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痛憤時艱疏》 作者:未知 而到了第二天,楊山蘆就和楊嗣昌一起,前去進宮聽封了。 大明的早朝是非常早的,大約在早上的5點到7點,也就是差不多天剛亮的樣子, 而等到他們進入了紫禁城後,正有七八個鐘鼓司的小太監,開始扶着巨木撞動景陽鍾、敲響司辰鼓,而這鐘鼓敲完之後,就宣告早朝開始,百官上殿了。 楊山蘆還是第一次上早朝呢,確切的說進金鑾寶殿也是第一次……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啊! 而且他這次立下的功勞雖然很大,但是現在的他不過是正五品的官職,在大明文武重臣聚集的這個地方,他差不多隻能站在最後一排了,從他這裏往前面看,只能看見一排排的身體和屁股,皇帝什麼的根本看不到。 倒是他的老爹楊嗣昌,位置相當靠前,大概是在第二第三排的位置,已經屬於相當重要的大臣了。 只是,楊山蘆卻發現,一些文官正在竊竊私語,這其中就有劉宗周,而他們看向他老爹的眼色,更是滿懷鄙視……一股詭異的氣氛,開始悄悄流淌。 而這個時候,隨着二個開路的內侍尖聲說道:“皇帝駕到。”整個大殿就靜了下來。 接着只見崇禎皇帝身穿五爪龍袍,在心腹太監王承恩的引領下,坐上了金鑾寶殿。 因爲今天的重頭戲,就是要加封楊山蘆父子二人,所以崇禎皇帝簡單問了下,諸位臣工可有本奏……接着他就讓侍立左右的大太監王承恩宣讀聖旨。 就聽見一道尖利的聲音響起:“宣兵部左侍郎楊嗣昌,鎮虜衛正千戶楊山蘆,上前聽封。” “啊!” 文武百官中就是起了一陣騷動,加封楊嗣昌那是很正常的,只是沒想到這次驚天大捷的功臣,鎮虜衛的楊山蘆也來了,倒是要看看是何許人也! 聽宣之後,楊山蘆才從人羣末尾處往前擠,一直到百官自動分開一條道,楊山蘆這纔在衆人羨慕的目光中,和他的老爹楊嗣昌一起出班跪倒,聽候加封。 接着王承恩就是尖聲念道:“今有兵部侍郎楊嗣昌,治國有道,教子有方,特加封爲正二品兵部尚書,領全國兵事。 今有鎮虜衛千戶楊山蘆,精忠報國,勇於任事,特連升三級!加封爲衛指揮使!並蔭其母爲浩命夫人!望該員繼續爲國盡忠,爲國出力,欽此。” 而隨着宣旨完畢之後,殿下羣臣都是紛紛議論起來……很多人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這兩人還是父子關係,至於現在看見父子兩人同時加封,更是知道,這其中代表的恩寵…… 而高坐龍椅之上的崇禎皇帝,見到文武百官驚詫的模樣,卻是心中滿意,他就是要讓全天下人知道,對於有功之臣,他是不吝重賞的! 可是還沒等楊山蘆父子二人磕頭謝恩呢,就看見大殿中呼啦一下子一大羣人出班跪倒,一起奏道:“微臣等人要彈劾奸臣楊嗣昌!” 好吧,崇禎皇帝往下一看,就是臉色陰沉了下來,出來的都是清一色東林黨人,像什麼吏科給事中何楷、吏科給事中錢增、都察院御史林蘭友……而這其中爲首的,就是工部侍郎劉宗周,還有詹事府少詹事黃道周。 接着就以劉宗周作爲主力開火,大談楊嗣昌的不忠不孝,例如這次奪情起復,什麼“忘親悖倫”、“大逆不道”、“不祥之人”,總之什麼難聽罵什麼,總之這就是一個不祥之人,決不能重用。 好吧,正跪在地上的楊嗣昌,氣的是臉色發青,不過他身爲被彈劾之人,爲了避嫌倒也不好親自上場,只能聽任他們一道倒髒水潑過來。 而高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皇帝呢,更是臉色難看,其實一開始在登基的頭幾年,他對於劉宗周和黃道周這樣的海內大賢,譽滿天下的文人宗師,還是相當敬重的。 可是隨着最近幾年以來,他卻有些漸漸看穿他們了,因爲這些人治國理論一套一套,談起四書五經一天都不會重樣,可是真正實踐起來屁用沒有!還唯獨熱衷於黨爭,希望做到他們心目中的衆正盈朝。 就好像現在這樣,只要政見不合,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把你打翻在地!當然,如果現在崇禎皇帝親自來辯駁他們,顯得有些掉價。 而這個時候,當朝首輔溫體仁就是發話了,這位同樣是東林黨人眼中的奸佞,所以現在看見東林黨人發難,他是當仁不讓的跳了出來。 “臣以爲,劉大人所言差矣!”溫體仁能當上首輔,自然是有才的,所以這一番辯駁,自然是說的頭頭是道。而且他本來就和楊嗣昌關係可以,現在當然就要出來助陣了。 倒是還跪倒在地的楊山蘆,看見居然是溫體仁出來爲他們辯駁,就是心中一陣苦笑,要知道這位在歷史上可是有蓋棺定論的,明確的被定性爲奸臣! 可是現在呢,這位奸臣跳出來爲自家父子辯駁?看來自己也逃不過一頂奸佞的帽子了。 倒是崇禎皇帝,看見溫體仁能夠跳出來,就是非常滿意,點點頭:“愛卿所言極是,此事朕意已決,不必再議!” “啊!” 劉宗周黃道周等人見了,卻是非常憤怒,怪不得國事日漸艱難,這就是小人當道,矇蔽聖聽啊…… 劉宗周就是一咬牙,忽然高聲道:“臣還有本上奏!” 接着他就從身上掏出了一份奏摺,楊山蘆偷眼一瞄,就是心中一凜……這難道就是那份著名的《痛憤時艱疏》?要知道就是這份奏摺,劉宗周被當場罷官! 當然按照原本的歷史,這份奏摺應該是在年初的時候提出來的,而現在看來,被他這隻蝴蝶翅膀給攪動了…… 而此時劉宗周已經琅琅開言,臉上還閃耀着正義的光輝:“頻年以來,陛下惡私交,而臣下多以告訐進;陛下不察而用之,則聚天下之小人立於朝! 嗚呼八年之間,誰秉國成,而至於是!臣不能爲首揆溫體仁解矣。且小人每比周小人,以相引重,君子獨岸然自異。故自古有用小人之君子,終無黨比小人之君子……” 總之這份奏摺,集火批評崇禎皇帝,重用小人,所以纔會造成國事艱難!還順便臭罵了當朝首輔溫體仁。 好吧,崇禎皇帝猝不及防,劉宗周居然還有如此重磅炸彈,把當今天下時局艱難的責任,都怪在他身上!那是一時氣得都說不出話來! 至於當朝首輔溫體仁,那更是氣了個五迷三道!心說好你個老匹夫!原來早就在這裏等着我了!只是因爲牽扯到了他自己,倒也不好直接辯駁。 至於溫體仁的其他黨羽,有的因爲地位太低,不配和劉宗周交火,有的地位高的,卻震驚於劉宗周的大膽犯上,一時都忘了出來幫腔……場面一時間極度寧靜! 可正在這都快要令人窒息的時刻,忽然大殿外就響起了一陣異常的響動!而且動靜聲越來越大!好像有無數人在外面歡呼吶喊! “外面何事喧譁!” 崇禎皇帝的臉色已經陰沉得快要滴下水來! 衆多大臣也都不明所以,於是立即就有宮中內侍跑出去打探,而等到他再次進來之後,已經跪倒在地道:“啓稟皇上,是京城的民衆在自發舉行慶祝!” “因爲鎮虜衛斬獲的千餘首級,已經在菜市口堆成京觀,並且京觀高達一丈有餘!爲歷年之罕見!包括斬獲的上百件韃虜旌旗盔甲,一併供人蔘觀!所以京城百姓歡呼雀躍,喜慶之聲,恰如過年!” “是嗎?” 崇禎皇帝聽了頓時臉色轉晴,然後他又仔細傾耳傾聽了一下,果然如此……此時外面的民衆已經越聚越多,歡呼雀躍聲!山呼萬歲聲!種種聲音不一而足,都快要把屋頂都衝破了! “哈哈!” 崇禎皇帝正愁沒有臺階下,現在聽了就是一聲大喝道:“劉宗周你聽見了嗎!你口口聲聲楊愛卿是奸佞小人!是奸臣父子!可是外面的這個慶祝又是什麼! 你說朕被小人矇蔽!難道外面這麼多民衆也被小人矇蔽了!我看是你自己被矇蔽了吧!” 而這時溫體仁看見機會難得,乾脆也不顧體統了,親自上陣,附和道:“聖上所言極是!劉宗周以大義之名,行誣衊之實!誣告國家棟梁!下官竊以爲,此等纔是真正的小人!理應被罷官免職!以儆效尤!” “準了!” 崇禎早就不耐煩劉宗周了,更不要說還誣告他最爲看重的楊山蘆父子,於是崇禎當即道:“來人啊,剝去劉宗周的官袍頂戴!貶職爲民!” 當即就有兩個小太監走過來,要剝掉劉宗周身上的官袍頂戴! “這,這……” 劉宗周雖然滿腹經綸,此時卻無力辯駁!外面潮涌般的歡呼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只是,劉宗周卻是心如刀絞,滿頭白髮瑟瑟抖動……這真是國無天日!奸佞當道!偏偏聖上還忠奸不分! 既然如此,罷罷罷!爲天下蒼生計,老夫又何惜以死諫之! 於是劉宗周忽然身子一挺,然後就是瞠目大喝道:“皇上要罷老臣的官,老臣自當遵從!只是老臣還有最後一本上奏……妖孽當國,國將不國!還望皇上三思! 另古有賢臣魏徵死諫!今日老夫又何惜從之!” 說完之後,劉宗周猛的撥開身邊兩個小太監,一頭撞向身前一個粗大的庭柱! 好一個剛烈的劉宗周,這要是撞中的話,絕對是當場斃命! 而這時事發突然,兩個小太監都驚呆了,眼看就要血濺五步,忽然劉宗周的身體就被人拉住了……此人正是楊山蘆。 “老大人何至於此!”自從劉宗周拿出那份《痛憤時艱疏》後,楊山蘆就一直盯着他,防止出現意外!所以發現他神色不對之後,馬上就衝過來抱住了他! “這,這……” 一時間朝堂都有些亂哄哄了,就連崇禎皇帝都被嚇了一跳!以這個老頭的剛烈,差一點點就要釀成大事了! 倒是劉宗周,看見被楊山蘆阻攔,就是怒目而斥道:“小賊你爲何阻我!” 楊山蘆也不說話,只是死死地抱住他……這個場合他說什麼都不好。 倒是這時,有更多的太監撲上來,抓住了劉宗周,讓他再也尋死不得。 不過在崇禎皇帝驚魂稍定後,還是維持原先的判定,膽敢以死要挾朕!朕偏就不怕你!於是最後,依然還是把劉宗周被貶爲民!趕出金鑾殿! 等到早朝終於散了之後,文武百官那是議論紛紛,氣氛沉重,包括楊嗣昌和楊山蘆,鬧了這麼一出之後,心情也都不太好。 於是都顧不得一些賀喜的官員,早早返回楊府。 而等到回到楊府之後,這會兒周氏已經恢復了正常,看見楊嗣昌回府了,就是連忙問道:“老爺老爺,這回是升了什麼官?” “升你個頭!” 楊嗣昌就根本沒給她好臉色!他正想着劉宗周那一出呢……這要是真撞死了,他肯定會落得一個逼死忠良的名聲!還好蘆兒反應快啊…… 倒是周氏,又吃了一個閉門羹,不過她又不想去問楊山蘆,只能暗自生悶氣! 倒是楊山蘆,覺得離開鎮虜衛夠久了,然後父子二人的封賞也都下來了,是到了返回的時候。 “父親大人,孩兒要向您辭行了!”不過在找到楊嗣昌之後,楊嗣昌卻是想了想道:“蘆兒你稍等一下。” 接着楊嗣昌卻是把周氏給叫了過來。 周氏這時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還以爲楊嗣昌要和她和解了,還挺開心,可是等到進了客廳,看見楊山蘆也在場之後,這張臉就有些耷拉下來了。 而楊嗣昌也不管她,只是命令道:“夫人,你拿五萬兩銀子給蘆兒。” “什麼?”周氏頓時就炸了,好像被踩到尾巴的貓似的,尖聲叫道:“爲什麼要給他!我們楊府家大業大,每天的開銷不知道多少……” 不料周氏還沒說完,就已經被楊嗣昌打斷了:“囉嗦什麼,叫你拿出來就拿出來!”楊嗣昌平時不管錢,但並不代表他沒有支配的權力!更不要說他很清楚,這二年百花露賺了多少錢的! 而看見楊嗣昌發怒,周氏還真不敢頂嘴,哪怕楊嗣昌平時還是比較慣着她的。 於是周氏只能氣哼哼地去拿錢了,只是沒一會,她再次返回之後,卻只是拿出了一疊銀票道:“家裏只有4萬兩了。” 其實她還是有錢的,只是實在氣不過,所以悄悄被她剋扣了一萬兩。而且就算這樣,大半年的利潤都泡湯了! 楊嗣昌就是狠狠瞪了她一眼,然後拿過這些銀票之後,遞給了楊山蘆:“蘆兒啊,你此去鎮虜衛,諸事紛雜,處處要用錢,這些你就拿去吧!” “多謝父親大人——”楊山蘆還是挺開心的,看來在全力支持他之後,還是挺爽的。 當然,楊山蘆在面子上還是過得去的,他就是衝着周氏也行了一個禮:“多謝母親大人厚賜。”至於周氏的一張臉有多黑,那他就不管了。 四萬兩銀票還是不少的,一千兩一張的龍頭銀票,一共都有40張,楊山蘆就是小心的揣進了兜裏。 接着楊山蘆就準備離開了,不過在離開之前,他忽然又想到一件事情,就是問楊嗣昌:“對了父親大人,你可知道被貶官員送別的地方,是在哪裏嗎?” “怎麼?難道你想去送送那個老匹夫嗎!”楊嗣昌的臉色就是有些不快。 “沒錯。”楊山蘆並不否認,朗聲道:“劉老大人雖然政治理念和我們不同,但是不可否認,他是個清正廉潔的好官,所以於情於理,還是要去送送他的。” 好吧,楊嗣昌沉默了一下之後,覺得這能向天下人展示他父子的胸襟,於是點點頭道:“那你就去吧……京師北門外送客長亭,去見這個老匹夫最後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