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反物質炸彈
就需要兩個特殊的部分。
其一。
是利用原子,改造出原子武器。
原子武器的運行原理,是利用核外電子運行產生的動能,將原子本身,加速到光速。
這跟高超粒子流大炮,使用的原理相同。
只不過。
高超粒子流大炮,是外部給予原子動能。
原子武器,是原子本身的動能。
而且。
高超粒子流大炮,無論怎麼加速,都只能讓原子,運行速度,達到亞光速,無法突破物理宇宙法則的束縛。
但經過改造的原子,其本身就已經脫離了基本物質的範疇,是一種具備量子法則屬性的物質,所以,在現實物理宇宙,它的運行速度,受到的限制相對小了很多,能夠勉強達到了光速這個條件了。
在速度等同於質量的條件下。
原子武器的威力,將會無限大,大到連維度空間,都無法承受的地步。
甚至可以洞穿空間,直接開啓一條通往其他維度的通道。
如果再利用暗物質,釋放出來的暗道,從這條通道穿過,就能做到人工開啓蟲洞,隨意穿越宇宙空間距離了。
這種利用方式。
也是原子武器,對民間科技發展,有利的一面。
崑崙神舟的傳送門,就是先用原子武器,洞穿維度空間,然後用暗道,朝着指定座標,建立一條通道。
如果運用在軍事面。
原子武器,輕易就能摧毀一個星球,釋放出來的能量,還會產生維度黑洞。
但這也只是。
單純利用原子武器,對目標進行物理撞擊的破壞而已。
首先要知道。
物質本身不會消失,也不會發生總量變化。
就比如核聚變,核裂變,看似物質變多,變少,但加上物質釋放的能量,以及變化之後的原子質量,他們實際在同一維度,質量依舊沒有任何變化。
只有物質組成形態,物質基本結構,發生了變化。
原子武器的撞擊,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看做是核聚變,與核裂變。
因爲撞擊產生的能量釋放,必然會導致,攻擊目標的原子,在那一瞬間,發生劇烈的等離子運動,這種運動,就會導致連鎖的核變。
但是。
核聚變,核裂變,卻無法導致,物質進行升維,又或者降維。
還不是真正的反物質炸彈。
真正的反物質炸彈,還需要搭配光子電腦。
光子電腦在民間,是目前已知,最高級別的科技之一。
光子就是玻色子。
玻色子在常規溫度下,非常的不穩定,比如碰撞或者熱輻射,甚至在高溫情況下,玻色子還會發生塌縮。
恰巧。
原子撞擊攻擊目標,就會因爲核變,釋放龐大無比的熱能,熱輻射,碰撞本身的動能,又會加劇玻色子的不穩定性。
在人爲有意引導下。
玻色子的不穩定性,塌縮性,就會無限放大,從而影響到,周圍物質的原子。
這些被影響的原子,就會在撞擊的維度黑洞之中,一起被塌縮的玻色子,引導到另外一個維度。
在肉眼觀察上來看。
就像是一個無限小的奇點。
將周圍的一切物質,包括空間,都向內吸了進去,形成了一個獨特形狀的旋渦。
被吸走的物質。
會在其他維度,因爲持續不斷的反應,最終,徹底轉換爲其他物質形態,從這世界消失不見。
有人曾經猜測過。
在其他維度。
比如原子領域,看到的那些龐大無比的原子,以及神祕的原子生物,就是這種反物質抵消同一維度物質,升維,或者降維之後的產物。
所謂的真仙,這種純能量體生物,也是相類似的結果。
所以。
真正的反物質炸彈,實際由原子武器組成的爆炸端,與光子電腦組成的控制端,兩部分構成。
楊平曾經的暗壁計劃。
就是在需要的時候。
利用反物質武器,將暗壁本身進行升維,降維,從而破開太陽系的防禦,重新打開一條通往宇宙的道路。
而楊家村。
就是那個破開囚籠的地方。
繼承楊平知識的這具分身,也因爲知道楊平的計劃,一直都在楊家村地底下,祕密推進着這個計劃的實施。
站在組裝線前面,楊平看着八個機械爪,用暗物質放大的空間,道:“想要把一個原子,跟一個不穩定玻色子,組裝在一起,非常的困難。
我現在因爲時間不夠長,數據稀少,失敗的可能性,依舊達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一旦失敗。
坍縮的玻色子,就會連帶原子炸彈,一起從這世界上抹除掉。
所以,直到現在,我都只製造出了五顆反物質炸彈,還無法進行大規模的量產”
八個機械爪上面,暗物質形成了一個圓球狀型態。
圓球內部的空間,一直都保持着超低溫狀態,一顆原子,一顆玻色子,正在相互靠近,最終,需要把玻色子安裝進原子之中。
這樣會破壞,質子,中子,核外電子,形成的穩定原子狀態,變得無規律。
所以才需要光子電腦的AI大模型,不斷調整,不斷修正,重新計算新生原子的運行軌道。
如果兩者合一成功。
就可以,用特殊的低溫儲存罐,將製造好的反物質炸彈,儲存起來。
如果失敗。
那就會多增加一種數據,讓AI大模型推理,從而在未來,不斷提高反物質炸彈製造成功的機率。
楊康看着正在組裝的反物質炸彈,道:“我曾聽平哥說過,有一種叫三體結構的太陽運行方式,因爲無規律,一直困擾着很多人。
但是。
這種運行規律,最終還是被破解了”
“怎麼破解的?”楊平問道。
楊康看了一眼身邊的人,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彆扭感。
明明破解方法,就是楊平自己說的,但是,現在,楊平卻在問他這個問題。
楊康道:“沒有規律本身,就是一種規律”
“沒有規律本身,就是一種規律?”楊平重複了一下。
楊康點點頭道:“如果科技水平足夠高,根本就不要去管三個太陽,在怎麼運行,只需要不斷推算三個太陽未來的軌跡,就能提前發現,接下來的未來,三個太陽的運行規律了。
這種事情,對於掌握星際航行技術的文明,簡直就不值得一提。
又或者簡單粗暴一點,用一個更強的重力井,吸引其中一個,或者兩個太陽,跑到別的地方,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