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張揚的迴應 作者:未知 有不少人焦急的給張揚打了電話,也有人在看到新聞後沒把這件事放在心。 如說,蘇青言。 正在電視臺錄節目的她也是第一時間看到了世紀的報道,在看到面的內容後,她有那麼一剎那的錯愕。錯愕之後,她笑了一下,很快恢復如常繼續忙自己的工作,像是根本沒有看到這篇報道一般。 在她的眼裏,這篇報道是個笑話。 不過,她知道這個笑話會引起不小的轟動。但她一點也不擔心。 她知道張揚跟先鋒傳媒的恩怨,她也知道,能笑到最後的……肯定是他。 所以,她沒有給張揚打電話,因爲根本不需要。 同樣沒打電話的還有張果強,還有段意,還有《士兵》班的其它成員。 作爲《士兵》班的一份子,他們知道張揚開除餘姚這件事是真實存在的。因爲這件事,他們當時都受到了不小的驚嚇。 現在先鋒傳媒把這件事拿出來大做章他們也嚇了一跳。 張揚虛僞? 他不止一次的打擊報復餘姚? 看着世紀的報道,張果強等人都不知道該哭還是笑。 他們是知道張揚跟餘姚的關係並沒有因爲那件事受到太大的影響的,所以,對於這篇報道的內容,他們是一個字也不信。 張揚報復餘姚?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啊。 張揚那麼忙,他哪有時間幹這些破事啊? …… 持續的熱鬧。 無數人都在等着張揚的迴應。 無數人在焦急的替他辯護。 無數人在靜待後續的發展。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相信張揚的,也有懷疑張揚的,有替他說話的,也有熱血涌開始破口大罵的。 拿了錢的水軍們又很活躍的出來帶節奏,對張揚各種批判各種潑髒水。 張揚開除餘姚是對的?是餘姚耍大牌在先? 這不是耍大牌的事情啊! 是張揚的人品有問題啊! 他說他跟餘姚是朋友?而且他出演《讓子彈飛》還是他的功勞?實際呢?他不遺餘力的打壓餘姚!報復餘姚!不僅如此,他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給先鋒傳媒抹黑,還嫁禍,還誣陷! 太卑鄙了! 太無恥了! 太沒下限了! 你們快來看啊,這纔是張揚的真面目啊! 水軍們很盡責的活躍着。天知道先鋒傳媒到底給了他們多少錢。 爲了直接把張揚打入永世不能翻身的十八層地獄,先鋒傳媒這次也確實是下了血本了。 只要能把張揚這塊巨大的絆腳石解決了,這些錢他們很快能賺回來。 江道富對這一戰有着十足的信心。他覺得張揚這次必死無疑,他不可能再有翻盤的機會了。 在這些盡責的水軍們的帶動下,一些沒什麼判斷力和容易衝動的友這樣被他們帶進了坑裏,也是義憤填膺的加入了對張揚的批判。 看着越來越混亂的局面,各大媒體都已經集體懵圈。 如他們所料,娛樂圈果然是有大事情發生,而且還是一場場面極其壯觀的大戲。但是,他們很錯愕的發現這場大戲裏根本沒有他們的位置。 作爲娛樂媒體的他們居然沒辦法參與進去! 看着恐怖的流量涌入世紀,這些媒體們的心情也是史無前例的複雜…… 這麼大的新聞,他們居然只能做一個看客? 這也太喪心病狂了吧? 於是,不甘心的他們也幾乎是傾巢而出。 有人去找張揚,有人去找餘姚,有人去找先鋒傳媒,還有一些腦回路新的記者跑去採訪其他明星。 對於世紀的報道你有什麼看法?你覺得他們說的是真的嗎? 聽着這些記者們問出來的問題,那些明星們看向他們目光像是在看一個白癡。 你是不是傻! 你是不是傻!!! 這樣的問題我們能答嗎? 我有什麼看法?我有看法能告訴你啊! 是不是真的?我要是說是真的,那豈不是在質疑張揚的人品?萬一最後他證明是先鋒傳媒血口噴人我怎麼收場?我要是說是假的,那是在告訴全國觀衆我認爲先鋒傳媒在血口噴人?你敢不敢再蠢一點? 在那些明星們異樣的目光下,這些腦回路新的記者們紛紛敗退…… 同時,另一邊的其他記者也是碰了一鼻子灰。 張揚工作室根本進不去。別說進去,他們連那幢樓都沒辦法接近。 餘姚更是像消失了似的沒有任何消息。 忙活了大半天,這些神通廣大的記者們一無所獲。 淚浪滿面的他們只好死死的盯着張揚的微博。 第一時間報道張揚微博的新內容好像是他們唯一能吸引關注的事情了。 但讓他們崩潰的是,張揚也不知是不是猜到了他們的想法,他的微博一直沒有動靜。 哪怕是他的微博下已經炸開了鍋,他也沒有做出任何迴應,彷彿是不知道這件事似的。 眼看着時間不停的流逝,這些記者們和友們都迷茫了。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啊? 這麼大的事他居然不出來迴應一下? 這不像是他的風格啊! 難道他是沒看到嗎? 別說他們,連江道富和梁起都有點看不懂了。 這不對啊! 按照他們的猜測,他們把這些事情曝光後張揚肯定會坐不住的啊!這個內幕的曝光真的會讓他聲敗名裂的,他現在這麼淡定是幾個意思? 先鋒傳媒一衆高層大眼瞪小眼,都有點不明所以。剛剛因爲外界的轟動生出來的興奮情緒都已經煙消雲散。 事情不應該是這樣子的啊! 你這麼淡定,我們一點成感都沒有啊! 在又等了一會沒見到張揚的迴應後,江道富很果斷的讓梁起給水軍們下了新的命令。 幾分鐘後,絡的風向突變。說張揚心虛不敢迴應的聲音忽然響了起來。 又是各種帶節奏。 在這些水軍們的帶動下,懷疑張揚的聲音又多了不少。 也不知是不是因爲這樣的聲音太多的緣故,在下午兩點的時候,張揚終於做出了迴應。 他發了一條微博,微博只有簡短的兩個字。 “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