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面見故人
1月17日清晨六點。
金啓軒與李知恩等人抵達了首爾。
下了飛機,兩人便分開去處理各自的年前收尾工作。
金啓軒要去拍幾個3月刊的雜誌以及代言產品的換季新品廣告。
李知恩則是要拍攝新年臺歷以及真露燒酒的新廣告。
就這樣,彼此各自忙碌了一週。
此時,距離農曆新年還有2天。
距離他倆的傳統婚禮舉辦日還有12天。
於1月23日的時候,兩人終於再度重逢。
今天,倆人不是去採購年貨,而是約了一位妹子見面。
這人正是前FIESTAR組合的成員曹潞。
該組合是Loen娛樂推出的首個女團,但無奈,該團一直是不溫不火,於去年合約到期後解散了。
而曹潞在合約到期後,選擇了回國發展。
不過,事與願違。
她算是從韓務工回國後發展的最差的藝人了,連十八線小明星都算不上。
也因此,兜兜轉轉,她又回到半島尋求發展機會。
而李知恩在得知她回來後,便主動約其見面,看看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
另外,李知恩還想跟她這個本地人取取經,得到些華夏旅遊攻略。
雖說婚期將至,但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兩人操心。
身後的家人們將這事的方方面面處理的明明白白。
他倆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場就行了。
所以,李知恩現在就把重心規劃到了蜜月旅行上了,這種事光想想都覺得開心。
畢竟,物質帶來的快樂都是比較短暫的。
比如衣服、包包,這些物品帶來的快樂感在李知恩身上不會超過三天。
珠寶首飾可能會長一點,一個星期左右。
但一些獨特的經歷,發生的趣事,不管是跟家人還是愛人或者是自己獨處,無論過去多久,這些回憶回想起來,依舊美好。
而得到更多這樣美好的快樂感的方法,便是旅行。
這是唯一一個可以通過花錢,去購買無法複製回憶的方法。
亦是李知恩如此熱衷且上心的原因。
見面的地點約的是曹潞的家裏。
由於天冷的緣故,她戴着一頂白色毛絨漁夫帽,臉上還遮着一個口罩,就露出一雙明亮的眼睛。
上身穿着白色短款羽絨服,下身穿着條灰色加絨長褲,腳上踩着雙雪地靴。
整個人裹得嚴嚴實實,似乎很怕冷。
在看到李知恩露面後,便熱情的迎了上來。
“知恩,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歐尼。”
李知恩笑着回了一句,隨即將手中提着的禮品遞了過去。
雖說,李知恩在圈內是大前輩,但愛豆後輩比她大的人太多了。
曹潞就比李知恩大了6歲,再加上之前是同一家公司,關係不錯,私下也是以姐妹相稱。
見狀,曹潞連忙推遲。
不過,她終究是沒能推過李知恩。
接着,李知恩隨即開始給她介紹起了金啓軒。
與其說是給曹潞介紹金啓軒,倒不如說是給金啓軒介紹一下自己跟曹潞的關係。
畢竟,在半島應該不會有人不知道金啓軒這個人。
一番寒暄過後,幾人便上了樓。
一進門,她養的狗狗便搖着尾巴熱情的迎接。
由於曹潞是獨居的原因,房子並不大,只有四十多平米,但是個loft。
雖說房子小了點,但勝在乾淨、整潔。
而且,從這裏也能看出曹潞是一個非常細心的人。
牆上,有用相框裱起來的與父母、朋友的合照。
在窗臺的位置,還擺着幾個用華夏網絡流行語定製的玩偶。
什麼社交牛X症、佛系躺平青年……
看得出來,她也是個衝浪達人。
進屋後,曹潞給金啓軒沏了壺茶,上了個果盤,便去料理午飯了。
李知恩不是特別愛喝茶。
於是,便端着果盤去廚房邊上,跟曹璐邊聊邊喫。
至於金啓軒,則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喝茶逗狗,順便聽聽兩人聊的八卦。
不多時,曹潞便張羅好了一桌豐盛的午飯。
主食是一葷一素兩種餡的餃子。
主菜是蒜香排骨,清蒸魚,還有兩個素菜——脆皮豆腐,白灼菜心。
看着滿桌的華夏菜,金啓軒的雙眼頓時變得明亮了起來。
他已經很久沒有喫過華夏料理了。
洗完手後,三人落座。
“曹潞xi,不考慮開一家中餐廳嗎?”
相比李知恩吃了一口之後香的左搖右晃,金啓軒直接給出了最高評價。
“我還真有考慮過。之前有上過白老師的節目請教來着,後來也去找過HAHA前輩試喫我做的水餃。”
曹潞在韓務工這些年,基本都是0收入。
好在家裏有點底子,足以支撐她三十歲還能大膽追夢。
但再怎麼說,也三十有二了,不能一直啃家。
而她唯一擅長的,似乎就是做飯。
於是,便萌生了開家餐廳,以副業養主業的想法。
“哦?你還找過東勳叔試喫?他應該給了很高的評價吧?之後沒找我舅舅給你投資飯店啊?這種健康低脂的飲食應該很符合他的口味啊。”
金啓軒半開玩笑的問道。
“嗯……評價確實不低,不過投資倒是沒有。”
曹潞有些尷尬的笑了笑。
想想也是。
如果她是半島人的,長得漂亮,性格也好,還很賢惠,絕對會有很人多願意幫她。
但很可惜,她是個天朝人。
在半島有很嚴重的排外情緒,尤其排斥天朝人。
而且,有媒體做過數據調查,44%的棒子第一厭惡的就是天朝人。
第二是朝鮮,第三是霓虹。
也正因如此,曹潞在圈內的人緣還行,但真要給人投資開餐廳,沒人會願意。
“老公,曹潞歐尼是你們中央大學畢業的。”
這時,李知恩開口提醒了他一句。
“哦?”
金啓軒詫異的看了眼曹潞。
都說畢業五年不提出身院校。
現在提起來,要麼是裝b,要麼是套近乎。
而李知恩提這一句,顯然是後者。
“曹潞xi是哪個專業的?”
“戲劇電影學系。”
“唔,是學姐啊,哪期的?”
“08,50期的。”
“08,50期?那不是秀賢哥的班級?你跟他是同學?”
曹潞點了點頭,道:“對,還有姜河那、樸信惠、高雅拉都是我同學。”
有這麼多有名氣的同學,結果現在混的這麼慘。
足以可見天朝人在半島多不受待見。
而且,最關鍵的是圈子也小,大家都是擡頭不見低頭見的。
今天你幫了我,明天就要還你這個人情。
曹潞又賺不到什麼大錢,也就能勉強在首爾生存下去。
這麼一來,也就沒人願意浪費這個人情了。
“話說,你爲什麼不拍戲啊?中央大學畢業的應該……”
話還沒說完,金啓軒便反應過來了。
還是國籍身份問題。
“既然如此,學姐我給你兩個方向。”
“如果你真想搞餐飲的話,可以模仿Nobu的運營模式。”
Nobu,一家起源於漂亮國的日料餐廳。
在漂亮國,Nobu被譽爲是餐廳中的“奢侈品”。
有多誇張呢?
想訂位置,必須提前好幾個月預約纔行,甚至預約都有可能約不上。
當然,這僅限於普通人。
而之所以這麼火爆,他的營銷手段實際要比餐品味道更佔大頭。
至於營銷手段嘛……
很簡單,就是常見的名人效應。
股東是羅伯特迪尼羅,常客有比爾蓋茨,還不乏各種好萊塢明星,體育明星,音樂家等等……
因此,金啓軒便想着讓曹潞在半島也搞這種名人餐廳。
以自己的名氣+她廚藝,想必用不上兩年就能回本。
聽完金啓軒的提議後,曹潞雙眼頓時放起了光。
不過很快,又黯淡了下去。這個方法,她聽起來很簡單,很有搞頭,但也很費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