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高句麗

作者:未知
大業二年山東濟南府英雄會的起義並沒有在朝廷中掀起什麼浪花,一方面是兵部沒把英雄會的造反當作天大的事情來看,另一方面是滿朝文武連同皇帝楊廣的心思都放在高句麗國上。 ≥≦ 二十萬隋兵在燕雲邊境對高句麗的的虎視眈眈以及聯合突厥一起進攻高句麗的恐嚇並沒有讓高句麗王高元臣服,反倒激起他的脾氣。楊廣派去的使者6知命被割了耳朵放回來,這對於一直認爲普天之下都是隋朝光輝籠罩的楊廣是個巨大的恥辱,在龍顏大怒的情形下,兵部的大臣自然不認爲楊廣會對濟南府的區區小事有興趣。 就好像後世的歷史學家中沒有人能夠說清楚如果不三徵高句麗,強大繁榮的大隋帝國是否還會崩塌一樣,也沒有人能說清楚楊廣這樣一個無論在才華還是氣質都具有偉大帝王資質的人物,是如何走到窮途末路一樣。歷史默默的把大隋帶上了一個岔路口,每個人的選擇都影響着歷史的走向。 攻打高句麗,這是使者在高句麗被羞辱之後,楊廣唯一的想法。泱泱中華,堂堂天朝,物華天寶,地大物博,有長江黃河,五嶽凌雲,京杭運河,東西兩都,文物賢才,何止億萬?四方諸國連強大如突厥也前來朝賀,只有區區蠻夷高句麗小國,藐視大隋,楊廣身爲天可汗,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 楊素已死,楊林遠在燕雲,蕭禹失寵被貶,朝廷總自五貴以下,都對出兵高句麗噤若寒蟬。此刻楊廣怒氣衝衝的坐在禁臠寶座上,目視羣臣。除了宇文化及等一二人支持出兵,其他大臣想反對確不敢出頭,都在猶豫。 “你們到是說話啊?”楊廣是何等聰明的人物,哪裏不知道羣臣的想法,他瞥了眼宇文化及,蕭禹被貶之後,楊廣對宇文化及最爲寵愛。 宇文化及領會到楊廣的意思,上前一步道:“皇上要兵攻打高句麗,微臣認爲此事刻不容緩。” 此話一出,朝堂上一片譁然,宇文化及卻不理會,繼續道:“如今天下各國都在東都朝拜皇上,這高句麗蠻夷卻在這個時候羞辱我朝的使者,分明是挑釁天朝的威勢。若不兵討伐,叫各國小窺了我朝,只怕各國會有異心。” 此話正中楊廣的下懷。高句麗地處東北,南侵百濟,西連契丹,東交靺鞵,北結突厥,隔海勾搭倭國,隱然有要霸佔燕雲以北以東廣大疆土的野心。楊廣無論是從身爲中國天子,要剷除這個潛在的對手的角度,還是從剛剛被尊奉爲天可汗,拿不聽話的高句麗開刀立威的角度,兵攻打高句麗,都是必然的選擇。宇文化及的話十分切合他的心意,楊廣當即道:“許公所言極是。” 裴矩也出列道:“啓稟皇上,高句麗時常侵擾我朝東北邊境,如今突厥已經降伏,四海之內,只有高句麗不肯臣服,若能擒拿高句麗王,收復秦漢時我國的土地,皇上的英名偉業,勢必傳播四海,功蓋宇內,爲千古帝皇第一人。”這一番馬屁把楊廣拍得十分舒服,笑道:“裴卿家言重了。” 馬屁大王虞世基哪能落在人後,也道:“皇上,如今突厥大汗正在朝中,若有突厥兵馬相助,再加上我朝天兵的神威,高句麗唾手可得。到時候臣請皇上去泰山封禪,成就千古美名。” 楊廣聽得喜不自勝,心道我少年時就統兵百萬評定南陳,結束數百年的分裂,我又有文采,天下士子論及我的詩文,也多有讚譽之詞。我興建東都,開鑿運河,臣服四方,哪個不是千秋萬代的功業?只怕秦皇漢武之輩也不及我的萬一。他想到這裏,情緒高漲,一拍龍案道:“我意已決,出兵五十萬,攻打高句麗,另徵民夫百萬運送補給。” 本還有大臣想要勸誡,見楊廣滿面紅光,知道他正沉浸在千古第一帝的沒夢裏,知趣的連忙閉嘴。有不知趣的則站出來說話了。 “皇上,高句麗不可輕伐啊。”說話的是納言劉炫。 楊廣臉色一沉道:“爲什麼不可伐?” “高句麗不可伐有三:聖天子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兵戈服人,否則失去仁義之心,就算討伐成功,卻不能收服其心,天長日久,高句麗一樣還會失去,此其一也;高句麗路途遙遠,氣候苦寒,大軍遠征,補給不足,勞民傷財,勝負未爲可知,僥倖獲勝,也是得不償失,此其二也;如今宇內昇平,百姓安居樂業,若動干戈,只怕有宵小匪類趁機作祟,禍亂國體,動搖根本,此其三也。”劉炫侃侃而談道。 楊廣見有人反對,本就一肚子氣,聽他滿口的什麼“失去仁義”,什麼“勝負未爲可知”,什麼“動搖根本”,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不容他再說下去,怒道:“大膽劉炫,妖言惑衆,來人啊,給我拖出去。” 驍果上前,將劉炫一夾,往外拖出,劉炫不死心的喊道:“皇上,若是一意孤行,只怕會有亡國之禍啊。” 楊廣更是勃然大怒,喝道:“給我把他亂棍打死!” 劉炫被拖了出去,羣臣戰慄,再無人敢多言語了。於是楊廣下令兵部尚書段文振制定出兵計劃,又命五貴散朝後單獨覲見。 散朝之後,宇文化及等五人來到掖庭宮,楊廣依舊面帶怒色,一見五人就道:“大膽劉炫,竟然口出妄言,我恨不得把他九族誅滅。” 裴矩忙道:“皇上息怒,這種鼠目寸光之徒,殺了就殺了,若是遷怒九族,只怕世人腹誹。” 楊廣點頭道:“算了,不提這人。我叫你們來,是向知道你們對出兵高句麗還有什麼見解。” 蘇威在朝堂上一直沒說話,此時道:“皇上,高句麗地處北方高寒之地,冬季嚴寒不可出兵,而夏季多雨,道路泥濘,何況路途遙遠,軍需運輸困難,若無完全的準備,還請三思啊。” 楊廣聽了沉默不語,半晌道:“你們還有什麼意見?” 裴矩想了想道:“皇上,蘇大人所說極是。依臣愚見,非得請突厥出兵相助不可。此外百濟國和高句麗有深仇大恨,可派使者前往遊說,與其聯盟,兩面夾擊,必定成功。” 虞世基也道:“路途遙遠運輸不便是實,臣請多徵召民夫,加開鑿永濟渠,以利運送。” 楊廣聽了二人的主意,喜道:“甚好。裴矩啊,你就替朕傳旨給始畢,叫他回國,訓練一支精兵,明年春暖花開,和我朝大軍一起出兵高句麗。虞世基啊,運河一事,你就擬旨去辦吧。” 裴蘊此時也道:“皇上,高句麗地處半島,不如在幽燕之地興建一批戰船,到時候水路並舉,可奏奇效。” 楊廣道:“此計很好,回頭叫兵部派人去幽州,叫北平王相助,建造三百艘戰船,兩路進擊,不愁高句麗不破。” 君臣商量了一會,五貴自然都說的是吉利話,楊廣越聽越有信心,只恨冬季將到,不能馬上兵。 “皇上,臣忽然想到一事。”裴矩道,“若是叫始畢可汗回國,讓東突厥休養生息,日後只怕還是會有禍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得不防啊。” 楊廣一皺眉頭,此事他也曾經想過,不過也不能把始畢常留東都。 “你有什麼辦法嗎?”楊廣問裴矩道。 “臣想不如找個宮女,以郡主的名義許給始畢,兩國結爲姻親,安撫始畢之心。再者我們暗中扶植西突厥的處羅可汗,遠交近攻,離強合弱,可防萬一。”裴矩道。 “恩,這個辦法不錯,那就照做吧。”楊廣這才放心下來。 大業二年十月中,始畢可汗與隋朝隆慶郡主成婚,十月末,始畢帶着隋朝的豐厚禮品,浩浩蕩蕩的回到了突厥草原。 一看到秋末的草原,始畢在東都洛陽一直鬱悶的心情終於緩解開來,不顧車隊,帶上親隨,縱馬躍進草場,打起獵來。 打了一個多時辰,始畢射死兩頭小鹿,興致高昂的向車隊回去,一邊走一邊唱着突厥的民歌。哈密措在一邊聽了半天,忽然道:“大汗,你真的要和隋朝聯手滅掉高句麗嗎?” 始畢嘿嘿一笑道:“你說呢?” “隋朝暗中扶植處羅,大汗不會不知道吧?”哈密措道。 “當然知道,漢人皇帝想用一貫的伎倆對付我們突厥,還以爲我們都是傻子呢。”始畢的眼睛裏,閃爍着蒼狼的光芒。 “那大漢打算怎麼應付漢人?”哈密措道。 “高句麗和突厥脣亡齒寒,咱們就算不幫高句麗,也決不能幫助漢人,到時候坐山觀虎鬥吧。若是中原亂了,說不定我們能揀到便宜呢。中原,可真是個花花世界啊。”始畢望着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感慨的道。 這一年秋冬之際,幽州海域,隋將元弘嗣在督造戰船;東都洛陽,源源不斷的糧草運輸而來,堆滿了數十個糧倉;洛陽到北平的永濟渠,在寒冬臘月依然開工;北平王羅藝和靠山王楊林的二十萬大軍,按照楊廣的命令,駐紮在幽雲之間,等候着春暖花開的兵時機。 一場席捲中國的大動亂,由此拉開帷幕。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