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雁門關,咱們那嘎達

作者:未知
七十華誕,盛世相伴。祝祖國繁榮昌盛。 …… 朔州此刻已經變成了一個大軍營,無數騎兵住了進來。 天氣很冷,那些軍士爲了取暖就去砍樹,可此地的樹木稀少,爲了爭奪柴火還引發了幾次火併,直至耶律洪基大發雷霆才住手。 耶律洪基自然是不冷的。 銀色的木炭在無聲燃燒着,沒有絲毫味道。 屋裏,兩排文武官員左右站着,眼觀鼻,鼻觀心。 耶律洪基在喝茶。 他放下茶杯,看了一眼官員們,說道:“前出就是雁門,在這裏,讓朕想起了當年的楊業。此人扼守雁門代州,屢據王師,後來也沒好下場。” 楊業當年的名氣不小,所以他死後,民間有傳言說他是被害死的,倒是讓遼國這邊驚詫莫名。 “宋人害死了楊業,後來又害死了狄青,諸卿由此想到了什麼?” 耶律洪基經常遊獵,肌膚看着發黑,但極爲精神。 下面有官員說道:“陛下,由此可見宋人善於內鬥。” 耶律洪基點頭,輕蔑的道:“文武之爭哪裏都有,大遼也有,可誰會爲了文武之爭去弄死武將?還是唯一的帥才……這樣的文官,朕有一個殺一個。” 一個武將說道:“陛下,可宋人那邊弄死了狄青,那些文官還額手相慶呢!可見他們該滅。” “可見南人的怯弱。”耶律洪基笑道:“朕若是有無敵勇士,只會信之重之。可南人卻恨不能弄死他,從此大家都變成了平庸之輩,再無出頭之人……可笑啊可笑。” 大家一想也是,不禁都笑了起來。 “陛下,這便是大遼的機會,此次可否南下?” 一個武將興奮的道:“若是南下,臣願爲先鋒,一路掃蕩宋軍。” 一個文官冷冷的道:“雁門在,代州在,如何破之?” 雁門和代州地形險要,在戰國時,趙國名將李牧駐軍雁門,一戰擊潰野心勃勃的匈奴人,讓其長久不敢窺探中原。 秦朝時,大將蒙恬從雁門出塞,北上攻擊,一路把匈奴趕到了陰山以北。 漢朝時,飛將軍李廣也曾在雁門駐守。 到了大宋,早期時,楊業就駐守雁門,一戰擊潰遼軍,聲名赫赫,人稱楊無敵。 這裏是漢兒彰顯武功的地方,只是大宋一直積弱,這才變成了異族耀武揚威的地方。 武將們默然,耶律洪基察覺到了暗流,就說道:“雁門扼守要衝,若是能拿下,宋人無險可守,大遼即可傾國南下……宋人如何擋?” 雁門一旦丟失,遼人大軍傾瀉而出,大宋再能阻擋。那樣的局勢比北方被突破還要危險。 武將們都興奮了起來,有人說道:“陛下,臣願意領軍去攻打雁門。” 耶律洪基笑道:“朕親率大軍於此,就是爲了看看宋人的膽略。若是有膽略,那便來對峙,讓朕一窺宋人的武功。若是無膽略,那大遼自然予取予求,隨心所欲的攻打各處。能打下就打下,打不下就回去,下次再來。” 他說話時神態從容,把征伐說的和旅遊一般的輕鬆,讓羣臣不禁心折。 “陛下英明。” 耶律洪基問道:“西夏那邊如何了?” “雙方的遊騎廝殺的很慘烈,一次次的增兵,一次次的死光……陛下,西夏人悍勇,宋人遠遠不敵。” 耶律洪基有些惱怒的道:“西夏人是悍勇,可大遼的勇士難道就膽怯了嗎?傳令前方,作戰不力者,殺了領頭的將領。” 這是怒了。 “陛下息怒。” 衆人一陣勸慰,耶律洪基冷笑道:“西夏人只是小患。宋人……唯有宋人才是大遼的大患。” 他微微仰頭,神色冰冷的道:“府州一戰,大遼鐵騎敗北。雄州一戰,依舊是敗,丟盡了大遼的臉面。” 衆人低頭,耶律洪基看過去,譏誚的道:“若非是如此,朕此刻該在冰天雪地的林子裏獵殺虎狼,而不是在此等候趙曙的應對……無能!” 呯! 茶杯粉碎,羣臣束手而立。 耶律洪基起身,負手而立,“以半月爲限,半月內趙曙沒有應對,就試試攻打雁門代州,若是能奪了雁門,朕就親帥大軍出擊,去汴梁找趙曙喝杯酒,哈哈哈哈!” 他在笑,可笑聲卻很冷。 “朕喜愛遊獵,朕本以爲大遼強盛,天下無敵,可沒想到竟然兩次敗給了宋人。朕心神不安,只能帶着大軍來此。一是隨時能征伐西夏,二是能攻打雁門……這便是一箭雙鵰……” 朔州距離西夏和遼國的主戰場並不遠,耶律洪基隨時都能去增援。 而這裏再往前就是雁門,若是能打下雁門,耶律洪基這位和平主義者將會露出猙獰的面目,傾國南下。 “陛下英明。” 羣臣再度頌聖。 耶律洪基握着刀柄,閉上眼睛,喃喃的道:“大遼縱橫世間無數年,朕再無遺憾,唯一的願望就是奪了南人的花花世界,牧馬金明池……諸卿,努力。” …… 騎兵在山路上緩緩而行,不時有戰馬嘶叫一聲,或是有人咳嗽。 包拯六十多歲了,此刻的他,就算是趙曙親自來了也認不出來。 一身棉衣大氅把他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外加一個棉帽…… 若是後世人在此,一定會驚呼一聲,“這不是咱們那嘎達冬天的穿戴模樣嗎?” 棉大衣,棉帽,可惜包拯沒把手袖在袖子裏,否則和後世東北那地方的老大爺差不多。 天氣真的冷,包拯吸吸鼻子,覺得渾身暖和,就對身邊的官員說道:“這衣裳雖然看着笨重,可穿着卻暖和,比官服好。” 官員笑道:“是啊!不過包相您穿着這身大氅,看着威武不凡……歸信侯一片孝心,您這便好生享用吧。” 包拯和沈安情同父子,此次北行到了大名府之後,天氣急轉直下,沈安就弄了這一套衣裳出來。可包拯卻覺得太難看,有損顏面,於是不肯穿。 後來沈安使出了激將法,說什麼‘包公您若是不穿,這便是還想着續絃……’ 老包都六十多歲的人了,前面有過兩任妻子,可都去了。 六十多啊! 這歲數在此時就是長壽,換算在後世的話,大抵就是八十歲的模樣。 這樣的人還要找女人? 老包的臉掛不住了,一路追殺,可最後還是穿上了這身保暖神器。 “暖和。” 包拯摸摸棉帽,上面有兩個小耳朵,若是放下來,就能在下巴那裏扣上,整張臉就只露出口眼鼻。 他覺得這帽子很新奇,卻不知道在沈安的眼中,他此刻就和一個老農差不多。 “安北,某可不穿這等東西,醜。” 曹佾一臉的堅毅,只是身體在發抖。 回身看去,將士們都身穿棉衣,帶着棉帽,喜笑顏開的模樣,大抵是大宋軍隊裏難得一見的景象。 “隨便你。” 沈安也穿了棉大衣,此刻覺得渾身暖和,就只想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面。 “啊嘁!” 曹佾打個噴嚏,吸吸鼻子,說道:“以往冬日裏行軍,將士們總是怨聲載道,一路要病倒不少人。可如今有了棉袍棉帽,這些都不是事……安北,僅憑着這個,你就是大功。” “值幾條腿?” 沈安在看着這個天地。 前方距離雁門不遠了,山路不算是崎嶇,可週圍都是灰撲撲的。 入眼所見的植被不是綠色,和那些泥土石頭混雜在一起,給人一種蕭瑟之感,讓沈安想起了北方。 “啊嘁!” 曹佾有些頂不住了,但依舊在裝好漢。 “安北,據聞耶律洪基就在朔州,你說他會不會攻打雁門?” 在半路時,斥候就送來了這個消息,大家的心中都是一緊。 那可是耶律洪基啊! 這廝一年到頭就喜歡四處遊獵,可如今他卻突然出現在了雁門之外,讓人不禁要猜測他的用意。 “朔州距離西夏很近,耶律洪基駐軍在那裏,一方面可以攻打雁門,若是不成,還可以攻打西夏,這便是一舉兩得……” 沈安悠然神往的道:“若是能和耶律洪基喝喝酒,想來會很愜意。” 他來到這個時代,遇到了不少歷史名人。大宋的就不說了,可異族的名人卻見得不多。 唯一有名的就是梁皇后了吧。 那個女人…… 沈安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蕭觀音。 後世傳聞蕭觀音是個才女,後來被冤屈而死,讓人扼腕嘆息。 可惜那個女人不可能跟着來,否則他還真想去見見。 “遼人敗了兩次,一次府州,一次雄州,兩次都是你在。耶律洪基看到你,第一個念頭怕是會令人殺了你。” 曹佾吸吸鼻子,覺得渾身發冷。 “雁門來人了。” 前方有人在叫喊,接着一隊騎兵就迎了過來。 “張舉見過包相。” 一個將領恭謹的行禮。 包拯點頭,“辛苦了。” 張舉擡頭,見到包拯的裝扮,特別是那頂棉帽後,嘴角不禁抽搐着。 這是包相?怎麼像是一個老農呢? 包拯還不知道別人對這個行頭的看法,他威嚴的道:“前面帶路。” “是。” 張舉很恭謹,可包拯卻覺得不大對,就問身邊的官員,“老夫這身可是不妥嗎?” 官員忍笑道:‘極爲妥當。’ 包拯看了後面的沈安一眼,突然覺得不對勁。 “包相……” 一個隨行的小吏想拍老包的馬屁卻尋不到機會,此刻見衆人都裝傻,不肯指出包拯像是老農的模樣,就冒死說道:“您這身穿着,看着就像是……老農。” “老農?”包拯笑道:“極好。” 他嘴裏說着極好,可額頭上的青筋卻蹦跳着。 他不歧視老農,可身爲三司使,此行的最高官員,他必須要保持威嚴,否則如何御下? 怪不得前面那些地方的官員見到自己時都神色古怪,想來都是在忍笑吧。 沈安那個小子…… …… 從一號到七號,都是雙倍月票,懇請諸位書友把保底月票投給大丈夫,投給爵士。長假爵士依舊不休息。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