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沈安這人太壞了 作者:未知 大宋宰輔的收入很高,雖然依舊買房艱難,可除去房子之事,算得上是富家翁。 所以聽到西夏使者帶着禮物去了沈家,韓琦的第一反應就是搖頭,“陛下,臣是不信的。” 別人可能會受賄,可沈安的家財多不勝數,他哪裏有必要去收錢? 趙曙點頭道:“朕也不信,想來那使者是想多了。” 包拯笑了笑,“沈安那孩子臣是知道的,西夏使者去行賄,估摸着會被趕出來。” “陛下……” 消息來了,陳忠珩帶着一個內侍進來。 “陛下,那西夏使者帶着幾個木箱子進了沈家,出來時兩手空空。” 操蛋啊! 包拯老臉一紅,瞬間就想起了風乾的肉。 趙曙皺眉道:“去問問。” 一直沒吭聲的歐陽修突然說道:“陛下,臣知道些沈安的性子,大抵就是外人的便宜是一定要佔的,哪怕只是一點。可這倒也算不得受賄,臣斷定稍後那些東西都會被送進宮來。” 包拯看了他一眼,微微點頭,覺得自己是關心則亂,沒想到沈安的想法。 “陛下,沈家有人送了東西來。” “哈哈哈哈!”趙曙不禁大笑了起來,笑的很是舒暢。 “歐陽卿果然是神算。” 沈安不受賄,這事兒就算是妥當了,韓琦冷着臉道:“遼使和西夏使者一起去了沈家,遼使多半是去探口風,可西夏使者呢?他去做什麼?” 曾公亮微微皺眉想了一下,“老夫以爲……怕是擔心朝中斷絕了他們的賜幣。西夏窮困,沒有了那些賜幣,他們的日子會非常難熬。” 趙曙點頭道:“正是如此,不過沈安那邊隨便就能打混過去,至於西夏的賜幣,諸卿如何看?” “要不……一鼓作氣?”韓琦說道:“西夏和遼人已然結盟,咱們乾脆一起斷掉他們的錢,西夏人窮困,自然會尋遼人要錢糧,可遼人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趙曙笑道:“如此他們自家就要鬧騰起來了,好!韓卿此言大善,如此就召見西夏使者吧。” “陛下英明。” 宰輔們面色通紅,覺得今日又將會是一個值得記載在史冊上的大日子,自己能參與其中,真的是與有榮焉啊! “陛下,張八年來了。” 趙曙捂額道:“他一來就怕沒好事,不過朕倒是習慣了,讓他進來吧。” 皇城司專職打探消息,確實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張八年就像是飄着般的進了殿內,一雙眼睛深凹着,冷冰冰的,就像是一具乾屍。 “陛下,方纔西夏使者和遼使在榆林巷外面大打出手,三人骨折,一人至今未醒……” 呃! 趙曙和宰輔們面面相覷,問道:“爲何動手?” “不知。”張八年說道:“遼使罵西夏使者背叛盟約。西夏使者罵遼人貪得無厭。” “打起來了……好啊!”韓琦突然隨手拍去,身後的曾公亮大腿遭遇重擊,頓時嘶嘶呼疼。然後順手就擰了韓琦的肥腰一把。 韓琦微微掙扎了一下,曾公亮就捏不住他的肥肉,然後才得意的道:“陛下,兩國使者一打起來,這便是翻臉了啊!臣建議馬上給西夏使者派了郎中去,至於遼人那邊,就冷着他們。” “這是離間之計,不錯。” 趙曙覺得韓琦真的長進了,不禁大喜,吩咐道:“就照着做。” 君臣喜氣洋洋的,包拯突然說道:“陛下,臣……臣以爲這裏面沈安怕是有些功勞啊!” 包拯本可致仕了,可他卻說再熬幾年,爲沈安擋擋風雨,如今這便是了。 有他在,朝中就不可能私下弄沈安,而且有了功勞也不能忽視。 趙曙一想也是,就吩咐道:“快去叫了沈安來。” 話音未落,有人來稟告道:“陛下,沈安請見。” “這是表功來了嗎?”趙曙笑道:“讓他來。” 稍後沈安來了,趙曙問道:“遼國和西夏使者鬥毆所爲何事?” “臣……”沈安看看包拯,見他神色平靜,就知道沒啥問題,於是大膽的道:“早上西夏使者來見臣,臣說遼人想讓咱們廢除給西夏人的賜幣,轉而把這些錢財給了遼人,如此兩國皆大歡喜。西夏使者不信,可他前腳才走,遼使後腳就來了臣家……” 趙曙一聽就樂了,“你啊你,朕剛斷言,你是故意的。” 韓琦也笑了,“臣附議,沈安這人太壞了,絕對是在坑人。” 沈安一臉純良的道:“只是機緣巧合罷了,臣又對遼使說西夏人爲了保住歲幣,願意和大宋交好……遼使也不信。” 趙曙此刻已經想到了些思路,不禁爲之讚歎不已。 “後來西夏使者果然又來了,還帶來了許多禮物,臣已經叫人悄然送到了宮中。” 沈安一臉正色的道:“臣此生最恨的便是貪腐。” 好臣子啊! 趙曙讚道:“沈安不錯。” 韓琦說道:“陛下,沈安在兩國使者之間來回,幾番話就讓他們反目成仇,這等本事……讓臣想起了漢之前的歲月,那些縱橫家走遍諸國,合縱連橫,憑着三寸不爛之舌……你在作甚?” 他說到三寸不爛之舌時,沈安不禁伸出舌頭舔了舔嘴脣。 韓琦皺眉搖搖頭,“沈安此舉甚好,若是能破去兩國聯盟,那大宋便會從容了許多,陛下,這纔是好消息啊!” “是啊!”趙曙對沈安點點頭,覺得這個小子就是個機靈的,特別是坑人,那真是一坑一個準。 “若非是遼人恨你入骨,朕真想派你去遼國去一趟,好歹看看能否坑了耶律洪基。” “哈哈哈哈!” 宰輔們不禁大笑了起來。 歐陽修笑道:“沈安上次在雁門關外化名爲曹雪芹,一把火差點燒死了耶律洪基,陛下,他若是去了遼國,耶律洪基怕是會破例動手啊!” 兩國交戰不殺來使,這是規矩,可按照沈安作死的能力,歐陽修覺得這條規矩對他無用。 衆人不禁又笑了起來。 大家的心情都非常的好,沈安卻正色道:“陛下,臣以爲國之外交,第一在於實力,大宋若是有強大的實力,能不懼遼國,那麼什麼手段都只是錦上添花罷了。臣這等手段就是如此,大國之爭,終究還是要靠拳頭來說話。” 趙曙點頭讚道:“此言有理。大國之爭,靠的是拳頭,拳頭硬對方纔能聽話,朕知道了。” “你長進不少啊!” 趙曙讚道:“朕先前還擔心你會動手,誰曾想你竟然能抓住機會挑撥了兩國使者,讓大宋得了許多好處,好!” 韓琦說道:“兩國的盟約怕是要形同虛設了,如此按照西夏的性子,遼人若是出兵南下,他們最多就是屯兵邊境看着,若是大宋弱勢就趁機出兵,若是大宋強勢就會按兵不動,如此大宋就能專心對付遼人,好啊!” 趙曙點頭笑道:“確是如此,少了一個對頭總是好的。如此遼人便要麻煩了。” 出了大殿後,包拯和沈安走在後面。 “你此次算是立功了,不過西夏送的東西你果真沒動心?”包拯看着很是認真,大有你若是不說實話,老夫就能從這裏追殺到汴梁城外的意思。 “不會動心。”沈安淡淡的道:“那些藥材……包公您不知道,那些西夏商人爲了拿到香露和玻璃,什麼東西都送,使者的那點東西,某還真沒放在心上。” 他這話說的很是自信,大有視金錢爲糞土的豪邁。 包拯放心了,笑道:“年底了,回頭家裏弄些羊肉饅頭,老夫親自調餡,弄幾十個過去,你記得讓果果少喫些,免得隔食。” 呃! 沈安笑道:“好。家裏今年會弄些海貨,到時候做些菜,某讓人在最後一天送過去。” “海貨?老夫卻不怎麼喜歡。” “那就山貨。”沈安一臉不差錢的豪邁,讓包拯差點忍不住想抽他一下。 …… “某喜歡海貨啊!” 蘇軾在皇城外遇到了沈安,沈安順口說了今年的禮物,蘇軾馬上就心動了。 “那就多送些過去。”沈安覺得這廝遲早有一天會喫成個大胖子。 “好。”蘇軾擺擺手,正準備走,突然回身問道:“某剛纔聽到兩個使者打架,這裏面有什麼說頭?” 御史臺需要這些消息,御史們更是需要掌握這些消息,否則以後彈劾人就是無的放矢。 比如說在對外決策上,你作爲御史不知道大宋和遼國如今的具體關係,那你怎麼彈劾別人做出的決斷? 原先的歷史上,司馬光一路把大宋千辛萬苦奪來的地盤送給了西夏人,那些御史爲何不做聲? 原因很簡單,因爲他們對大宋和西夏,以及遼國之間的關係判斷。 在當時的御史們看來,大宋和遼國、西夏之間保持和平最好,所以大夥兒就把臉一蒙,裝作不知道。 可現在卻不同了,大宋廢除了對遼歲幣,正是士氣如虹的時刻,誰敢行此事,那就是人人喊打。 沈安把裏面最精髓的東西揉碎了說給他聽,最後說道:“此事對三國關係影響深遠,對大宋有莫大的好處。” 蘇軾笑道:“御史臺正在大討論此事,某這便去讓他們大喫一驚,也好積累些功績,爲以後升遷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