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科學和技術

作者:第十個名字
“……這是……鐘錶?”不大會兒,王承恩指揮着兩名太監從後殿搬出來一口黑漆大箱子,很沉,三個人根本擡不上桌面,只好把殿外值守的平頭哥也叫進來幫忙。

  箱子的模樣很不起眼,但內藏玄機,擰開鎖掀起蓋子之後,前後左右的箱體都可以放平,露出了一具鋼筋銅骨,渾身充滿了朋克風格的大機器。看得伽利略抓耳撓腮,繞了好幾圈也沒搞明白是個什麼玩意。

  “您今年71歲,咔噠咔噠……我今年43歲,咔噠咔噠……加在一起,請看,得數是114!”

  洪濤笑嘻嘻的隨口說了兩組數字,每說一個就在機器上撥弄刻着數字的金屬輪盤,最後轉動了兩圈把手,答案就在機器下面的輪盤上顯示了出來。

  這東西叫做齒輪式計算機,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葉,是由法國科學家帕斯卡發明的。但現在是1635年,帕斯卡還沒成年呢,這臺機器是由時間工坊裏的匠人們根據洪濤記憶中的齒輪計算機,耗費了8年時間研發出來的。

  它的內部有一組水平齒輪和一組垂直齒輪,採用發條驅動,按照十進位設計。低級齒輪轉動十圈,高級齒輪轉動一圈,表示進位,最多可以表示十位數。

  “上帝啊,它……它是誰的作品,能不能請陛下幫忙引薦給我認識?這太美妙了,簡直是人世間的傑作,只有上帝的寵兒纔會具備如此巧妙的構思和精湛的技藝!”

  這玩意拿到皇家學院裏去,新入學的女孩子都能隨隨便便給出工整的答案。很顯然,皇帝有可能被這些歐洲騙子給矇蔽了。

  本+內容‘正確*的版本在6/9*書.吧%讀!【6*9*S*H*U-B-】

  “榮幸之至……那它……”伽利略對這個提議想都沒想就同意了,全部精力都關注在機器上。如果不是太沉,估計早抱起來跑了。

  前者稱爲科學,後者叫做技術。朕教你們的大多是技術,更側重於日常應用,對規律的研究少有涉及。這樣做會有個很大的弊端,無法形成體系,進行自我創新和發展。

  當某個或者某幾個帶着先進記憶的人死去之後,沒有作業可抄了,之前抄過的成果也無法融會貫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無法給後人留下一整套科學體系,自然也就停滯不前了,像是被什麼東西硬生生截斷一樣。

  也不用太緊張,有資格去給他們當學生的都不是一般人,需要萬里挑一,光成績好沒用,還需要天賦。唉,朕就是沒天賦纔會一知半解,否則也犯不着大老遠的求着別人來當師傅。

  王承恩的想法對不對呢,不能說錯,而且大部分人,包括皇家學院的學生們應該也是這麼認爲的。

  在漢文化中最缺的不是人才,而是邏輯思維。缺乏邏輯思維,所以纔沒建立起科學體系。而沒有科學體系,連帶着技術應用方面的領先優勢很快也被西方超越,簡直就是惡性循環。

  既然有了教訓,那就不該漠視,必須做好預防工作。作業該抄還是要抄,畢竟抄作業見效快成本低。可是在抄作業的同時,也要開始構建科學體系,以備不時之需。

  見到老頭因爲情緒激動有點大腦缺氧,搖搖欲墜,洪濤趕緊示意王承恩上前攙扶其坐下,同時也把冒充齒輪式計算機發明人的念頭打消了。

  “你以爲朕教授的都是頂尖學問嗎?不用想,朕實話實說了吧,不是。世間的學問分成兩個層次,一種是研究大自然的本質和規律,關注解答是什麼和爲什麼。還有一種側重於做什麼和怎麼做,強調應用。

  “哎呦呦,慢着慢着,先喝口茶。我不太同意您的評價,它距離上帝的傑作還非常遠,如果再能運算乘法和除法,應該可以拉近不少距離。

  響鼓不用重錘,伽利略瞬間就明白了此物的用法和大致原理,再親手試了兩次,笑得口水都流到鬍子上了也不自知,更忘了這裏是皇帝的辦公室,手舞足蹈狀若瘋癲。

  拿一道相當於後世高中的平面解析幾何題給伽利略去做,很大可能是做不出來的。但這並不意味伽利略的數學幾何造詣低,僅僅是時代差異而已。

  但這個工作我和工匠們力有不逮,但有您和來自歐洲的數學家們一起努力,說不定可以提前看到上帝的傑作。”

  “萬歲爺,奴婢曾用蹴鞠隊課本上的題目測試過,他想了很久才勉強做出來,過程也不是很清晰。”

  你就算了,不是搞研究的材料,但要和蹴鞠隊員們說好,不要瞧不起這些西番學者,誰想將來出人頭地做出一番大事業,誰就要虛心的去向他們討教。

  “平頭,親自帶人幫伽院長把東西運回去,再把去歐洲接人的事情安排妥當!”

  告訴外面,沒有太急切的事情一律擋駕,有事兒明日再奏。朕要睡一會兒,再把這幾個月的奏摺簡單看看,今晚就不回宮了!”

  後世解題的方法是幾百年來多少代數學家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擱誰也無法短時間內無師自通。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研究規律,很快就會反超,並從中總結出理論,這纔是一般人不具備的本事。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離奇的現象呢?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戰爭、自然災害等等,但洪濤認爲他們的文明很可能像眼下的大明帝國,成就本來自於抄作業。

  從歐洲挖這麼多學者過來,也不是想解決應用層面的問題,而是要藉助他們來幫大明帝國構建科學體系,順帶着把歐洲文化中有關邏輯的哲學思想傳播傳播。

  自己記憶裏關於後世的先進科技是不少,但說到底也是記憶,剽竊而已。靠剽竊可以快速見效,卻無法持續創造。假如有一天沒作業可抄了,馬上就會停滯不前。

  洪濤也不太想和這個老頭在一起待着,知道的越多問題就越多,而且問得很有質量,每一個都有可能戳破自己的謊言,太勞神了。

  細菌的麻煩還沒擦乾淨呢,再弄個計算機出來,根本解釋不清設計思路和原理,也不能總躲着不見人,還是別出這個風頭了。

  看到西番老頭把皇帝視若珍寶的機器帶走了,還要繼續從歐洲往這邊叫人,王承恩實在不理解。如果真像皇帝所說,這些西番人都是大學問家,不該連蹴鞠隊的幾何題都做着費勁。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歷史上有先例可循。瑪雅、古埃及都創造過輝煌的文明,有龐大的城市、雄偉的金字塔、高超的工藝和複雜的天文曆法,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不光沒發展壯大,反而斷代了。

  朕不是王八,活不了一千年。等朕死了,缺少了科學系統,很多東西會停滯不前,無人問津。做爲彌補,所以要請他們來幫忙。這些人在技術上確實不如蹴鞠隊,但在科學上幾乎個個都是天才,百萬人不敵一個,朕也不如。由他們把科學的缺陷補上,形成體系,以後的新學、學院裏才能畢業出有創造力的人才。

  自己是真沒這個本事,好在歐洲那邊已經走出黑暗中世紀開始了文藝復興,各國都涌現出不少天才。讓他們來幫忙顯然是最好的辦法,看似會花費不少錢,實際上賺大了。

  至於說這些歐洲人會不會把科學技術提前擴散出去,影響大明帝國的領先地位,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張祕方、一項研究成果能永久保密,只要用了,早晚會被學習。

  但不用過於擔心,擴散的只是技術,不是科學體系。這套體系也不僅僅單靠幾名天才就能建立起來,它還需要外部環境和大規模的資金、人力和時間投入。

  放眼全世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就算有人看到了這一步,怕是也沒有精力、財力和大把時間去照搬大明帝國的體系。如果有,沒關係,自己可以帶着艦隊和軍隊去搗亂,利用先發優勢摧毀其具備的條件。

  科學是屬於全人類的,這句話沒錯,實際上也確實是這麼運行的。但前面少了半句話,應該是創造者先獲利,然後才屬於全人類。若是沒有這個前提,也就沒人願意費心勞神的去創造了,都等着抄作業豈不快哉。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