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顧家村
“哎呀,嫂子你來了,吃了嗎?一起坐下喫點。”
“不用了,葉妹子你快喫吧!俺喫過來的。”田招弟忙拒絕道。
“那嫂子你等我一會,我很快就喫完了。”
葉菲嚥下嘴裏的包子,端起碗把裏面的粥喝完,又裝了兩籠包子帶上。
她和秦時國交代了一聲,就和田招弟出門了。
出門後,果然就見熟悉的吉普車已經停在路邊等着了。
“劉,還沒喫早飯吧!這裏是吳姨早上剛蒸的籠包,趁熱喫掉。”
葉菲先是遞了一個牛紙包給駕駛座上的劉,又把另外一個紙袋塞到了田招第懷裏。
“田嫂子,也嚐嚐家裏親戚蒸的包子。”
完,不等田招弟開口,打開車門,拉着她坐在後座上。
“葉妹子,那嫂子就不跟你客氣了。”想到家裏的幾個孩子,她就沒有在推辭。
田招弟剛纔就聞到紙袋散發出的香味,就知道是裏面的肉餡的,這味道也太勾人了。
“對,就是這個方向,然後在往東拐,這條路走上一會,差不多就能看見俺們村了。”
一路上劉根據田招弟的指引,開了一個時,這纔來到一個村落。
大冬的,村裏人大都待在家裏炕上貓冬。
路過村口時,葉菲瞧見的石碑上,清楚的寫着顧家村幾個大字。
“田嫂子,你孃家這個村原來叫顧家村?”
“葉妹子,你咋知道的,俺們顧家村,已有上百年了。”
“前些年,俺們這疙瘩是紅旗公社的,俺們村是七隊的。”
“我就是覺得這名字有些熟悉,好像在哪裏聽過。”
葉菲想到老舅媽提起過,她外公家就是顧家村的,不會這麼巧吧?
“田嫂子,你們這裏有幾個顧家村。”她有些緊張的問道。
田招弟看着有些過於激動的葉菲,不解的道:“附近就俺們村,叫顧家村。”
“俺家是六零年逃荒過來的,那時候這裏就叫顧家村,有啥問題嗎?”
“那你們村上有姓鼓人家嗎?我姥爺他就姓顧。”
“我聽家裏人過,他老人家是贛南縣下面村上的。”
“他老人家是祖上是旗人,滿州鑲黃旗完顏氏人。”
“俺的乖乖,還有這麼巧的事情,俺們村大多數都是滿族人。
漢人只有一部分,大多都跟俺孃家一樣,是後來才落戶這裏的。”
田招弟到這裏,也意識到了葉菲問這個問題的深意,她眼睛一亮,“葉妹子,你姥爺該不會就是俺們村的人?”
葉菲點點頭,又搖搖頭,“我姥爺叫顧長順,我只知道他祖上是滿人,至於祖籍是哪裏,家裏人都沒有提起過。”
“葉妹子,你啥?你姥爺叫顧長順?”田招弟激動的抓住葉菲的胳膊。
“對,我姥爺叫顧長順,怎麼嫂子你認識?”
“哎呀,葉妹子,這真是太巧了,俺們村就有一個叫顧長順的,不過他現在不在了。”
田招弟着,眼眶有些溼潤了,“俺沒想到顧大伯是你姥爺,俺們兩家住的不遠。”
“俺時候,經常去他家玩,他老人家可好了,俺時候嘴饞,經常去他家喫糖。”
“顧大伯只有一個女兒,他老人家過世的時候,那時侯俺還呢?”
“顧大伯還是俺哥的救命恩人,俺哥時候貪玩掉進水裏,就是顧大伯把他撈上來的,要不然俺哥就淹死了。”
“你媽是不是叫顧琳娜,今年五十歲左右,長的老好看了。”
“不對呀?顧姐姐每年清明節都會回來上墳,你不知道嗎?”
葉菲聽到這裏,心潮澎湃,她強忍住激動的心情,問道:“田嫂子,顧琳娜就是我媽,我也是最近才知道。”
“我媽每年清明都會回來祭拜姥姥和姥爺的,只是她都是偷偷回來的。”
“我也不知道爲啥,我媽她從來都沒有主動,提起過姥爺他們。”
“後來,還是我結婚的時候,從老舅媽那裏聽來的。”
“我老舅媽你應該也認識,就是我姥爺的養女。”
“哎呀,你的是雲芳姐,她不是嫁給了俺們村的木生哥的嗎?”
“對的……顧木生是我表舅,他們現在生活在京剩”
“葉妹子,你真是俺們顧家村的人啊!這可真是太好了。”
田招弟完,不由激動的一把抱住葉菲。
葉菲也抱着她,眼眶有些紅潤了,“嫂子,真是太感謝你了,沒想到我出來一趟,還能找到孃家的親人。”
“葉妹子,你千萬別這麼,沒想到俺們倆還有這樣的緣分。”
“怪不得俺頭一次見你就覺得面熟,就是死活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你,現在可算知道原因了。”
兩人笑笑的,很快就到了田招弟孃家。
田招弟孃家的大門開着,院子裏有一箇中年婦女,正在劈柴。
“大嫂,俺回來了。”田招弟喊道。
聽到二姑子的聲音,那中年婦女擡起頭,露出一張有些滄桑的臉,看到田招弟後,她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二妹,你回來了。”
完,她放下手裏的斧頭,迎了出來。
“大嫂,這是俺們家屬院的軍嫂,她叫葉菲。”田招弟跟中年婦女介紹道。
“大嫂子,你好。”葉菲笑着打招呼道。
“妹子好,快進來坐。”
田招弟的大嫂姓張,她是個勤快人,這會看到兩人過來,就準備去燒水沏茶。
“大嫂,你別忙了,俺來就是跟你一聲,俺妹子要見見大哥他們,俺大哥在家嗎?”
“你大哥在村長家跟人侃大山,俺這就去叫你大哥他們回來。”
“大嫂,葉妹子沒來過俺們村,俺帶她跟你一起去,正好帶她四處轉轉。”
於是,田招弟帶着葉菲,跟在張大嫂身後一起出門了。
三人結伴而行,路上遇到村裏人,也都熱情的打招呼。
“招弟,這是你從哪裏拐來的妹子,長的可真俊俏啊!”
“招弟,你這妹子是城裏人吧!一看就不像咱村裏人。”
“招弟,你這妹子有對象沒,俺家侄子在城裏上班,人長的可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