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千鶴的決定
林煜又順手給師叔添了一杯熱茶。
這一下倒是真的看清了常瑞元的真面目。
哪裏還是當年的那個革命者的形象,分明是一個爲了自家王朝而奔走,不顧民族利益的人。
他從一開始得知了千鶴道長帶來的消息就沒有想過真的要把它公開。
公開之後也許對天下有利,但對於他來說並沒有那麼大的益處。
雖然有可能會讓他的聲望漲一漲,得到一些支持。
但在現在這個時候,得到的那些聲望,是民間的,是在學生中間的,在政壇上能發揮的力量極小,反而容易把他架起來,一時間騎虎難下。
這樣並不符合他的利益。
他從一開始就打定了主意,要拿這個消息和倭寇交換。
希望能夠換取足夠多的利益。
當然,前提是先要徵得千鶴道長的同意。
他的處境艱難,政府內部反對他的人很多,要不然他也不至於親自到徐州來和那個馮大帥談合作。
所以他不想得罪任何一方勢力。
哪怕千鶴道長只是一股民間的勢力。
但是千鶴道長代表的是茅山,代表的是上清派。
這一股力量並不算小。
對於他的最優解,是將千鶴道長收入麾下。
不僅僅有了這個實力高強的奇人異士,也能借此機會搭上上清派的線。
拉攏過來更多的玄門高手,壯大自己的力量。
所以他並沒有一開始就直接把這消息給賣出去。
反而在其他的方向上做着斡旋,試圖將利益最大化。
一邊抵擋着政敵的攻擊,一邊對千鶴道長頗爲優待,企圖收買人心。
但是時間一長,他這邊的形勢越發惡劣,而千鶴道長仍然是那副硬骨頭的樣子。
他心裏邊感覺越來越厭惡,越來越着急。
多多少少的開始覺得千鶴道長有一些不識擡舉。
尤其是後來,發現千鶴道長居然對他要絞殺的那些丹匪抱有一定的同情心,這就更加讓常瑞元感到厭惡膩歪。
只是表面上還虛與委蛇,將這件事和自己撇清關係。
再後來,雖然千鶴道長爲自己出了幾次手,立下了一些功勞,自己要獎賞的時候,他又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樣子。
施恩不成功,更讓常瑞元心中不滿。
內外交困,心中煩躁之下,他便暗中開始和倭寇接觸。
他其實早就想過走這一步。
爲了解決自己的困境,他必須將各方面的勢力都考慮一遍。
當然最優解還是不與他們聯繫。
所以他才首先選擇了北上和這位大帥進行合作。
只可惜合作之後並不能解決眼前的困境。
他便只能把自己的下限放的更低一些,尋找其他的助力。
而千鶴道長帶來的這個消息是一個非常好的籌碼,也是一個和倭寇主動接觸的好藉口。
他便將千鶴道長暫時拋之腦後,將他矇在鼓裏,不讓他得知這些消息。
自己偷偷派人和倭寇進行聯絡。
來回磋商了好幾次,中間進行了許多的利益交換。
終於在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成果之下,暫時達成了合作,只要自己將消息隱瞞下來,那些倭寇可以支持自己。
本來事情到這裏可以告一段落。
但偏偏千鶴道長又惹出了事。
他居然爲那些丹匪出了手,救下了一些人。
雖然他並不知道真正要殺這些人的是常瑞元。
但這並不妨礙這個姓常的對千鶴道長的不滿不停的累積。
而常瑞元也用千鶴道長不停的逼迫他公佈消息的消息去嚇唬和逼迫那些倭寇出讓更多的利益。
所以日本人也知道有這個人的存在。
爲了一勞永逸,也曾幾次三番派人去暗殺千鶴道長。
但是千鶴道長的實力不俗,江湖經驗也夠足,不是那麼好殺的。
尤其是又在常瑞元的地盤,還是有些不太方便大張旗鼓。
小打小鬧的派出一些人,都被千鶴道長憑着身上的實力和符籙給料理了。
反而給倭寇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常瑞元這裏還在不停的斡旋。
但到底還是被暫時逼下了臺。
他沒有辦法,只能選擇暫時避禍東洋,前去倭國尋求進一步的合作。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雙方達成了一致。
姓常的再把千鶴道長利用完畢之後,將他的行蹤直接賣給倭寇。
讓這些倭寇派出足夠的人手在千鶴道長回去的路上進行伏擊。
本來是一些神不知鬼不覺的事情。
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
那些丹黨本來在手無寸鐵之下貿然被姓常的背叛,被大肆的捕殺。
造成了非常多的損失和犧牲。
但活下來的這些人面對絕境便開始思變。
有的人選擇了更深一層的僞裝和潛伏。
也有人選擇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反其道而行之,對姓常的展開間諜作戰。
不停的探聽着常瑞元的消息,分析着他的處境,預測着他的動作。
還對常瑞元的電報進行監聽,對常瑞元身邊的人進行滲透。
便發現了常瑞元和倭寇暗通款曲。
雖然大家都非常憤怒,但他們還是鬆了一口氣。
姓常的暫時下臺,不得不跑去倭國尋求政治支持。
這也意味着他到底還是要分心。
無法再像原來那樣保持百分之百的精力對丹党進行捕殺。
總算還是給了他們一些喘息之機,減輕了他們一些壓力。
他們本來想趁此機會多做出一些動作或是潛伏,或者是轉移。
也好爲將來做長遠打算。
但沒想到探聽到了常瑞元和倭寇做了進一步交易的消息。
要把千鶴道長給交易出去。
面對這樣的消息,哪怕是沒有絲毫的關係,僅僅只出於一片公心,他們也需要做出示警,對千鶴道長進行拯救。
畢竟千鶴道長也是一個愛國人士,也屬於可以團結的力量。
更不用說,千鶴道長前前後後救過他們許多人的性命。
即便是沒有親手救過他們,也救過他們的同志。
如此說來,他們和千鶴道長也算是爲國而戰的戰友。
又怎麼能看着這樣的赤誠之人被常瑞元這個狗漢奸坑死在倭寇的手裏!
他們便緊急組織了人手,埋伏在了外圍,在合適的時機殺了出來。
和千鶴道長內外夾擊,打的倭寇一個措手不及。
將倭寇派來的幾十名好手全部留下。
又一次給倭寇放了血。
也真可謂是大快人心了。
他們救了千鶴道長之後,便又將前因後果給千鶴道長說了一通。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的對着來回的來龍去脈。
便將事情的真相給還原了個清楚。
實在是讓衆人憤恨不已,也讓千鶴道長感到羞愧難當。
千鶴道長認爲自己信錯了人。
與此同時也感到有些心灰意冷。
像常瑞元這樣的傢伙也在領導着革命,也在領導着救國運動。
他領導的了嗎?沒那個能力啊!
別說他本身的能力一般,就連他的心都不正。
只想着自己的榮華富貴,只想着一己之私,就敢出賣國家利益!
實在是一個畜生。
和這樣的蟲豸在一起,如何才能拯救神州大地四萬萬同胞!
但是這個時候卻也沒有什麼心思再去罵常瑞元。
千鶴道長只能選擇和那些丹黨的人合作,聯絡到一切能夠聯絡的報紙,雜誌和文化界一切有頭有臉的人物。
衆人共同出力,直接和倭寇撕破了臉。
將這個殘酷和狠辣卑鄙的手段公之於衆。
一下子就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由此還引發了一場罵戰。
有些文化人屁股不正,有些乾脆就是收了倭寇的錢。
倭寇在報紙上叫屈,一邊宣揚着自己的正義,一邊又暗戳戳的發出威脅。
那些收了錢的文人也替着倭寇叫囂。
像一條狗一樣對着自家人嚶嚶狂吠。
而那些和倭寇選擇合作的前朝皇族也遭受了廣大的批評。
但他們的勢力也不小。
遺留下來的皇族人士很多也都是受過教育的。
哪怕是如今朝廷已經沒有了,皇帝已經下臺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他們家原本剩下來的宅子,金銀珠寶,古董字畫,總還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他們這些文化人聚在一起,總還是一筆不小的力量。
一通罵戰直接在大城市掀開。
罵來罵去,誰也罵不服對方。
雖然水被攪渾了,但總算事情的真相被揭露了。
民間也提起了一些警惕。
尤其是江湖上的各門派,對各自的地盤更加的注意,對潛伏的倭寇更加小心。
畢竟這門派總要有駐地,而且往往都選擇風水寶地。
這倭寇就是來斬龍的。
就是來破壞風水的。
和這些坐落在各地的江湖門派有着天然的對立。
還引發了不少的交手,雙方各有死傷。
但總算是一件好事。
在民間形成了反倭的風氣。
這也是任老爺當初不敢和倭寇直接做生意的原因之一。
而各方門派的加入,也對倭寇暗中破壞風水的行爲造成了阻礙。
讓他們的計劃實行不下去。
甚至就連他們進行一些暗中的勘探測繪,也很難再繼續進行下去。
雖然過程是曲折的,但結果總算是好的。
千鶴道長這一次北上,還是達成了目的。
千鶴道長這一次北上也是開了眼界,由此也讓他陷入了一些迷茫。
他是一個意氣之人,開眼看了世界就不肯借將自己的臉蒙起來,不肯再將自己的頭埋在土裏。
國家民族的危亡折磨着他的內心。
讓他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丹黨的和千鶴道長結成了戰鬥友誼。
也對千鶴道長髮出了邀請。
但是突然之間,讓千鶴道長有些難以做出決定。
他就面臨着迷茫和困惑,選擇了暫時逃避。
離開了風雲的中心,打算回到自己師兄弟身邊,暫時安靜一下。
正視一下自己的內心,冷靜一下,再做出決定。
他沒有直接回到四目道長隱居的地方。
東南西北四個人還在那裏等着他。
他選擇直接來任家鎮。
畢竟已經過去了快一年,自己的師侄應該已經回到任家鎮,回到他師父身邊了。
任家鎮也有自己的師兄在。
師侄思想成熟,目光深遠,胸懷天下,不是一個普通的小孩兒。
而自己的師兄畢竟也經歷的更多。
和他們進行交談,一定能夠有所收穫。
便是抱着這樣的想法,千鶴道長冒着風雪就來到了此處。
將自己這一趟北上的細節全都講的清清楚楚。
林煜捧着自己的茶碗,砸了兩口水,吐出一口熱氣。
笑呵呵的看向千鶴道長。
千鶴道長對自己的親人將事情一番吐露之後,原本臉上的許多鬱氣已經不見了。
臉色在火盆的照射之下更顯光彩。
呼吸也變得通暢。
“師叔還需要我們幫你做決定嗎?”
千鶴道長聽了林煜的話,笑着搖了搖頭。
“本來是這樣想的,但現在看來是不需要了。”
他之所以選擇了離開風雲的中心,是因爲當時他的心亂了,雙眼被迷住了,分不清了。
爲了防止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只能暫時退避。
可當他一路南下,一個人走在這孤獨的路上。
內心在不停的推敲和反問。
他的情緒就已經越來越清晰。
直到來到了這任家鎮,在衆人面前將事情的前前後後說了一遍。
相當於又以旁觀者的角度將事情從前到後梳理了一遍。
也將自己的內心重新梳理了一遍。
梳理完了,他的困惑也就消散了,的決定就已經做出了。
“師叔是打算留下來修行,還是打算再去找他們?”
千鶴道長道:“出去一趟我方寸已亂,沒辦法再靜下心來修行了,整個國家彷彿都在我耳中哀嚎,我必須要做些什麼。”
“他們說的是對的,我覺得他們能成事,他們和常瑞元不同,既然這一條路走不通,那也可以試試他們這條路。”
“所以我打算再去找他們。”
九叔問道:“你還要再回到淞滬?在那裏定居的倭寇不少,你再過去,恐怕是自投羅網。”
千鶴道長搖了搖頭。
“我不打算再去淞滬了,城市不應該是現在的戰場,我聽說他們的主力正在湘贛尋找機會,也正是需要幫忙的時候。”
“我在這裏休整幾天,就打算過去。”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