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家族內鬥
最終她還是決定免去試探環節,不再施展個人魅力,直截了當談正事。雖然這樣做會讓內心很受挫,卻能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這麼說起來,您是支持王黨多一些呢,還是支持後黨多一些呢?”
公爵夫人所說的太后美第奇洪濤也略有耳聞,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就是她爲了紀念與法王亨利四世的婚姻修建的。
路易十三少年喪父,登基的時候只有十歲,所以暫由母親攝政,也就是這位瑪麗王太后。和支持新教的亨利四世不同,瑪麗更偏向天主教。
在她執政的歲月裏,幾乎把亨利四世的政策都反過來了,從而引發了法國貴族們的牴觸,其中也包括她的長子國王路易。
待到路易十三親政之後,在紅衣主教黎塞留和孔代親王、昂吉安公爵、亨利二世·德·波旁等人的支持下,全盤推翻了母親偏向哈布斯堡家族和西班牙的外交策略,並將其驅逐出宮廷,流放到布瓦盧城堡。
在歐洲的歷史中有個怪現象,凡是叫瑪麗的女人通常都不是省油的燈。比如都鐸公主血腥瑪麗、蘇格蘭瑪麗女王、路易十六的瑪麗王后,再加上路易十三的母親和這位謝弗勒斯公爵夫人,一個賽一個的不安生。
瑪麗王太后在城堡裏只老實了一年,然後就逃走了,去找她的小兒子,路易十三的親弟弟,奧爾良公爵加斯東·讓·巴蒂斯特。
母子倆一合計,路易十三不孝是大罪,於是招兵買馬打算將其趕下臺。結果肯定是敗了,一個只爲家族謀福利,不管法國百姓死活的王太后,加上個從小嬌生慣養的小兒子,想造反成功難如登天。
不過路易十三或者說歐洲貴族的傳統還是比較溫和的,這件事如果放在中國,無論唐宋元明清哪一朝,都得是滿門抄斬禍及族羣的大罪,最輕也是賜死。
但路易十三並沒痛下殺手,只是把造反失敗的母親和弟弟驅逐出境,讓他們別在國內禍禍了,愛去哪兒去哪吧。
結果這母子倆跑到了西班牙統治的南尼德蘭地區,休息了一段時間怎麼想怎麼覺得不對,還得造反,然後就又跑回法國招兵買馬,然後就又失敗了……
就這麼兩塊料,智商放在中國怕是連縣衙的內鬥都贏不了,但在法國國內卻有不少貴族支持,還形成了後黨。不能說可以左右法國宮廷決策,也具備一定的影響力。
這些可不是洪濤後世裏看書知道的,而是派往法國使節和顧問處的多年情報彙總裏體現出來的。所以纔有此一問,想搞清楚這位公爵夫人是站在哪一邊的。
“……我當然是忠於國王和王后的……不過這次前來還肩負着一項特殊使命,確實與瑪麗太后有些關係。”
洪濤就是隨口一問,可聽在公爵夫人耳朵裏卻如同炸雷。此時她已經完全提不起挑逗的心思了,腦子裏開始迴響白金漢公爵的叮囑和警告。
“請講吧,這裏沒有外人,任何祕密都可以說。”看到公爵夫人用眼角餘光去掃視王承恩,洪濤馬上給予了肯定的迴應。
“瑪麗太后有三個女兒,長女伊麗莎白是西班牙王后、小女亨利埃塔嫁給了英王查理一世。我這次來還接受了英格蘭王后和白金漢公爵的委託,來向陛下印證一個承諾。”
王承恩是太監,公爵夫人恐怕不太清楚,但得到了皇帝的肯定也只能放心。於是一名法國特使,轉眼間又成了英格蘭王后的私人信使。
“如果是關於私人貸款的事,朕只想問一個問題,你能代表白金漢公爵或者查理一世做決定嗎?”
聽到這裏,洪濤纔有點明白公爵夫人爲什麼不一上來就直來直去,原來這裏面不光有白金漢公爵,還摻合着英格蘭王后,也就是法國王太后的女兒、法王路易十三的妹妹。
看起來這筆私人貸款肯定有一部分不會落在查理一世手裏,哪怕他是國王照樣得被雁過拔毛。而且白金漢公爵與英格蘭王后九成九也有一腿,否則這麼重大的事情,不可能再把王后也拉進來分杯羹。
另外歐洲貴族圈是真他媽亂,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四世和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是連襟,分別娶了法王路易十三的兩個妹妹,而路易十三則是他們倆的大舅哥。
別忙,聯省共和國執政弗雷德裏克·亨德里克親王也不是外人。他兒子,也就是以後的威廉二世娶了英格蘭公主,那他和查理一世就是親家!
繞來繞去,合算人家一大家子包了條船,組着團的漂洋過海來找自己談判。不管他們之間怎麼打,那全是家事,唯獨與大明帝國的矛盾纔是國仇!
“……這裏有白金漢公爵的親筆信!”
公爵夫人二話不說,起身離開圓凳,一彎腰撩起裙襬,露出了穿在裏面的六分腿襯褲,再解開綁帶,從裏面掏出一封帶着體溫和漆封的信件。
“……”
幸虧這封信是從襯褲腿裏掏出來的,如果再靠上幾寸,洪濤就打算讓王承恩去接。即便如此,想起這位是有N多情夫的交際花,手指頭上依舊輕微抽搐,總覺得有無數病菌正順着信紙往手上爬。
匆忙掃了一眼趕緊放在桌上,藉口菸灰蹭在手上,示意王承恩趕緊上溼巾。能不能消毒放一邊,擦一擦也能減少膈應感。
“第一筆一萬英鎊,拿着它去倫敦這個地址找人支取,半年後有人會去找白金漢公爵再談第二筆。”
不過信的內容確實是維利爾斯寫的,裏面有幾句話是他被俘後在船上說的,外人無法僞造。洪濤也沒食言,按照當初約定好的步驟,現場寫下顧問處在倫敦聯繫人的地址交給了公爵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