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原來是這個親家? 作者:未知 等到這隆重的迎接儀式結束之後,楊山蘆一行人這才進了楊府。 而等到進入楊府之後,已經有那丫鬟殷勤的迎了上來,口中對着孫氏說道:“夫人請隨我來,您的住處已經安排好了。” 以孫氏現在的地位,安排的必定是和周氏相同的上房,不過這時,卻是被楊山蘆出聲阻止了:“你且退下!母親大人還要隨我們一起去議事呢!” 畢竟楊山蘆可是非常清楚的,這次是來談他的終身大事,如果是在以前的話,這種事情都是他名義上的母親,周氏來做決定的,根本輪不到孫氏參與,不過現在嘛…… “是——”丫鬟又哪裏敢違抗呢,連忙下去了。 而一旁的周氏見了呢,更是氣得牙齒咬得咯咯響,其實這個丫鬟就是她指使的,企圖在府中繼續擁有掌控的權利,可是現在呢…… 她再看了看孫氏那身華貴的浩命夫人行頭,然後又看了看跟在孫氏身後的丫鬟小玉兒,手中捧着的那個浩命文書,最後還是隻能強忍下了這口氣。 反而是笑着道:“沒錯呢妹妹(周氏年紀比孫氏大),咱們一起去大堂議事吧……這次可是給蘆兒找的好人家,一定要好好議一議哦。” 對此孫氏當然沒有意見,這可是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權利,能不珍惜嗎…… 於是接下來,一行4人就是一起來到了大堂。 然後落座的時候又起了一點小風波,楊嗣昌當然是做主座的,可是他左邊的位置,就是剩下的位置中最顯赫的,畢竟民間以左爲尊。 而這時周氏正想依着老規矩坐過去,卻被楊嗣昌狠狠瞪了一眼!接着楊嗣昌已經笑着對孫氏道:“賢妻,還請這邊坐。” 如果說楊嗣昌,以前還看不起孫氏的話,畢竟這是那個時代的常情,可是現在呢,所謂母憑子貴,既然她能生出一個這麼優秀的兒子,就有權利得到尊重! 而等到看見孫氏在楊嗣昌的左首坐下後,神情那是強忍着歡暢……楊山蘆見了之後呢,更是心中暢快……然後他就挨着母親的身旁位置坐下了。 接着楊嗣昌看看府中重要人物都到齊了,就是臉上含笑道:“蘆兒啊,這次咱家可是有大喜事啊……有一家京城頂級權貴看中你了,要和咱們結成兒女親家!” “哦,敢問父親大人,這頂級權貴又是誰家呢?”楊山蘆的表情卻很平靜。 “呵呵,說起來你可能都不敢相信,卻正是當朝的首輔溫體仁,溫閣老!”楊嗣昌就是笑吟吟的說道,老實說溫體仁能夠拋出來橄欖枝,連他都沒有想到的。 畢竟楊山蘆雖然戰功赫赫,但並不是楊府嫡長子,這在講究門當戶對的年代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現在呢…… 更不要說對此楊嗣昌是非常樂意的,本來兩人在朝堂上的關係,就是屬於守望相助的,一同對抗東林黨人。 而如果再能結爲兒女親家,那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就更加鞏固了。 只是楊山蘆聽了之後,卻是眉頭一皺……居然是這一位?那看來是不行了…… 因爲他這位老爹不知道,楊山蘆可是非常清楚的,這位溫體仁是什麼人!那是明史記載中的奸臣!後世有蓋棺定論的! 更不用說別看他現在很是風光,是當朝的首輔,可是到了明年6月份,溫體仁就因爲壞事幹的太多,被一些大臣聯手逼下臺了。 而到了次年10月,更是在家中黯然病死,這樣的人物,怎麼可以和他結爲兒女親家呢? 只是這樣的先知,卻是不可以說出來的,楊山蘆就是沉吟了一下後,換了個委婉的說法:“父親大人,我以爲此事有所不妥,所以還是暫緩再議吧。” “啊!” 楊嗣昌聽了就是愣住了,本來他以爲這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楊山蘆一定會很歡喜的答應的,沒想到卻是這個結果……畢竟暫緩再議,那就等於拒絕了。 倒是一旁的周氏,聽了卻是大喜,如果楊山蘆同意的話,娶了當朝首輔的孫女,那不是勢力還要大大膨脹嗎?可是現在呢?居然腦子進水了?那真是太好了! 甚至周氏覺得,這是今天唯一的好消息了!爲了讓這件事情不再變卦,周氏就是連忙對楊嗣昌說道:“呵呵老爺,蘆兒現在長大了,有自己的見識,所以我們當父母的還是要尊重他的意見啊……” 而楊山蘆聽了呢,當然知道周氏是不懷好意的,只是……如果你知道事情真相的話,恐怕會氣得吐血三升吧…… 至於孫氏,對這種文縐縐的說法不是聽得很懂,至於當朝首輔是個多大的官,更是一無所知,不過出於對楊山蘆的信任,她卻是一言不發,全憑楊山蘆做主。 只是雖然如此,楊嗣昌卻覺得還要努力下,畢竟這樣的機會放棄了實在是太可惜了。 於是他就看了看周氏和孫氏之後,溫和的道:“兩位夫人先下去休息吧,我和蘆兒再談談。” 既然這樣,兩人就一起告退。 而等到她們兩個離開之後,還沒等楊嗣昌開口呢,楊山蘆已經說道:“父親大人,此事不必再議,我意已決。” “是嗎?可是這樣太可惜了呀!”楊嗣昌還是很不理解。 楊山蘆想了想之後,就決定稍稍透露一點內情:“父親大人,對於這位當朝首輔,我其實是知道一些的,例如民間對於他的評價,就是奸臣二字! 更不要說他平時得罪的人不少,所以別看他現在風光無限,可是我估計要不了一兩年,他就要被罷官免職,所以和這樣的人結爲兒女親家,你認爲還是一個明智之舉麼?” “啊!”聽見楊山蘆這麼一說,楊嗣昌就沉思起來。 如果說以前的楊山蘆這麼說的話,他肯定是不屑一顧的,可是隨着這幾年來,楊山蘆做的每一件事情,事後都是證明非常正確的,這就不由得他不重視起來。 然後楊嗣昌再仔細一想,覺得還真有這個可能,既然這樣的話,那還真不適合了,畢竟除了溫體仁之外,京城中的其他豪門貴族還是有不少的,而以自家兒子現在闖下的名聲,還怕找不到好的媳婦嗎? “行,那就聽你的!”楊嗣昌就是重重的點頭。 而楊山蘆聽了就是笑了,呵呵,真好,利用先知先覺的優勢,又成功地避開了一個泥潭哦。 而把這件事情定下來之後,楊嗣昌卻還有另外關心的事情,楊嗣昌喝了一口茶後,接着就是問道:“蘆兒啊,這段時間以來你一直在大練新兵,那麼現在已經有了多少兵馬?” 楊山蘆聽了就是一笑:“回父親大人,現在已經有3000兵馬!並且還在持續招兵中。” “三千人?”楊嗣昌聽了臉上就是露出了一絲喜色,接着想了想又道:“那麼到明年五六月份,估計能練出多少兵馬?” “回父親大人,這個麼最少都有5000兵馬,好一點的話七八千都有。” “哦?這樣練出來的新軍可有以前玄甲軍的那種戰力?”楊嗣昌就是急切地問道。 “呵呵,相差無幾,並且打了幾仗後還會越來越強的。”楊山蘆就是微笑着道。 “好!太好了!” 楊嗣昌聽了頓時是喜形於色,反正在自家兒子面前,他也不用掩飾什麼。 而楊山蘆見了呢,也知道他如此歡喜的原因…… 因爲到了明年四月,他就會呈上奏摺——《敬陳安內第一要務疏》,這其中就會提出那個著名的四正六隅剿寇方略!而此時此刻,應該已經有了初稿了吧。 不過正因爲這件事,楊山蘆想和他好好談一談!因爲楊山蘆很清楚,他這位便宜父親現在身居高位,日後卻是被迫自殺身亡,就是從這件事情上引起的! 說的具體一些,這份四正六隅的剿寇方略,戰術上是成功的,但是在整體戰略上卻是錯誤的! 所以日後真正開始執行後,到時候不僅他的老爹以自殺謝幕,甚至都影響到了整個大明的國運! 如果說在崇禎九年的大明,還有那麼一線希望的話,等到執行了這份錯誤的剿寇方略後,那是徹底滑入了無盡的深淵!再也無力迴天了! 所以說,現在面臨着這個歷史轉折點,必須要加以糾正的! 這樣有了定計之後,楊山蘆就是微微一笑道:“父親大人,您既然如此關心玄甲軍,莫非是要準備大動刀兵了?” “沒錯——” 對於自己的兒子,楊嗣昌也不隱瞞,所以他就洋洋灑灑的把設想好的剿寇方略拿了出來。 而楊山蘆聽了就是一笑,果然是這份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剿寇方略了,而且看老爹的樣子,還是充滿信心啊……只是現在嘛…… 楊山蘆就是說道:“父親大人,孩兒聽了您的這份戰略,總體上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我卻認爲沒有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孩兒在此要斗膽說一句,已故的祖父大人在崇禎4年的時候,同樣是主持過平寇,而且開始的時候還很順利的平了流寇,可是最後爲什麼又失敗了呢?” “這個……”楊嗣昌本來還是志得意滿,準備聽聽兒子的誇獎,畢竟他設想的這個戰略,可是花了很多心血才做出來,也自認爲非常圓滿,可是現在呢? 聽見楊山蘆提起這件事情,他的臉色瞬間嚴峻起來。 楊山蘆說的事情他可不陌生,其實說的也就是他的老爹楊鶴。 崇禎四年楊鶴以兵部右侍郎銜總督陝西三邊軍務,那時的陝西賊寇纔剛剛興起,楊鶴就主持招降神一魁等匪首。 楊鶴是怎麼做的呢?他先以重金賑濟降賊,然後將頭領留營效力,其部衆遣散回籍,應該說這手還是挺漂亮的,但是結果呢? 這些賊寇原本就是延安、米脂等地的饑民,遣散回籍之後,以當地糟糕的農業,小冰河時期還是顆粒無收啊!所以遣散回鄉後還得接着捱餓,扛不住就得接着造反! 所以後來他招降的那些賊寇果然降而復叛,而楊鶴呢,也爲此被捕進京論罪,然後論罪流放,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所以現在呢,楊嗣昌聽見楊山蘆提起這件往事後,就隱隱感覺到他的方略似乎也有些不妥…… 也就是關鍵問題是,如果不能解決饑民的問題,那麼流寇是殺不光的! 不過楊嗣昌也有僥倖之處,他就是想了想道:“蘆兒啊,你所說的有些道理,哪怕把饑民打散了,可是他們喫不飽飯,還是隻能繼續造反,當然這也和年成有關係,可是這幾年年成不好,不可能年年都是如此吧……” 而楊山蘆聽了就是一嘆,你哪裏知道,還真是年年如此!這樣的災年,最少還要持續十年!這都夠造幾次反了! 所以說盡管你的這個四正六隅的剿寇方略,確實很是精妙,在戰術上也是成功的,可是在戰略上卻是失敗的,因爲沒有從根子上解決問題! 這也就是等到明年中原大戰開始後(四正六隅方略的具體實施),你把李自成部打的只剩下18騎,狼狽逃進商洛山。 可是用不了多久,隨着又是一次災年到來後,那些走投無路的饑民們,只能再次聚集在李自成的麾下,羣起而造反! 所以說,根子問題,還是在於如何有效地解決饑民問題。 於是楊山蘆就對楊嗣昌說了他的擔憂。 “啊!”這下楊嗣昌就是深深皺起了眉頭,既然天災人禍碰到一起,饑民殺不勝殺!那又該如何是好! 要知道本來按照楊嗣昌的想法,爲了實現這個剿寇方略,他計劃增兵10萬,增餉兩百萬兩,這樣一來還要往老百姓頭上加派賦稅,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剿餉。 可是現在呢,本來老百姓就快要活不下去了,再加派剿餉的話,等於逼着他們造反吧…… 只是這樣一來,那又該怎麼辦呢?總不能把饑民全殺光吧…… 而見了楊嗣昌一籌莫展的樣子,楊山蘆卻是一笑,接着他就從身上拿出一件東西……也是他爲此早就做好的準備。 ps 響應友人德意志旗隊長的要求,加更一章!嘿嘿……另外忘了感謝了,德意志旗隊長昨天又慷慨打賞888鐵血幣,在此鞠躬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