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章 肉食者鄙 作者:未知 三司此次一共收了三十多萬貫的罰金,消息傳出後,連趙曙都說了一個好。 韓絳令人送來了三幅字畫,據聞他很是不捨,只說讓沈安好生保管,莫要弄壞了。 “某的東西,想怎麼着就怎麼着。” 沈安在欣賞字畫。 透過那些字畫,他彷彿覺着自己隔着多年和古人在溝通,這種感覺真的很美妙。 宮中,韓絳在爲沈安請功。 “朕知道了。”趙曙想起沈安涎着臉讓自己把宮中的錢財存進錢莊,那火氣就不打一處來。 他看了兒子一眼,見他低眉順目的很是老實,竟然沒有出來幫沈安說好話的意思,不禁好奇的道:“大郎可是有話要說?” 逗弄孩子是爲人父的一種樂趣,很歡樂。 “陛下,臣請廢除加之於百姓的商稅。” 大抵兒子都是見不得自家老子歡樂的,趙頊終於把自己的終極目標放了出來。 “這個……” 曾公亮出班說道:“此事卻是難辦,若是全數解除了,明年三司怕是要虧空。再說不是纔將弄了免役錢嗎?百姓少了職役,日子已經好的太多,再免除了商稅,那日子……” 上位者是下意識的覺得不能讓百姓的日子太好過,這是千年來的本能。 人人都過上權貴的日子,這個大宋非得崩塌了不可。 “曾相此言差矣!”趙頊說道:“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此次我下去了地方查看,有了免役錢,百姓只能說離破家遠了些……” “還有大宋錢莊!”曾公亮笑呵呵的加了這個籌碼,“有了低息借貸,百姓的日子難道還不能說好?” 低息借貸堪稱是百年善政,當初的反對者們面對現在的局面沉默不語,新政的反對者們面對這個局面裝作沒看見。 只有司馬光,他在私下說低息借貸估摸着會成爲當今官家的最大仁政。 提及這個,連趙曙都微笑了起來,然後想起了沈安。 那個年輕人當初看似胡鬧的提出了錢莊這個概念,囊括了儲存和借貸的兩大職能,關鍵是存錢有利息,錢莊憑着這個就把那些錢頭給吸引了過來。 高利貸哪來的那麼多錢借出去?除去自身的錢之外,那些手中有錢,卻找不到投資方向的錢頭就是主力軍。 破天荒的存錢有利息,讓膽小的錢頭把錢存進了錢莊,而後續在高利貸上找不到出路的錢頭們,不是把錢存進錢莊,就是把錢投入了其它地方。 沈安上次說過,這就叫做增加投資,而三司的結餘越來越多就是增加投資的結果。 投資啊! 趙曙眯着眼,想到了免稅,這個算不算是抵消了增加投資的好處? “我以爲百姓的日子依舊苦,一旦有個風吹草動,隨時都有可能會破家。”趙頊的聲音很清越,在一片老人的世界裏,顯得格外的生機勃勃。 “家中無餘錢這是常事,而他們養雞養豬就是增收的一項,敢問曾相,百姓養雞養豬不過是掙些鹽錢罷了,若是好的還能給家人做一身衣裳,也僅此而已,不能嗎?” 趙頊看着曾公亮,目光炯炯的道:“百姓苦,曾相可曾見過嗎?” 曾公亮老臉一紅,趙頊追着再問道:“我在材樹村待了三日,那三日……我永世難忘。曾相可想去體察一番嗎?” 曾公亮笑道:“大王體察民情自然是好的,只是一旦免除了百姓的商稅,此後人人見利而動,無心種地,那……” 這個纔是他反對的核心原因。 “歷朝歷代爲何要重農抑商?甚至打壓商人?其一,商人重利,百姓愚鈍,會跟着去經商,無心種地,而糧食纔是大宋的根基。” 一旦出現拋荒的情況,這個大宋怕是要崩潰了。 “其二,商人利慾薰心,一旦其勢宏大,朝中怕是難制。” 韓琦插話道:“商人的眼中只有錢財,什麼忠義,對於他們而言只是個笑話罷了。此輩狡黠,只能壓制。一旦放開了,他們會盯着朝堂,會盯着更多……沈安說過豪商無國,此話老夫深以爲然。” 這一點趙頊也有所察覺,大宋對於商業的態度算是極好的,但依舊警惕着商人們往朝堂上的滲透。 “其三,百姓營商,終究人心不古。” 這一條最是隱晦,但趙頊卻懂了。 所謂人心不古,這裏指的是人心活絡。 對於朝堂來說,百姓當然是越愚鈍越好管理。該種地的種地,該經商的經商,四民各安其命,這個天下也就安穩了。 這是從社會管理的角度來解釋了重農抑商的起因,加上前面的,堪稱是無懈可擊。 千年來的重農抑商,並非都是愚蠢,而是有特定的歷史因素在裏面。 趙曙微笑着,覺着曾公亮給兒子上了一課,讓他知道這個天下並非是衝動就能治理的,極好。 趙頊略一思忖,“敢問曾相,何爲盛世?” 曾公亮笑道:“君明臣賢,盛世自然會來。” 趙頊笑了笑,“開元可稱盛世?” 曾公亮點頭,“當然,開元盛世,天下矚目。” 趙頊說道:“開元盛世,匿戶百萬,若真是盛世,豈能如此?根源何在?賦稅!” 他仔細查過這些相關知識,此刻一開口,就沒有給曾公亮反駁的餘地,“前唐賦稅沉重,百姓只是煎熬着,到了開元時,地方官吏上下其手,豪紳強取豪奪,百姓苦不堪言,說是盛世,不過是鮮花着錦,火上澆油罷了。” 衆人尷尬一笑。 這些宰輔都是老狐狸,對於所謂的盛世自然有自己的評判標準。 開元所謂的盛世,可不就是火上澆油嗎。底下的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就算安祿山不動手,前唐的好日子也沒多久了。 “所謂文景之治,百姓依舊在賦稅中煎熬,他們的煎熬換來了府庫充盈。纔有了後續的武帝復仇。” 前漢立國時有白登山之圍,後續更有匈奴人調戲呂后的奇恥大辱,復仇是必然的。而漢武帝的復仇是建立在前面兩位帝王的積累基礎之上,但根源還是在於百姓對高賦稅的忍耐。 “這些所謂的盛世無不是在煎熬百姓,大宋也要如此嗎?” 趙頊有些惱怒了,“百姓被困在田地裏苦不堪言,若是不想辦法紓解民困,前漢前唐時的例子可還少嗎?” “夠了!” 趙曙止住了他的話,板着臉道:“此事就此作罷。” “陛下,臣有表格。” 趙頊又摸出了一份表格。 “每戶人家若是養雞十隻,每日就算是得了三隻雞子,也不過是兩文錢罷了,他們囤積了數十個進城販賣,也不過是數十文錢……可養雞要花錢,米糠麥麩,還得出人手去外面尋雞食,折算下來,養十隻雞每日不過是多掙一文錢罷了,陛下,天下百姓辛辛苦苦的每日想多掙一文錢也得交稅嗎?” 趙曙面色發紅,只覺得心口那裏突突的在跳。 “竟然這般少?” 韓琦皺眉道:“雞子老夫每日都喫,家裏的採買……” 老韓擡頭,“果真是兩文錢三枚?” 衆人都想捂嘴偷笑,心想老韓這是被家裏採買的僕役坑了吧? 趙頊心中覺得好笑,說道:“前幾年是一文錢兩枚,如今是兩文錢三枚,算是漲了些。” 韓琦面色一冷,“刁奴作祟!” 富弼見他喫癟,心中不禁大快,就問道:“韓相家中買了多少?” 這是醜事,治家不嚴的醜聞,但韓琦卻坦然道:“兩文錢一枚。” 他對趙頊拱手道:“幸而大王提醒,臣這才知道家中的醜事。” 趙頊笑了笑,想起了沈安說過的笑話,“臣聽聞一個笑話,說是有人坐在家中不知世事,家僕採買肆意妄爲,一枚雞子竟然要花百文錢……” “這個怕是不能吧?”曾公亮笑道:“哪有這等蠢笨的?” 趙曙突然開口道:“宮中採買的雞子多少價錢?” 呃! 曾公亮想抽自己一巴掌,趕緊低頭認錯。 趙頊搖頭,陳忠珩飛也似的去問了來,一臉黑線,“官家,宮中採買的的雞子,一枚……一枚要五文錢。” 趙曙屈指彈動了一下,淡淡的道:“讓張八年他們查一查,好生查。” 冷肅的氣息流轉了一下,大家都知道,宮中有人要倒黴了。 趙頊繼續說道:“不論是免役錢還是低息借貸,只是讓被捆綁的百姓鬆了些,他們的日子依舊很脆弱,臣用脆弱之說,是因爲他們的日子依舊不容樂觀,而給他們進一步鬆綁,臣以爲正當其時。” 他擡頭,認真的道:“百姓每日勞作之餘養些雞鴨,這也要繳稅。他們種幾棵果樹,販賣幾筐果子也得繳稅……陛下,這樣的大宋,可稱爲盛世嗎?” 他突然跪下,“大宋要盛世,百姓必然要鬆綁,否則只需數次天災,所謂的盛世就會原形畢露!” 趙曙面無表情的起身,“諸卿各自回去吧。” 宰輔們恭送趙曙回去,回身見趙頊依舊跪在那裏,不禁搖頭嘆息。 趙頊出宮去了沈家,一進來就要酒喝。 “失敗了?” “嗯。” 趙頊很是惆悵的道:“我覺着……朝中的君臣,他們都在戒備着百姓,懼怕百姓。” “他們當然會懼怕。”沈安笑了笑:“不過懼怕來自於未知。他們不知道百姓在想些什麼,自然會懼怕。” “懼怕來自於未知?”趙頊的眼睛一亮,起身拱手道:“多謝安北兄指點,告辭了。” “酒還沒喝呢!” “不喝了!” 趙頊飛也似的跑了,沈安在後面微笑。 “郎君,大王看着很是歡喜呢!”莊老實從未見過這等雀躍的趙頊。 “某給他指出了一條路,一條和前人不同的路,他自然會歡喜。” 沈安想起了後世,“千百年來,肉食者都畏懼百姓,恨不能把他們按在田地裏,生生世世不得動彈。沒事種地提供賦稅勞役,有事徵召去征戰……百姓在他們的眼中是什麼?人偶罷了!” 但趙頊卻被他引導着走向了另一個方向,他會去給這些人一記重擊。 “爽快!”沈安不禁大笑了起來。 ……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