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艾畜進步了啊
大司馬張楊中暑染病,居然難以起身,只能讓賈逵先來迎接衆人,呂布聽說張楊染病,心中甚急,讓徐庶等人自己先回雒陽,他要轉頭去野王看看老友,宋憲也挺擔心張楊,嚷嚷着同去,連許攸都急了,表示他之前也認識張楊,也一起去看看算了。
這倒不是因爲許攸跟張楊真有什麼交情,只是因爲許攸這一路上總感覺如芒在背,好像有一條餓狼正仔細盯着自己。
之前許攸用離間計,蔡琰難以破解,連徐庶也一時想不出什麼高招,也只有將此事交給了許攸,讓他無論想出什麼辦法都得把這件事擺平。
許攸滿口答應,說正在想辦法,可馬超脾氣不好,之前聽王凌說這是許攸的鬼主意之後,他就很想弄死許攸,現在許攸在身邊,馬超更是每天都遊魂一般在許攸附近遊弋,看見許攸的目光投過來,馬超也咧嘴微笑,一臉和善,嚇得許攸只能日夜緊緊跟在呂布身邊,聽說呂布要去野王看張楊,許攸也嚇得趕緊表示同去。
“去是可以,但是子遠啊,你一定得把事情給我辦妥了。”徐庶認真而嚴肅地道,“馬孟起之事並非私事,事關幷州根本,此事若是做不成,你也別回來了,到時候我讓張燕幫你找個山頭落草便成。”
許攸苦笑着點頭,壓低聲音道:
“徐將軍這話說的……我有手段壞事,自然也有手段成事。
只是此事將軍還得考慮好啊——馬孟起性子桀驁暴烈,真如狂奔的野馬一般。
現在只有一個女人管教,日後怕是不成——當年袁本初前妻甚賢,只是早早病逝,之後袁本初再娶,便娶了那毒婦,後面的事情將軍也知曉。
我看,不如馬超抵達雒陽拜見天子之後,將軍用些手段讓馬超大病一場,之後升其爲幷州牧、衛尉,居雒陽養病,令其弟馬岱與龐德暫代其掌管兵馬。
之後的事情嘛,想來將軍也都懂。”
徐庶笑呵呵地看着許攸,半天才略有些感慨地道:
“子遠的計策果然是不錯,若是我,只怕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手段。
只是子遠對袁紹之事的解釋,我倒是覺得多有些不妥。”
“呃?”
“我雖然對袁本初不是很瞭解,但我也知道之前此人不過手握一郡,仰仗韓馥鼻息,之後靠着麴彥度與韓馥翻臉,又有公孫伯圭南侵,才能險中求勝佔據冀州。
那時他大軍在外廝殺,劉氏坐鎮後方安撫百姓,多與豪族家眷交遊,這才爲袁紹穩定人心,連挫敗強敵。
袁本初能成事,是因爲擅長撫慰人心,多用賢者,沮授曾經勸韓馥殺他,他也願意將沮授奉爲謀主,推崇備至。
袁本初能壞事,也是因爲恃強而驕,漸漸不恤功臣——張景明奔走有功,使韓馥讓印,袁本初因小事夷其族;大將軍徵黑山得勝,袁本初因小事將其逐走便罷,居然還遣人追殺;董公仁平定鉅鹿有大功,之後兼任魏郡太守,兩日三捷,可謂大才,就因其弟在張孟卓軍中,袁本初欲加害;麴彥度固然犯上驕橫,可此人何等功勞,逮捕下獄便是,何必一路苦苦追殺,要取其首級而後快?
這四人,皆非河北士子,袁本初動輒格殺,不念舊恩,連子遠的家人下獄,此人也不肯快刀斬亂麻救出,他對河北人物如何,對他人如何一目瞭然,這豈能只怪罪劉氏一人?”
簡單的說,袁紹在擊敗公孫瓚之前的時候是海納百川,當時天下豪士誰來投奔他都折節下交,郭嘉、荀彧也是當時去投奔他的。
可之後他逐漸飄了,竭力依賴河北世族,開始逐漸忽視了其他人的利益。
張導(張景明)、董昭、呂布、麴義這些人就算真的犯了什麼天怒人怨的大事,袁紹也可以用相對高情商一點的手段對付他們,甚至能提高自己的名聲並贏得寬仁之名。
可因爲他們都不是河北人,袁紹很多手段根本懶得細細揣摩。
就拿呂布的事情來說,他想殺呂布好歹弄得保密一點,結果以呂布的智商都能揣摩到袁紹要殺他,然後趕緊跑路。
這時候袁紹以呂布爲司隸校尉,並且派人護送——做到這一步,兩人還算能保持表面上的和睦,可最抽象的是袁紹居然只派了三十多個人就指望殺了呂布,這些士卒又不是傻子,半夜去了在呂布牀上亂砍一番就說呂布死了然後回來交差,愣是讓呂布逃出去,之後呂布都跑到河內了,袁紹居然還很上頭的想要繼續追殺,結果手下士兵一個敢靠近的都沒有。
徐庶就不相信袁紹稍微重視一點還能把事情弄得這麼搞笑,這純粹就是袁紹自大,根本沒把呂布放在眼裏,甚至沒跟沮授田豐等人商量,自己隨便層層外包給手下人就去做,結果就把事情搞成了這樣不可收拾。
看着若有所思的許攸,徐庶繼續說道:
“我現在接連大勝,與幾年前的袁紹何其相似?
天下未定,孟起還是主動來雒陽,別說他沒病,就算是真病了,我也得讓人把他擡回幷州,決不能傷了天下英雄之心。
我以誠待孟起,若是孟起驕橫反叛,我自率精兵討之,袁本初我都不懼,何懼孟起?
可我若是擔心日後其坐大而殺之……呵呵,那豈不是走了袁本初的老路,自取滅亡之道?”
許攸老臉一紅,心道還真是這個道理。
作爲多年的老反賊,許攸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天下懂這個道理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徐將軍這般本事,許攸服了。
既然如此,我便親自去一趟太原,定將此事了結,還請將軍寫一封手令,讓段煨、裴茂助我。”
“太原?”徐庶仔細思考一番,臉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懂了,看來太原王氏要有大漢純臣了。”
許攸苦着臉道:
“將軍猜的好啊,不過這個詞能不能換一個啊,卑下……卑下現在聽得渾身發抖。”
·
賈逵見衆人都平安無事,也非常慶幸。
這一戰他出了不少力,尤其是在開戰之初,沮授安排在河內的衆多密探紛紛發動,企圖燒燬徐庶軍轉運的大量糧草,賈逵親自率軍護送軍糧,晝夜不停,還率領士卒主動出擊,將沮授安排的密探一一斬殺,圓滿完成了往前線送糧的任務。
也就是因爲對他的信任,不然以張楊這種活着挺好死了也行的性格,剛剛被包圍那一波徐庶軍應該會過的更加難受。
徐庶論功行賞,先讓賈逵擔任野王令,級別雖然不高,但考慮到張楊的身體和張楊軍一貫的情況,這算是把整個河內軍的大事都託付給了他,之後賈逵只要認真做事,積攢功勞,很快就能做到太守,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他心中感激,慶幸自己沒有跟錯人,同時又非常興奮地道:
“此番將軍大勝,雒陽那邊,艾先生也平定大亂。
將軍與艾先生不愧是當世雙雄,能與將軍、艾先生相識,實在是我平生的大幸。”
徐庶很久之前就已經做好了這次謀劃,之前昌豨在劉備麾下一直摸魚,實則早就偷偷溜到了伏牛山做準備,關羽北上的時候,把之前配合他作戰的小弟龔都、劉闢等人都交給昌豨,昌豨本來就是大盜,此事自然駕輕就熟,成爲徐庶這次佈置的殺招。
只是聽賈逵說起,徐庶纔好奇地道:
“這次艾畜做的也非常好嗎?咳,不是,我,我就知道艾畜做的非常好,沒有叫我失望。”
賈逵欣喜地道:
“是啊,艾先生雖然生的醜陋,卻極有算計,他此番使用苦肉計,讓賊人盡數束手,而且之後強忍着身上的傷勢奮力作戰穩定軍心,當真是好漢!
我等實在敬佩非常,對艾先生佩服至極啊。”
聽賈逵講述,徐庶才發現有一件事真的是太小看艾先生了——
在雒陽大亂時,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跟着劉艾董承陳紀等人一條路走到黑,楊彪、趙岐、桓典、郭溥都不願犯畜,選擇留在雒陽,甚至伏完的兒子伏德也沒有逃走(說的是這麼說,實際是他在夜晚想要鑽進民宅被按住),怎麼處置這些人就是一個很大的學問。
畢竟徐庶安排地再周全,也不能具體算到一戰的斬獲如何。
當時羣龍無首,鍾繇因爲也是東歸老臣,爲他們說情還是不說清都不好,荀彧等人雖然力主放過這些人,可也不敢拍板,陳羣則建議將他們暫時軟禁等待徐庶歸來。
而伏皇后、董貴人兩人更難處置,魏續魏越二人不停攛掇昌豨動手把這兩個女人綁了,對外說這倆人被亂軍綁了就是了。
而在這個時候,艾先生站了出來。
他一臉正氣地表示這些人不過是一小撮被蠱惑的人,犯了一些大臣都會犯的錯誤,大多數人的本心是好的,有一兩個老鼠屎,也不能破壞大漢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不能否定中興以來在天子劉協的帶領下朝廷軍旅上下齊心營造的良好成績。
這只是一次小小的事件,要是處置的太嚴重了,建安就不是建安了,因此他力主都不要處置,讓朝堂所有人重新該上班上班,別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甚至在皇后的問題上,艾先生也表示相信伏皇后和董貴人肯定沒有牽扯大亂,雖然伏完、董承兩個人是欽定的叛逆,但就像大禹他爹內誰(艾先生不知道具體叫啥)犯錯被內誰給砍了(艾先生同樣不知道是誰砍了大禹他爹)之後繼續任用大禹一樣,既然伏德選擇留下,那就是大義滅親了,天子應該不追究,用仁義感化他,實在不行給他去典韋那報個班開悟一下不就是了。
畢竟是徐庶軍的第二人,艾先生的話還是很有話語權的,他這麼一說,本來緊繃的雒陽算是徹底安寧下來。
天子也不想牽扯太多,覺得艾先生這個臺階給的實在是太好,感激之下,升艾先生爲太僕,酬謝他的功勞。
徐庶聽着賈逵的講述,忍不住咂了咂嘴。
“不錯啊艾畜,進步了啊!”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