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重蹈覆轍
說實話,劉夫人的計策雖然有沮授的參與,可沮授一開始也沒想過徐庶居然會真的一頭扎進上黨,甚至連呂布都來了。
如果是去年冬日,沮授會毫不猶豫地出動所有的精兵跟徐庶決戰,可此一時彼一時,沮授現在又舉棋不定。
經過一個冬日,現在馬超已經佔據太原,將高幹驅逐到了上黨,而沮授之前辛苦佈置在河內的重要內應陶升已死,如果想要拼死一搏,沮授必須拿出自己最後的埋伏。
這次要是贏不了,自學成才的兵法家沮授將徹底失去所有的後手,怕是之後也沒有迴轉之力。
“上黨爲何叫上黨?”他用微弱的聲音說着。
他身後的田豐的白髮被春風吹得四散,他拄着柺杖,眯着眼睛看着前方,悠然長嘆道:
“黨,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黨。
此地乃天下之脊,山高萬仞,如在雲天,若無上黨,則無冀州。
此戰,我等必須勝!”
沮授一直看不起劉夫人,願意幫劉夫人設下計策,也是因爲有所期盼——上黨是袁紹軍在幷州掌握的最後一郡,也是不容有失的最後一地。
若是這裏丟失,徐庶軍將居高臨下進攻冀州,這是身爲監軍的沮授承擔不起的。
可畢竟與徐庶交戰許久,徐庶的一切應對都讓沮授的心中生出陣陣警惕。
“他還沒有告知全軍說已經中了高元才的計策嗎?”沮授不可思議地問。
田豐搖頭道:
“沒說,也許是此人不想動搖軍心,索性一直嘴硬,現在他們一路攻壺關,一路攻屯留,高元才和張儁義正在拼命抵擋。”
“沒有嗎?”沮授皺緊眉頭喃喃地念叨着。
田豐早就忍耐不住,長嘆道:
“徐元直詭計多端,不過就算如此,我等也終於不能再忍耐。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徐庶軍兩萬人,背靠羊頭山猛攻壺關,我軍在長平、長子都有伏兵,現在已經是四面包圍之勢。
太尉聞說賊人被困,定親至幷州督戰,盡起幷州精兵應付。
監軍,不可再猶豫了!”
不可猶豫,對其他謀士來說不過是一句勸諫,可沮授是真正要下決心的人,身爲大將,他必須考慮周全,一出手,必須將徐庶徹底剪除。
尤其是這次他要是下定決心,袁紹也要抵達戰場,這怕是與徐庶軍的決戰時刻,若是不思量周全,他如何對得起袁紹的信任啊。
就在沮授左右爲難之時,手下傳報說許攸到來。
沮授不敢怠慢,與田豐趕緊出去迎接,只見許攸快步奔來,稍有些無奈地咧了咧嘴,嘆道:
“監軍,元皓,事情有變。”
“如何?”沮授感覺不妙,下意識地攥緊許攸的手掌。
許攸嘆道:
“袁顯甫在鄴城遇刺,太尉震怒,大索全城。
他讓審正南、逢元圖統軍事,讓我、友若爲謀主助監軍來戰,他自己怕是一時不到了!”
“不到了?!”沮授驚得如遭雷擊一般,要不是田豐扶着幾乎要立刻癱倒在地上。
啥玩意?
不打了?
“不是不到!是先……先看抓刺客,爲顯甫出頭。
你們都知道顯甫是本初最喜歡的兒子,顯甫此番爲賊人重傷,太尉已經亂了方寸。
若是抓住了兇手,定會立刻前來支援!眼下戰事,太尉以監軍爲徵南將軍,先與徐元直廝殺,我料此戰非得一年方得勝負,到時太尉再赴前線不遲。”
許攸說到最後的時候表情已經十分心虛,顯然他也知道自己的話跟放屁一樣臭不可聞。
沮授難以置信地道:
“就這?就爲了這個?
國事如火,別說袁顯甫沒死,便是諸子俱喪,也當以國事爲重啊!
現在我等好不容易包圍呂布、徐庶,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不管要不要決戰,太尉都應該親赴前線鼓舞士卒,好重創賊人一掃去歲頹勢。
審正南和逢元圖……此二人如何調度大軍來戰啊!”
田豐更是聽得勃然大怒,恨恨地用柺杖猛擊地面,長嘆道:
“夫遭難遇之機,而以小兒之病失其會,惜哉!”
領導親臨現場最大的作用就是遇上難以協調的問題時有人拍板。
沮授雖然是袁紹軍中第二人,但這種大戰,袁紹出動的兵馬極多,沮授費心協調諸事,還不如袁紹自己定奪,可現在袁紹縮在後面,卻偏偏還要打這種大戰……
他心中生出一種不好的預感。
沮授眼前浮現出界橋之戰時身先士卒,親自披甲衝鋒鼓舞全軍士氣的袁紹。
這一戰明明只過了幾年,卻像經過了幾十年的滄桑歲月一般。
當年的袁紹連自己的性命都拋在腦後,可現在的袁紹瞻前顧後,甚至因爲兒子被人打傷破壞全軍之前的調遣。
這一戰真的能贏嗎?
“算了,現在想不了太多了。”
沮授咬緊牙關,他知道現在只能靠自己,就算不爲了袁紹,也要帶着全軍的兄弟們殺出一條路。
徐庶啊徐庶,之前沁水邊你不是我的對手,這次也是一樣。
“元皓,子遠,有勞二位傳令——
牽子經率騎兵先動,攻徐庶全軍之末,我親自率軍解壺關之圍。
張儁義麾下不可浪戰,先暫守屯留,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可出兵!
審正南督軍向北,提防馬超,多散謠說徐庶已敗,只要能疑兵令馬超不敢動便是大功。”
田豐和許攸都聽出沮授這是準備穩紮穩打,先增加羊頭山一帶的兵力,讓徐庶的後勤週轉變得困難,之後再利用冀州與幷州之間的連通慢慢耗死徐庶。
這樣一來,徐庶要麼就是強攻有大軍把守且周圍都是援兵、伏兵的壺關,要麼就是知難而退,付出一定的傷亡之後逃過羊頭山離開幷州。
雖然這一仗是打的難看一點,沒什麼大開大合的精妙算計,但在沒有袁紹的情況下,這已經是最好的佈置。
穩紮穩打,就是徐庶的剋星。
而且,大家都知道沮授肯定還埋藏着後手,就算打的再難看,只要能將徐庶擊退,那都是值得的。
“這一戰諸君要齊心協力,爲了太尉,也爲了我們自己。
徐元直最擅長用離間之法,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自亂陣腳。”沮授最後總結。
衆人一起點頭,一臉凝重地道:
“一定聽令,與徐庶拼死一戰!”
“好!”沮授下定決心,“出擊!此番定要讓徐庶見識見識我河北兵馬之勇!”
·
沮授一聲令下,河北軍潮水般涌出來,其他幾個之前已經提前獻上降表的城池也不裝了,紛紛奮起抵抗,朝徐庶軍發動猛烈的進攻。
徐庶軍正在強攻壺關,聽聞四面八方河北軍的埋伏到來,頓時嚇了一跳。
大多數的徐庶軍士兵都沒有做好與敵人大戰的準備,聽說這次敵人主力盡出,徐庶軍衆將都陷入了巨大的驚恐之中,每天不斷有敵人來襲的消息傳到徐庶的中軍大帳,雖然之前徐庶的戰績相當亮眼,可此番仍是出現了不少逃兵,全軍很快就呈現出了搖搖欲墜的姿態。
“報,沮授親自率軍增援壺關,我軍數次進攻不利!高幹親自披甲在城頭廝殺,看來是決心要頑抗到底了!”
“報!牽招率軍繞到我軍身後,怕是要去與高蕃匯合,斷絕我軍糧道!”
“報!屯留城中張郃已經豎起令旗,他披甲出戰衝擊我軍,高孟觀將軍漸漸抵擋不住了!”
四面八方雪片般飛來的都是壞消息,而且一個比一個壞。
上黨,大軍糧道斷絕。
當年白起也是詐敗將趙括引入四面重圍,趙括殺進來的時候就只是全軍覆沒和慘敗而歸的問題了。
現在徐庶正在一步步走趙括的老路,要是被四面包圍……
“將軍,你倒是想個辦法啊!”徐和這幾天急的嘴上都起了泡。
之前他多次請求出戰,都被徐庶淡定地擋了回去。
徐庶手上仍有高順、孔融的兵馬,不過他並沒有任何調動的意思,就是這麼呆呆地看着敵人緩緩築成包圍圈,甚至不肯給全軍透露一點戰術。
哪有這麼打仗的?
這是圖什麼?
徐和寧願拼死一搏,也不願眼睜睜地看着徐庶不斷犯錯,讓衆人陷入重圍之中活活餓死,重蹈幾百年前趙括的覆轍。
徐庶看着這位從起兵時就一直跟隨自己,始終忠心不二的副將,臉上也露出相當溫和從容的神色:
“敵人有多少兵馬?”
“沮授到來,前後怕是有四萬人!”
“四萬人啊!”徐庶稍稍喫驚,可並不是因爲害怕,而是因爲有些歡喜,“來的越多越好啊……放心,咱們最多堅持十日。
十日之後,沮授必然後退,到時候這幷州怎麼打,那就是咱們說的算了。”
徐和還是大惑不解,一臉苦悶地看着徐庶。
徐庶也不忍心繼續瞞着徐和,悠然道:
“四萬人,已經是袁紹的大半主力。
他們都來幷州,是不是也太不把劉使君放在眼裏了?
劉使君潛藏許久,這匡扶漢室,不能少了他啊!”
“啊!”徐和驚呼一聲,隨即滿臉驚喜之色,“對,還,還有劉使君。呃,將軍之前不是說過,我們不能強攻冀州嗎?”
徐庶笑道:
“當然不是強攻,此番劉使君只要一動,我之前佈置許久的諸事都能成功。
這一戰所有人都有成爲大漢純臣的機會,就看這些人自己願不願意把握的住了。”
不過說到這,徐庶也露出了一點尷尬地神色:
“咳,我也沒想到來了這麼多人,給我披甲,我親自去督陣,先把眼前的人打退再說吧。”
“呃……”
“還有,趕緊給孟起送信,讓他來救咱們。”
“……”
沒辦法,徐庶也有考慮不到的時候,他這次帶了兩萬人出來覺得自己已經是準備萬全了,可沒想到對面直接拉了四萬人出來打他。
不愧是冀州人,真是兵精糧足。
徐和趕緊去準備,可出門前,他突然又想到一件事:
“對了徐將軍,艾畜那邊是怎麼回事?”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