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海繼廉 作者:未知 等到餘振龍到來之後,看見鎮口堡居然來了個大變樣,也是嘖嘖稱奇……心道還是楊山蘆有魄力,如果讓他來幹這個事情,雖然也能做到,但是又哪裏捨得這麼多錢糧呢? 而等到楊山蘆把他迎進了千戶官廳之後,兩人就是關起門來密議了許久。 等到兩人對某些事情,取得了一致的意見之後,楊山蘆就把整個鎮口堡原來的官員,也就是從試百戶開始的全部十八個人,全部召集了起來。 沒錯,楊山蘆就要大刀闊斧的動手術了!也就是針對這麼多冗員,包括被侵佔的屯田問題,一併下手! 而他之所以要把餘振龍請來,就是需要餘振龍做一個表率作用!沒錯,餘振龍以前雖然對楊山蘆不錯,但是在侵佔屯田這方面,那就是以他爲首的! 就好像鎮口堡名下,有一萬五千畝屯田,餘振龍一個人就侵佔了整整五千畝! 當然,這在當下也是普遍現象,就好像同爲大同鎮轄下的大同參將曹儉,一個人就侵佔了屯田一萬五千餘畝,等於整個鎮口堡的土地,都屬於他一個人的了!簡直稱得上喪心病狂! 雖然楊山蘆也知道,這些老派的軍官,就是靠這個來養活家丁的,但是在鎮口堡,楊山蘆卻是絕不允許! 所以楊山蘆當即就這個問題和餘振龍進行了溝通,沒錯,餘振龍已經去永嘉堡上任去了,可是留下來的屯田問題,還是比較棘手的。 畢竟衛所軍官侵佔屯田,這已經是官場潛規則,先不說能不能歸還,就算願意歸還,屯田中已經種下的作物如何補償,都是問題。 不過現在嘛,這件事情還是解決的很順利的,一來楊山蘆和餘振龍的關係還算不錯,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楊山蘆很大方!他根本不想在這種事情上斤斤計較!現在需要的是快刀斬亂麻! 因爲楊山蘆很清楚,現在一切的一切就是要儘快整合整個鎮口堡!爲迎接明年即將到來的大戰做好準備!在狗韃子這種生死大敵面前,這種小事還需要計較嗎? 所以兩人最後商量下來,就是得出瞭如下結果,餘振龍侵佔的5000畝屯田,全部退出,已經種下的粟米等幼苗,也照價給予補償,這樣計算下來一共需要補償爲二千五百兩,不過楊山蘆可是非常豪爽的,又給了他二千五百兩! 所以這樣一來,5000畝屯田,楊山蘆就要補償給他5000兩銀子,堪稱大手筆! 而這樣的結果,餘振龍也是感覺可以滿意,畢竟在當下的時代,哪怕侵佔屯田已經形成了潛規則,可畢竟是不能擺上檯面的,所以楊山蘆花了這麼多錢,已經是仁至義盡了,他如果再死抱着這些屯田不放,那就說不過去了。 更不要說他去了永嘉堡之後,同樣可以接手那裏的屯田,當然,那些屯田他就不會花一文錢了,至少不會花這麼多錢,所以算下來並沒有損失之後,也就愉快地答應下來。 而楊山蘆呢,同樣覺得非常值得!連官銜比他大的餘振龍都搞定了,在這樣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清理剩下的屯田了。 這也是很明顯的,一來他現在可是這些官員的上官,二來還有餘振龍這個操守指揮幫腔,屬於這些官員上官的上官現身說法,這些副千戶百戶就算再死佔着這些屯田,也得考慮一下了。 而且楊山蘆並不是單純以勢壓人!而是有償獲得!他會按照餘振龍的補償標準來處置……還是那句話,在面對民族根本的大是大非面前,一切問題都能讓道! 於是等到楊山蘆和這些副千戶百戶們,當面鑼對面鼓的坐在一起,開始就這個問題商討時,旁邊還有餘振龍看着時,這些人還能說什麼呢…… 本來這個侵佔屯田就是見不得光的,現在楊山蘆已經大度的表示可以退錢給他們,還是高額補償,給足了他們面子,甚至連操守大人侵佔的屯田都退了,他們還能怎麼辦呢…… 於是最後,事情就是非常順利,這些副千戶百戶們全都把屯田給退了出來,這些人有的侵佔了幾百畝,有的侵佔了近千畝,不過現在嘛……這一萬五千畝屯田,又重新歸於楊山蘆控制! 當然,這只是楊山蘆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因爲日積月累,鎮口堡的弊政不少,而他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清理冗員了! 我的地盤我做主,楊山蘆可絕不會在他的鎮口堡裏面,繼續留着這麼多冗員的!留着他們幹嘛呢?每天沒事就聊天打屁,然後再玩玩內耗嗎? 當然,這個事情比起清理被侵佔的屯田,就要稍稍困難一些,雖然這些官員大多是帶俸差操,也就是閒職,不過這些人畢竟都是官身,想要趕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 不過對此楊山蘆也早就想好了辦法,例如他這次把餘振龍叫來,並且花大價錢籠絡他,就是存了這樣的心思……讓他把人領走!反正他現在下轄的大堡有好幾個,安排這些人不在話下。 而餘振龍也當場表示,願意接收這些人,反正對他來說,根本就無所謂,人再多拿的都是朝廷的俸祿。 而除此之外,如果自己有門路的,有其他軍堡願意接收的,也可以自謀出路。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只要願意離開這裏,楊山蘆都會奉送一筆豐厚的程儀,好聚好散! 於是很快的,最後沒費什麼勁,楊山蘆就圓滿地達成了目地,這些副千戶百戶們,全部給清理了出去。 要說這些冗員,當了這麼久的官,還是比較知趣的,反正對他們來說,不過是換個地方,繼續當他們的閒職,所以並沒有什麼損失。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在鎮口堡的屯田已經被清理了,繼續留下來也沒有利益了,那又何必繼續留在這裏討人嫌呢? 於是這樣一來,最後的結局就是稱得上十分圓滿,楊山蘆達到了他要的結果,那種人浮於事的現象,被他徹底一掃而空!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這其中楊山蘆還留下了二個人,一個就是那個副千戶林鎮符,楊山蘆經過了解後,這個人在營操,戍守方面還是比較盡職,不算尸位素餐之輩,所以可以留下繼續使用,而第二個留下的,就是原來的鎮口堡鎮撫(從五品),主管軍紀,刑獄事務的海繼廉。 因爲楊山蘆在動手之前,也在調查研究,摸這些人的底,他的宗旨是,庸才趕走,人才留下。而這個海繼廉,就有這個資格。 雖然當初他在調查研究的時候,發現很多人都對他的評價不好,用那些人的話說,這個海繼廉性格古板,不懂變通,而且一天到晚冷着一張臉,好像別人欠他多少錢似的!甚至就算是遇到開心的事情也是這樣,實在是太嚇人了! 而且這個海繼廉平時是負責軍紀和刑獄的,不管誰犯錯,絲毫不肯通融,這樣一來別人就對他更加沒有好感了。 但是楊山蘆偏偏不這麼認爲,他反而覺得這是一個可用之才,要知道自從玄甲軍成軍之後,他就覺得需要一個軍紀官了,也就是軍紀主管,而現在呢……這個海繼廉無疑是相當合適的。 於是在把那些冗員全部清理了之後,楊山蘆偏偏把這個海繼廉留了下來,並且進行了一番長談。 要說這個海繼廉還真是木訥,在楊山蘆當衆把他留了下來,他都是沒有一句感謝的話,只是冷着一張臉,坐在那裏。 而楊山蘆也不以爲意,就是開門見山的道:“海大人,我把你留了下來,就是非常看好你,希望你能夠繼續做好鎮撫之職。” “行——”海繼廉卻是簡短意賅,只說了一個字。 “你也看到了,我對鎮口堡寄予的希望是很大的,以後鎮口堡也會迎來一個大發展,我希望你能替我管理好軍紀方面之事。” “知道。”海繼廉還是冷着一張臉。 “除此之外,只要你幹得好,我到年底會分給你200畝養廉田,可以使你後顧無憂。” “大人,這個不需要,監督好軍紀是我的本職工作。”這回海繼廉算是多說了幾個字。 “呵呵,就這麼定了,對於勤勉辦事的人,我從不吝惜賞賜。”楊山蘆就是微微一笑,海繼廉如此做派,反過來證明了,他沒看錯他。 除此之外,楊山蘆對他的出身也很感興趣:“呵呵,海大人,我聽說貴先祖就是海瑞?青史留名的海青天?” “沒錯——”一直冷着一張臉的海繼廉,這才微微有些激動,對着空中一拱手道:“我作爲他老人家的不肖後輩,沒有學到他老人家的風骨於萬一!實在愧對先祖!如今也只能時常提醒自己,我叫海繼廉,來繼承先祖遺志於萬一!” “原來如此——”楊山蘆就敬佩的點點頭,看來果然沒錯了,這個鐵面閻王之所以如此,還有家傳淵源,也難怪他一直受到堡內同僚排擠,就和他的先祖一樣,清官不合羣,總是容易遭人恨啊。 不過這對他來說,卻恰恰是需要的。 而且楊山蘆還有另外的想法:“呵呵,海大人,你除了監督堡內軍紀之外,還可以監督我!也就是說如果我觸犯了軍紀,你同樣可以拿我是問!” “這是真的?”這種離奇的要求,連海繼廉都覺得喫驚了。 “這是真的!” 楊山蘆就是很肯定的道,因爲他可是很清楚的,所謂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而他現在,就是需要這樣一個能夠監督他的人! 畢竟他的事業越做越大,有的時候容易出現疏漏和不當之處,而這時就需要一個能監督他的人了,畢竟跟隨他的老兄弟雖多,忠心方面也毫無問題,但要是讓他們膽敢以下犯上,監督自己,那還是省省吧。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海繼廉是最合適的。 “大人,那我希望你能記住今天說的話!以後如果你觸犯到軍紀,休怪我不客氣!”海繼廉就是冷着臉道。 要說海繼廉怎麼就容易招人恨呢,換做其他人,都不可能答應這件事情的,管軍紀管到自己頂頭上司的身上來了,這不是老壽星上吊,活得不耐煩了嗎!可他偏偏還就答應了。 “我記住了!” 而楊山蘆呢,還偏偏就鄭重其事的答應了下來,而且他也相信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 雖然說在歷史上,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這個典故,就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這對君臣佳話身上,而一代開國大帝李世民,也能虛心接受千古名臣魏徵的進諫,屢屢改正自己的錯誤。 可就算是這樣,在魏徵死後,唐太宗爲了泄憤,都親手把魏徵的墓碑給砸掉了! 可見被下屬以下犯上,直言進諫的滋味不好受啊…… 不過現在嘛,楊山蘆相信,自己有這個容人之量! 因爲他更加清楚,他可不是爲了一家一人的興亡,才接受海繼廉的進諫,他是爲了振興中華!驅逐韃虜!爲了不讓中華再次沉淪! 所以說,就讓進諫來得更猛烈些吧! ps 作品上架,碼字不易,請多多支持!另外再有四萬字左右,就要開始和清兵大戰,歡迎品鑑。另外附上上架感言,非常重要,請一定看看! 變明終於上架了,老實說,心中很怕! 大夥也知道,鐵血沒有全勤,沒有其他渠道,就靠純訂閱,所以訂閱成績如何,直接決定這本書能走多遠, 而從目前形勢來看,上架四個小時,首訂19人,全部訂閱的五人,非常之慘,因爲不知道發訂閱截圖合不合適,所以就不發了,雖然白馬可以在這裏保證,要對書友負責,成績再差也會完本,但是真的成績太差了! 另外再多嘮叨幾句,白馬作爲一個已到不惑之年的寫手,卻依然孤苦一人,沒錯,1974年生人的我依然是單身,這份苦……說多了都是淚,就盼着能寫書弄點錢,奢望成個家…… 所以還要懇請一下,諸位書友儘量幫個忙,訂閱一下吧!寫到這裏心酸得很,感覺就像那要飯的,乞求讀者施捨……另外以上如果有半句假話,叫我斷子絕孫! 不多說了,懇請諸位支持! 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 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