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荊州的風潮
“哥!樹哥啊!你到底什麼時候拍的最後那一段,爲什麼我沒有一點印象。”
最先打電話來的是齊良,自從達成一線藝人的成就,幫陳樹人完成雙途徑曲爹後,這傢伙忽然就鹹魚起來了,各種商演和節目,能推都會推了。
每次當曾娟想說他的時候,他都會拿出陳樹人當初讓他們回來學演戲這事搪塞,一時間曾娟也有點無可奈何。
再加上去年齊良的辛苦,曾娟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所以在此次熱搜忽然爆發後,他第一個就給陳樹人打來了電話。
“這是另外拍的,因爲用不到那麼多人,所以就沒叫你們。”
陳樹人解釋道。
其實最後一期本就沒有這麼一段,是陳樹人覺得荊州篇似乎沒有一個和雍州篇景區事件類似的爆點,所以在求助赤紅後,最後纔有了這麼一出。
記得當時他將這個想法告訴荊州那幾位老藝人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覺得很不錯,想出演。
就連梅青伶也給陳樹人兜底說她也可以出演。
但最後,陳樹人還是選擇了一位氣質比較符合他想法的老藝術家,也就是那位當初和梅青伶唱對角戲的老頭子,韓萬稀。
當時不僅梅青伶等一衆老藝術家也沒有想到,韓萬稀自己也沒想到。
畢竟那麼多人,有一半的老人都表示可以參演,陳樹人完全可以有的選擇。
但最後爲什麼會選中韓萬稀呢?
韓萬稀等人都很好奇。
結果陳樹人最後道出的原因,卻讓除了韓萬稀以外的所有人,都笑的開懷。
“嗯……之前偶然見過韓大家發火的場景,他的氣質和麪相都比較符合我心中的人設,除了韓大家外,其他諸位的面相還是偏善了一些。”
這話直接讓原本因爲節目拍攝對陳樹人的態度有所改觀的韓萬稀黑了臉,如果有好感度可以查看的話,陳樹人絕對會看到那重新歸零的好感度。
不過當陳樹人拍完那小段劇情之後,韓萬稀對其的好感度又蹭的上去了。
特別是陳樹人在耗費了50萬佈道點,將自己精通級的【音視頻後期製作】技能升級到了大師級,用其製作了特效後,韓萬稀就差對着陳樹人說“要不你跪下,叫我一聲師父吧”。
而陳樹人所做的這一切,都沒有告訴節目組裏的其他人。
畢竟很多時候,節目的參與人員再看自己曾經經歷過的事情時,都不會有太大的情緒起伏,陳樹人這樣做,也算是一個變相的彩蛋了,能讓衆人稍微驚喜下。
不過陳樹人的想法是好的,但其他人卻不這麼想。
比如此時的齊良。
“樹哥啊,這麼好玩的事情,你怎麼就能隨便拉了一個人去拍呢?我不行嗎?我帶上鬍鬚也能當那個老頭子啊!再不濟,那個中介我不是特別合適嗎?”
“樹哥啊,你可知道我自從拍了《一起跑》後,就再也對其他節目提不起興趣了?從荊州回來,我每個月接的活,一隻手都數的過來,你怎麼能放着我這麼一個大明星不用呢?”
“說好的給我電影留個角色也黃了,哎,罷了罷了,過去的都過去了,但樹哥你一定要記得,下次有事要做的話,一定找我啊!能文能武,能唱能跳,現在還能演了!”
一連串的話從陳樹人手機聽筒裏如同機關槍一樣抖了出來,陳樹人最後只能“好好好”的掛了電話。
可齊良的電話剛一掛斷,其他人又打來了。
基本上都是一起跑節目組的人,他們有驚喜的,有質問的,有可惜的。
可不論是帶着什麼目的來的,最後都匯聚成了一個意思。
“樹哥帶我!”
除了這幾人外,也就孫文的出發點有點不一樣。
“我說樹啊,最後一期那個凌空換裝的特效,真是你做的?”
聽着孫文那質疑中帶着不可置信的語氣,陳樹人淡然的承認了。
“臥槽,我以前只以爲你會拍點小視頻,你這麼好的技術,我們的《石頭》還找什麼別人來做啊,你自己做不就能省一筆錢了嗎?”
陳樹人聽完翻了一個白眼。
“你也忒摳了吧?我們電影裏有什麼花錢的特效嗎?那些鏡頭轉換又有什麼剪輯難度?除了耗費點體力和時間外,是個剪輯師的都能做出來吧?”
“結果你就想節約那麼一點錢,讓我給你打黑工?你可當個人吧!”
孫文被陳樹人懟的有點不好意思。
“那什麼,我這不是爲了以後考慮麼,以後我們肯定要拍那種有特效的,特效可貴了,到時候要是資金不夠,你可不能不接!大不了我給你發工資總行了吧?”
陳樹人聽孫文還在打着讓他打工的主意,心中一狠。
要不,以後就只讓孫文拍現實類的電影?
有特效的再另找別人吧,高南華和張國峯就挺好。
孫文自然不知道陳樹人想法,要是知道了,絕對抽自己幾個嘴巴子!
可他不知道的是,陳樹人的這個想法,造就了他在現實類電影中什麼樣的地位!
之後陳樹人又一一回了很多人發來的消息,就連遠在梁州的秦寶寶都通過技術手段收看了一起跑的最後一期,給他發來了消息。
“陳木頭,以後給我也拍一個那樣的變裝視頻吧,太颯了!”
陳樹人看完一笑,回了一句“沒有問題”。
……
陳樹人自己的事情逐漸平息,但他引發的鬨動,卻還再繼續蔓延着。
說起來,陳樹人也只在青州和揚州有點名聲,除了這兩州,哪怕是雍州,陳樹人僅僅是因爲鳳凰奇蹟這個組合才讓一些人知道“木頭人”這個筆名。
至於在荊州,可能在這最後一期之前,知道黃海的人,都比知道他的多!
這也是幕後工作者一大弊端。
往往能在日常生活中傳到你耳中的那些幕後人員的名字,絕對是一方面領域的牛人。
不過當荊州篇最後一期播放後,荊州人第一時間就記住了這個凌空變裝的年輕人。
“這小子是誰啊,還別說,這兩下子還真有兩下子!”
“好久沒有看到這麼讓我感動的宣傳視頻了,如果早一些時間,戲曲界的那些人能這麼宣傳戲曲,那我說不定也是梨園弟子中的一員。”
“行了吧,真當梨園弟子是你想當就能當的?你先得明白,有了這個視頻,也只是想學戲曲的人的基數多了,而不是說你就能成爲梨園弟子。
之前你沒有這個天賦,在學戲的人多了之後,你還是沒有機會,甚至可能機會更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