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兵貴神速 作者:未知 “大王在陳埠村。” 政事堂裏,韓琦有些惱火的道:“沈安派出了書院的學生去幫忙,如今陳埠村那邊人山人海,倒是成了汴梁的中心,無數人都在盯着。” 作爲宰輔,他要的是全局,而不是一隅,所以對於趙頊的行爲他有些看不上。 “他該站高些。”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韓琦的話沒錯,曾公亮和歐陽修都點頭贊同。 “官家出宮了。” 有人在外面喊了一嗓子,韓琦真想罵人了。 “官家去了哪?” 官家出宮竟然不和宰輔們打招呼嗎? 這是啥意思? 難道是覺得咱們不堪大用了嗎? 這一刻三個宰輔都覺得很委屈。 “趕緊去看看吧。” 歐陽修老眼昏花的第一個出去,差點在門檻那裏被絆倒。 三個宰輔騎馬追了出去,富弼從樞密院裏出來時卻晚了一步。 “富相,馬來了。” 手下牽來了馬,富弼卻嘆道:“都出去了,這宮中沒個能做主的,若是來了急事誰管?那韓琦……不要臉!” 這就是甩鍋。 老夫先走了,富弼你斷後。 韓琦去拍官家的馬屁,卻把事情丟給了自己,真是不要臉到了極致啊! …… 韓琦卻被曬暈了。 胖子不耐熱,出宮不到一刻鐘,韓琦渾身上下都覺得在膨脹發熱。 “熱啊!” 他真的不想出門,可官家就在前方,他不出來就是失職。 “官家……” 他打馬追了上去,勸道:“官家,外面炎熱,還是在宮中爲好。” 趙曙說道:“百姓們正在太陽底下挑水澆灌,我還騎着馬,算是辛苦?” 韓琦苦着臉,想再勸吧,看官家那嚴肅的表情,怕是會碰壁。 “包拯那邊如何了?” “包拯已經開始了巡查。” 沒人有答案,從出城開始,包拯就和宮中斷了聯繫。 那個老漢所到之處,官吏們定然是聞風喪膽。 這一點無人質疑。 曾公亮說道:“官家,包拯定然會順着查過去,只是他年邁,頂着那麼大的太陽,臣擔心他熬不住。” 老包六十多了,這等老臣若是死在半道上,趙曙真的會很難受。 趙曙點點頭,說道:“去問問。” 有人離開。 天氣太熱了,趙曙胸中煩躁,想到包拯在路上的煎熬,就說道:“我卻有些後悔了,這等天氣不該讓包拯出來。” 一行人出了城,兩邊的建築物漸漸減少,田地增多。 這裏的農人還好,他們就在河邊,乾旱也沒法影響他們的收成。 “再快些!” 趙曙心急火燎的想看看真實的旱情,就催促着大家加速。 曾公亮一邊催馬,一邊說道:“臣當初在西南領兵時,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可那時和如今比,還是如今的快。” 韓琦也點頭讚許。 從出城開始,他們就在催馬,這速度堪稱是飛將軍。 趙曙也有些自得,甚至還說道:“我若是領軍,想來攻敵不足,自保有餘吧。” 衆人一陣吹捧迎合,這時去問包拯情況的人回來了,近前稟告道:“官家,包相已經過了祥符。” 說完後他驚訝的發現君臣都沒說話,有些啞口無言的意思。 這是怎麼了? 操蛋啊! 邊上有侍衛給他使了個眼色,示意他趕緊消停了。 可這侍衛還指望着靠這事兒獲取官家的好感呢,所以喋喋不休的道:“包相真的好快,臣原先在軍中時就沒見過這等神速。包相若是去領軍,想來就如飛將軍冠軍侯一般,能讓敵軍喪膽……” 你這個蠢貨,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趙曙覺得耳朵有些發燙,他摸了摸,心想這定然是被曬出來的溫度。 先前他和宰輔們自吹自擂,說自己兵貴神速……可和包拯一比,全成了渣渣。 丟人啊! 一路到了陳埠村,就看到那熱火朝天的景象。 “好些人。” 趙曙下馬緩緩過去。 “不要急,要一下一下的。” 王東在指導學生們怎麼使用鋤頭,趙頊在沉默幹活。 邊上有不少人在旁觀,大多是隔壁村子的,也有遠一些的來看熱鬧,說是想看看大王的模樣。 “大哥,你歇歇吧。” 趙顥的手心敷了藥,可也沒法幹活了,就幫忙送水什麼的。 趙頊搖頭,繼續奮力挖渠。 “那就是皇子?” “看着和普通人差不多,幹活也不吭聲,怎麼像是老農呢?” “是啊!按理皇子不該是英俊灑脫的嗎?還會幹活?” “我家鄰居的兒子是讀書人,他都不會幹活,還不如皇子呢!” “可皇子幹了太久了吧?” “而且他不說話,這是什麼毛病?” “……” 漸漸的,那些圍觀者們若有所思。 有人說道:“你們看,皇子不說話,悶頭幹活,那些村民也跟着這樣,沒人發牢騷,沒人偷懶……” “我們村在打井,偷懶的人好多。” “你就是偷懶的,不然爲何出現在陳埠村?” 衆人一陣窘迫。 “有大石頭!” 這時有人崩壞了鋤頭,蹲下去刨了刨,就仰頭喊人幫忙。 “拿繩子來!” 幾個學生蹲在那裏刨土,刨空了大石頭的側面。 繩子綁好大石頭,趙頊站在最前面,拉着繩子喊道:“一二……三!” “一二……三!” “一二三……” “一二三……” 因爲繩子就那麼長,所以拉的人不多,可所有人都停住了手中的活,在看着這邊。 “一二三……” 很簡單的號子,可卻讓人覺得渾身發熱。 大石頭被緩緩拉動,最後被拉了出來,引來一陣歡呼。 趙頊放開繩子,對周圍的人說道:“只要齊心協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旱災是旱災,可每個人都要捫心自問,可曾傾盡全力了嗎?可曾沮喪想放棄嗎?若是有,那就丟掉這些想法,去打井,去挖渠,去挑水……” 他看着那些看熱鬧的人,認真的道:“我們不說爲了大宋,但你們應當爲了自己的父母,爲了自己的妻兒,拋棄那些求神拜佛的祈雨之舉,去認認真真的幹活。” 汴梁難得遭遇旱災,所有人都傻眼了,於是各種說法都來了。 什麼當今官家做事不靠譜,得罪了老天爺;或是官家的年號第一年就遭遇旱災,這不是好兆頭…… 在這個時代,遇到天災之後,絕望的人們無能無力,只能把這一切歸咎於當權者的失德。 趙曙爲何要出宮? 就是因爲外面這種聲音太多,漸漸在蘊集。他若是坐而不管,稍後進諫的奏疏會淹沒了宮中。 ——官家當好生檢討自己犯下的過錯,最好發個罪己詔出來哄哄老天爺。 ——官家最近是不是小日子過得太好了,這樣不好,要節儉。 …… 一句話,老天爺降下天災,那一定是你帝王的錯。 趙曙自覺自己沒錯,所以想出來看看,可未曾想卻看到了自己的兒子在鼓動百姓。 “大王默然幹活,這是言傳身教……”一個官員讚道:“這便是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大王行事有君子之風,臣爲官家賀。” 羣臣拱手。 趙曙在看着,心中感慨萬千,“皇子還年少,可行事卻穩重,我很滿意。” 那些圍觀的百姓都躬身行禮,有人說道:“大王一席話讓小人慚愧不已,這就回去打井。” “只是祈雨之事卻不好停。” “祈雨,向誰祈雨?”趙頊覺得手心裏的水泡好像破了一個,火辣辣的痛。他惱火的道:“千年來遭遇旱災都會祈雨,可有幾次神靈下凡了?你等這不是祈雨,而是絕望了,想向心中的神靈求助,就算是顆粒無收也心安理得……你們還是男人嗎?” 趙頊的怒火勃發,“男人面對災難就縮了,把希望都交給了虛無縹緲的神靈,自己卻袖手旁觀,這是男人?不是,這是女人……不,女人都比你們強!至少她們會努力,而不會像你們這幫無能!” 這一番話直接刺痛了這些百姓的心,有人羞愧,但也有人振振有詞的道:“大王,咱們的人手不夠……” 一個村子的人就那麼多,怎麼去打通水渠,怎麼能打出夠用的水井? “那就先做,你不做難道老天爺會降下甘霖?”趙頊目光一轉,就看到了遠處的趙曙等人,於是就說道:“人手不夠朝中自然會想辦法,你等只管去做。” “朝中能有什麼辦法?難道還能讓那些軍士來幫忙?” 衆人都覺得不可能,可除了這個之外,哪裏還有人手? “好!” 可趙頊卻答應了。 呃! 一個老漢跺跺腳,“軍隊是官家的命根子呢,別說是皇子,就算是皇后也沒法沾邊。再說那些軍士哪裏肯幹活……廂兵還差不多。罷了罷了,咱們走吧。” 趙曙緩緩走過來,聽到這話後,就說道:“他們肯幹活的。” 老漢看着他,見他一身布衣,神色木訥,就說道:“這位看着和氣,只是這話卻不能亂說,否則回頭丟人。” 汴梁的軍隊就是看門狗,和百姓的關係可不怎麼融洽。 趙曙伸手,“拿鋤頭來。” 趙頊楞了一下,然後把自己的鋤頭遞了過去。 趙曙一把拉住他的手,皺眉道:“怎麼起那麼多泡,趕緊處置了。” 周圍的人一陣驚呼,“大王竟然這般能忍嗎?我等卻過分了。” …… 第一更送上,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