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松山大戰之提前佈局! 作者:未知 只是接下來的一幕,卻是讓駱養性等人都是完全想不到的。 只見崇禎站定之後,已經一下把那些彈劾的奏摺都丟在地上,怒聲斥道:“混賬!全都是混賬!朝廷究竟是養了一幫什麼樣的人物!幾個監察御史聞風奏事那也就算了,這麼多文臣居然也敢跟着瞎摻合,行捕風捉影之事……他們的道德文章,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嗎?” “要知道被他們這樣污衊的,那是國家重臣!國之柱石!卻遭到這樣的任意污衊,實在是罪不可恕啊!傳旨下去,凡是上過彈劾奏摺的大臣,每人罰俸半年,記大過一次,以儆效尤!” “啊!”聽見崇禎做出這個決定,王承恩還好些,駱養性那都是非常驚訝的,因爲連他都感覺這件事多半是真的,就像當初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一樣,如果不是有龍穴相助,有白蛇異兆現世,他區區一個亭長,又憑什麼改朝換代,當上一代開國帝王的呢? 而現在的楊山蘆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不是有龍穴相助,他當年區區一個小旗官(還是楊家庶子),又憑什麼在短短几年之內,創下如此大的一番基業呢?可是現在呢,這位皇帝就是壓根不相信?還立場如此堅定? 只是接下來,令他們驚訝的事情還在後面,崇禎在發完火之後,接着又是斥責駱養性道:“你錦衣衛也是的,朕要你做的是查出這股謠言的來源,找出幕後真兇!而不是跑去鎮虜衛,去查證有沒有什麼所謂的龍穴龍脈!畢竟真要是有所謂的龍穴龍脈,之前鎮虜衛有過那麼多的指揮使,怎麼一個個都沒發起來呢?” “是是是!”駱養性被訓的很是難堪,不過心中卻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這還算是一個萬幸的結果啊,真要是皇帝一怒之下,決定要對楊山蘆下手的話,那真的是要引起一場悍然大波的!而現在呢,真的算是一個很好的結果了。 包括這個時候,外面又有小太監進來稟報,說是山西特使楊山蘆的自辯摺子,已經到達。 而崇禎皇帝聽見之後,立即就讓他們呈上來觀看,而楊山蘆這篇自辯摺子,開頭第一句就是——臣起於微末之間,幸得吾皇重用……字裏行間飽含深情,而精彩程度更是能和那篇著名的出師表相媲美!(楊山蘆和那位諸葛武侯相比,同樣是身負重任,同樣是有託孤的味道) 所以等到崇禎看完之後,那是非常感懷,感動!甚至都感覺心中有一股熱血涌動!而他接下來,就是立刻高聲道:“來人啊,派人立即前去山西傳旨……你們轉告楊愛卿——朕不是宋高宗,他也不是可以隨隨便便受人污衊的岳飛!” “是!”一旁侍立的王承恩聽了崇禎的這個最後決定,那都是又驚又喜的……老實說連他這種崇禎的貼身心腹,都不知道這位性格多疑的皇帝,怎麼就會對楊山蘆有如此強大的信心!怎麼就能如此深信不疑!敢賭上一國的江山社稷! 不過就是要這樣纔好啊!真要是中了那些小人的奸計,雙方開戰之後,那後果他都不敢想象了……! 而等到處理完這一切,錦衣衛和傳旨太監都下去辦事了,崇禎皇帝這才輕輕一笑……他並不屑於向他的這些臣子解釋他的做法,但是其中原因,他卻是一清二楚的……總的來說,那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一來他和楊山蘆相交多年,對他的爲人那是相當清楚的!(畢竟楊山蘆真的想要謀朝篡位,當初要封他公侯伯的時候,那是名正言順壯大實力的好機會啊,還會拼命不受?) 包括這次謠言中最重要的三點證據,第一點什麼狗屁龍穴龍脈,那就不去說他了(完全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第二點什麼水德火德,也是同樣的道理(難道就因爲大明是火德,所以所有名字中帶水的人,就全都是反賊?就要全部殺光嗎?)。 而作爲證據中最關鍵的一點,也就是楊山蘆爲了日後造反方便,所以佔據山西,全力經營,那更是在扯淡! 因爲其他的如果說崇禎還不清楚,這一點他還會不清楚嗎……這正是他當初祕密前往陽和道東路,然後一力要求楊山蘆的結果! (甚至當初楊山蘆還不願意,是他崇禎強加給楊山蘆,然後大家約法三章之後,楊山蘆這才勉爲其難的同意的,所以崇禎最清楚裏面的內幕了……可是現在呢?這也能成爲罪證?還是主要罪證之一? 所以崇禎在仔細分析過這次的傳言之後,就已經知道了,這絕對是一條謠言!一條不折不扣的謠言……造謠者其心可誅啊! 當然之所以造謠者犯下如此大一個烏龍,那也是很正常的,當初崇禎和楊山蘆訂下祕密約定時,在場的只有他們兩個人(連王承恩都不能入內的),所以狗韃子就更加不知道這個內情了!而憑空作出推測的後果嘛……那隻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所以說崇禎皇帝在弄清整件事情之後,那是非常歡喜的,甚至還有些慶幸……老實說治理山西的事情不是他親手交待的,說不定他都會有些動搖了,不過現在嘛,萬幸,萬幸,他沒有做一個昏君。 同樣的,等到這條消息,用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山西之後,楊山蘆那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啊……還行,崇禎皇帝不算太糊塗,沒有自亂手腳,既然這樣的話,他也就可以放心了。 當然這個時候,他的手下也沒閒着,情報司已經抓住了七八個于山西各地,傳播謠言的傢伙,而經過審訊之後,果然都是韃子方面派出的奸細,用來造謠生事的,既然如此,楊山蘆也就更加確定了自己的判斷……狗韃子的野心不死啊! 只是再找出幕後真兇之後,楊山蘆卻是笑了……有敵人不可怕,可怕的是隱藏在幕後未知的敵人,不過現在嘛……既然敵情已經明朗,那就是時候發出致命一擊了! 因爲按照楊山蘆原本的計劃,在治理山西獲得成功之後,下一步就是要對付韃子了……本來在經歷了崇禎十一年的那場大戰之後,狗韃子不是已經元氣大傷了嗎?而這一次嘛,那就要徹底把狗韃子打死!打殘! 至於具體的切入點,那就是接下來的松山之戰!也就是在原本的歷史中,還有半年就會爆發的松山之戰,同時也是一場決定兩國命運的大決戰! 雖然和原來的歷史相比,多了他這個攪動歷史的小蝴蝶,可是按照關外的蒲公英們傳回來的情報,歷史依然有它強大的慣性,種種跡象表明,松山之戰還會如期爆發!(最多時間可能會延後數月)。 所以楊山蘆那是信心百倍啊……到時候就可以攜治理山西之威,全力對付狗韃子了!(因爲山西治理成功之後,百姓安康,糧食充沛,到時候徵兵徵糧,組建新軍什麼的,那就無往而不利了!其中蘊藏的強大動能還要遠遠勝過陽和道東路的,而到了那時候嘛……) 當然,以上只是戰略規劃,具體到實處來說,楊山蘆已經進行準備了三點!也就是說他提前半年,就開始佈局松山之戰了! 在此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此次大戰的背景,在原本的歷史中,這場國運之戰是以明軍大敗虧輸而告終!此戰明軍以十三萬精銳,八大總兵(楊國柱、曹變蛟、王廷臣、白廣恩、馬科、吳三桂、王樸、唐通),洪承疇領兵,來發動決戰! 可是結果呢,一場大戰後八大總兵只逃回了兩個(王樸,吳三桂),十三萬精銳只有逃回來一萬人不到!明軍的鮮血染紅了整個海面!(當時有一場大戰是在海邊進行的) 而更重要的是,經此一戰,明軍的最後一點家底被一掃而空!此後面對韃子的進攻,已經再無還手之力!衆多忠臣良將,全部戰死!(楊國柱,曹變蛟,王延臣等等)、 而對於狗韃子來說,這場大戰同樣意義非凡!也就是按照他們的話說,我大清崛起靠的就是三大戰役!(薩爾滸大戰、沈遼大戰、松山之戰),這三大戰役是我大清崛起的三次重大歷史轉折!是我大清開國史上的三塊里程碑! 其中薩爾滸一戰而王基開,松山之戰而帝業定!(具體見《太宗皇帝大破明師於松山之戰書事文》)。 而此次大戰的遺毒,更是爲害深遠……乃至此後三百年間,國人心中都殘存着一根辮子思想!不過現在嘛…… 所以這樣的歷史機遇放在楊山蘆面前之後,他經過審時度勢後,就做出三點佈置。 第一點,派出手下最強的防禦大師閻應元(閻應元守江陰,那是赫赫有名的),前去松山塔山一帶,修築一個強大軍堡。 因爲縱觀這次大戰,明軍失敗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的糧道沒有守住(被狗韃子斷了糧道之後,軍心動盪,最終一潰千里!當然這也是明軍主帥洪承疇的失誤所致)。 不過現在嘛,楊山蘆就會派出以防守著稱的閻應元,讓他在那裏立下一個軍堡,並且駐紮大軍,這樣到時候狗韃子再想來斷明軍的糧道…… (並且退一步講,就算松山之戰不會爆發,明軍在松山,塔山一帶立下一個軍堡,就像在狗韃子的腰眼處頂上了一杆火槍啊,那是非常的難受啊…… 當然建造這樣的大型軍堡(能駐兵近萬人),所需的人力物力是極多的,不過現在的山西治理成功已成定局,接下來可以實現反哺,楊山蘆也就有實力來建造這座軍堡了) 而楊山蘆做出的第二步部署,那就是要謀得在這次大戰中,他應有的相應地位!(話語權),也就是最好由他的老爹楊嗣昌,來出任明軍的統帥! (當然在原本的歷史中,楊嗣昌由於之前對農民軍的作戰不利,讓張獻忠等人降而復叛,所以此刻早已經畏罪自殺!世上都已經沒有這個人了!不過現在嘛……) 當然這是最好的打算,就算他的老爹不能出任統帥(也就是以薊遼總督的身份來指揮這次大戰,或者直接以兵部尚書的身份空降下來),他也要在明軍中獲得絕對的話語權! 也就是洪承疇這個人,能力是有的,也堪稱一個軍事家,可是仗打到這個時候,已經略有些自大。 (在原本的歷史中,此次大戰中,針對明軍糧道有被截斷的危險,就有人向他提出了“防敵抄襲後路”的建議,可是洪承疇說了什麼……“我做了十二年的老督師,還用你們這些書生來教我?”(見《崇禎實錄》卷—四)。 然後正是由於他的狂妄自大,他這位十二年的老督師慘遭敗北!最終導致這場國運之戰的大敗虧輸!) 而且洪承疇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缺點,他爲人雖然自大,可是在關鍵時刻,卻又不能頂住! 還是在原本的歷史中,這場大戰足足打了一二個月,一開始明軍打得其實還行,雙方處於相持階段,甚至明軍略有小勝!可是後來呢,因爲朝廷財政喫緊,十幾萬大軍在外耗費巨大,所以屢屢催促洪承疇進兵決戰(連下幾道旨意)。 然後洪承疇在明知道不具備決戰的情況下,卻不敢違逆朝廷的意思,在大哭一場之後,出兵和韃子進行決戰,結果自然是不用說了,一戰葬送了大明的國運!也徹底葬送了我華夏的氣運!(一戰沉淪三百年)實在是可悲可嘆啊! 所以現在呢,在知道這些內情之後,到時候楊山蘆自然不肯聽洪承疇的擺佈了……也就是按照楊山蘆的規劃,到那時他將會把全部的家底都拿出來!至少派出五萬雄兵!(玄甲軍),並且人數至少要佔到明軍的一半!(清軍總數約在十萬人) 這樣誰的拳頭大,誰就有硬道理,就算他的老爹當不上統帥,他也能夠擁有足夠的話語權!然後再和韃子開戰的話…… 至於第三點,那就是繼續執行壯大已方,削弱對手的策略,往韃子後方增兵……要派出更多的孫悟空,鑽進鐵扇公主的肚子裏! 要知道最近一年,明清雙方雖然沒有大的戰事,可是他派出的敵後武工隊和海上游擊隊,依然馳騁在遼闊的白山黑水之間,搞得狗韃子苦不堪言的。(一會哪裏的牛羊被搶了,一會哪裏的堡寨被燒掉了) 只是雖然如此,這些忠臣良將也有困難,其中由老將金日觀率領的海上游擊隊,還好一點,當初楊山蘆送給他們二條大船之後(一條船可以裝載近千人,再加上他們原有的一些小船,每次出兵可以多達四五千人)。 進而充分掌握了戰場主動權(因爲狗韃子是一條瘸腿狗,沒有水師的),充分發揮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戰略,活躍於鹿島,獐子島一帶,狠狠打擊清軍!並且他們的兵員補充還比較方便(隨時可以返回國內補充)。 可是像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人率領的敵後武工隊,那就不一樣了,作爲一支在陸地上活動的重要武裝,他們已經深入活躍在狗韃子的腹心地帶,所以要補充兵員就比較困難,那麼面臨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楊山蘆有辦法,他的海上貿易如今不是做得紅紅火火嗎?那麼在這種時候,海上貿易就不僅可以販賣各種奢侈品,還可以在前往東瀛貿易的時候,大量進口東瀛武士! 而且經過之前的實踐證明,東瀛武士這個物種,在這個時代還是非常好用的(在那些東洋矮子的心目中,此時的大明朝那是不折不扣的天朝上國啊,遠沒有後世那種倒過來,國內一些人什麼哈日哈韓的!)。 所以只要給這些東瀛武士一些甜頭,例如能夠不時的喫到飯糰子(因爲此時的東瀛正處於戰國時代,戰亂不休,所以產生大量沒有主人依靠的浪人武士,那是一個普遍現象,而這樣的武士窮困到了一個什麼地步呢?飯糰子什麼的就不去說他了(那是逢年過節才能喫到的東西) 在他們那裏有個最直觀的笑話,說是小武士的家裏除了被子和鍋,還有一塊大石頭,因爲當他感到冷的時候,可以舉石頭取暖。所以這樣的武士,只要給他嚐到一點甜頭,立馬就是忠心耿耿的給你賣命啊…… (並且東瀛武士還有一個特點,只要他宣誓向你效忠,那就會有狗一樣的忠誠!並且作戰起來也是非常勇猛),所以之前嚐到了甜頭的楊山蘆,到時候就會繼續大量進口東瀛武士(暫定三千人),這樣補充給敵後武工隊,以東洋狗對付韃子狗!這樣來削弱他的實力! 而以上種種,就是楊山蘆所做的佈置(另外再多說一句,在原本的歷史中,半年後的這次國運之戰之所以會失敗,其中朝廷財政趨於崩潰,錢糧不支(主要是糧食),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現在嘛,隨着山西全境大豐收之後,相信各種軍糧窘迫的情況就會得到極大的改善,而到了那時候,也就有絕對的底氣,和韃子來一場大決戰了!) 於是理清思路之後的楊山蘆,知道是韃子在算計他,卻並沒有什麼意外的……呵呵,狗韃子你想算計我,我還想算計你呢! 所以楊山蘆接下來就是非常期待的,等到這次的山西大豐收之後(夏收,也就是代表着解決了山西問題),到了那時,他就有充足的底氣(錢糧充沛,兵員充沛),來迎接這次大決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