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3章 久違的大宋,瘋狂的趙曙(爲盟主‘Justin_yu’加更) 作者:未知 耶律洪基怒了,喝令道:“攻城!攻城!攻陷雄州,全軍重賞!” 身邊有人說道:“陛下,那沈安用大遼勇士築京觀多次了,大遼該給宋人看看自己的武勇,否則這個天下是誰的?” 百年來,不,準確的說是趙廣義北伐失敗之後,在遼人的眼中,大宋實際上就是個地方政權,和五代十國那些軍閥並無區別。 可現在這個地方政權竟然爬起來了,反手一巴掌把大遼打的好痛。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耶律洪基冷冷的道:“今日朕就要用雄州的軍民屍骸築京觀。” 遼軍再度發動了攻勢。 “陛下,宋軍前出莫州!” 什麼? 耶律洪基看着斥候:“多少人的遊騎?” 斥候面色有些白,“陛下,不是遊騎,是數千騎兵,後面有數萬步卒。” “這是河間府的宋軍出動了。” “富弼在雄州,何人在指揮?” 耶律洪基握緊馬鞭,覺得留守的那人膽略不錯。 斥候搖頭,“不知。” “數萬步卒,陛下,不足爲懼,我軍只需派出一萬騎兵就足以牽制他們。” 身邊的臣子馬上開始分析局勢。 “若是不行,放他們過來也成,最後聚殲於雄州城下。” 這個謀略類似於圍點打援。 耶律洪基讚賞的看了這個臣子一眼,說道:“此言甚是。” 這是定下了謀略,馬上有人去傳令。 “一路襲擾,放到雄州來。” 耶律洪基躊躇滿志的道:“讓他們攻打慢一下,等那數萬步卒來了再一併動手。” “陛下……” 又有斥候來了。 不,是信使! 信使疾馳而來,近前說道:“陛下,折繼祖和種諤突然折返,已經攻入大遼境內了,寧邊州危急。” “韓琦!” 耶律洪基冷笑道:“這是韓琦的手筆,爲了救援富弼,他甘願放棄了右路大軍,如此西夏也得了喘息之機,咱們算是成功了一半。” 衆人點頭,讚美着此次圍魏救趙的英明。 “擋住!令西京傾盡全力也要攔住折繼祖和種諤。” 耶律洪基看着前方,說道:“韓琦還有什麼手段儘管使出來,朕在此等着他。” 氣氛漸漸熱烈。 “加派人手去打探消息。” 斥候和遊騎不斷往來,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陛下……” 又來了一隊信使。 “陛下,宋軍出雁門了!” “什麼?”耶律洪基大怒,“宋人哪裏有那麼大的膽子?韓琦也指揮不到雁門的宋軍!” 信使拿出文書,“陛下,宋軍正在瘋狂攻打各處堡寨。” “瘋了!宋人瘋了!” 耶律洪基面色鐵青,嘴裏說着瘋了之類的話。 可大家都被震動了。 宋人的反擊竟然這般激烈,誰在指揮? 一個念頭在盤旋,但無人能確定。 “陛下,宋軍出了唐縣!” 耶律洪基眯眼看着城頭,額頭上的青筋蹦跳着。 “這不是韓琦能幹出的事,是誰?” “是宋皇嗎?” “不,宋皇遠在汴梁,來不及指揮!” “那是誰?” …… 大名府,趙曙身着戎裝,在羣臣的陪同下登上城頭。 “萬歲!” 城外的宋軍齊聲高呼,聲勢駭人。 包拯跟在他的身側,低聲介紹着情況。 “遼軍發狂攻打雄州,一是想擒獲富相,打擊我軍士氣;二是想圍魏救趙,讓咱們的人從西北撤回來。” “朕知道。” 趙曙看着城外,無數將士正在集結。 他們將奔赴北方,和遼軍決戰。 “中路軍打下了洪州和宥州,進展順利,遼人坐不住了。” 趙曙冷笑道:“若非是西北在大戰,朕此刻就想起大軍和耶律洪基決戰,一戰決出兩國的勝負。” 衆人不禁暗自苦笑。 這等決定國運的大戰哪裏能輕易開啓。 當年北伐就是如此,結果一敗之後,大宋國運一路下滑。 而真宗時遼人傾國南下也是一場決定國運的大戰,結果兩國戰平,遼人不再隨意南下,影響深遠。 宋遼百年,這樣的大決戰也不過上演了兩次罷了。 官家竟然想馬上來第三次,這個真是讓人無奈啊! “陛下,大軍集結完畢,您可要看看?” 趙曙點頭,在衆人的陪同下出城。 他騎在一匹白馬背上,身邊是包拯等人。 十餘萬大軍陣列整齊,這是大宋最後的精銳力量。 此刻他們整裝待發,將會去北方尋求和敵軍決戰。 這是趙曙力排衆議的決斷。 從他決定要來大名府坐鎮開始,這位帝王的執拗讓宰輔們頭痛不已。 現在他又做出了決戰的決斷。 “萬歲!” 諸軍歡呼。 趙曙點頭,說道:“士氣可用!” 包拯點頭。 “出發吧。” 包拯拱手,“臣這便去了,陛下保重。” 趙曙頷首,包拯策馬衝了過去。 大軍出動,塵土飛揚。 趙曙目送着大軍遠去,回身道:“你等就攔着,不許朕去北方。說什麼不可輕易冒險,可帝王終究要見識一番戰爭纔是,否則哪裏知道征戰之道?不知征戰之道,就坐在宮中對着地圖感慨有何用?紙上談兵罷了。” 曾公亮苦笑道:“這還沒到決定國運的時刻,您不可輕動。” “那耶律洪基呢?” 老耶平時沒事就滿世界轉悠狩獵,想幹架了就帶着大軍出征,爲何他能,而朕卻不能? 趙曙這話有些孩子氣,但根源卻是不滿自己被束縛。 “耶律洪基……那是逐草而居的帝王。” 曾公亮一句話就梗住了趙曙。 官家,咱們是文明人啊! 您難道要和耶律洪基般的四處狩獵,逐草而居? 趙曙皺眉看了他一眼,說道:“朕記得你以前忠厚,如今也跟着他們變得油嘴滑舌了些。” 這火氣莫名其妙的就發泄到了曾公亮的頭上,他只能忍着。 “陛下!” 身後有人在喊。 趙曙回頭,就見百餘騎正在衝來。 “止步!” “保護陛下!” 這裏是北京城,在北方大戰時就是整個大宋的指揮中心。 所以趙曙來了之後,臨戰氣氛很濃。 馬上來了一隊步卒攔在趙曙的身前。 “陛下後退!” 趙曙被護着往後退去。 那隊騎兵被攔住了,他們一人雙馬,看着疲憊不堪。 有人過去交涉,稍後那人回頭喊道:“陛下,大軍破了靈州!” 這聲音帶着巨大的喜悅,讓趙曙楞了一下。 “破了靈州?” 上次韓琦那裏傳來消息,說是沈安率領中路軍連破洪州和宥州,趙曙歡喜的喝了幾杯酒。 可這才過了多久?他們竟然連靈州都打下來了? 曾公亮推開前方的軍士,小跑着過去。 他呼吸急促,心中的所有擔憂都消散了,只餘歡喜。 “這是捷報。” 曾公亮接過捷報,迫不及待的撕開一看。 他猛地仰頭,深呼吸了一下。 “陛下,左路軍破西壽軍司,右路軍破左廂軍司、銀州和夏州,中路軍……連破洪州、宥州後,又攻陷了鹽州,隨即又下莫州,和左路軍並在一起攻打靈州,靈州……陛下,那是大宋的靈州。” 趙曙只覺得鼻頭一酸,眼睛有些發熱。 多少年了。 大宋對外都是失敗,無數次失敗讓整個大宋陷入了迷茫之中。 大夥兒好好的過日子吧,別提什麼北伐,也別提什麼對外攻伐了。 這是主流的聲音。 所以連帶着他這個支持革新、支持對外強硬的帝王都成了不少人眼中的昏君。 此次他前出大名府,京城譁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說這個昏君又發瘋了。 他坐鎮大名府,在得知遼軍壓境後,第一反應就是讓雁門、唐縣等地宋軍出擊,這是另一種層面的圍魏救趙。 而這更是一種警告。 耶律洪基,朕在此,你可敢來決戰嗎? 四面出擊的大宋,真的久違了。 但壓力和他也如影隨形。 他擔心北方戰局崩潰,更擔心西北戰局崩潰。 西北戰局一旦崩潰,大宋國運就此被逆轉了。 你連西夏都打不贏,還玩什麼? 西夏會趁機出擊,在西北攻城略地。 而遼軍也會大肆出動,在北方搶奪地盤。 那樣的大宋,風雨飄搖! “陛下……大喜啊!” 曾公亮老淚縱橫,“那麼多年了,大宋終於對外收復了疆土,那麼多的地方,臣以前從未敢想,如今卻一一實現了。” 趙曙沉聲道:“把消息快馬傳遞到各處去。” 遼人南下後,北方有些民心不穩,這個消息就是及時雨。 “陛下,遼人怕是會退,可要令大軍迴轉嗎?” 西夏失敗,大宋在消化收穫的同時,也能騰出手來在北方佈局,耶律洪基絕不敢逗留。 趙曙搖頭,“此刻是示威,不能退。” 他回身緩緩走向城中。 路過城門時,他伸手撫摸着鋥亮的銅釘,然後用力一拍…… …… “轟!” 城下一陣爆炸,耶律洪基看了怒道:“還在抵抗?” “是。” 雄州城內現在全民皆兵,據聞連屋頂都拆光了。 “咱們在城下發現了瓦片、磚頭、房梁……還有許多百姓家的雜物,陛下,富弼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再來一擊,他絕對擋不住。” 耶律洪基點頭。 “陛下,有消息……” 這個聲音有些顫抖。 耶律洪基回身,見是自己的侍衛,就問道:“何事?” 侍衛遞上文書,“宋軍下靈州,西夏退兵興慶府,雙方停戰了。” 耶律洪基沒有接文書,他冷冷的看着文書,突然罵道:“無用的婦人!” 這話罵的是梁太后。 “陛下,難怪韓琦敢讓折繼祖出麟府路,這是大局定了。” 耶律洪基搖頭,“停下來,都停下來。” 此刻戰局混亂,他需要仔細思索。 遼軍潮水般的退了回來。 “去南邊打探消息的人來了嗎?” “快了。” 耶律洪基覺得很冷,就要了酒水來。 一口酒水下肚,他覺得暖和了些。 等他微醺時,南面的消息來了。 “陛下,宋皇親臨大名府!” “趙曙好大的膽子!” 這下耶律洪基總算是知道了唐縣和雁門關等地的宋軍爲何敢出擊。 “那些都是趙曙的命令。” “河間府的宋軍傾巢出動,好似要丟棄河間府一般。” 耶律洪基握拳,一股不甘讓他的胸口感到有些悶。 “河間府的宋軍敢傾巢出動,說明在他們的後面,有大股宋軍正在來援,所以他們有恃無恐!” “陛下,事不可爲了。” 是啊! 耶律洪基閉上眼睛,再睜開時冷漠的道:“退,全軍撤退!” 遼軍退了。 雄州城的軍民都覺得是假的。 “遼軍那麼多人,再攻打半日咱們怕是就撐不住了。” “怕是想引誘咱們出城呢!” “對。” 連富弼都產生了這等想法,只是令人整理各處。 當晚霞映照在城頭時時,富弼覺得這段時日自己恍如活在了地獄裏。 後面突然傳來了一陣歡呼。 “他們在喊什麼?” 富弼回身看去。 “聽不清。” 一隊騎兵從左側繞了過來。 他們看着屍骸堆積的城下,不禁肅然。 爲首的將領摘掉頭盔,仰頭喊道:“奉陛下令,我部前來增援雄州!” 富弼趴在城頭上仔細看去,確定是宋軍,就問道:“陛下在汴梁,如何得知?” 將領說道:“陛下此刻就在大名府!” 陛下在大名府? 那是北方的征伐指揮中心,每當帝王到來時,就代表着大宋處於危急時刻。 “陛下……” 趙曙打破了一個慣例,在戰局未明時就去了大名府。 富弼眨動着眼睛,突然振臂高呼:“陛下萬歲!” 無數軍民在歡呼着。 “陛下萬歲!” …… 感謝‘justin_yu’的盟主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