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署理司王旭
祖承恩領命後,便馬不停蹄地展開了調查。他深知這項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徐安對此事的重視,因此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調查的過程中,祖承恩逐漸揭開了,這項工程的神祕面紗。
原來,這並非單純的水利建設工程,而是皇家園林的修繕與擴建項目。
更重要的是,元康帝計劃在園林周圍搭建一系列商戶,以便吸引更多的海外商客,從而擴大大乾國內的對外貿易。
隨着調查的深入,祖承恩發現,海外商客們已經陸續抵達皇都,正等待着園林修繕完成後,開展新一輪的貿易活動。這意味着,工程的進度,不僅關係到大乾的形象,更直接影響到大乾。與海外諸國的經濟交流。
自從徐安遠征海外之後,大乾海上貿易的範圍,就越來越廣。
原本元康帝就不是一個,封閉的帝王,對於廣闊無垠的海外世界,他的態度先來都是積極的。
只是無奈於其身份,作爲皇帝的他,不能隨意離開本國,所以這纔沒有遠行。
爲了這件事,元康帝過去不止一次,在和徐驍單獨喝酒的時候,發出過感慨。
而眼下,整個大乾朝廷,接受了徐安的建議,將對海外貿易當作發展國內經濟的,最必要也是最基礎國策。
所以近些年來,元康帝在這件事上,可是沒少下功夫。也是蒼天不負有心人,在元康帝的努力下,的的確確讓大乾獲取了諸多利益。
所以一旦要是耽誤了這一國策的推進,其罪不小,且對國有害。
得知這一實情後,祖承恩不敢有片刻耽擱,立刻返回了滄海道。
他心中明白,徐安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必定會做出明智的決策。
但祖承恩,也並未因此就掉以輕心,該工程自然是沒錯,可龍瀾其人依舊不可輕信。
回到滄海道衙門後,祖承恩立刻,將調查的結果向徐安稟告。
徐安聽後,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對海外貿易,本身就是他所提出的國策,而眼下又到了如此關鍵時刻。
那麼很顯然,該工程的進度不能耽誤,而龍瀾能找上門來要錢,肯定是做好了放賴皮的準備。
既然推不掉,那就不如助一把火,反正也是爲國爲民的好事,至於是否會讓龍瀾因此獲利,對於選而言,其實並無所謂。
“承恩,你覺得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沉吟了片刻,徐安並未直接回答,而是目光中透露出凝重。
祖承恩沉吟片刻,說道:“君上,我覺得我們應該全力支持這項工程。”
“一來,這是朝廷的大計,我們身爲臣子,理應盡忠職守;二來,這也能展現我們滄海道的實力與擔當,爲朝廷贏得更多的讚譽。”
徐安聞言,讚許地點了點頭。
“承恩所言極是。那我們就立刻召集官員,籌算銀兩,全力支持這項工程。”
於是,徐安立刻召集了,滄海道衙門中的官員們,開始籌算銀兩。然而,當署理司正王旭,呈送上籌算結果時,徐安的臉色卻瞬間變得陰沉無比。
“這……這是怎麼回事?”徐安怒視着王旭,聲音顫抖地問道。
王旭手持公文,面色凝重地回答道:“回大都督,根據我們的籌算,滄海道當前確實,拿不出多少銀兩來支持這項工程。”
“如果朝廷急需的話,我們或許還能擠出十萬兩左右,但這也只是杯水車薪。”
徐安聞言,怒火中燒。“十萬兩?這怎麼可能!我之前特意留下來防兵患的存銀,少說也有一百二十萬兩!怎麼現在就一分錢也拿不出來了?”
王旭聞言,無奈地嘆了口氣,從懷中掏出一部賬本,遞給了徐安。
“大都督請看,這是我們的賬本。所有的銀兩支出,都記錄得清清楚楚,沒有一分錢是亂花的。”
徐安接過賬本,一頁頁地翻看起來。
然而,隨着閱讀的深入,他的臉色卻越來越難看。
他發現,賬本上的內容,竟然做得滴水不漏,所有的銀兩支出,都有一個適當的出處,看不出任何破綻。
“這……這怎麼可能!”
徐安怒視着王旭,聲音顫抖地問道,“你告訴我,這些銀兩都去了哪裏?”
王旭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大都督,我王旭雖然能力有限,但我對朝廷、對大都督的忠心卻是天地可鑑。”
“我被調入滄海道本就是您的命令,我過去不過是個小小的軍中書辦而已。”
“能得到現在的位置,我對您自然是感恩戴德。在這種情況下,我又怎麼可能私自貪墨銀兩呢?”
現場一時間陷入了寂靜,只有徐安粗重的呼吸聲在迴盪。
他怒視着王旭,眼中閃爍着憤怒與不甘。
然而,他也知道,王旭的話並非空穴來風,賬本上的內容確實做得無懈可擊。
許久之後,徐安終於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好吧,王旭。這件事必須查清楚,絕不能,讓朝廷對我們滄海道產生任何懷疑。”
王旭聞言,連忙點頭應承。“是,大都督。我一定會竭盡全力查清此事,給朝廷、給您一個交代。”
說完,徐安便默默起身離開了會議室。
他的背影在燭光下顯得格外沉重,彷彿揹負着千斤重擔。
而王旭則在徐安離開後,立刻派人二次覈對賬本。“你們聽着。”
坐在司部的公堂上,王旭面色陰冷的,猶如寒冰一樣:“此事關係重大,凡我司部之官員,必須權利覈查。”
“凡有紕漏者,本官必定追責到底。”
說着,王旭吩咐手下,將所需的賬簿全部擡了上來,足足有幾大木箱。
之前他呈送給徐安看的,不過是賬目總綱而已,現在這些,纔是所有賬簿的原貌。
看着面前的賬簿,衆人面面相覷,連大氣都不敢喘。
生怕此刻的一點異動,就會引來王旭的怒火,而大家的謹小慎微,戰戰兢兢似乎也得到了王旭的認可,繼而在他的指示下,衆人展開了第二輪的核對。
同時,王旭也下令,也將現存的庫銀全部提取出來,進行封存標記。每一塊銀子上,都被王旭派人打上了滄海道衙門的官印。
王旭的一切行動都在徐安的監視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