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時間,都去哪了呢?
樹粉羣體中的爸爸粉,怒了。
怎麼?
爸爸不重要,不聽爸爸的,只聽媽媽的?
於是乎,忿怒的爸爸粉開始傳謠了:“樹哥不喜歡他爸爸!”
一傳十,十傳百,直接傳上了熱搜,蓋住了【聽媽媽的話】。
有贊成就有反對,媽媽粉們看到這些爸爸粉們亂來,都爲陳樹人站隊。
“怎麼就不喜歡了?周義清的那首《父親》,不就是樹哥寫的嗎?”
“哦,寫《父親》的時候,你們一聽一個不吱聲,寫一首《聽媽媽的話》,你們就不平衡了?”
“就是,小心眼的男人!”
儘管媽媽粉這次也很給力,可這次事件,還是有一批人帶着別樣心思的。
陳樹人這邊直奔天域的時候,他家裏陳父和裴父也在聊天。
“老媽喜滋滋的去裴叔家找阿姨嘮嗑去了,等下……”
隨後也嘆了一口氣。
“要麼樹哥出來解釋一下,要麼,就再出一首關於爸爸的歌!”
陳樹人這歌,寫的不錯歸不錯,他還不至於爲此喫醋。
“……老媽不管管嗎?”
陳依依打電話給他的時候,話裏都帶着笑:“二哥,老爸今天沒喫多少飯,在陽臺抽了一天的煙。”
陳樹人無語。
“裴叔也來了,和爸爸在陽臺一起抽菸呢,要不,你給爸爸打個電話解釋下,那是藝術創作,不涉及私人感情,網上是亂說的。”
“咳咳。”
……
可誰讓裴世婷聽了後,時不時的就在家裏唱,哪個老父親能受的了這種刺激。
這些天,真就離不開天域了。
“要不,你給小樹說說,讓他再寫一首聽爸爸的話?我看現在網上都在說這事,咱這也是順應潮流了。”
裴名揚被煙給嗆到了。
這,不是面子的問題。
事都已經出來了,雖然陳樹人沒有那個意思,但架不住衆口鑠金吶。
“你要是把煙滅了,我還信你說的。”
可能陳父自己也沒有想到,他不是以成功商人的名義上熱搜,而是以這種情況,上了熱搜。
“……我知道了。”
陳樹人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已經晚了。
裴名揚看了後,心中暗罵這傢伙死要面子。
天域也沒有任何通知,這個態度就像是在說,你們鬧你們的,鬧夠了就自然會安靜了。
“老陳吶,我說你也不要太沮喪,男孩和媽媽親,女孩和爸爸親,一首歌而已,沒什麼的,再說了,不是已經有一首《父親》了嗎?怎麼,還不夠?”
於是,一則【樹哥父親】的熱搜,就衝了上去。
陳樹人忽然聽到陳依依噔噔噔的腳步聲,隨後就又聽到了陳依依的聲音。
說完,陳立元就又掏出了一根菸點燃。
陳立元瞥了一眼苦大仇深的裴名揚說道。
陳樹人掛了電話,卻並沒有給陳父打過去。
不過隨後他想了想,要是自己有兒子,會不會開這個口?
裴名揚笑着搖了搖頭。
裴名揚看着陳立元,慫恿道。
這個心思,沒多久就暴露出來了。
嘆了一口氣,陳樹人又朝着天域走去。
裴名揚深深的吸了一口煙,安慰道。
網上的話題熱度越來越高,可陳樹人就是一句話不說。
“可拉倒吧,我要是說了,豈不是坐實了我喫醋?我陳立元會喫醋?不可能的!”
此話一出,原本站隊陳樹人的那些媽媽粉們,也不吱聲了。
這種沒有對手迎戰的爭吵,很快就進行不下去了。
原本還想着早點去梁州,給幾人多上幾天演技課,現在看來,這個時間又要往後推了。
平時也不見她在家唱《父親》啊!
能多聽一首歌,誰不想多聽?
直到夜幕降臨。
就在爸爸粉們已經開始妥協,將自己帶入孩子的身份去聽《聽媽媽的話》的時候,陳樹人那久久沒有動靜的賬號,忽然就詐屍了。
“首先,澄清一下,我愛我家裏的所有人,不存在你們說的那種情況。
其次,我這次不是妥協,我只是不想因爲網絡上你們不負責的話,傷害到爲我們操勞的一輩子的父母們的心。
所以,一首《時間都去哪了》,送給所有,偉大的父母們。”
這段話之後,還附帶了一個視頻。
有網友迫不及待的點了進去,然後就看到了陳樹人在錄音室錄歌的畫面。
這可能是陳樹人爲數不多,露臉唱歌的視頻了。
越來越多之前鬧事不嫌事大的人都聞訊而來,雖然陳樹人說這不是妥協。
但在他們心裏,這就是妥協!
所以,這些人都有種勝利了的心態。
隨即,有樹粉點進了視頻,開始聽這首陳樹人嘴裏‘不是妥協’的歌。
視頻中,陳樹人臉上帶着一絲溫柔的笑容,目光看向空處,似乎那裏,也有人在看着他。
當歌聲響起後,所有前來聽歌的人,卻沒有聽到他們所期待的那首‘聽爸爸的話’。
他們期望的是,陳樹人能以孩子的視角,出一首與《聽媽媽的話》一樣的歌,讓爸爸們也高興高興。
可他們得到的,卻是一首以父母爲視角的歌。
他們聽到的是無奈、回憶、付出、不甘,當這些情緒和歌詞一起涌入他們心裏,匯聚而起的,是心酸與後悔。
這些在網絡上搞事情的人,大部分都是剛做父母,或者做了三五年的父母。
可他們卻不知道,有些人,已經做了幾十年的父母。
他們這些做了三五年父母的人,以爲自己很辛苦,但那些站在他們身後的人,卻從來沒有喊過一聲苦。
那些苦,早已融入了他們的皺紋和白髮中去了。
……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
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
陳樹人一首歌,讓所有之前嚷嚷的網友,全體沉默了。
他們齊齊刪了之前的留言。
有年輕人拿起手機,給家裏打了一個電話,說了一句想父母的話,得到的卻是父母的驚慌與擔憂。
原來,他的關心,在父母眼裏是不正常的信號。
有成功人士開車回家,準備和獨居的父親多待一會,可當他開車到家的時候,看到的卻是獨自一人,坐在院裏發呆的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