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裸婚日常 第69節 作者:未知 大家紛紛重新排好隊,但是依舊議論紛紛。 補位的驗糧員是個年輕小夥,長相憨厚。 不知道是不是臨時被抓壯丁沒有經驗還是被被陳茶這一出鬧怕了,檢查很鬆,只要不太過分的都給過了。 陳茶他們順利交完公糧,拿着空袋子到旁邊去把多餘的糧食賣平價糧。 雙河縣這邊,還不允許私人買賣糧食,都是統共統銷,價格很低,小麥按照質量等級稍有不同,均價大約在兩毛六分九釐一斤。 陳茶和程樘只留了夠喫的小麥,剩下全都賣了。 他們主要做買賣,小麥放家裏佔地方不說還容易生蟲子招老鼠。 他們這一畝半地產了不太到六百斤小麥,自留了一百斤小麥,交了小二百斤公糧,剩下的三百來斤賣了八十二塊七毛錢。 陳茶看着手裏的毛票,直搖頭:“農民真是太難了!” 程樘往她手裏看了眼,“這也不是純收入,要扣除澆地錢,化肥農藥錢。其他人家還得扣除種子錢。” 陳茶默默算了算,“也就是說種地只能解決溫飽唄?”餓不死,賺錢就別想了。 程樘點頭。 百姓種地不就圖個溫飽? 陳茶不認同這種安於現狀的態度,“我看錢榆村是一年種兩季農作物,春種玉米或黃豆,冬種小麥。除了每年春秋收糧食要忙一段時間,其他時間完全有空做點小買賣什麼的,何必巴巴守着這點地呢?” “大約是因爲習慣了吧?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來的。再說多數人都沒文化連基本算數都弄不明白哪敢做買賣?何況去做生意得要本錢吧?做買賣也不是穩賺不賠,你覺得在錢榆村誰賠得起?” 陳茶自小生在買賣堆裏,她們那沒什麼地,老老少少懂事就開始做買賣,只是買賣大小不一。 所以特別不理解這邊百姓的思維。 就像大家也不理解她,一個女人家家的不圍着竈臺男人轉,天天拋頭露面成何體統? 陳茶在騾子車旁邊等着。 劉哥要賣的糧食多,光過稱也得一會兒。 程樘過去幫忙了。 還在排隊的李芳芳,看了看陳茶,猶豫了下還是朝陳茶走了過來。 第55章 、男人活好 “陳茶, 你真勇敢!我代表其他被苟大力刁難過的姑娘們謝謝你。”李芳芳由衷得道謝。 在陳茶來之前,李芳芳纔是錢榆村的村花,每次交公糧碰見這姓苟的都得被佔一下便宜。 像她這樣的姑娘還有很多, 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更不敢像陳茶這樣聲張。 多數姑娘都一樣把名聲看得重, 覺得被佔了便宜丟人的是自己, 更怕被人看不起不好找婆家。 而陳茶和她們不一樣, 敢說敢想也敢做。 別人也許不知道, 但李芳芳很清楚,程樘既然在這裏, 絕對不會讓陳茶被欺負,所以應該是陳茶倒打一耙。 可她這舉動卻無意救了很多受過苟大力刁難的姑娘, 包括她。 哪怕是今天,其實李叔跟李芳芳很早就來排隊了,只是李叔數了數人頭, 算着到他們還是苟大力驗糧,一咬牙拉着李芳芳又回到隊伍尾重新開始排隊,這才落到了程樘他們後面。 李芳芳也是沒辦法, 李叔傷了腰,李嬸身體不太好,還有個弟弟才八歲也指望不上。 這一袋子小麥足足八十到一百斤, 萬一需要晾曬,李叔一個人弄不了她只能來幫忙。 陳茶搖頭,“不是我勇敢, 而是忍氣吞聲只會讓苟大力這種人變本加厲。”小恩小惠她可以給, 這是做生意的習慣, 講究和氣生財少樹敵多交友。 但是想非禮她, 那就別怪她不客氣了。 李芳芳十分羨慕道:“這可不是光有勇氣就夠的,你很聰明。你跟我們這裏的姑娘都不一樣,難怪程樘那麼喜歡你。” 女人都很敏.感,李芳芳也一樣,她特別瞭解程樘,能清楚地感覺到程樘現在的變化,程樘對她和對陳茶是不一樣的。 陳茶笑笑,沒說話。 ****** 陳茶他們來交公糧,多裝了一袋小麥,尋思回去的路上順道去磨坊磨點麪粉。 磨坊在錢榆村和李家莊中間的位置,緊靠護河堤,有一個挺大的院子,大門口的牆垛子上用油漆寫了三個大字:加工站。 院裏面還住着幾十戶人家,有各種各樣的磨具。 磨面磨米什麼都行。 今天大家基本都是這想法,所以磨糧食也需要排隊。 陳茶閒着無聊,圍着磨坊大院裏面轉了一圈,發現磨坊東南角的院牆外,有幾棵桑樹。 她興沖沖地跑了出去。 這幾棵桑樹明顯有些年頭了,十分高大,枝繁葉茂。附近還有不少小桑樹,看樣子像是野生的。 滿枝丫的桑葚還有點青,陳茶摘了一個有些酸澀,看樣子還得過幾天能才能熟透。 陳茶圍着桑樹轉了幾圈,像是尋到了寶藏,十分開心,回來問程樘:“程樘,那幾棵桑樹是野生的還是這磨坊的人種的?” 程樘往她指的方向看了眼,搖頭:“不知道,大約是野生的。”他小時候就有。 “那太好了!”陳茶眼睛一亮,“那我們養點蠶好不好?這地方離咱家也不算遠,還能多點收入。” 程樘納悶陳茶怎麼這麼多賺錢的主意,於她而言賺錢就像喫飯一樣似乎是種生存的本能。 但他喜歡看她一說賺錢就眼睛發亮,眉飛色舞的模樣。 含笑點了點頭。 說做就做。 陳茶趁進城進貨的機會,去買了半張蠶卵紙。 雙河縣這邊並不流行養蠶,很少有人家做這個。 陳茶跑了大半個城,纔買到。 她小時候跟着外婆養過蠶,自己還是第一次當養蠶主力,沒敢多買,也怕那些桑葉不夠。 回到家,把留作堂屋的房間收拾了出來,當養蠶基地。 這事程樘幫不上忙,只能在精神上支持她。不對,在種桑樹這事上也支持她了。 陳茶想養蠶得有自己的桑樹地,她提議把自家耕地裏都種上桑樹。 如果換了錢榆村其他男人,堅決不會同意陳茶這麼做。 在錢榆村耕地就是村民們的生存之本,改種桑樹這種不能喫不能喝的植物他們堅決是不肯的。 錢榆村的村民在陳茶眼裏是極其迂腐,他們想守財奴一樣守着那一畝三分地,特別排斥嘗試新鮮事物。 程樘卻不怎麼在乎,這地本就是陳茶要回來的,再說他們現在也確實不指望地裏這點錢生活。 別說他做牀墊賺錢,就是陳茶的小賣部一天的收入也能趕上一個出去打工的壯丁。 當然,就是沒有其他生意,程樘也願意支持陳茶。 自己的女人,就該寵着。 ****** 他們買來桑樹苗往地裏種的時候,錢榆村其他村民正在忙着翻地種黃大豆。 播種之前也是一道又一道工序。 第一步叫犁地。或人力或牲口拉着耕犁在地裏走一遍,把帶着小麥根的地層都翻下去。 然後就是耙地。耙是一個跟門扇差不多大小的長方形木框,木框上裝着鋒利的鐵錐。 人站在耙的木框上或者壓上石頭之類的重物,也是靠人力或者用牲口拉着在地裏來回過幾遭。 旨在把土疙瘩都粉碎,把枯草麥根拖出來。 最後用鐵耙在細細的摟幾遍,把草根摟出來。 這才把黃豆種拌一點防止生蟲的藥,種進去。 種的話要用一種叫耬的農具,在錢榆村常用的木耬有一腿耬兩腿耬。 一腿耬特別小,需要一到兩個人,一般是一個人在前面拉,一個人在後面扶耬。 二腿耬要大一點,可以用牲口拉,人在後面扶着。 黃豆種裝在耬中間的漏斗裏,隨着走動漏進地裏,漏斗最下面還有一個鐵片在黃豆種進去以後,會拖一層土蓋上。 後面扶耬的人要掌握平衡保持耕種在一條直線上同時,發現有漏在地面上沒遮好的黃豆,還得及時用腳從兩邊扒拉土蓋上。 當然再有錢一點的就用機械,拖拉機頭後面按個播種機,一天耕種幾十上百畝都不在話下。 跟村民們繁瑣的種植流程比起來,種桑樹明顯容易的多。 挖坑種樹埋土澆水。 地頭上就是黃河水十分方便。 平時也不怎麼需要管理。 桑樹苗也沒花錢,提供桑樹苗的地方回收蠶繭,就要求陳茶養了蠶賣到他們那。 在雙河縣這裏,養蠶種桑的人是鳳毛麟角特別稀罕。 陳茶又成了全村的焦點,錢榆村村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一行人幹活幹累了,湊在一起站在地頭上看着陳茶指指點點。 “這程樘媳婦兒到底是哪來的?竟然種樹不種糧食,他們不知道秋天要交提留款?” “她不知道,程樘還不知道嗎?我看就是懶!種樹多清閒,種地多累?” “那可說不定,這女的精怪着呢!說不定是個發財的門路!村委那牆上還用油漆寫着着‘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呢!沒準人家覺悟高響應號召呢!” 話是好話,就是說話的人陰陽怪氣,硬是像嘲諷。 “你們也別都喫不着葡萄說葡萄酸!要我說這程樘媳婦兒比咱們精明!大傢伙都看不上程樘,又窮還坐過牢。可這陳茶跟着程樘過的日子苦嗎?結婚穿的喜服三百多一件!動不動就上集買肉。睡的是什麼席夢思軟牀。你們誰有這待遇?誰家閨女有人家過得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