治才能、忠誠奉獻,都是能與諸葛亮相當的人才。孫策絕對信任。

  孫策開口定調之後,張昭起身,說道:“如今亂世未平,當修文治,用武略,文武並舉,方能救時難而濟同類。”

  “明府即將揮師北伐,今日便與諸君檢視江東軍政要務,由我等在後方穩固江東,恢復生產。”

  由於張昭總攬政務,他率先開始佈置政務方面的要務,說道:“如今江東政務之要,便是於會稽之南,分地爲郡。如今明府被朝廷委以江南,一應軍政,惟明府所裁。闢地爲郡,順天應時。”

  這方面,其實江東之前一直籌備許久了。孫策和張昭、張紘、賀齊也都已經商量過具體方案。

  孫策便公之於衆,說道:“自即日起,分東安、漢興、南平、建平、昭武、吳興、侯官七縣設吳興郡。遷吳縣令顧雍爲吳興郡郡丞,行太守事。以討越中郎將賀齊領吳興都尉,調賀齊、董襲、呂岱、鮮于烈、周泰五部屯駐吳興,剿平山越。”

  在吳興郡屯兵五千餘人,這也是此前就定下的戰略。

  賀齊的平越大計,就是依託要隘、壁壘將山越圍困,然後搶收其谷糧。

  如今已經是七月,平越大計有條不紊的開始施行,軍隊、百姓已經在搶收山越之麥,就連給當地供糧的壓力都省了一大半。

  有顧雍爲太守、賀齊爲都尉,屯兵五千餘人,守衛七個縣,絕對是綽綽有餘了。

  賀齊可是平越名將。在對抗山越這方面,他絕對是武廟名將級別的,可以同陸遜並肩。

  武廟名將一級是個什麼概念?

  大漢名將段熲,是個對羌族作戰的專家。他幾乎一個人把東羌給斬盡殺絕了。帶着少量的漢軍,前後擊破、俘虜羌族數十萬人。

  孫策相信在自己的鼎力支持下,對越作戰的專家賀齊也能歷時多年,俘虜山越數十萬人。

  至少北伐期間,孫策不用擔憂吳興郡的山越後患了。

  有威震山越的賀齊,統帥五千餘精銳大軍層層圍困,山越恐怕根本不敢叛亂。就算他們發起了叛亂,應該也不需要孫策從前線撤軍。賀齊足以將他們平定。

  但山越的問題嚴重性在於,他們整個江東到處都是,藏於各處深山當中。

  除了吳郡地勢相對平坦,且繁華安寧之外。丹陽郡境內、豫章郡境內到處都有山越。

  而豫章郡境內更是地勢複雜,除了山越還有鄱陽一帶的宗賊、水匪爲患!

  劉繇和朱皓被天子徵辟走,高承進入郡府,行太守事。但只是初步掌控了豫章郡。

  這裏沒有經過孫策與山越的激烈交戰,山越、宗賊勢力依舊得以保存,未服郡縣政令。

  在豫章以西,還有劉表虎視眈眈。此前被逼的幾乎喘不上氣的豫章太守諸葛玄,因爲劉繇離去,又得以喘息。他麾下那些被打散的賓客、部曲又重新聚集於其麾下西城。

  他一旦勾連豫章郡的強宗驍帥,發起叛亂,孫策要穩住豫章也絕非易事。

  在豫章西面就是江夏郡,黃祖數萬大軍正嚴陣以待。

  歷史上周瑜就是駐兵在豫章郡、柴桑縣,以防備黃祖的威脅。

  而如今,孫策這位SSR神將小夥伴還尚未進入江東。豫章郡的防禦壓力極大,非名將無以鎮之。

  好在孫策麾下,就是不缺能征善戰,可以獨當一面的將軍。

  孫策隨即說道:“升太史慈爲折衝中郎將領豫章都尉,調鄭寶、朱桓、凌操、宋謙、鮮于丹、徐逸、袁雄、芮良、程諮等共計十部,屯駐豫章。此一萬兩千步騎,皆由太史慈節制。”

  給太史慈掉了一萬兩千步騎!這已經是近乎江東精銳之半了!

  如今的太史慈再也不必嘆息壯志未酬,大丈夫不得展凌雲之志。

  江東近半的精銳軍隊都交付給他手中,豫章郡方向,整個江東西部的防務,從山越到宗賊,從黃祖到劉表,一應皆委之於其一身。

  當今之事,唯與卿共之,絕不是一句虛言。

  而把整個江東近半的軍隊交付給太史慈一人,孫策也完全信任。

  這可是以信義爲先的太史慈啊。其人大義記掛在心,守信如天在懷!

  這亂世絕不會叛變的武將,蜀有趙雲,吳有太史慈!至於曹魏……還是曹老闆自己選吧。

  太史慈受此重任感動不已,立即激動的起身行禮,說道:“慈必殫精竭慮,爲明府盡善西方之事!願盡忠效死,必不負明府重託。”

  但孫策可以爲信義而性命相托,臣子卻不得不考慮恩情之外的事情。

  畢竟將一萬兩千大軍盡託付於太史慈一人,這件事怎麼說都是有些意氣行事了。

  這說的好是英雄意氣,一旦有差池,那就是意氣用事,導致大業有失。

  如果太史慈真拉着這一萬兩千職業軍人在豫章郡造反,江東就算傾盡全力也未必能將其平定。而且必使江東元氣大傷,延誤江東平定天下之大計。

  所以張紘說道:“折衝中郎將的確爲天下良將,但良將亦需良佐,兵法言善將者,必有博聞,多智者也,以爲腹心,沈審謹密,其爲耳目,勇悍善敵,其爲爪牙。文武兼濟,方能善一方政務。”

  “討逆將軍府主簿劉曄者,爲帷幄之臣,明以布畫,行無諂贖,謀能應機。我以爲當以其爲軍中風憲都督,負責全軍威禁,教授文字兵法,輔佐太史中郎,必可使豫章無憂,三軍穩重。”

  一名能征善戰的主將爲帥,一名運籌帷幄的文臣爲謀士,也的確是這個時代的標配。

  但這些言辭無論說的多麼冠冕堂皇,歸根到底,就是以劉曄爲監軍,以免太史慈一人獨大,使軍隊失去掌控。

  好在太史慈非常知進退,主動說道:“張中郎所言極爲在理。末將請明府派主簿爲我等運籌帷幄。我聞無腹心者,如人夜行,無所措手足。有主簿算無遺策,我等將士必可戰必勝,攻必取。”

  太史慈是無意擁兵自重的,況且這上萬將士的薪俸那可是每月都有數萬石。是每月數萬石!這絕不是太史慈依靠豫章郡能支付的起的。他就算想叛亂,卻沒辦法給士兵發軍餉,那士兵也不可能跟他叛亂啊。

  所以這種情況下,主動請一位文臣爲監軍,也能使己安心,使將軍府安心。

  畢竟這可是一萬兩千江東甚至天下最精銳的部隊!

  任何人獲得這一萬兩千人的部隊,都將縱橫於亂世,戰力可能都不遜於呂布。

  就算君臣相知,但爲臣者也得考慮物議。

  三人成虎,一遍遍有人說折衝中郎將統帥這上萬大軍即將造反,對君臣之間恐怕將不可避免的造成嫌隙。

  不過孫策對太史慈還是非常信重的,乃說道:“風憲都尉不得插手軍事指揮,其可以教導士卒,嚴肅軍紀,出謀劃策,但絕不可以干預將領指揮。所有作戰部署,戰時皆系一人。”

  這一點,孫策也要定下來。

  包括他朝堂之上,也不干預前線的軍事部署。哪怕他號稱當世軍神,也絕不對前線將領指手畫腳。

  戰時就是軍事主官完全負責作戰決策。他自己享有決策權,當然也自己揹負戰敗的懲罰。

  這對將領而言,是最佳的狀態。

  基本上,只要沒有令出多門的情況,沒有外行領導內行,專業的軍事將領,帶領職業軍隊,就幾乎不可能敗績。

  你要永遠相信這些職業軍人,職業將領的軍事能力。

  在沒有干預的情況下,除非對手是韓信之流,不然不可能帶着烏合之衆打贏合格將領統領的職業軍隊!

  這些武夫,平日裏就研究怎麼行軍打仗,研究兵法戰術,只要是發跡於行伍中的合格大將,那軍事能力絕對足以保證戰事勝利。

  因爲他們可以將戰敗的因素控制到最低,可趁之機控制到最少。

  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亂七八糟的干預,對手根本抓不住稍縱即逝的戰機。

  要知道,打仗大部分情況下,就是比拼誰犯得錯誤更少,誰更能抓住對手暴露出來的漏洞。

  所以兵法總結,善戰者,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風憲都尉只要能夠管控好軍紀,教導好士卒讀書識字,學習兵法,處理好士卒、將領之間的矛盾,保證軍隊的穩定,就足夠了。

  一支穩定善戰的軍隊,在合格良將的指揮下,必能百戰百勝。

  等以後,風憲都督還要給士兵們灌輸思想,培育士兵們的忠誠。

  這個職務跟政委倒是有些像了。

  劉曄作爲討逆將軍府的主簿,也是位高權重,如今更負責都督一方軍政,可謂是大權在握。

  他立即起身,鄭重的拱手說道:“曄必鞠躬盡瘁,佐明府成王霸業。”

  孫策欣慰的點頭,這對組合,自己絕對放心。

  太史慈、劉曄,這可是漢末最頂級的人才了。

  前者可謂當世名將,文韜武略,皆遠邁倫等。武可三箭定江心,勇冠三軍。文則爲天下智士,精通兵法,治軍森嚴。

  而劉曄則是頂級的戰略家和謀士,庶乎算無遺策。

  他倆搭配,別說黃祖了,就算劉表親自率大軍來攻,也難以功成。

  而宗賊、山越的叛亂,孫策更是不必爲豫章郡擔憂。

  畢竟就算是發生了大量叛亂,孫策本人來,能夠統帥的部隊也就一萬多人了,他不可能再抽調兩萬大軍到豫章郡平叛。

  既然不論誰平叛,能動用的軍隊就只有一萬多了。

  那孫策相信太史慈和劉曄的能力。就算髮生山越叛亂,他們也一定能平定下去,不會使叛亂擴大,成爲北伐後患。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