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反骨大有用處
說啥親啊?
諸葛亮這年紀,也該到了先定一門婚事的年紀,可問題是現在他是左慈啊。
之前被張闓胡亂編出來的這個身份讓諸葛亮行動極其便利,但也因此被架住了。
你說這說親是說給左慈還是說給諸葛亮吧?
說給諸葛亮,他之前辛苦營造的“左慈”身份立刻被拆穿,實在是怪可惜的。
要是說給左慈,呃,那,那是有點過分了。
諸葛亮之前的計劃是,劉備放袁術過境肯定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和攻訐,到時候劉備直接說這妖道是臨時工已經被我們開除了,諸葛亮再換上自己的身份登陸就行了。
可連諸葛亮也沒想到袁術在南陽不知道犯什麼抽風,居然洗心革面,浪子回頭,重用閻象和新加入的義子甘寧,又強行攀附劉備(劉備現在表示自己跟袁術不熟但袁術堅稱自己是劉使君的手下),居然搞得名聲還不錯。
加上劉表蔡瑁等人都不敢在這種時候得罪了劉備,之前的言語間自然沒有說劉備的不是,這讓諸葛亮現在還能繼續以左慈的身份繼續招搖撞騙下去,還着實收到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諸葛亮儘管風度不減,可想起這事的時候還是感覺有點無語,微笑道:
“此事從長計議,世間女子衆多,也不急於一時。”
諸葛亮覺得自己已經說的夠明白的了,可魏延還是嘻嘻笑着,眉毛一挑一挑,從容地道:
“這世間女子衆多,可好女子、奇女子卻少之又少。
左道長這婚事不如就包在魏延身上,定爲道長擇一門好親事。”
諸葛亮:……
“咳,文長真不至於如此啊。”
諸葛亮當然能看出魏延的小心思——這個人出身寒門,脾氣略有些不太好,又太想進步了,現在手上有個難得的機會,不送點禮他也不安心。
可是送禮吧,估計魏延自己也知道手頭沒什麼好東西,估計不知道從哪認得一門好姑娘,因此急着送出去。
諸葛亮微微一笑,叫人取來坐席,與魏延對坐在田壟上,微笑道:
“娶妻之事改日再議,亮……咳,諒這姻緣也不會跑了。
倒是將軍要做之事定是頗爲緊急,若是有小道能相助之處,將軍但說無妨。”
魏延撓了撓頭,諸葛亮不收禮他還是心中頗爲不安,只能用眼神幽怨地瞥了一眼一旁的衆人,衆人愣了半天,魏延略帶委屈地不停使眼神,諸葛亮總算會意,揮手讓衆人離遠一點。
衆人離遠,魏延又伸長脖子看,確定沒有人偷看,這才緩緩把脖子轉過來,一雙大眼緊緊盯着諸葛亮,深深吸了幾口氣,這才終於下定決心,對這個剛剛見面的妖道吐露出自己的內心念頭。
“我……道長!我,此番良機,我魏延不想錯過,我……我想當真的將軍,我要出人頭地,我想當人上人!我想一呼百應,讓天下人都尊重我的威名!
道長,徐將軍和艾先生都說道長本事通天,煩請道長教我啊!”
魏延的出身很尷尬,他要是個飯都喫不飽又沒有文化的庶民,這輩子隨波逐流也就算了。
可他偏偏能讀過幾天書,學過幾天武藝,又天生勇猛過人,他一直盼着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就是需要一個機會。
這次徐庶給他的機會讓魏延嗅到了出人頭地的味道,他又是興奮又是惶恐,這些日子一直在謀劃。
以魏延自己的謀劃,完成徐庶的任務應該不難——徐庶讓魏延去監軍後,已經簡單說了說袁譚跟他之間的種種緣分,又簡單說了說對魏延的安排。
徐庶想以魏延彌補袁譚猛將的嚴重不足,真要跟袁紹開戰的時候他肯定是一支奇兵,到時候袁譚就算再想認袁紹當父親,徐庶也能通過魏延把袁譚推上戰車,逼迫袁譚加入抵抗袁紹的隊伍。
但魏延不甘心只是按部就班,想要成功,就要發揮自己的思路,越是險、奇的大戰越能體現自己的能力,只是魏延又深深瞭解到自己一個寒門出身的外地人並無根基,想要做成這些事情只怕是極其艱難。
他糾結了一路,本來這種事是不應該說給外人,可面前這個長相清俊的妖道居然給他巨大的安全感,讓他情不自禁地生出幾分依靠。
魏延在徐庶面前不願意露怯,生怕會讓徐庶小看自己,可在左慈面前,他現在的分享欲非常旺盛。
“我之前已經想過,不管袁紹要不要南下,想要控制住黎陽,就得對付他們的馬!”
現在的情報是,焦觸在黎陽附近牧馬,囤積了大量的乾草,這已經是袁紹軍要爲日後進軍中原做準備。
魏延判斷袁紹有可能會採用靈活的戰術,來回奔襲幾個幾處,靠着騎兵的優勢不斷調動徐庶軍,讓他們露出破綻之後再準備致命一擊。
只要能掐住戰馬,就能最大限度的削弱袁紹軍的戰鬥力,這也是魏延現階段在兵力不足且不好調動更多力量的情況下最容易做出成績、最容易讓人刮目相看的地方。
可怎麼做呢?
他一路苦苦冥思,卻始終找不到能切入的方向,怎麼也想不通憑藉自己這麼點人怎麼才能做到這麼大的事情。
他把自己的困惑、迷茫一股腦傾斜給了面前的少年妖道,諸葛亮認真地傾聽,一直在蹙眉冥思,魏延極其期待地叨嘮完,隨即陷入了沉默,他偷眼看着諸葛亮,見諸葛亮一臉深思的嚴肅模樣,忍不住垂頭長嘆道:
“哎,是不是還是不行啊?我就知道此事實在是太難了。”
做不到的話,那還是按部就班的做,先去袁譚麾下廝混些時日,慢慢聽從徐庶的安排,緩緩積攢自己的功勳。
左道長雖然聰明,可讓他隨意想出這種計策,只怕也是不行啊。
“唔,這個不難啊。”諸葛亮認真地道。
“蛤?”
“真的不難。”諸葛亮微笑,那張白皙乾淨的臉上笑得像新雪一樣,讓魏延看得很有安全感,“我只是覺得,徐元直看人的本事果然厲害,居然隨意就能挑選出文長這般英才。
好啊,他選的好人,其餘謀劃都推脫給我,這倒是頂頂的好算計啊。
我之前也沒有想過要從這戰馬上下手,倒是文長立刻想到,亮,咳,諒別人也想不出這般妙計,就聽文長之言!”
諸葛亮一臉鄭重地看着魏延,看得魏延心花怒放,心中忍不住閃過一個念頭。
難道我真的是天才?
我原來這麼厲害嗎?
魏延一臉期待,趕緊問道:
“請,請道長指點,我該如何用計?”
諸葛亮趴在魏延耳邊,低聲道:
“這個簡單,我與你良馬百匹,去青州拜見袁譚,將這些戰馬全都當見面禮送給他,再說願倒戈來投,此事自然萬無一失!”
魏延:……
倒戈?
投奔袁譚?
這天下很多人都想要攀附豪門,毫無疑問袁家是最好的選擇。
但魏延知道自己的脾氣跟蔡瑁都處不來,要是去投奔袁家這種高門跟送死基本沒什麼區別。
麴義如何?
他爲袁紹立了這麼多的功勞,打贏了界橋之戰,之後還不是被袁紹追殺,要不是有徐庶收留他已經死了。
這次徐庶讓魏延去監軍,魏延要是調頭就投了袁譚,之後也別想混了——魏延可是見過侯成的下場,他一個外鄉人沒有依靠,要是背叛了徐庶下場肯定不是一般的悽慘。
諸葛亮微笑道:
“文長儘管放心,此事我親自寫信說給元直。
而且……此刻全盤算計,都以文長妙計當先,甚至日後全盤與袁紹再戰,都以文長方略爲根基。
戰後,定各自傳頌文長功勞!”
魏延的眼中滿是興奮鼓舞之色,他從沒有想過原來這一戰的還能以自己爲主導,不禁興奮地渾身熱血沸騰,他大聲喝道:
“好,那我就賭一把,生死有命,都聽道長之法了。”
看着魏延興奮地上躥下跳的開心模樣,諸葛亮也笑得頗爲開心。
魏延……
總覺得眼前這人有點熟悉,可能這就是緣分吧。
“道長啊!”
“唔?”
“不行,我說啥都得給你說一門親事,不然我總擔心你跟徐元直一樣會騙我!”
諸葛亮:……
徐元直到底對你做了什麼?
十天後,第一場秋雨終於落下。
建安元年的秋天,寒意遍佈整個雒陽,凍得衆人都感覺有些站立不穩。
雒陽城中依舊殘破。
因爲人口奇缺,想要恢復曾經的繁榮,只怕最少還要十年的時間。
可呂布和徐庶都沒有放棄這座古老都城的意思,現在呂布軍徵召流民,已經開始在雒陽周圍清丈土地,準備開始屯田,一封封文書在雒陽、許昌、鄄城之間不斷來往,衆人一邊小心地觀察着袁紹的動向,一邊爲恢復農耕做好準備。
大將軍府,呂布和徐庶正對坐閒聊。
呂布看着外面稀稀拉拉的秋雨,忍不住嘆道:
“還好袁紹沒有南下,不然雒陽殘破,我軍還真的未必能擋得住。”
徐庶也點頭道:
“不錯,我之前都做好準備,若是袁紹南下,當放棄司隸去潁川與劉玄德會師再戰,沒想到袁紹居然還沒有下定決心。”
每拖一年,呂布和徐庶聯軍就會強幾分。
之前沮授謀劃了這麼多,用了種種手段折騰的呂布劉備出現裂痕,衆人開始雞犬不寧,正好是下手的絕妙時刻。
徐庶最擔心的就是此刻袁紹不管不顧地大軍南下,殘破的雒陽和正在鬧大疫的潁川很難抵擋,灰溜溜地退回兗州,對己方的士氣肯定是個重大打擊。
可就是因爲袁紹在關鍵時刻退了一步,不肯全力以赴,倒是讓呂布等人能安心渡過一段漫長的發展時間。
這段時間內,袁紹不會大舉南下,但他肯定不會放過繼續小規模襲擾呂布。
徐庶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這段時間肯定也會不斷地進攻袁紹。
而且現在的呂布軍也不是草臺班子了,除了徐庶等人,有天子的招牌,他們現在已經得到了強大的助力——荀彧來了!
之前一直不願意爲徐庶效力的荀彧現在已經來到了雒陽,呂布立刻表其爲尚書令,讓他掌管尚書檯。
儘管荀彧稱不上呂布的自己人,但荀彧沒有傻到在這種時候(尤其是失去鍾繇的時候)倒向那些東歸老臣。
他不偏不倚,又剛正不阿,很好的處理了現在劉協和呂布軍的政務,漸漸將之前草臺班子的雒陽朝廷恢復起來,並且舉薦人才,開始在荒蕪一片的雒陽和周邊着手恢復。
有此人加盟,呂布軍信心大增,連其他對呂布不滿的人見袁紹暫時沒有南下的心,天子又已經開擺,也只能暫時暫時壓住自己蠢蠢欲動的心,暫時裝出一副努力工作的樣子。
荀彧的作用極大,而且足夠優雅,與他接觸如沐春風,唯一讓呂布不爽的是,此人居然把郭嘉也帶到了雒陽,而且還是以蔡瑁、曹操的使者拜見天子的名義。
徐庶要是想拍死郭嘉有的是理由,只是他覺得郭嘉還有利用價值,不想就這麼弄死,因此還在考慮該怎麼做,表面是以不傷來使的身份好好伺候着,倒也是一件煩心事。
哎,要是荀彧能真心來投就好了。
就在此時,徐庶聽見門外傳來了艾先生興高采烈地怪叫,他心中一沉,暫時拜別呂布緩步出門,只見艾先生披着一件大號蓑衣,冒着秋雨從遠處飛快地蠕動過來,一邊蠕動一邊興奮地大叫道:
“蛆庶啊蛆庶,粗大事了!
魏延叛咯!魏延叛咯,啊哈哈哈!”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