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兵鋒抵達淮河

作者:楊氏良家子
第144章兵鋒抵達淮河

  孫策爲嚴明軍紀,使大軍與徐州士民秋毫無犯,不惜斬首大將,傳示郡縣的事情,只旬日便從江都沿着運河傳遍了廣陵南部。

  普通百姓可能不在意孫策的進軍,但沿線的徐州世家卻是極爲關注的。

  如果孫策果能與民秋毫無犯,那他們自然也不想激烈抵抗,以免全族皆死於戰亂、殺戮當中。

  世家、大族若是真的有這種與諸侯魚死網破的決心,他們也不至於紛紛逃離徐州,避亂江東了。

  事實上,世家大族只是追求安穩,追求利益,他們比豪強還要更抗拒戰亂。

  與外來征服者激烈對抗,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尤其是廣陵郡南部空虛,當前的徐州牧劉備被袁術阻隔在了淮河沿線,南部沒有多少駐軍,根本抵抗不了孫策猛烈的進攻。

  而孫策的進攻速度又可謂是兵進神速了!

  他打下江都,便留下魯肅鎮守江都,安撫世族,梳理漕運。

  自己則統帥鐵騎與北府軍輕裝兼行,日進百里。幾乎與江都城陷的消息順着漕運一同抵達了廣陵郡的郡治廣陵城。

  他能輕裝兼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漕運,大軍從江都出發,就一直沿着運河進軍,身後就跟着漕船。

  兩千步騎的糧草消耗,只要幾艘數百石的小型漕船就能滿足。漕船運一千石糧草,足夠大軍支用近十日。

  民夫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江都城轉運大江南北的糧草,不僅省心而且不用拖累大軍的行軍速度。

  孫策大軍如神兵天降,廣陵城的防禦就如同虛設了。

  城中本來就沒有守軍,防禦空虛,又被江東大軍合圍,城中長吏就算去現抓壯丁都來不及送上城頭了。

  而此時,孫策嚴肅軍紀的效果終於產生,城中世家、豪強在聽說過孫策與民無犯後,不願支持官吏守城。

  畢竟接受孫策入城,他們也無非是換個太守。可若要抵抗到底,死傷的都是他們的宗親、部曲。

  劉備可同樣不是徐州士人圈子裏的一員,他也是一個邊地武夫,只是半隻腳勉強踏入了士人圈子,並沒有被徐州世族所接納。

  選擇劉備爲主還是選擇孫策爲主,對徐州士人而言沒有太大的區別。

  而與劉備相比,至少孫策的官職、威望以及名聲都要讓世人更容易接受。

  劉備自號爲徐州牧,不論如何都是沒有得到朝廷認可的。確切來講,劉備被漢室認可的官職,可能還要追溯到幾年之前。

  這也是徐州士人如張昭、張紘、徐奕、徐宣、陳矯等人都不願投靠他麾下的原因。他在徐州能夠得到的支持也只有糜竺一個商人。

  就連陳登在劉備被呂布擊敗後,也沒有跟隨劉備而是選擇了在呂布麾下效力。

  大漢朝廷冊封的雜號將軍,威望的確是那些自號將軍、州牧之類的諸侯所不能比擬的。

  而且孫策今年在江東可謂是聲名鵲起,名震天下。

  他那句“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萬世開太平”,就算是世家大族亦深爲震撼。

  所以當孫策兵圍廣陵,遣使進入城中勸降之後,城中長吏和豪強大族都不由的相信孫策承諾,大軍絕不侵犯百姓,敢有人取百姓一斗笠者,亦必斬首示衆。

  最終在短暫的博弈後,徐州本土的士人取得上風,力主開城投降,以免殺戮。

  而劉備所任命的長吏,勢單力薄,壓制不住廣陵郡長吏及豪強,只能棄城而走。

  孫策順利的兵不血刃拿下廣陵城。

  廣陵城郡治!這座廣陵南部最重要的堅城,居然如此輕易的被納入勢力當中。

  直到進入廣陵城境內,孫策的親衛蔣欽都有些不敢置信。

  他巡視了一圈郡府,然後對孫策匯稟道:“將軍,郡府的各種田籍、戶籍皆在,廣陵城是真的投降了,沒什麼陰謀!可我總感覺有些如在夢中,北伐未免太順利了,大軍長驅直入,剛北伐就已經奪下兩座城池。”

  孫策笑着說道:“順利不是好事嗎?說明廣陵南部防禦空虛,我等正攻敵不備。”

  這也是爲什麼魯肅力主北伐,徐州太混亂了,袁、劉爭鋒導致劉備不得不把主力拉到正面戰場上,根本沒有餘力再防守各個方向,必然導致地方空虛。

  這時候哪怕孫策只帶三千精兵也能高歌猛進,長驅直入。

  這是向西進攻全力防守的荊州所不能有的局勢。

  蔣欽撓了撓頭,說道:“可太順利了,總難免讓人不安。沒有摧毀敵軍,威懾敵衆,就拿下城池。總要留下部隊防守,江都留了一千人,廣陵至少要留五百人吧?那我們打下海陵,豈不是就只剩下一千可用之兵了?”

  孫策身旁的從事是儀鄭重說道:“所以要拉攏徐州本地世族,只要能夠令其心向江東,一致對外,則大軍無需擔憂後方叛亂,只要留少量軍隊把守廣陵、江都即可。”

  “一致對外?”蔣欽問道:“能嗎?以目前來看,劉備經營徐州一年有餘,亦頗有成效,廣陵郡縣世家大族及長吏百姓,都未必心向我等。還有袁術所任命的廣陵太守與我等相爭。”

  孫策笑着擺了擺手:“問題不大,我等只管繼續進兵即可。你所言這兩個難題,都將隨進軍迎刃而解。”

  漢末本來就是大爭之世,跟劉備爭、跟袁術爭,都不可避免。

  既然選擇了北征,孫策就爲自己堅定了必勝之心。

  此時一直跟隨在孫策身邊的水軍都督,負責滲透廣陵的周章,主動開口,說道:“將軍或許不必憂慮與袁術相爭,據我所知,袁術所任命廣陵太守似乎爲將軍舅父。”

  自己的舅父?吳景?

  孫策笑了,你有時候真的沒辦法理解袁術的用人想法是什麼?

  你說他猜忌孫家吧,他部下汝南太守孫香是孫策的族兄,廣陵太守是孫策的舅父,吳郡太守是孫氏舊部。

  甚至他雄心壯志的意圖稱帝時,還自信滿滿的寫信給孫策,料孫策必與己合。被孫策寫信直接拒絕,他還氣的愁沮成疾,臥病在牀。

  但你要說他信任孫策,那更是在開玩笑。孫策想要回先父部下數千部曲,要了三次他都不給,最後才還回來一千人。孫策幫他打下幾個郡,他一再食言而肥。防備之心,已經昭然若揭。

  他自己也知道孫策深恨之。可偏偏在這種情況下,他還任用孫策舅父吳景爲廣陵太守。他是覺得吳景會認可他的霸業,忠心效力,與孫策斷絕關係?就像諸葛亮效忠蜀漢,諸葛瑾效忠東吳,兩個皆忠心不渝,不改其志?

  對袁術的用人手段以及有些時候的迷之自信,孫策屬實是有些理解不了。

  他眼下關注的還是吳景,由於孫策進軍神速,突然猛攻廣陵,且數日之間就打下了江都、廣陵兩城。

  吳景這個本月新上任的廣陵太守,還沒來得及聯繫孫策。

  漢末亂世一大特點就是形勢變化極快。一年裏面可能發生無數影響天下格局的大事。

  就比如袁術從六月進攻徐州,到如今七月孫策趁袁、劉對峙之際,進攻廣陵,其實也就差了一個月。

  而就在這一個月內,同樣與徐州近在咫尺的呂布也是從豫州沛國沿雎水,水陸東下,軍到下邳西四十里,城內爆發了叛亂。

  其實孫策與呂布的進軍是很像的。

  雙方都是與徐州近在咫尺,同樣是趁劉備守備空虛,大舉進軍。

  只不過,呂布攻打的是下邳郡。而孫策攻打的是廣陵郡。

  隨着兩支當世強軍進入徐州,這片土地風雲頓時激烈變化。

  孫策還在考慮怎麼聯繫吳景,以更順利的佔據廣陵郡,一名身穿布衣,腰間佩劍的壯武男子跑進郡府,在周章耳畔耳語幾句。

  周章立即興奮的對孫策說道:“將軍,剛剛我滲透在廣陵郡北,監視袁、劉兩軍戰事的兄弟傳來消息,劉備已經被袁術擊敗!大軍正倉皇向東逃竄,沿着淮水一路東下。”

  蔣欽不可思議的問道:“劉備被袁術擊敗了?他可是邊地武將,能征善戰,怎麼會輸給袁術這種世家子弟?”

  周章摸着下巴沉吟道:“的確是很古怪,也可能是謠言?我部下都是草莽之輩,看不清形勢也可能。人數超過千人,在其眼中都是滿山遍野的敵軍數萬主力。我等可以繼續探查一下,以確定形勢。”

  是儀此時開口,說道:“不用確定了。此時探查,必然是各種謠言,甚至可能自相矛盾。但北伐之前,就有判斷,劉備必敗於身後外患。不敗於呂布,亦敗於臧霸。不論真假,其主力必然不在廣陵,我等應極速進軍,迅速搶佔廣陵爲要務。”

  孫策從容一笑,沒有多說。他最欣賞的便是部下這種審時度勢給出的諫言。

  這種諫言要比孫策所知道的歷史要靠譜太多。因爲隨着他的干預,歷史可能走向完全不同的岔路,但謀士們針對局勢,給出的堂皇建議,卻非常的紮實可靠。

  孫策立即說道:“是從事所言在理。不論北方局勢如何,我等拿下廣陵,充實勢力,都是最穩重之選。盡得淮河以南,然後與袁、劉等人對峙,將戰線推至淮河,全力安穩後方,如此爲堂堂正正之法。”

  是儀此時建議道:“我以爲周都督滲透廣陵日久,其情報亦不容忽視。若果真劉備戰敗,此時廣陵必然震動,人心無主。此時我等宜趁機極速進兵,將廣陵南部各縣迅速納入掌控之中。”

  孫策眉頭一擰,問道:“卿言下之意是分兵?”

  是儀有高才,他氣度從容,說道:“若劉備果真戰敗,我等主力沿漕運東進海陵是白白在浪費時間。我以爲可分兵一部東進,取海陵。將軍則親率主力向北,沿邗溝取高郵、平安、淮陰三縣,兵鋒可直抵淮河沿岸。”

  孫策微微頷首,分兵這種事,孫策也不是不能接受。曹操攻徐州,于禁也就是別領一部分兵進軍,纔打出了赫赫威名。

  取海陵這件事,孫策可以交給徐盛領本部兵馬去取。

  海陵就在長江沿線。徐盛向東進軍,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他最差結果也無非是攻城不克。

  而且如果孫策親率主力向北進軍後,海陵其實是被隔絕在了廣陵郡的最東南角,對整體局勢沒有太多的影響。

  應該說如果江東大軍主力直抵淮陰之後,整個廣陵的東部,從長江到淮河之間,南北近千里的土地都被納入了江東的掌控。

  這對江東勢力有着無與倫比的戰略意義!

  意味着江東的勢力邊疆從長江沿線,直接推進到了淮河沿線!

  中原數千年大勢,都無數處證明了,一個江淮政權跟一個江南政權,其氣象與王業是截然不同的!

  正常情況下,如果南北分裂,江南政權要從長江北伐至淮河,那是千難萬難。

  但在眼下,徐州大亂。孫策只需要從廣陵出發,向北進軍,經過三個縣,就能抵達淮河!

  孫策沒有任何猶豫,果斷選擇進軍。

  孫策相信徐州的局勢應該還沒有被自己所打亂,更相信魯肅、是儀等謀士審時度勢給的諫言。

  他立即說道:“那就由徐盛所部漕河東進,取海陵縣。我親率鐵騎向北進軍,收高郵、平安、淮陰三縣,魯肅在整頓好廣陵、江都局勢之後,率軍向北,以爲後援。”

  雖然孫策帶的主力是鐵騎,但騎兵都是上馬巡機,下馬步射,身穿玄甲,也能參與攻城。

  更重要的是,如果劉備已經戰敗了。

  那此時,孫策需要考慮的根本不是攻城之事,而是考慮怎麼兵進神速,佔領更多的疆域,因爲沿途郡縣人心惶惶勢必不可能抵抗,必然會在兵臨城下之後開城而降。

  畢竟,他們本就空虛,可能奮忠義而爲劉備死守,抗拒孫策。

  但絕不可能爲了呂布而抗拒孫策。

  而事實證明,魯肅和是儀的判斷極爲精準,孫策大軍沿邗溝北上,敵軍已經聽聞劉備戰敗,呂布攻破下邳的消息,面對孫策大軍,皆望風而降。

  如今徐州境內三位諸侯,袁術、呂布都是以抄掠爲資的殘暴之徒。只有孫策與民秋毫無犯。

  徐州士人不論怎麼看也是投降孫策是最佳之選。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