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大宋的根基(爲教主白銀大盟加更10)

作者:未知
“翁翁,您今日可好了嗎?” 趙仲鍼進了房間,見趙允讓在看書,就行禮。 趙允讓擡頭,見他穿了便裝,就說道:“已經好了,你這是要出門?” “是,孫兒想去太學看看。” 趙允讓點點頭,說道:“城中有些流民,小心些。” 等趙仲鍼走了之後,老僕說道:“阿郎,小郎君看着鬱鬱寡歡呢!” 趙允讓冷笑道:“那羣畜生……” 趙允讓活過來了,宮中的趙禎反應很有趣,竟然令人送了許多美食來,這讓郡王府中的一干兒孫們覺得不大對勁。 若是真的關切,那麼宮中來的就該是御醫,最好是常駐。 送美食…… 這是譏諷趙允讓喫不下東西嗎? 府裏最近的氣氛不大對,那些兒孫經常來了都是欲言又止的模樣。 這是不是……俺們家沒戲了? 這話沒人敢問,怕被趙允讓打罵。 可趙宗實那邊卻漸漸的少了人去,有些門前冷落。 這是什麼意思趙仲鍼很清楚。 他漫步街上,看着行人如織,呵出的霧氣此起彼伏,十分好玩。 他漸漸走到了橫街,見裏面有不少衣衫襤褸的人,而且都是攜家帶口的,就順着邊上走了進去。 這些百姓大多面有飢色,但臉上卻帶着笑容。 他一直走到了太學的大門外,纔看到了熱氣騰騰的景象。 “閃開!” 太學門口擺着兩張桌子,上面堆放着高高的蒸籠。 裏面一聲高喊,接着一摞冒着熱氣的蒸籠被人擡了出來。 兩個學生過去幫忙,把蒸籠卸了下來,那些百姓就開始往前涌動。 “都別擠,都有,今日的饅頭管夠!” 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趙仲鍼循聲看去,卻是王雱。 此刻的王雱站在邊上,摺扇插在腰間,聲嘶力竭的在叫喊着。 “好,管夠管夠。” 排在前面的是一個老漢,他牽着一個孩子,笑眯眯的等着。 蒸籠被揭開,頓時一股子香味傳來。 “是肉饅頭!是肉饅頭!” 人羣裏有孩子在叫嚷着。 “對,是肉饅頭。” 沈安出來了,他也端着三層蒸籠。 趙仲鍼過去幫了一把,兩人把蒸籠放在桌子上,然後學生們開始喊道:“一個個來,邊上有熱茶,茶水裏有藥,喝了能防疫病。” 邊上的桌子上放着一個大罈子,上面熱氣蒸騰,藥材的味道很濃郁。 饅頭到手,那些百姓就順着牆根蹲着,有孩子的就先照顧自己的孩子吃了。 “好香啊!” 咬一口肉饅頭,面軟,裏面還帶汁,那香味濃郁,讓人喫一口就停不下來。 “好喫!” 一個婦人幾口吃了,然後又去邊上用竹筒子打了茶水喝了,這纔打了個嗝。 “這太學饅頭真是好喫啊!” “對,太學饅頭真的好喫。” “比……比那年某在潘樓喫的饅頭還好喫。” “你也去過潘樓?” “那可不是……樊樓外面有家賣饅頭的,好喫的不得了。” 一個大漢雙手籠在袖子裏,舔舔嘴脣,吸吸鼻子:“當年某也是有錢的,只是後來……招了災,沒法,只得把田地賣了,後來幫人種地……就落魄了。” “這就是自耕農的脆弱。” 沈安在低聲說話:“他們並沒有多少積蓄,一旦遇到個天災人禍,破家只是尋常……” 趙仲鍼點點頭,眼中有些憂色:“大宋……上次在莊上某看過那戶人家,別說是天災人禍,就是多生幾個孩子,怕是都養不活了。” 自耕農是根基,但大宋卻保護不了自己的根基。 “那些造反……” 沈安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賦稅太重了仲鍼,他們活不下去,自然會想辦法……造反大多是想引發重視,然後……殺人放火受招安,這可笑不?” 這個時代真是很奇葩,汴梁城中處處繁華,但你到貧民區去看看,到鄉間去看看,就會知道這個時代的農民們依舊沒有變化,依舊是在掙扎求活。 盛世流光溢彩,可之下往往有黑暗。 後來的青苗法有政府牟利的一面,但也有百姓在青黃不接時日子艱難的顧慮。 王安石想着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官辦的青苗錢利率低,算是幫百姓減輕了負擔,可手法和實施卻成了問題。 在這個年代,任何事只要掛上官辦的牌子,幾乎就代表着上下其手,也代表着最後只剩下一地雞毛。 趙仲鍼點點頭,沈安繼續說道:“而賦稅重是什麼原因?” “耗費太大,三冗。” “差不多,如今朝中每年都會入不敷出,所以必須要改革。” 每年都玩赤字,再玩下去就要破產了,最終只能再加賦稅。 “開源節流。” 沈安覺得這四個字當真道盡了國家理財的真諦。 “節流就是衝着三冗下手,然後減輕賦稅,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但關鍵是吏治。” 趙仲鍼讚道:“吏治不清,再好的革新也會變成害民、擾民。” 沈安拍拍他的肩膀,說道:“你還年少,別整日窩在家裏發呆,去裏面看看吧,看看那些學生的朝氣。” 兩人進了太學,一路上都能見到學生。 那些學生在空地上擺弄帳篷,不懂的就互相探討。 “災民們會暫時在這裏住幾日,等朝中得了結果再回去重建家園。” “不是廂軍?” 趙仲鍼笑道:“是了,現在優先就地安置。” “安北兄,你那時的膽子真大,現在回想起來,當初若是宰輔們態度強硬些,你怕是會……” 趙仲鍼覺得沈安的膽子真的很大,包括此次府州征戰他也多次在違禁的地帶試探,比如說鑄京觀。 沈安淡淡的道:“這年月你想做成些事,沒膽略不成,方法不對也不成。沒膽略會半途而廢,方法不對會和初衷南轅北轍。” 趙仲鍼想了想,然後問道:“慶曆新政?” 那可不正是沒膽略的典型嗎! 沈安點點頭,卻不肯說方法不對的例子。 王安石以後就會來一次,然後引發劇烈的黨爭,最終一個轟轟烈烈的改革變成了無盡的內耗,耗盡了大宋的最後一絲元氣。 太學的廚房就在前面,此時裏面不時有人進出,白生生的霧氣在往外冒。 “蘇晏,去搬柴火來!” “好!” 一個學生跑了出來,臉上有些灰黑,多半是在燒火。 他跑到了邊上,奮力抱起一捆材火進去。 “蘇晏,沒水了。” 那個學生又挑着水桶去打水。 等他氣喘吁吁的挑水回來時,有人喊道:“蘇晏,麥粉沒了,去弄些來。” “好!” 那個學生再次去搬運麥粉。 “蘇晏,來燒火……” “蘇晏……” 沈安和趙仲鍼站在堆放雜物的房間側面,冷眼看着這一幕。 “那些學生在邊上袖手旁觀,爲何就愛指使那人?那人竟然也不知道反抗。” 趙仲鍼覺得這真是不可思議。 在他的世界裏,這樣的局面就是刻意在欺負人,就該反抗。 蘇晏竟然逆來順受,這個性格趙仲鍼不喜歡。 “他竟然還笑着去了。” 趙仲鍼真的無法理解這種心境。 “那是因爲他覺得這不是底線。” 沈安給他解釋道:“蘇晏的母親被雷擊而死,所以名聲不大好。家境也不大好,關鍵是他有些笨,所以學生們……欺負弱小是本能,他若是反抗,那就沒法安心學習,所以和學習相比,只要不觸及他的底線,他願意逆來順受。” 趙仲鍼的目光追隨着蘇晏轉動着,漸漸明悟。 “人得有目標,爲了目標可以暫時忍耐一些人事……不能頹廢。” 他的眉間多了振奮之色,沈安欣慰的道:“沒錯,人這一輩子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你這一輩子的目標是什麼,願意爲此付出些什麼,想清楚了,自然就明白自己該做出什麼取捨。” 他回身說道:“多謝安北兄的開解。” 因爲趙禎的態度變化,趙宗實一家子在郡王府的日子突然變的有些冷清。 從熱門變成冷門,這種心理落差不是一個少年能承受的,所以沈安才刻意去開導他。 當年的趙宗實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模樣,那種落差之下的煎熬功不可沒。 見他重新神采飛揚,沈安心中歡喜,就喝道:“來人!” “待詔!” 一羣值日的學生出現了。 沈安指着那些站着不幹活的學生說道:“災民必須要洗澡換衣服,那需要許多熱水,讓他們去辦,辦不好……什麼時候辦好什麼時候喫飯。” “是。” 這些值日的學生都是太學裏的中堅,當即就衝了過去。 “待詔有令,讓你等去燒水!” “啥?燒什麼水?” 一陣催促後,這些學生不禁面如土色,有人喊道:“那麼多人,給他們燒水洗澡得燒到什麼時候?咱們累趴下不說,得明日晚上才能喫飯了。” “對啊!旁的不說,不給喫飯這個……待詔……” 沈安從邊上走了出來,學生們紛紛行禮。 “我等這就去,馬上去。” 一羣剛纔義憤填膺的學生乖的和兔子似的,馬上跑去搬運柴火,打水燒水。 “待詔!待詔……” 一個學生從外面跑了過來,說道:“官家來了……” 沈安已經看到了便衣而來的趙禎。 …… 第四更送到,大夥兒晚安。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