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生而既罪
滄海道衙門內,新官上任的徐安,正端坐在案前,眉頭緊鎖,凝視着眼前的一堆海圖。
這些海圖,有的泛黃陳舊,有的則是新近繪製,它們來自大乾的各個角落,承載着無數航海者的心血與智慧。
然而,對於徐安來說,這些海圖卻像是一塊塊拼圖,雖然各自精彩,卻難以拼湊出一幅完整的,大乾海域圖景。
徐安心中暗自思量,他的目光掃過那些海圖,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我要讓大乾的每一寸海域,都盡在我的掌握之中。”
於是,他下達了第一道命令:收集所有大乾掌握的海圖,參照他此次遠征西牙所繪製的海圖,共同籌劃一張前所未有的滄瀾卷。
命令一出,各級官員迅速行動起來,海圖如潮水般匯聚到滄海道衙門。
然而,當徐安滿心期待地,準備開始繪圖時,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海圖雖多,但各不相同,有的比例尺失真,有的方位標註模糊,更有甚者,兩幅相鄰的海圖,在銜接處竟有着天壤之別。
徐安雖然博學多才,但在繪圖方面,卻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短板。
“難道,滄瀾卷就這樣胎死腹中嗎?”
徐安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挫敗感,他站在窗前,望着遠處波濤洶涌的大海,心中充滿了無奈。
就在這時,一個低沉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大都督,卑職有話想說。”
徐安回過神來,只見一個身着低級少司官服的,年輕人站在門口,正是戴灌濤。
他目光堅定,似乎有着不爲人知的祕密。
“進來吧。”徐安淡淡地說道。
戴灌濤步入屋內,行了一禮,然後緩緩開口:“大都督,卑職聽聞您,正在爲滄瀾卷的繪製而煩惱,卑職願意毛遂自薦,負責此項重任。”
徐安微微一愣,隨即打量起眼前這個年輕人。
他看起來並不起眼,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堅韌與自信。
“你?你憑什麼認爲自己能夠勝任這項任務?”徐安的語氣中帶着一絲質疑。
戴灌濤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從懷中掏出一份,徐安帶回的航海圖,平鋪在桌上。
“大都督,請看這裏。”
他指着圖上的一個標註,“此處水深標註有誤,根據卑職的經驗,此處應爲暗礁密佈,而非深水航道。”
接着,他又一一指出了圖上的幾處錯誤,每一處都言之鑿鑿,令人信服。
徐安看着戴灌濤,眼中的質疑逐漸被驚訝所取代。
“你……你怎麼會知道這些?”他忍不住問道。
戴灌濤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回憶:“大都督有所不知,卑職少年時曾在外海遊玩,家父更是海岸之民,世代以捕魚爲生。卑職從小就對大海充滿了嚮往,也積累了一些航海的知識。”
徐安沉默了片刻,他深知繪圖之事非同小可,不能僅憑一時的衝動。
但他也明白,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或許真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好,我給你一個機會。”徐安沉聲說道,“但你要立下軍令狀,若不能在旬月之內完成滄瀾卷總綱,便以軍法處置。”
戴灌濤聞言,毫不猶豫地跪倒在地,雙手抱拳:“卑職領命,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都督所託。”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旬月之期已到。
徐安坐在案前,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這時,門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戴灌濤捧着一卷沉甸甸的圖紙,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
“大都督,滄瀾卷總綱已成。”戴灌濤的聲音中,帶着難以抑制的激動。
徐安接過圖紙,緩緩展開。
只見圖紙上,大乾內外的海域,被巧妙地繪製在一起,每一處細節都標註得清晰可見,就連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的海域,也在戴灌濤的筆下變得栩栩如生。徐安看着這張,凝聚了無數心血與智慧的滄瀾卷,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
“好!好一個滄瀾卷!”他忍不住讚歎道,“戴灌濤,你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戴灌濤聞言,臉上露出了謙遜的笑容:“多謝大都督誇讚,卑職只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力。”
徐安看着戴灌濤,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惜才之情。
這樣的人才,若是能夠得到朝廷的重用,必將爲大乾的航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於是,他決定將戴灌濤推薦給元康帝。
然而,當徐安將戴灌濤的功績與才華,稟報給元康帝時,卻得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答覆。
元康帝並未如徐安所願,提拔戴灌濤,反而下令將其拘押。
“老混蛋,這是爲何?”徐安心中充滿了不解與憤懣,他再次覲見元康帝,試圖爲戴灌濤辯解。
元康帝坐在龍椅上,目光深邃,似乎看穿了徐安的心思。
“小子,你可知,戴灌濤爲何會突然出現在你面前,主動請纓繪製滄瀾卷?”他緩緩開口,語氣中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威嚴。
徐安一愣,他確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在他看來,戴灌濤只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渴望得到展示自己的機會,並且滄海道的官員,都是他和朝廷遴選的,若有問題,只怕也送不到他面前。
“朕告訴你,戴灌濤並非簡單之人。”
元康帝繼續說道,“他出身海岸之民,對大海有着超乎常人的瞭解。但你知道嗎?他的家族,曾因涉嫌私通外敵,被朝廷查辦。雖然他本人並未涉案,但這樣的出身,讓朕不得不防。”
徐安聞言,心中一震。他從未想過,戴灌濤的背後,竟然隱藏着這樣的祕密。
略作沉吟,徐安然後說道:“可是戴灌濤的才華與貢獻,難道就因爲他的出身,而被抹殺嗎?這樣,是不是太過不公了?”
元康帝看着徐安,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但他作爲帝王,元康帝當下,必須考慮得更全面、更深遠。
“小子你要明白,治國用人,並非只靠才華與勇氣就能解決一切。”
元康帝語重心長地說道,“有時候,你必須要學會權衡利弊,考慮各種複雜的因素。戴灌濤的才華,朕看在眼裏,但他的出身,卻是朕不能忽視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