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李施主慈悲
此刻見林小鹿一人震懾住了所有人,念頭中不禁升起了一絲詫異,也第一次注意到了那個持刀震懾所有人的少年。
“看來,得提前了啊~”
此刻,天空中的劉伯陽臉色難看,他看了看周圍紛紛低着頭,不說話的同學,立馬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這幫人不想做出頭鳥,但又不願放棄天人境機緣,所以就在這兒看,畢竟林小鹿現在的矛頭只指向自己,所以他們想坐山觀虎鬥,靜觀其變!
真奸啊!
氣憤的劉伯陽又看了看一旁擡頭望天,瀟灑展示着下半身的公羊夏木,心中又是來火又是憋屈。
說好了共謀天人境機緣的呢!
你咋就能脫的這麼快?
狠狠瞪了公羊夏木一眼,然後他看向了下方虎視眈眈的林小鹿,腦海中飛快思量要不要瞬移逃跑,可這個念頭剛產生,他就發現自己被一種奇怪的氣給禁錮住了。
劉伯陽雙目一凝,發現下方的羅剎族族長正目光泛冷的看着自己,那眼神彷彿在說——小樣兒,五百多人老夫控制不了,你一個人老夫難道還控制不了?
看到這個眼神,劉伯陽徹底懵了,在這種無路可退的情況下,他不確定林小鹿究竟是嚇唬自己,還是真要違背師命殺了自己,他不敢賭。
最終,在天空中所有同學,以及下方所有羅剎憤怒的注視下,少年萬念俱灰,隨用力一震,其褲子瞬間灰飛煙滅,露出光溜溜的下半身。
而在這之後,他就從天而降,來到目露殺意的林小鹿面前,抱拳笑道
“哈哈哈哈,林兄,今日之事其實是一場誤會,林兄放心,在下以後都不穿褲子了,誰穿誰小狗。”
說完,他又轉向羅剎族族長,滿臉愧疚的說道
“老先生,在下願負荊請罪,今後爲各位做牛做馬,並且在下願將納戒中所有寶物獻上,賠償諸位的損失。”
最後,他又看向了雙目被毀滿身血污的迦勒,直接痛哭流涕道
“這位兄弟,誤會啊!在下今後願做你的眼睛,給你養老賠償你,還望”
“譁!”
一道破空聲突然響起,林小鹿的大庚青銅器揮出,話說到一半的劉伯陽驚愕萬分,連忙用靈力格擋,但根本擋不住,靈盾“哐!”的一聲直接碎裂,整個人亦是被轟退出百米,一頭栽倒在地!
這突如其來的一刀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不少人都有些驚歎林小鹿的殺伐果斷。
其實劉伯陽道歉的時候,在場已經有比較老實的羅剎族人放下殺心,畢竟他們常年與世隔絕,對人對事還都比較單純,但林小鹿可不會這麼想。
在他的理念裏,做了惡事,就要拿命來償,雖然劉伯陽只是折磨羅剎族人,但他認爲有意折磨比殺人更嚴重,畢竟看看這些滿身血的羅剎族人就知道,他們先前受了怎樣的痛苦。
這種痛苦,必須要死人才行!
場中,劉伯陽掙扎着從地上爬起,嘴角處亦是淌出一抹血絲,他看了看後方的同學,見他們依舊沒有人願意幫忙,當即狠狠一咬牙,怒吼
“林小鹿!你特麼給臉不要臉,要打是吧!我陪你打!”
話音一落,猶如困獸之鬥的劉伯陽當即飛出,背後更是亮起極致的紫色光芒!
看着極速衝來的劉伯陽,林小鹿神情孤傲的冷哼一聲,提起刀,內力覆蓋巨大的刀身,準備一刀砍掉他的頭。
其他人也都好奇關注着,可就在雙方即將對上的一刻。
“嗡嗡嗡嗡嗡……”
一道連續不斷的嗡嗡聲突然在天地間響起,在場的人聽到這股聲音後皆是一愣。
場中,林小鹿和劉伯陽的動作同時停下,疑惑的聽着聲音,燕不一族長蒼老的目光也陡然一凝,轉頭看向左側的天空。
順着他的目光,羅剎族人,人族修士等紛紛看了過去,他們看到,在左側的高空之上,站着一位身穿紅衣,頭戴鳳冠的新娘子
……
……
七天後,修仙界,無限宗
金黃色的璀璨天空下,李明儒提着酒葫蘆,悠哉悠哉的從一衆天人境大能中間路過,他一邊走,一邊欣賞着這些大能們或不屑,或憤怒,或尷尬,或緊張的眼神,然後怡然自得的笑了笑。
臨近山門口,一身金色袈裟的和尚面無表情的看着他,雙手合十,微微作揖道
“宗主已在裏面等候李施主多時。”
李明儒笑眯眯的點了下頭,路過低頭的和尚,走向臺階。
“嗯?”
走到一半李明儒忽然停下腳步,扭頭對着和尚的背影微微一笑
“釋迦,你是不是準備圓寂了?”
聽到這話,在場的天人境修士紛紛一驚,一個個不可思議的看着金光閃閃的和尚。
和尚沒有否認,而是笑了笑,背對着李明儒道
“做錯了事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直面錯誤的勇氣,貧僧最近是有轉世重修的想法,李施主大能,竟然可以看出來,佩服。”
聽到這話,李明儒點了點頭,然後笑問
“你圓寂了,誰來做佛主?”
聽到這個問題,釋迦坦然笑道
“無垢法師雖然年幼,但貧僧卻在他身上學到了許多。
佛講衆生平等,既然是衆生平等,故根本不需要主。”
此話一出,李明儒的目中露出了一絲詫異,隨後他想了想,來到釋迦身後,拿手指對着他的後腰輕輕一點。
釋迦愣了一下。
“當年你偷襲本座,用剎帝利金剛杵刺傷本座的後腰,現在本座還給你,咱們就此兩清。”
釋迦笑了,轉過身,看着李明儒,然後雙手合十再次頷首鞠躬,聲音恭敬道
“李施主慈悲。”
場中,其他的天人境大能們紛紛目瞪口呆的看着。
這場持續了數百年的恩怨,居然在這一刻,消了。
和釋迦聊了幾句,李明儒才踏上階梯,提着酒葫蘆,走進恢宏的大殿,殿內,沐朝歌正坐在寬敞的主位上,一言不發的待着,不知在想些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