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到底是誰偷了魚?
慈寧宮的人來請宸後過去的時候,小姜瑤正窩在宸後懷中喫羊奶羹。
小奶糰子眨巴眨巴眼,表情好像在回味着什麼。
這邊宸後對那宮人說,“本宮這就過去。”
等到慈寧宮的人走後,宸後也不急不忙,依舊陪着女兒用膳。
領養皇子的事情,鬧得宸後腦仁疼,每天最開心的,莫過於陪着女兒用膳了,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着了。
這對母女倆都很淡定,沒有人提那金龍魚的事情。
但福喜宮的晴茉偷偷地看了一眼清妍,清妍一臉淡定,晴茉也深吸一口氣,努力鎮定。
等到用完膳,小姜瑤看着宸後換了一套中規中矩的羅裙,顏色竟然也是十分少有的素雅,她奶聲奶氣地說,“孃親,瑤瑤陪你一起去見祖母叭?”
禍是她闖噠,可不能讓祖母遷怒了孃親呢!
宸後卻溫柔地摸了摸她的頭,“多大點事,不就是幾條魚麼,肯定是宮中野貓叼走了,你祖母就是這幾日心情不好,尋個由頭而已。”
“尋個由頭,讓孃親去領養其他皇子哥哥麼?”
宸後表情一頓,她擡起頭,眼神凜冽地看向清妍晴茉,“是你們跟小公主亂嚼舌根?”
“奴婢不敢!”二人立刻跪下!
小姜瑤卻扯着宸後的袖子搖了搖,撒嬌着說道,“孃親,你不要這樣兇她們呀,是瑤瑤那天去御書房,聽到那些大臣對爹爹說的。孃親,你真的要領養其他皇子哥哥了嘛?”
“不,孃親只有瑤瑤一個,也只寵瑤瑤一個!”
宸後性子向來倔強隨性,就連親生的,她都不願意把寵愛從瑤瑤身上分走,何況那還是領養的?
而且最讓宸後牴觸這件事的是,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是有人在利用她。
宸後飛揚跋扈的性子,又怎麼甘願被人利用?!
宸後不想帶瑤瑤去,但瑤瑤卻撒着嬌,賣着萌,最後宸後無奈,只低聲說:“瑤瑤,如果太后兇你,你立刻就哭,然後回去找陛下,知道了麼?”
宸後自己被太后責罵幾句,也就算了,她可捨不得女兒被罵。
小姜瑤揚起巴掌大的小臉,笑得奶甜奶甜的,“祖母纔不會罵瑤瑤呢,又不是瑤瑤抓走了那金龍魚呀。”
不是她抓滴,是她喫滴,所以小麒麟沒有撒謊呢。
旁邊的晴茉跟清妍,兩個人頓時十分震驚!
公主到底是太年幼了,還是……真沒把那兩條魚當回事?
慈寧宮內。
梵香繚繞,氣氛卻比平時要焦躁了一些。
宸後猜測,太后是想要藉着這件事,又要敲打她。
但實際上,太后是真的心疼那兩條魚啊!
當初太后剛入宮的時候,那十幾條魚就在那池子裏了,太后當時雖然爲皇后,但後宮多事,心中苦悶,沒有辦法跟誰訴說,只好經常在臺湖邊,一邊餵魚,一邊跟那魚兒聊天,訴說其中苦悶。
後來她成爲太后,更是派人專門料理這裏。
宮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太后極其喜愛這臺湖中的金龍魚,竟然有大膽狂徒,抓走了魚!
還是長得最好的兩尾!
杜文溪在旁邊輕聲勸慰着,“皇祖母,您別生氣啦,肯定可以捉到那偷魚賊的。那魚兒指不定,就被誰養在水井裏,今日就能夠被送回來呢。”
太后沉着臉:“都丟了這麼久了,該不會被哪個混蛋給吃了吧!”
杜文溪大驚,“怎麼可能呢,誰這麼大的膽子,竟然敢喫皇祖母您珍惜的金龍魚!”
旁邊站着的心腹姑姑,擡了擡眼皮。
這杜姑娘也真是的,沒看到老祖宗正生氣,她怎麼還在旁邊拱火呢?
果不其然,太后皺眉扶額,怒氣更盛,“一定是哪個饞嘴的,偷走了那魚!宮人們肯定不敢,定是哪個宮的主子!”
難道是那最貪喫的錦妃?
倒也不太可能,錦妃雖然好喫,而且她的兒子九皇子也好喫。
但這對母子倆,膽子都不大,肯定也不敢冒頭,這種事情,他們絕對不會是主兇。
最多是從犯!
就在這個時候,杜文溪從旁邊碟子裏,拿了一塊糕點,吃了小半口,就放下了。
她有點嘆氣地說:“果然還是瑤瑤妹妹宮中的小廚房,做的點心最好喫呢。”
太后聞言,眸光頓了頓。
是了,這後宮之中有小廚房的主子,並不多,而且還大部分都是宮妃,誰會做這種貪嘴的事情?
可除此之外,福喜宮也是有小廚房的,瑤瑤還年幼不懂事……
太后皺眉道:“雖然不聽說瑤瑤貪嘴,但那宮裏宮外,連一個魚刺都沒有發現,想必也是哪個宮中帶回去自己給烹飪了的。”
太后已經完全被拐偏了,她也實在是憤怒,絲毫不認爲,那魚是被什麼夜貓叼走了,肯定是被人給偷了的!
成功地將太后的思緒,拉到了小姜瑤身上,杜文溪用手絹擦嘴的時候,嘴角微微揚起。
她那日在慈寧宮中午睡醒來,想要去找太后,結果偷聽到太后跟陛下說着立太子的事情!
結果陛下當時竟然說,其實立瑤瑤爲皇太女也不錯!
太后聽後,沒有直接表態。
但當時杜文溪一聽,頓時就慌了!
她從小就是被當成未來皇后培養的,杜家上上下下幾百口人,都等着她長大後坐上後位,光耀門楣。
所以,哪個皇子坐太子之位都行,甚至那已經有了正妃的永王坐上皇位,也不打緊!
杜文溪自信自己終究是有機會的,畢竟自己比那陸星婉年輕了不少,也優秀了不少!
可,如果是姜瑤成了皇太女,那以後還有她杜文溪什麼事啊!
正巧第二天,宮女就來報,說臺湖中的金龍魚丟了。
當下杜文溪就決定,不管這件事是不是姜瑤做的,都一定要賴在她的身上!
這樣,太后就會越來越厭棄姜瑤!
姜瑤肯定不會那麼順暢,坐上皇太女之位的!
就在這個時候,宮人進來稟告,“太后,皇后娘娘攜十三公主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