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分發能源
林洛從奇異空間拿出了飛天茅臺,給幾人都滿上了酒。
蘇鼎方道:“你可是比我們富有太多了,直接拿出了茅臺給我們喝。”
“還行吧,你們都是大佬,平時給我那麼多照顧,我拿出來一些好喫好喝給你們,也是應該的。”
林洛笑道。
“你這話說得還是那麼好聽。”
蘇鼎方道。
外面天寒地凍,裏面安全屋卻很溫暖。
周家。
“爸,人已經全部安排到島上,地下城用最省能源模式運行,一個月用不了多少汽油。”
周恆帆道。
周鑫洋拍了拍周恆帆肩膀道:“好兒子,我就知道以後你能接管整個周家,周家在你的手裏會發揚光大。”
“真的可以嗎?現在我感覺天災是越來越多了,我們是越來越危險了,弄不好就死亡了。”
周恆帆擔心道。
周鑫洋嘆氣道:“天災是無法改變,我們應對方法是可以改變,你看我們這次就非常的聰明,緊跟着林大佬的腳步。”
周恆帆道:“主要還是爸的安排,這安全屋是真不錯,外面已經零下四十多度,我們屋內二十度。”
“這一點不得不感謝大佬,靠我們會想到這麼精妙的方法,我當初的想法就是大家一起擠在地下城,在海里太冷也不會,可每天消耗能源是巨大。”
“我們上次能躲過,主要是我們周家先知先覺,買了很多的能源回來,這次我們就沒有那麼幸運,像那樣消耗的話,可能我們都得死在裏面。”
“還好我們選擇是對的。”
周鑫洋喜悅道。
“老爺,少爺,過來喫飯了。”
管家端着熱氣騰騰的飯菜,有紅燒肉,炒雞肉,炒豆芽,炒小白菜四樣菜。
“菜會不會有點少啊?”
“可以了,大魚大肉的幹什麼?一下子也喫不完,我們還是要節省。”
周鑫洋笑道。
周恆帆點頭道:“跟短視頻那一羣人比起來,我們已經好很多了,還能喫上米飯和菜,他們連喫的都沒。”
“還好我們生在龍國,看了那一羣人大象國的人,我覺得欺壓可以到這種程度。”
周鑫洋打開了一個視頻,視頻裏面都是大象國的人生活在安全屋,享受着舒適的溫度,幾個人有說有笑。
另外一個視頻裏,一個漂亮的白人女孩,皮膚白皙細膩,身材火辣,穿着一件件漂亮的公主裙。
漂亮白人女孩在炫耀完之後,打開了自己的衣櫃,裏面全是漂亮的衣服。
每一件衣服都很昂貴,很多衣服都是災變之後買過來,價值更貴了。
與此相反是黝黑低種姓女孩,每天喫一頓飯,還是一塊麪包而已。
在視頻裏面她的父母,需要去外面幹苦力纔行。
以前家裏是有兩個哥哥的,後面這兩個哥哥都沒有回來了,很可能是累死在路上了。
根據網友的猜測,低種姓女孩一家人能夠活下來,主要是他們能夠幹苦力。
要是沒有苦力可以乾的話,他們一羣人都得死。
周恆帆嘆氣道:“這個視頻我也看過了,兩個人差距太大了,我們壓榨是比較狠,可跟人家比起來,我們還差的很遠啊,他們這種壓榨已經是從奴隸社會的感覺了。”
周鑫洋道:“等人資源不夠了,心中的惡就會無限放大,壓榨活不下去很正常。”
“我一直以爲老爸比較狠,看完這些視頻,我覺得你太善良了。”
“好好好,沒想到我在你的心目中是這樣一個形象,一個喜歡壓榨剝削的資本家。”
“現在我已經改變這個想法了,我感覺沒有幾個人比你好。”
“只能說我們是長在紅旗下的人,接受的觀念都是新觀念,前期可能有些不好,後期能夠及時改正。”
周鑫洋道。
周恆帆疑惑道:“奇怪了,這些富人家的安全屋,好像跟我們家的差不多。”
“跟我們家的差不多就對了,他們都是從我們官方買的,還有材料也是我們官方。”
周鑫洋道。
“厲害,現在我才發現我們的工業水平那麼高,這是恢復到災變之前大半,我們的製造速度那麼快。”
周恆帆道。
“跟他們做生意,我們可以換到很多好的東西,能源我們還是非常缺。”
周鑫洋道。
“對於他人的遭遇,我們只是可憐一下,我們在天災面前是弱者,沒有能力幫助別人。”
“是的,我們喫飯吧。”
周鑫洋家人落座,開始喫飯起來。
飯菜熱騰騰,飄散出誘人的香氣。
周鑫洋狠狠撈了一大把米飯,夾起了一塊紅燒肉,放到了嘴裏吃了起來。
“好好喫,自己種植的就是不一樣,感覺特別的美味。”
周恆帆率先發出感嘆道。
“的確很好喫。”
周鑫洋讚歎道。
“這段時間努力沒有白費了,自己種植新鮮,跟以前官方送的比起來要好很多,官方是給了我們一些食物,那些食物都是剩下。”
“現在就不一樣了,我們都是交換食物,對方的食物要是不好可以提出來,以前我們只能是唯唯諾諾。”
周恆帆道。
周鑫洋笑道:“想起以前喫的那個大米比石頭還硬,那時候沒有食物喫,只能是沒有辦法的吞嚥下去。”
“哪一天肚子都不舒服了一天,不像現在好多了。”
周恆帆道。
一家四口人喫飯,很快將全部的飯菜解決了。
周恆帆的哥哥老實了很多,一般回家只吃飯,平時就躺平玩遊戲。
周鑫洋上次的教訓嚇到他了,已經是老實不敢亂來。
“外面有官方送過來的食物!”
管家跑了過來。
“肯定是能源到了,林大佬真是好,說給我們就真的給我們,這些能源很珍貴,現在這個貨是用錢都買不到的,他說給就給。”
周恆帆開心道。
“我們出去搬貨吧。”
周鑫洋道。
“視頻得拍攝下來,要好好感謝一下林大佬,讓他知道我們對他的感謝。”
周恆帆叫了一個人過來,讓他們在旁邊拍攝。
一羣人沒有從所住的樓房下來,接收的地方主要是在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