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天后搶婚怎麼辦? 第655節 作者:未知 “我以爲我打開了的只是一本好看的小說,誰能想到我見證了歷史。” “《三國演義》確實很棒,但是沒有達到名著系列的程度吧。” “這就是地星文化圈的悲哀,作者只要還活着,那這本書永遠成不了名著!” “我覺得曲金老師說的很對,這確實是當代經典、傳奇名著。” “曲金老師說是地星名著系列再添一本神作,注意,是神作,不是普通名著。” “名著系列6本的排名已經固定了,那神作的話,到底是排在第幾?” “第一不解釋,我覺得《三國演義》不論是故事性和文學性,都比那幾本好太多了。” “我覺得可以入選名著系列,可是要說第一的話還是太過了吧,排在末尾我還能理解。” “畢竟沒有經過時間的檢驗,還是過了幾十年再回頭看吧。” “……” 而就在網友們議論紛紛的時候,其他文化圈能說得上話的大佬,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秦川的《三國演義》將來自雅、俗兩個不同層面的文化融爲一體,並按自己的主體認識、價值觀念和藝術好惡加以扭合,從而使作品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蘊涵,堪稱當代小說的經典之作。” “《三國演義》採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複雜的事件和衆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秦川當爲一代小說大家,文壇幸甚。” “《三國演義》以75萬字的規模,用一種比較成熟的演義體小說語言,塑造了四百多個人物形象,描寫了近百年的歷史進程,是長篇章回體小說的大成之作,入駐名著系列並無問題。” “世人鮮有讀三國史者,惟於秦川《三國演義》得其梗概耳。” “《三國演義》在表現着地星人民藝術天才的許多長篇小說之中佔有顯著的地位,它可說是一部真正具有豐富人民性的傑作。”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在軍事政治描寫和人物塑造上。小說最擅長描寫戰爭,並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僅此一條就爲衆多小說家開闢了新的創作方向,秦川功不可沒。” “……” 而原本衆多討論的讀者們此時也是一愣,隨後就討論的更加激烈了。 “看看,這麼多大佬都承認了,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可是他們只是說這本書好,也並沒有具體說《三國演義》是第幾啊。” “某些人就剩嘴硬了。” “不敢相信,《三國演義》真的能加入名著系列?” “我還是那句話,還是讓時間來說話吧。” “……”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文學圈子裏的鄙視鏈也是存在的,文人相輕也並不只是一個形容詞。 即使秦川這幾年憑藉武俠小說成爲地星炙手可熱的文學大師,可在衆多大佬眼裏,秦川的代表作仍然只有一本,就是《聊齋志異》。 這就是傳統文學對通俗文學的鄙視,這也是大家統一默認的事情。 可是當秦川真正拿出這本《三國演義》後,他們也不得不承認,秦川是一位頂級的文學家。 因爲這本書真正讓他們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當差距大到讓人絕望的時候,文是有第一的! 第754章 全是寶藏 當文學圈子誇獎《三國演義》成爲一種潮流後,《三國演義》的熱度更是陡然大漲。 連帶着《三國演義》小說的銷量竟然再次回到了一個高峯,出版社的員工們更是體驗到了很久沒有體驗過的三班倒。 也正是在這種熱潮下,不少網友也紛紛@起了【南有嘉魚】這個賬號。 “@南有嘉魚,秦川老師又有新的小說面世了,【素心軒評】不出一期新的評測嗎?” “就是就是@南有嘉魚” “@南有嘉魚可是最懂秦川老師的up主了,我們要看【素心軒評】!” “素心軒評+1” “素心軒評+2” “素心軒評+3” “素心軒評+4” “……” 南嘉魚自然是看到了網友們的呼喚,她僅僅是簡單的思考了一下,就決定滿足粉絲們的期望。 而她答應的原因也很簡單。 如果說以前是單純的喜歡“秦川”的作品,那麼現在的南嘉魚則更多的是考慮到“秦川”的利益。 至於到底講些什麼,南嘉魚心裏已經有了決定。 曲金老師已經說了《三國演義》可以加入名著系列,那麼就讓她再添上一把火吧。 所以在當天晚上8點,南嘉魚就久違的開啓了直播。 而直播開啓的一瞬間,她的直播間就直接涌入了100多萬人,直接熱度爆表。 “來了,來了。” “哈哈,南有嘉魚小姐姐終於開直播了。” “好奇,今天南有嘉魚會講些什麼?” “要不然就講講武力排名吧,我實在是太好奇了。” “那還不如講謀士排名呢,畢竟武力有對比,謀士基本很難對比出來。” “話說南有嘉魚和秦川老師到底什麼關係,我都要懷疑他們是不是情侶了。” “我其實很好奇的是,up主對《三國演義》入選名著系列到底是什麼看法。” “……” 南嘉魚在打開直播後,就直接看到了滿屏的彈幕飄過,不過她隨後也是微笑了起來。 她還沒想到怎麼將話題引到名著系列呢,彈幕就直接給了她一個臺階。 所以她微笑着開口道:“我看到有人問《三國演義》能不能入選名著系列,那麼我可以確定的回答,沒有任何問題,因爲《三國演義》就像是一個寶庫,裏面全是寶藏。” 果然。 在南嘉魚開口後,彈幕就再次刷屏。 “???” “寶庫?這個怎麼解釋?” “果然,南有嘉魚小姐姐是一個‘秦吹’,雖然我也是。【狗頭】” “哈哈,願聞其詳。” “……” 看着飄過的彈幕,南嘉魚再次微笑着開口:“《三國演義》的故事性和藝術性我就不多說了,裏面人物的塑造、戰爭場面的描述、政治的交鋒、兵法的運用大家也都聽煩了,我們今天就聊聊其他的,也算是跟大家探討一下,我爲什麼說《三國演義》裏全是寶藏。” 隨後南嘉魚不等大家反應,就有些調皮的問道:“大家知道《三國演義》裏到底出現了多少首詩詞歌賦嗎?” 果然,在南嘉魚問出這個問題後,一大批彈幕再次來襲。 “???” “我靠,是我從未思考的角度。” “我也沒太注意,大概有十幾首吧。” “不對不對,起碼有幾十首。” “這問題我還真無言以對。” “……” 南嘉魚其實也沒有真的想得到答案,所以她也是自顧自的說道:“從卷首題詞開始,算上一副對聯,共有193首。” 而南嘉魚說完後,網友們都驚呆了。 “193首?開玩笑的吧。” “我覺得我《三國演義》白看了,我印象中壓根沒有多少啊。” “你們還好,我只記得卷首語的《臨江仙》。” “對對對,《臨江仙》真的太絕了,當時我也是看呆了,不過後面那些我確實沒多大印象。” “一本書裏面193首詩詞歌賦,也太誇張了吧。” “……” 看着彈幕上網友們的驚訝,南嘉魚也是嘆了口氣:“除了卷首的《臨江仙》以外,還有不少堪稱經典的詩詞,如果你們沒有注意到的話,那確實太可惜了。” 看着滿屏的“細說”,南嘉魚開始繼續開口講了起來。 “193首全部都細說的話時間不夠,我就隨意講幾首我比較喜歡的吧。” “比如第五回,關雲長斬了華雄後,作者曾誇獎關雲長道:威鎮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鼕鼕。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這首詩將關雲長溫酒斬華雄的情形描述的十分出彩。(有的網文作者拿前兩句誇呂布來得,不過其實說的是關羽,吐槽一下)。” “比如第三十八回,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諸葛亮自己吟的一首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這首詩,僅從字面上看,前兩句與後兩句似乎沒有什麼內在的必然聯繫,但仔細玩味,一位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大智大賢者的形象便活現出來了。” “比如第四十八回,秦川老師借曹操之口吟誦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首詩其實不遜於卷首的《臨江仙》,將曹操的渴求人才的心情描寫的淋漓盡致,我個人非常喜歡。” “當然第四十八回還有一首,就是秦川老師杜撰了一個叫杜牧的人以後世眼光作的一首《赤壁》: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 “第七十九回,秦川老師假借曹植之口的《七步詩》……” “第八十四回,秦川老師假借唐人之口的《八陣圖》……” “……” 當南嘉魚開始說第一首詩的時候,網友們還在熱烈的討論,甚至有激進的人當即拿出手邊的《三國演義》一一翻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