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萬衆一心,其利斷金 作者:未知 州橋的夜市依舊繁華。 沈安的生意依舊火爆。 三個潑皮如約而至。 “這是給你的錢。” 一小串銅錢被丟在了地上,爲首的潑皮漫不經心的拿起一個鍋貼,說道:“你轉行吧。” 沈安看看地上的銅錢,微笑搖頭。 這是準備強買強賣。 潑皮隨口吃了鍋貼,說道:“以後這鍋貼就只能是我們做,你不同意?” 這話逼格有些高。 沈安牽着妹妹,笑的很坦蕩。 潑皮怒道:“掀了他的攤子!” 沈安嘆息道:“我是同意的。” 潑皮轉怒爲喜,悻悻的道:“算你懂事……” 沈安面露難色的道:“可是……” “可是什麼?” 潑皮看着沈安身邊的果果,獰笑道:“汴梁的孤兒可不少。” 沈安笑呵呵的指指他的身後道:“可是他們怕是不會同意。” 潑皮怒道:“誰?” 他猛地回身,就見身後站着一羣男子。 他認出了其中的幾個,不過是其它地方擺小攤的小販罷了,平日裏他隨便拿他們的東西都沒人敢反抗。 這樣的人再來幾十個他也不怕。 “滾!” 他爆喝一聲,覺得頗有些大將的風采。 沈安在心中爲他默哀一秒鐘,然後那羣小販就怒了。 “打死他們!” 這些小販都指望着沈安的鍋貼來翻身,如今竟然有人想奪取做鍋貼的祕訣,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要絕了大家的活路啊! 歷朝歷代的百姓都是最善良的,彷彿刀架在脖子上都不會反抗,可那是因爲沒人威脅到他們的生存…… 三個潑皮能在夜市廝混,自然是武力值超強。 可在沈安和圍觀者的眼中,這三人就像是三個孩子。 只是頃刻間,三個潑皮就被人潮淹沒了。 慘叫聲很慘烈。 沈安見果果看的目不轉睛的,就捂着她的眼睛。 可果果卻透過指縫在偷看。 三個潑皮被按倒在地上,那些小販們圍在邊上踩踏着。 沈安嘆息道:“奮鬥是我的性格,成功是我的目標……這是何苦來哉!” 等巡檢司的人來驅散了小販們時,地上只剩下了三個奄奄一息的潑皮,以及幾隻鞋子。 巡檢司的人很艱難的才認出了這三個面目全非的潑皮,然後驚訝的看着那些小販。 那些小販在振臂高呼着:“萬衆一心,其利斷金!” “鍋貼,剛出鍋的鍋貼了!” 沈安有些心虛的開始吆喝起來。 傳銷的手段很好用。 不,是太好用了。 不過是幾天的時間,這羣小販竟然團結的如此的無所畏懼。 可要是有人發現這裏面愚弄人心的可怕之處,沈安覺得自己估摸着得帶着妹妹遠走高飛了。 “我們是最棒的!加油!” 一羣小販高喊一聲,然後在巡檢司的面面相覷中各自散去。 這些小販的膽子什麼時候那麼大了? 三個最彪悍的潑皮栽了。 第二天消息傳了出去,周圍的商戶歡呼雀躍,卻也莫名其妙。 “是小販們打的?” 商戶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那三個潑皮下手陰狠,卻從不留把柄,而且據說在巡檢司裏也認識人,所以很是飛揚跋扈。 他們竟然團滅了? 而後傳出他們團滅是因爲逼迫一個小販,更是被奉爲謊言。 “汴梁城什麼時候輪到小販做主了?” 於是州橋夜市又多了不少人。 大家圍在沈安的小攤周圍,目光炯炯的盯着他,就想看出這人有什麼本事,竟然能驅使那那些小販效命。 人太多了,果果有些怕,就站在沈安的身邊,一手牽着他的衣裳下襬,一手捂着自己的眼睛。 “別怕。” 沈安在教幾個最笨的小販做鍋貼。 鍋貼的外觀很好仿製,但核心的卻是粉絲和調味汁的作法。 沒有這兩樣東西,做出來的鍋貼差了一大截。 核心的東西他們已經會了,卻在做鍋貼的程序上一籌莫展。 “要先刷油,不然粘鍋。” 沈安一步步的教着,然後又讓他們自己上手,他在邊上指導。 一天五文錢,一個月就是一百五十文左右。 他教了五十三人,只要有四十人堅持下來,那他一個月別的不幹都能有六貫錢入賬。 房租是三貫錢,剩下三貫錢他準備存起來。 回到家中,他把銅錢放進罐子裏,然後對果果說道:“咱們給果果存嫁妝。” 果果打個哈欠,卻對所謂的嫁妝根本沒興趣。 …… 長途跋涉對沈安兄妹的身體影響很大,都瘦了不少。 所以沈安在變着法的做美食。 一隻雞在陶罐裏上下翻滾着,香味濃郁。 果果站在邊上,手中握着幾根參須。 人蔘入藥的歷史很久了,但是在此時並未被神話,所以價格不貴。 只是果果還小,沈安不肯多放。 他揭開蓋子,香味隨着蒸汽一起瀰漫出來。 “好香。” 果果歡喜的把小手放在側面,然後被蒸汽薰了一下,就慌張的叫了起來,然後慌忙把手中的參須丟進去。 “哥,好燙。” 果果衝着沈安撒嬌,沈安笑着把她摟在懷裏,告誡道:“下次不許把手放在上面,會被燙成豬蹄的。” “哥,豬蹄是什麼?” 果果仰着頭問道。 沈安覺得自己有些疏忽了妹妹的教育,就把火撤小了些,請了房東幫忙照看。 兩兄妹買了文房四寶,沈安想買書來着,只是那價格卻讓人望而生畏。 早飯是香噴噴的雞湯泡飯。 面上飄着些黃色油花的滾燙雞湯喝一口就覺得渾身暖洋洋的。 果果拿着個小木勺在努力的喫着。 沈安撕開雞腿的肉放進她的碗裏,然後得了一個大大的笑臉。 “哥,咱們的家呢?” 果果突然想起了雄州的家。 沈安無言以對。 房子太貴了啊! 沈安先前在買文房四寶時隨口問了一下,結果那夥計卻一臉不屑的說不是有錢人就別想了。 一千貫左右的只是普通地段,普通房子。 好一些的要幾千貫,讓人望而生畏。 “沒想到這裏也有房地產啊!” 沈安的骨子裏依舊是個傳統的華夏人。 立業是第一要求。 但是他計算了一下,對靠着目前的收入買房沒有信心。 一個月三貫,一年不過是三十多貫,要五十年才能買得起內城像樣的院子。 當年仁宗想擴建皇宮,最終卻放棄了想法,大多人說是皇帝仁慈,可沈安現在卻懷疑是拆遷不起。 一個院子上千貫,靠近皇城的肯定更貴…… 現在都時興房地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