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章 儒林郎,多美啊(爲書友‘我是邵老三’賀,加更) 作者:未知 趙曙的經歷頗爲曲折,所以自從登基後,他就憋着一股勁,想幹出一番大事業來,好歹打打那些人的臉。 有人可能會問:他都是帝王了,君臨天下了,爲啥還那麼執拗呢? 這個…… 因爲精神病患者就是那麼執拗啊! 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這些心理疾病加起來,鑄成了如今的大宋帝王趙曙。 得了這些病,平日裏看着和正常人一樣,可在他的內心深處,那種執拗和焦慮卻時常浮現,讓他倍感煎熬。 於是得了顯擺的機會,趙曙覺得心情愉悅之極,若是不去,就會覺得自己比較蠢。 這一去少說得半天,直至趙曙和祖宗們嘮嗑完畢,顯擺完畢,纔會打道回府。 陳忠珩對此心知肚明,就悄然對身邊的內侍說道:“去弄些喫的喝的……” 那內侍心領神會的道:“先前聽說今日會弄烤雞,小的這就去弄兩隻來。” 懂事啊! 陳忠珩慈祥的摸摸他的頭頂,“去吧。” 內侍飛奔而去,陳忠珩趕緊跟上了走下臺階的趙曙。 “陛下!” 趙曙回頭,包拯拱手道:“陛下,臣覺着……沈安此次立功不小啊!” 韓琦看了包拯一眼,覺得老包果然變狡猾了。 在這個時候提沈安的功勞,官家心情大好,說不得就會直接賞個大的。 可趙曙卻有些牙痛。 這沈安才二十來歲,小年輕一個,再封賞的話,以後怕是封無可封啊! 臣子一旦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那就危險了。 到了那時,帝王哪怕再信任你,也只能把你閒置了,否則於公於私都沒好結果。 朕太難了! 他很糾結,糾結的模樣卻沒有得到宰輔們的同情。 這時候咱們建言是能解圍,可事後有了麻煩卻是咱們背鍋。 所以您自己決斷吧。 宰輔們縮了,可還有忠心耿耿的陳忠珩啊! 老陳眼珠子一轉,說道:“陛下……” 他伸手比劃個圓圓的模樣,還擠擠眼睛。 哎! 趙曙恨不能一巴掌把他打個生活不能自理。 你比劃那東西啥意思? 雞蛋? 還是果子…… 咦! 趙曙心中一動,不禁就笑了。 “沈安家的芋頭……來人吶。” “陛下吩咐。” 陳忠珩低眉順眼的,看着格外的老實。 忠僕啊! 趙曙讚許的看了他一眼,說道:“沈安家的芋頭……” 包拯突然說道:“陛下,芋頭是小名,大名叫做沈績。” “是了,沈績。”趙曙讚道:“那芋頭,不,那沈績朕聽聞頗爲聰慧,而且文章詩詞也不錯,是個不錯的苗子……” 韓琦的臉頰抽搐了一下,低聲問包拯,“芋頭的詩詞文章不錯?” 包拯乾咳一聲,“是啊!真是不錯。” 果然包拯已經開始不要臉了啊! 韓琦輕聲道:“四歲的孩子聰慧也就罷了,還詩詞文章,司馬光當年也不敢這般吹噓,只好弄了個砸缸的事兒。陛下今日這麼一誇,沈安那個不要臉的,以後說不得就會這麼自吹自擂……” 包拯冷哼道:“那孩子的詩詞老夫聽過,還……還不錯。” 芋頭的詩詞當然不錯了,什麼‘爹爹喫飯,姑姑喫餅,好喫好喫……真好喫。’之類的詞包拯覺得挺有趣的。 那邊的趙曙說道:“就封爲儒林郎吧。” 說完他擺擺手就走了。 四歲的儒林郎,哪怕是權貴家的孩子也沒這份待遇,皇室的孩子也沒有…… 說出去不知情的人定然要大喫一驚,然後問這位沈績小朋友是有何特長,竟然引得官家封賞了四歲的他。 可沈績小朋友除去搗蛋之外,真心沒啥特長。 不,有一個。 他爹沈安比較有特長。 “多謝陛下。” 包拯拱手,算是替沈安謝恩了。 曾公亮苦笑道:“四歲的儒林郎,正九品上,這還不是亂封賞的,而是軍功……以後沈安家的芋頭出個門,能羞死不少人啊!” 大夥兒一見面,你二十多歲,剛得個進士,可人芋頭都是儒林郎了,你還別不當回事,人這是軍功封的,你還比不了。 得,你還得先拱手行禮。 丟人不? 韓琦說道:“這樣也好,老夫在想,以後沈安一路立功,他家兩個兒子一路封賞,到時候成了什麼縣公郡公……那個算不算?” 歐陽修說道:“這是軍功封的,當然得算,多小都算。” “那麼以後他家兩個兒子什麼正經事都能參與,兩個半大孩子……姑且到時候是半大孩子吧,兩個半大孩子和一羣鬚髮斑白的老漢站在一起,正兒八經的商議國事……你們覺着如何?” 衆人木然。 這個太操蛋了啊! 那畫面太美,老夫不願想。 “呵呵。”包拯很是坦然的道:“到時候老夫定然已經致仕了。” “老夫到時候怕是還在。”歐陽修習慣性的說道:“此等年輕俊彥,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 剛回到家的陳福兒喝了點酒,覺得自己大概沒啥事了。 管家來稟告道:“郎君,那前廳垮了,看着有些丟人呢,要不叫人來重新建造一個?” 一進家看到的就是前廳,可這個前廳已然變成了廢墟,看着膈應人啊! 陳福兒擡頭,眼中有恨色,“那是沈家人弄垮的,放着,等沈安回來,他若是上門找事,就讓他看看自家妹妹乾的好事!” 管家不禁讚道:“好事啊!那沈安的性子不好,若是看到那廢墟還要動手,那就是暴戾啊!” 陳福兒喝了一杯酒,說道:“只管放着。” “是。” 管家喜滋滋的去了,陳福兒搖頭輕笑,“一看就是沒經歷過大事磋磨的,喜怒形於色,成不了大事。” 他又失笑道:“不過是個管家,他能成什麼大事?哈哈哈哈!” 話音未落,就見管家跑了進來,陳福兒皺眉道:“做事要穩重……” “郎君,西北報捷了!” 陳福兒手中舉着酒杯,聞言他擡頭看着管家,見他面色煞白,就笑了笑,然後喝了杯中酒,“喝多了?” 管家一跺腳,“城中到處都在傳,說是沈安在西北一戰收復了綏州,不少店鋪還因此降價了。” 他覺得這事兒怕是危險了,“那沈安最是狠辣,郎君,咱們怕是危險了。” “怕……怕什麼?” 陳福兒的臉頰抖動着,手一鬆,酒杯落在案几上。 呯! “郎君……” 管家見他面無血色,渾身顫慄,不禁更慌了。 …… 而正在家裏歇息的楊堅覺得自己藉機休假的同時,還能完美的避過包拯的報復,當真是太睿智了。 “郎君,捷報來了……” “什麼捷報?” 楊堅懶洋洋的問道。 春困秋乏夏打盹,這秋天是最容易感到睡意的。 “說是沈安在西北立功了,大功,收復了綏州,宮中都歡騰了……” 正躺在椅子上的楊堅先是睜開眼睛,然後猛地蹦了起來。 可他是躺在書房裏,邊上就是書架。他慌忙中一下蹦起來,結果就碰倒了書架。 龐大的書架倒了下來…… 嘭! 來通稟消息的僕役看着灰塵漫天,而楊堅已經消失在書架下面,不禁就喊道:“來人吶!來人吶……” 楊家慌亂的時候,有內侍來到了沈家。 “你爹爹又立功了,只是不知道有多少條腿的功勞,好歹也換些好處來……” 楊卓雪在和芋頭嘀咕,而芋頭就坐在牀邊,腦袋一點一點的,卻是在打盹。 她手中的針線不住穿梭着,一件小衣裳漸漸成型。 邊上的趙五五伸手護着芋頭的腦袋,笑道:“娘子何必弄這個,家裏有布莊,還有作坊,那些手巧的繡娘多的是,叫她們多縫製幾件就是了。” 楊卓雪擡頭,活動了一下脖頸,說道:“那些好是好,可你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啊!我就恨不能什麼都親手給他做了,就怕外面的東西有什麼不好……自己親手做,這心裏就踏實。” 趙五五沒成親,更沒孩子,所以沒法理解這種情緒。 “有人來了。” 正好外面有腳步聲,她起身出去,就見陳大娘滿臉喜色的衝了過來。 “好事,大好事!” 陳大娘嚷道:“娘子,娘子,大好事來了,快出來……” 裏面的芋頭被吵醒了,腦袋一下就碰到了牀,捂着額頭想哭。 “別哭,有糖!” 楊卓雪聽到大好事,就弄了點唾沫抹抹芋頭的額頭,然後起身。 陳大娘進來,爽朗的笑聲馬上就充盈在屋子裏。 “哈哈哈哈……娘子,前面來了宮中的貴人,說是要封賞大郎君呢!” “封賞?” 楊卓雪心中一喜,回身看去,就見芋頭眼淚汪汪的在那裏,嘴巴剛張開…… “哇……” 等楊卓雪拎着芋頭到了前面時,那傳旨的內侍見到還在流淚的芋頭,不禁有些糾結。 官家可纔將誇讚了他啊! 但旨意還是要傳達的。 他微笑道:“官家說了,沈績頗爲聰慧,詩詞文章也不錯……” “娘……” 芋頭拉住楊卓雪,不住了哭。 沈家的人都在喜氣洋洋的,至於芋頭嚎哭,大夥兒就當沒看見。 稍後旨意傳完,楊卓雪叫莊老實給了謝禮,送了內侍們出門。 莊老實再回來時,楊卓雪已經抱着芋頭親了一口,“我的兒,你爹爹在西北立功了,官家都封賞了你,儒林郎呢,以後你可就有官服了。” 芋頭哽咽道:“娘,官服是什麼?” 楊卓雪說道:“好東西,以後能和別人顯擺。” 她笑的眉眼彎彎的,腦海裏浮現了一個畫面:四歲的芋頭穿着小小的官服,身後跟着一羣小吏衙役,揹着手走在街上…… 她伸手從陳大娘的手中接過毛豆,慈愛的道:“毛豆要快些長大,等以後你爹爹給你弄個什麼郎來,到時候和你大哥一起去上衙……” 於是她的腦海裏再度出現了一個畫面:兩個小小的孩子穿着官服,身後跟着一羣人…… 多美啊! …… 感謝書友‘我是邵老三’的盟主打賞,第98個盟主了,百盟在望。 第五更送上,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