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神物番薯!

作者:未知
也難怪崇禎失態,因爲楊山蘆的介紹太驚人了!按照他的說法,這種不起眼的看着像個泥蛋蛋似的東西,實在是非常的逆天啊!最簡單地說就是產量極高! 要知道崇禎在離京之前,也是惡補過一番這方面的知識,知道現在的大明(指正常年景),北方一畝地一年約可以收穫一石糧食(約190斤),南方大約一年可以收穫一石半(約300斤),可是現在呢? 按照楊山蘆的說法,這種泥蛋蛋光是在北方,一畝就可以收穫最少十石!(1900斤)如果是換成南方那種魚米之鄉,一畝地收穫個十幾石(3000斤左右),那都跟鬧着玩似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叫做番薯的泥蛋蛋,還非常好伺候,廣種耐瘠,什麼犄角旮旯地,河邊灘塗,全都能種,而且不佔水稻生產的農事,實現一塊土地上的兩熟乃至三熟!甚至連番薯的藤蔓都可以作爲飼料,餵豬餵羊的,所以實在是一件逆天的神物啊! 甚至這個番薯如此逆天,連一旁的王承恩等人聽了之後,都是眼睛恨不得要瞪出來了!如果真有這麼神奇的話,我大明的百姓還用得到賣兒賣女嗎?光靠這個東西就有救了呀! 不過楊山蘆所說的實在太過令人震撼,所以崇禎在鎮定了一下之後,馬上兩眼死死地盯着楊山蘆道:“愛卿你所言當真?”畢竟真要是這樣的話,大明的百姓就有救了呀! “回皇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微臣敢用性命擔保。”楊山蘆就是肯定的說道。 “哈哈!”崇禎都是激動的哈哈大笑起來:“看來朕這次來東路,真是來對了呀!那還等什麼,還不趕快把這個番薯交給戶部,向整個大明推廣!” “皇上容稟,這個目前還不可以。”楊山蘆知道崇禎不懂育種方面的知識,要知道這可是番薯(和其他名字中帶着‘番’字,‘西’字,‘胡’字的農作物一樣,都是從大明之外引進的,例如番薯,番茄,西紅柿,胡蘿蔔等等) 就拿番薯來說,原產地是在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引入到中國也只有約四十年的時間(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由當時在呂宋(菲律賓)做生意的福建人陳振龍引進,此人是有功的),因爲引進時間還不長,所以貿然推廣的話,會水土不服,產量極低乃至絕產。 (在原本的歷史中,洪承疇就於一年後在陝西等地強行推廣紅薯,結果因爲不適應當地地情,幾乎絕收而鬧出民變), 所以現在呢,楊山蘆也就耐心的和崇禎解釋了一下,其實這些番薯在溫室裏,已經是培育到第五代了,不過按照楊山蘆的估計,最起碼還要再培育兩年,進行十幾次的育種之後(包括瓊州島那裏同步進行的育種,那裏四季如春,一年可以育種三次),優中選優後,才能馬馬虎虎開始推廣(一千斤不到的畝產量),不然的話,貿然推廣那是不行的。 而崇禎聽了就是有些遺憾,還要再等兩年嗎?不過轉眼一想,他就是興奮起來……有希望總比沒希望好啊!而且這個東西的產量如此逆天,這隻要再堅持兩年,大明就有救了! 於是看完之後,崇禎當即就是下了重要指示,這個番薯一定要快搞大搞!爭取早日造福大明百姓!並且要做好安全工作!(溫室內放着幾個用來提高溫度的炭盆,效果很好,但是要預防發生火災) 楊山蘆當即就是笑道,請皇上放心,這個微臣一年前就已經開始做了,並且保證會做得好好的! 而崇禎聽了就是感慨不已,這麼稀罕的東西都能被他找到的,甚至在一年前就開始培育了,這位難道真是神人天授?可不管怎麼說,這就是大明的福星啊! 於是這次,崇禎就罕見的在溫室內呆了一個多時辰,把番薯的各項事宜詳細的問了個清楚,一直到天色已經擦黑,到了喫晚飯的時間,崇禎這才戀戀不捨的走出了溫室。 接着就準備開晚飯了,等到兩人一起回到了參將府,楊山蘆知道崇禎的脾氣,不喜歡奢華,像什麼慈禧老妖婆一頓飯上百道菜似的,所以楊山蘆除了弄了幾樣當下少見的蔬菜之外,又燉了一隻老母雞做湯,給崇禎調養下身體之外,另外一個重頭戲,他就是蒸了一隻番薯上桌。 而等到崇禎看見番薯居然也上桌之後,那是驚喜非常啊……連忙就夾了一塊品嚐起來,而等到他喫完之後,更是已經是開心的滿面笑容了:“好!這個東西好!入口甘甜,還非常的軟糯,這樣連老人小孩都可以食用,非常的好啊!” 要知道本來楊山蘆雖然說得非常好,可崇禎還有些擔心……所謂萬事難兩全,這個番薯產量這麼高,會不會口味就會不太好?跟嚼蠟似的,可是現在呢? 包括坐在下座的王承恩和英國公張世澤,也都嚐了一塊,而等到他們喫完之後,都不得不承認,這個番薯雖然比不上什麼山珍海味,但是就口感來說,已經是非常不錯了,更不要說在災荒年代,人都快要餓死,連觀音土都要喫下去的時候,還會在乎口感麼? 於是到最後,整整一個半斤的番薯,就被崇禎開開心心的給吃了一半,臉上更是露出了歡喜已極的笑容啊……畢竟崇禎可不是不知民間疾苦,說出何不食肉糜的那種皇帝,他太清楚這個東西對老百姓的重要性了!可是現在呢? 而楊山蘆見他開心的模樣,心裏也是非常滿意的……呵呵,皇上你不知道吧,爲了讓你喫得滿意,我可是把留種的一個番薯都給上桌了(一個溫室內有幾百個),不過現在看來,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啊。 而這樣一頓飯滿意的喫完之後,楊山蘆就安排了一個清淨的院落,讓崇禎休息,包括他帶來的那1000名護衛,也都各有地方安置。 然後這樣睡過一晚之後,第二天崇禎就是精神飽滿的起來了,然後按照預定的行程,接下來他就是去考察百花露作坊,和羊毛衫作坊。 一行人先是去的百花露作坊,然後老實說對於這個百花露作坊,崇禎只是走馬觀花而已,因爲他根本看不懂裏面的那些瓶瓶罐罐的作用,而且百花露作坊的規模也不大,只有六七個人而已,所以他雖然知道這個東西利潤很高,卻與國家民生無補,所以他沒什麼興趣。 可是等到他參觀了羊毛衫作坊之後,卻是非常有興趣的,一來羊毛衫作坊佔地就很大,足足有好幾畝地的,第二個裏面招收的工人更是非常多,照他初步看下來,這樣一個羊毛衫作坊裏面,光是紡織女工就有六七百,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各種女工,估計整個作坊裏面都有接近1000人! 而且他還詢問過,這些女工的收入也是非常不錯的,基本上她們一個人的收入就可以養活全家,這到時候她們的男人再去掙一份錢…… 所以等到崇禎參觀完畢之後,那是非常的滿意啊……只有這樣的作坊,纔對國家民生有所幫助啊…… 你想想看,一個作坊就可以吸納這麼多人就業,而是還是之前作爲弱勢羣體的婦人,這對穩定民生,會有多大的幫助啊!(這樣哪怕田地荒蕪,光靠婦人的收入都能養活全家) 不過崇禎等到參觀完之後,對此也有疑惑,他就是問楊山蘆:“楊愛卿,可是你的羊毛衫作坊人數這麼多,產量這麼高(月產近萬件),價格還不低,這到時候羊毛衫會不會賣不掉啊?” 而楊山蘆聽了就是笑了,這怎麼可能呢?當然這也是目前大明的癥結所在,別看現在大明普通的百姓,都是流離失所,掙扎在死亡線上,可是那些大地主,大商人,還有各種官員階層,勳貴階層,這些人可是非常有錢的哦,有足夠的購買力! 更不要說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只有我大明這一個國家,其他國家還有很多,這都是潛在的目標羣體啊……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這樣參觀完羊毛衫作坊後,崇禎又是隨即選一個軍堡進去探查,畢竟軍堡衆多,這也是衛所的特色嘛。 而等到他看下來之後,又是非常讚歎……這其實就是一座普通的千戶軍堡,這樣的軍堡在一個衛所中最少都有五座以上的,並且堡內人口也不多,只是兩三千而已。 可是等到崇禎進入這座軍堡之後,就發現這裏真的很好!崇禎沒有去看過其他地方的軍堡,但是京城的大體情況他還是知道的,可是這裏呢,比號稱首善之區的京城還要好! 只見這裏的路面乾淨整潔,甚至環境都堪稱優美!(街上都種有行道樹的),就連街上來來往往的百姓,都是面帶笑容,臉色紅潤的,甚至連各種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這樣在大明各地都隨處可見的情景,這裏都是沒有的。(有戴紅袖章的老婦人專門盯着呢,有一個罰款五文) 所以看着這一幕,崇禎都忽然生出這樣一個念頭……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要不是現在外有韃子虎視眈眈,內有災害四起,光看這裏的話,這簡直就是一個太平盛世啊! 而看着崇禎的驚訝之色,緊跟在他身邊的大太監王承恩,心中就是暗中感嘆,這入了聖上的眼,估計楊山蘆這回又要高升了! 包括同樣緊跟在崇禎身邊的張世澤,在被崇禎警告之後,已經不敢隨便亂說話了,所以哪怕他心中對於楊山蘆依然有所成見,可是在看見軍堡的民生治理成這樣,他嘴上不說,心裏還是很有些服氣的……這他媽/的看來比張居正都厲害了呀! 然後一行人四下參觀的時候,忽然看見前面街上圍了一羣人,好像發生了什麼事情! 張世澤頓時眼睛一亮,連忙走了過去,而崇禎呢,好奇之下,同樣也邁步走了過去。 其實這種人多的地方最容易發生意外,不過崇禎身邊暗中護駕的人極多,所以這時自然有那種身穿便服的錦衣衛番子,悄悄地潛入人羣中,先行把一切可疑目標都暗中控制了起來。 而崇禎呢,已經饒有興致的走了過來,他倒要看看,治理的如此之好的千戶所,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等到崇禎走過去一看,卻發現原來是一個少年吏員,正在貼一張告示。 只是崇禎這麼一看,卻是有些驚訝的……感覺這個少年年紀非常小啊,應該都不超過十九歲的!可是這樣都能做吏員了?不過來到陽和道東路之後,他看見的新奇事物已經不少,所以也就並沒作聲。 然後崇禎又看了看正在認真張貼告示的少年吏員,就忽然心中萌生一個念頭……這番看來楊山蘆治理民生是非常了得,可是他治下的吏治是不是也同樣如此呢? 這樣想着,崇禎就暗暗衝王承恩使了個眼色,王承恩伺候他二十幾年,早已經心意相通,所以見狀當即就是點點頭,然後他就裝成一副看不懂告示的模樣,笑呵呵的從身上摸出了半兩碎銀,遞給了那個少年吏員道:“小兄弟,俺們看不懂這個告示上面說的什麼,能不能和我們說一下呀?” “哦,這個是可以的,但是謝謝你的銀子。”這個少年吏員並沒有看見站在遠處的楊山蘆,不過他的職責,本來就是需要對百姓們宣講的,所以他就是接受了這個請求,卻拒收了銀子。 接着這個少年吏員就是開始宣講起來:“老人家,這張告示上面說的是,將軍大人經過考察,在相鄰的鎮口堡又要開一家羊毛衫作坊了,所以家裏有合適的婦人全都可以去報名的。” “哦,原來如此。” “是啊是啊,這就太好了!”此時周圍聚攏的那些百姓,也都是議論紛紛,並且興高采烈的,要知道那些紡織女工收入非常高,他們家裏的婆娘早就眼紅了,可是沒奈何那個羊毛衫作坊離着太遠了,這纔沒辦法可想,可是現在呢?這就太好了呀! 而看着百姓們興高采烈的議論,崇禎見了就是暗暗點頭,可是他更看重的,是這個少年吏員的職業操守,就算是他住在深宮,也聽說過一句話,叫做吏滑如油,最是會敲詐勒索不過,可是現在呢……看來楊愛卿在吏治方面,果然也很有一套啊! 於是在對於軍堡的考察圓滿的結束後,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裏,崇禎又是到處走訪,實地調研,包括他還看了楊山蘆編練的新軍,培養人才的天下書院……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新鮮舉措之後,崇禎終於得出一個結論…… 劉宗周劉老愛卿的言辭雖然激烈,還是說的卻是沒錯的,楊山蘆果然是一個治國的人才啊!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民!而且還能富國強民!既然這樣的話…… 結束了爲期三天的考察後,崇禎就準備返回京城了。 不過在離開之前,他卻和楊山蘆進行了一番長談,因爲他心中已經有了某個重要的決定……甚至可以說,這個決定讓之後大明的歷史進程,都發生了改變。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