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某被坑了 作者:未知 紙鈔是對大宋金融現狀的一次破局,到目前來看,推進的很不錯。 這個推進工作不能急切,要循序漸進,一點點的把紙鈔投放進市場裏去。一旦急切,大量紙鈔流入市場,就有可能會引發搶兌事件,到時候一發不可收拾。 三司,包拯的值房裏,大家面對這位傳聞中先帝和當今官家都期許他未來接手三司的歸信侯有些好奇。 沈安敲打着桌子,毫不客氣的問道:“怎麼回事?” 官員們都看着三司副使蔡襄。 沈安的資歷自然沒法和蔡襄相比,而且對方也是個五十多歲的老人家,所以他端坐着。 尊老愛幼,這是華夏的傳統。 蔡襄看着有些惱火,他撫須道:“原先發紙鈔時,雖然沒說,但大部分官員都沒去兌換銅錢……暗香那裏應當有皇城司的人手吧?” 沈安點頭。 紙鈔發行時主要是面對官員和權貴。 權貴還好說,畢竟不差錢,就算是紙鈔堆在家裏也不是事。 可官員卻不同,俸祿對於他們來說就是養活一家老小的保證,任何削減俸祿的革新都會被他們抵制。 可紙鈔發出來卻不給他們兌換,只能看着那些商人和百姓拿着紙鈔去暗香,每一貫還能多得一文錢。 大家好歹是斯文人,一文錢的便宜自然是不屑佔的。 可外面的情況卻不大好啊! “有的地方拒收紙鈔,很麻煩啊!” 蔡襄有些頭痛,“包相在時就頭痛此事,不過那些商戶卻是自發的,三司有人去問過,他們說紙鈔收了不穩靠……後來說是能去暗香兌換,可依舊有不少人不願意收,他們不屑於那一文錢的便宜,卻怕麻煩和風險……” 這種人很多,比如說後世某些宅男宅女們,他們的生活態度就是方便。 一切的一切都是以方便爲主,不方便的事兒,別說是一文錢,十文錢哥的眼皮子都懶得擡一下。 不過這些商人有些倨傲啊! “他們這是店大欺客!” 沈安毫不猶豫的下了這個定義。 官員們面面相覷,覺得這位真的……若是他做宰輔,怕是指驢爲馬的事兒會再度發生。 “買賣不成仁義在,買賣自由,這個算不上店大欺客吧。” “就像是金銀,目下金銀大多沒法收,您要是弄一塊金子去買東西,那掌櫃也不會收啊!” 金銀收了還得去兌換,而且比例每日都在活動,店家喫飽撐的給自己找麻煩啊! 這些官員說一說的,發現沈安沒反應,就訕訕的停了。 說起來這個拒收紙鈔他們也是受害者,只是習慣性從三司官員的角度去分析了一番。 可人不爲己,天誅地滅,這事兒他們的立場就該站在沈安這邊。 沈安沒好氣的道:“什麼叫做買賣不成仁義在?他們這是在砸飯碗。砸大宋的飯碗。拒收紙鈔,這是罪!” 馬丹,拒收應該是罪吧? 沈安想了想,覺得沒錯。 蔡襄嘆道:“那些官員拿着紙鈔用着不方便,就牢騷滿腹,這不還有人把紙鈔丟了進來,在門口大罵,說寧可窮困潦倒,也不肯再要紙鈔。” “脾氣不小,火氣太大。” 沈安覺得這事兒算是內訌,“外面的商人和百姓定然是在看笑話,得儘快平息了纔是。” 他恍然醒悟,原來趙曙派自己來就是爲了這個啊! 作爲新鮮事物的紙鈔在汴梁緩緩流動,最歡迎的大抵就是商人。 商人走南闖北,按照生意的大小,還得攜帶不少銅錢,很不方便。 紙鈔應運而生,這便是天時。 蔡襄有些擔憂的道:“此事纔將爆發出來,若是置之不理,馬上就是發放俸祿的日子,有人只需在裏面一鬧騰,事情可就大了。” 官員們會集體抗議,要求俸祿裏不再發放紙鈔,否則大夥兒就撂挑子了。 三司的官員們都有些淡淡的憂傷,一是感同身受,對紙鈔喜歡不起來;二是若是官員們鬧事,三司的事情會很多,很麻煩。 “鬧事不好!” 沈安的眼中多了厲色,嚇了蔡襄一跳,“歸信侯,可不能動武啊!一旦動武,官員會離心,官員一離心,這大宋還有什麼?都散了呢!” 蔡襄看着多了些滄桑,沈安趕緊說道:“沒有的事,這是內部矛盾,哪裏就動用武力了?您想多了,安心吧。” 蔡襄的身體看着不大好,甚至比包拯還憔悴。 他點頭道:“好,老夫知道你歸信侯主意多,包相在時就說你可辦大事。而且紙鈔也是你弄出來的,三司怕是沒人比你更懂吧?” 大夥兒都點點頭。 此事弄不好就會引發官員們的不滿,弄不好就會成爲炮灰,所以沒人願意接手。 官家派了沈安來,大抵也是覺得只有他不會顧忌這些。 好吧,死道友不死貧道。 沈道友,一路走好。 衆人的目光有些古怪,帶着些許憐憫,沈安見了也不生氣,說道:“某進宮一趟。” 他前腳才走,後腳三司裏就炸鍋了。 “竟然是沈安來處置此事?那麻煩了。” “那傢伙心狠手辣,會不會下狠手?” “想多了,這事兒牽扯到萬千官員,沈安沒那麼傻。” “就是,他是不差錢,可咱們差錢啊!弄紙鈔發給咱們本就是多餘的,取消了多好。” “取消怕是難啊!” “若是不取消,咱們就去鬧。反正包相也不在,咱們趁機鬧一鬧嘛!” 蔡襄抑鬱的看着這一幕,覺得自己怕是會爲了包拯背鍋。 包拯回家休養,這是官家的命令。於是他蔡襄就接手了這一攤子,可大事還得交給宰輔們,他就是個空架子。 換句話說,他就是主持三司日常工作的炮灰,大事還輪不到他來做主。 他乾咳一聲,那些官吏看看他,然後該幹嘛幹嘛。 “話說包相啥時候回來?” “好像還有五日?” “嘖!包相一回來,咱們的好日子可就沒了,要不……趁着現在鬧騰鬧騰?” “沒錯,包相一回來,咱們怕是上茅廁都得小跑,所以現在該享受就享受吧。” “是啊!想到包相的咆哮,某就覺着自己怕是活不長了。” 蔡襄再幹咳一聲,這次那些官員們乾脆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悲哀啊! 老夫爲何要給包拯打下手呢? 蔡襄覺得自己就是個悲劇,原先在泉州爲官時多好,堪稱是如魚得水,可後來一朝被調回京城,他就變成了個悲劇。 包拯的脾氣不好,動輒呵斥,作爲副手的蔡襄也難免會被殃及,真的是難熬啊! 而且包拯的氣場太猛,讓蔡襄的存在感很弱,弱到官吏們都忽略了他的存在。 不能做包拯的副手啊! 這一刻蔡襄領悟出了這個道理,可惜卻晚了。 宮中的沈安正在闡述自己的解決方案。 “……官家,暗香的使命已經完成了,紙鈔也漸漸深入人心,所以臣以爲當取消紙鈔兌換銅錢的規矩。” 趙曙丟他去三司,本是想讓他把官員不滿的事兒想辦法壓下去,可沈安卻反手出了個大題目。 “取消兌換的話,紙鈔會不會被拒收?那些官員會覺得更委屈。”趙曙覺得沈安想問題簡單了些,“到了那時,朝中威信一朝而喪,以後的政令誰會去聽?” 維護官府的威信,在此時是不容辯駁的重任。 “您卻忘了商人。”沈安說道:“實則對紙鈔最喜歡的還是商人,他們走南闖北,誰願意帶着車隊去交易?那車上全是銅錢,路上遇到強人怎麼辦?那麼多大車,跑都不好跑。若是紙鈔的話,誰知道你身上有多少錢?” 這種被搶掠的事兒經常發生,那些商人除非捨棄大車,否則連老命都保不住。 這就是銅錢的壞處,所以商人們實際上就是紙鈔的最堅定支持者。 “可若是紙鈔貶值,商人們會棄之如敝履!”趙曙的話很對。 商人逐利,若是紙鈔會導致他們的利益受損,那麼對不起,這事兒咱們不摻和了。 這就是商人。 沈安擡頭,認真的道:“官家,這不是大事……” …… 再次回到三司後,沈安第一道命令就讓三司官吏們感覺被雷劈了。 “通知下去,紙鈔不能停。” 這是強硬的應對。 呃! 但還在大家的預料之中。 朝中的威信不能受損嘛,理解理解。至於官員們鬧騰,到時候老包會來,兩眼一瞪,誰敢鬧?全回家啃老米飯去。 要知道大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官員。 但沈安的第二道命令就厲害了,讓人直接懵逼。 “暗香那邊某已經讓他們停了兌換紙鈔,通知下去,以後的紙鈔不再提供兌換。” 蔡襄正在喝茶,聞言緩緩擡頭,“你這個……你這個……不妥啊!要鬧出大事來了。” 沈安笑道:“不會,保證不會。” 三司的官吏們都有些懵逼,覺得沈安是在作死。 消息很快傳播出去,外界馬上就爆炸了。 “不給兌換了?” 一個商人拿着幾張紙鈔在暗香的門口問道。 夥計說道:“是,從此刻開始,紙鈔不再兌換銅錢。” 商人回身看看天空,“這不是做夢啊!” 他看看手中的紙鈔,突然哀嚎道:“某被坑了。” 這樣的場景在汴梁不少地方都出現了。 等官員們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大多沒心思做事,若非是有規矩束縛着,他們肯定會集體去堵三司的大門。 整個汴梁的氣氛都緊張了起來。 …… 本月最後一天了,有月票的書友,趕緊投給大丈夫,爵士多謝了。最後還是老規矩: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