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絕妙好計! 作者:未知 迎着衆人期待的目光,楊山蘆就是微微一笑,開始慢慢揭開謎底:“諸位,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如今敵我雙方都是大規模增兵,大戰已經一觸即發,只是這個開門的首戰打的如何,卻是非常關鍵的!甚至將直接影響到我軍的士氣!” “不過現在嘛,我卻是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也就是我軍可以減少兵力,然後圍繞着這個糧道做點文章。” (楊山蘆的意思就是,用來保護糧道的大軍,不僅沒必要增加,反而可以比之前洪承疇安排的三萬人馬,更加減少)。 然後他的這番話,就是更加引起衆人的驚訝了……都知道糧道的重要性了,還要減少兵馬? 不過在場這些武將,大多不善於謀略,所以這個其中,就有總兵王延臣直接說道:“鎮國伯,咱們都是粗人,所以你也不要再說這些彎彎繞了,有什麼妙招就直接說出來吧。” “好!”而楊山蘆聽了就是微微一笑,他之所以要這樣賣關子,不過是爲了引起他們的足夠重視而已。 而接着呢,他就是命人拿來了遼東的作戰地圖,然後用手點指着塔山和杏山之間的地段,其中的一個小黑點說道:“諸位將軍請看,這裏就是我陽和道東路於一年前,所修築的一個軍堡,名叫大定堡,諸位將軍想必是知道的吧?” “確實有這麼一個堡寨,可是那又怎麼了?”好幾個駐防遼東的總兵就是不以爲然的道,雖然他們都知道有這個軍堡,可是一來這個軍堡是陽和道東路自個修建的,沒問他們調運錢糧,二來駐守的軍士也是他們自己的,和他們無關,所以他們僅僅也就是知道,並沒有過多的瞭解(也就是並沒有覺得如何重要)。 而這個其中,也就是少數幾個總兵,像曹變蛟或者吳三桂這樣的人物,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不過接下來,楊山蘆已經揭開了謎底,他就是鄭重的道:“但是我要告訴諸位,這座堡寨很重要!甚至是等於我軍的第二個糧道!爲什麼呢?因爲這個堡寨裏,儲備着足夠我軍喫上一個半月的糧食!所以這樣一來,接下來的戰法是不是可以變一下了呢?我軍是不是就可以示敵以弱了呢?” “啊!”聽楊山蘆這麼一說,衆將都是驚喜交加的……居然還有這樣的好事?不聲不響的就儲備了這麼多的糧食?既然這樣的話,那看來是可以圍繞於此大做文章了。 包括到了這會兒,就算是那些反應比較遲鈍的總兵,差不多也都明白了……也就是說,這就叫做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狗韃子肯定也在尋找我軍的弱點,然後看到我軍長途運糧不易,很想切斷我軍的糧道的!既然這樣那就讓他們來好了!反正我軍有着大定堡的儲備糧,被他們切斷了也不會引起軍心動盪的。 但是反過來說,我軍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大做文章了,就好像楊山蘆之前說的,表面上糧道只駐守少量人馬(例如一萬到二萬人),暗地裏則在四周設下重兵埋伏,然後等到狗韃子興沖沖的前來截斷糧道的時候…… 並且以上戰略基於二個基礎,第一點,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到時候我軍前鋒已經前進到塔山一帶,威逼敵人杏山,松山防線,所以狗韃子肯定不會全軍而來的(例如來個三四萬東奴),這樣就有了全殲這股來犯之敵的基礎! 至於第二點,在這麼大的誘惑面前,就算是狗韃子有所察覺,其中似乎有詐,但是他們也一定會上鉤的……因爲切斷糧道的誘惑太大了呀! 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喫餓得慌,只要付出一點代價,切斷了明軍的糧道,讓明軍知道接下來沒飯吃了,即將面臨活活餓死的危險,那麼來犯的大軍還能穩得住嗎?是不是就會不戰自潰了呢? (包括在歷史上,狗韃子也正是這麼做的,然後切斷糧道之後,明軍果然大亂,一舉奠定了勝局) 另外能促使狗韃子做出這一判斷的,那就是還利用到了他們的一個盲點……也就是在狗韃子的判斷中,只要切斷了明軍的糧道,明軍崩潰那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可是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明軍還有儲備糧!而且還是n多的儲備糧!(這也就是楊山蘆的高明之處,並且早在一年前就爲此準備了,而且往大定堡裏大舉運糧,狗韃子還是完全矇在鼓裏的,因爲大定堡就建在海邊不遠,然後又是通過海路來運輸的,而狗韃子在海上的力量就是一片空白,所以還能知道明軍在搞什麼花樣嗎?) 所以以上這些,就是楊山蘆關於此次戰略的設想。 而等到楊山蘆說完之後,並且連各個細節都想到了之後,在場的文臣武將都是紛紛叫好的……妙啊!實在是妙!有了這麼大的一根胡蘿蔔吊在面前,狗韃子就算知道是陷阱,也會一腳踏進來的吧?(而且他們還不一定知道呢)而這要等到首戰獲勝,並且狠狠打疼了韃子的話…… 當然這其中最過於震驚的,那就是洪承疇! 老實說一開始崇禎皇帝命令他聽楊山蘆的,他還很不服氣呢,可是現在看來,不服不行啊……這位鎮國將軍居然在一年前就已經開始佈局,並且還是瞄準了最關鍵的問題下手,這樣的戰場判斷力…… 只是,洪承疇畢竟是有才幹的,他在仔細的想了一遍之後,就是發現了這個計劃中的一個薄弱點。 洪承疇就是擔心的問道:“鎮國伯此計很妙,但是這樣一來,大定堡的存亡就成爲重中之重了(因爲要消滅來犯之敵,都數以萬計,估計要打好幾天的),這要是萬一偷襲糧道的敵人沒有被消滅,卻被狗韃子把大定堡攻下來了,那我軍就真的要斷糧了!這個風險……” (一旦開始動用儲備糧,大定堡的祕密也就保不住了) “所以敢問鎮國伯,大定堡的防守可有把握?” “絕對放心——因爲大定堡的守將是閻應元!”楊山蘆就是信心十足的道。 “閻應元?這都從來沒聽說過呀!”洪承疇聽了卻是大失所望的,畢竟楊山蘆手下的那幾個大將,他也多少都有耳聞的,可是這個閻應元呢?卻是從哪裏冒出來的呀,都根本沒有聽說過! 可是見了洪承疇的擔心,楊山蘆卻是拍着胸脯說道:“洪督還請放心!我既然敢把他放在這個重要的位置上,那就有着絕對的把握!大定堡絕不會失守!並且我敢立軍令狀!” 我靠,既然都說到了這種程度,洪承疇也就不再擔心了……既然都敢立軍令狀了,那信心就不是一般的足了! 而楊山蘆真的有信心嗎?那是沒錯的,甚至不客氣的說,在這個時代,都找不出比閻應元防守更厲害的了! 想想看,閻應元是創下了什麼戰績?當初滿清入關,開始平定天下的時候,他以區區典吏之身防守江陰(不入流的小官,當地的官軍都跑光了)。 然後他率領十萬義民,抗擊二十四萬清軍鐵騎!憑藉一座孤城,和清軍激戰八十一天,使得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打死普通清軍七萬五千人!(史稱江陰八十一日)這樣的戰績,放眼中外那都是難得一見的! (另外再多說一句,閻應元的氣節,同樣感動天地,在苦戰八十一天後,城破之時,全城義民無一降者!包括閻應元在內,被俘後拒不向清廷貝勒下跪,哪怕被刺穿腿骨,血涌沸而仆地,卻始終沒有彎下膝蓋,最終英勇就義! 如此英雄,連清軍都爲之震撼!如此氣節,連天地都爲之感動!甚至到了後世,都有全國性的公祭,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紀念這段可歌可泣的光輝歷史!) 所以想想看,那麼艱苦的條件,都能防守八十一天,更不用說這是專門的軍堡,楊山蘆還早在一年前,就給他配上了五千玄甲軍用於防守,包括還有預留的後手……所以這要是還防守不住的話…… (當然讓出徵大軍協助防守那是不可以的,此時在這二百里的戰場上,都不知道密佈了多少雙方的哨探,如果有明軍進入大定堡防守的話,就會被韃子偵查得知,進而引起懷疑了) 於是這樣都安排好之後,大戰的序幕就開始悄悄的拉開了,(在此有興趣的書友可以看下相關地圖,例如譚其驤先生的歷史地圖集,這樣就可以更好的知道書中地勢,瞭解戰場謀略。 當然簡單的也有,這裏簡單說一下,山海關再往東北方向就是筆架山,然後清軍要截斷的糧道,就在筆架山和塔山之間,而作爲大軍屯糧地的大定堡,就在塔山和杏山之間,還是難以理解的話可以畫一張圖看看,呵呵) 包括最後,這個作戰方略還送到崇禎皇帝那裏,請他聖裁獨斷(其實就是走個過場,不拿過去是不尊重滴),不過就算這樣,因爲條理非常清楚,連崇禎這個對軍事不太在行的人,看完之後都是拍手叫好的! 甚至他在欣喜之餘,就在心中暗道不愧是他的戚少保啊!在一年之前就開始佈局的!而這樣一來,這場大戰下來,那是絕對能讓韃子吃不了兜着走的! 於是接下來,計劃完成後,就是開始緊鑼密鼓地展開了,也就是接下來大軍就離開寧遠,開始向着錦州的方向挺進(寧遠是屬於明軍的勢力範圍,而寧遠到錦州的這一百多裏,是屬於雙方的拉鋸地帶,所以大軍必須出動,留出足夠的空隙,才能方便韃子前來截斷糧道嘛) 崇禎十四年九月十三日,入援大軍到達了塔山,然後身後留出了約三四十里的空隙,足夠韃子來偷襲了,並且這一路上,還遇到一些東虜哨騎的攔截與騷擾,均被大軍前鋒一一擊潰,斬首八級。 (大軍移動中幾乎就是抱成團的,然後每路總兵之間的距離不過半里地,如果遇敵,幾乎飛馬便到,再加上外側又有騎兵護衛,所以那是相當的嚴謹) 當然,大軍到達塔山之後,在後方的糧道上,已經留下了二萬兵馬看護(比歷史上的三萬兵馬還少了一萬人),當然在暗地裏嘛,那就是留下了八萬兵馬暗中埋伏,就等狗韃子前來了! 至於到達塔山的大軍,由原來的十五萬,變成了五萬大軍,也完全沒有關係,一來大軍過萬,無邊無際,本身就很難看出具體人數,二來還有諸如減兵增竈的手段,所以完全不用擔心狗韃子能看出來。 包括最重要的糧道那裏,隨着大軍移動後,此時從寧遠到塔山的漫長路線上,正有無數民夫在往來不停的運糧呢,並且爲了確保狗韃子上鉤,在糧道上運的都是貨真價實的糧食,也就是一輛輛小推車上,放的全是真正的米糧,和正常情況別無二致。 而這樣一來,就可以讓狗韃子的哨探偵查清楚之後,回去稟報他們的主子了。 也就是說明軍的招數已經亮出,就看我大清如何反應了? ps 鞠躬感謝書友scjosdu的588打賞,發現已經連續多次打賞,在這寒冷的冬日裏,這就是滿滿的真愛啊……深情厚意,無以爲報,只能馬蹄子抱着鍵盤走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