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靈感

作者:第十個名字
“屬下以爲機率不大,薩菲沙赫爲人暴虐,登基之後幾乎殺光了王室裏的王子,還對有功之臣進行了清洗。這樣一來王位暫時是鞏固了,可國家的政策制定和軍隊指揮卻人才乏善可陳。

  反觀奧斯曼的穆拉德四世,雖然在對待手足方面也和薩菲沙赫如出一轍,還誅殺了大穆夫提,引起很多穆斯林烏理瑪的不滿,但在軍事和政務方面明顯比薩菲沙赫強一大截。

  即便波斯人把巴格達的城牆加厚到了八米,護城河挖得又寬又深,沒有一位經驗豐富、膽大心細的將領統帥全軍前去增援,在火炮面前任何堅城都很難堅持太長時間。

  現在波斯人中就找不到這樣一位將領,都被薩菲沙赫殺光了。剩下的不是過於年輕氣盛卻缺乏大戰經驗,就是昏庸無能垂垂老矣。

  如果波斯軍隊不能在奧斯曼人抵達巴格達城之前做好準備,面對數倍於己的奧斯曼大軍,這場仗的最終勝利者很可能是穆拉德四世。”

  王大頭顯然是有備而來,沒做太多思考就把兩國的優劣都闡述明白,還做了比較。結論對波斯很不利,主要是不太看好波斯的薩菲沙赫。

  “要是顧問處的情報沒有太大偏差,朕也同意你的分析。現在問題來了,假如帝國不直接出兵,有什麼辦法能幫波斯人守住巴格達城嗎?”

  在西亞各國的問題上洪濤真沒什麼過人之處,前幾輩子在美洲、歐洲、非洲都混過,唯獨沒怎麼去過西亞,更沒對其歷史深究過。

  即便這幾年通過顧問處和海軍統計司蒐集來的情報好一頓惡補,可到了關鍵時刻還是不能準確判斷出各方的優劣,只能根據現有的資料做邏輯推理。

  “波斯軍隊成員很複雜,大半採用臨時徵召方式,識字率不高,接受新武器和新戰法的能力不足。

  庫爾德人倒是很好戰,可他們生性散漫、紀律鬆懈,即便拿到火槍也不願受制於隊形,更喜歡像蒙古騎兵那樣衝鋒,短時間內難以成軍。

  即便波斯有一支能熟練使用並裝備了大量火槍火炮的軍隊,糟糕的後勤體系也難以支撐長途跋涉,準備期會非常漫長。

  更麻煩的是波斯軍隊很多都掌握在各地埃米爾手中,有些願意出糧出兵,有些則不太願意,很難統一意見,無法聚成合力。在這方面薩菲沙赫就不如他爺爺有手段,只繼承了殘暴和多疑。”

  皇帝的意思很明顯,大明帝國不太合適直接插手奧斯曼和波斯兩國的戰爭,可又不想讓奧斯曼人獲勝,至少不能太容易。

  但王大頭還是不能滿足皇帝的小需求,波斯國內的情況要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復雜、更繁亂,如果不是阿拔斯一世橫空出世,再加上奧斯曼人把注意力大多轉向了歐洲,可能早就把波斯滅了。

  “哎呀,這就有點難辦了!就算帝國想出兵干預也找不到合適的藉口,甚至連波斯人都不會正式發出請求。這樣的局面對帝國非常不利,不管戰爭結果如何兩邊都有可能將我們視作敵人。”

  對於王大頭的這番深入分析,洪濤是認可的。想組建一支強軍,不是拿上更好的武器就完事,需要一整套體系。波斯顯然不具備這些條件,短時間內指望不上。

  那能不能讓帝國軍隊上場呢?從技術角度上講毫無問題,也不用多,有兩衛陸軍從波斯灣登陸就夠用。可是戰爭不光要考慮技術,還得計算得失。

  在沒有取得波斯人的正式邀請之前,貿然下場不光不會得到感謝,還會招來非議。到時候奧斯曼人指責大明無端插手,波斯人也可能將大明視爲趁機佔便宜的,等於耗子鑽風箱,兩頭受氣。

  古人開戰之前爲什麼總要尋找合適的藉口,就是這個道理。所謂大義,也不全是虛的,道德制高點也是制高點,佔住了總比在山下強。

  “……萬歲爺,學生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沒準能給奧斯曼人增加點麻煩。只是把握並不太大,不知當講不當講?”王大頭也明白皇帝擔心什麼,此時此刻就是做下屬該發揮才能的時候了。

  “有話儘管說,朕自會判斷,別學王承恩他們的壞毛病。”

  洪濤不耐煩的擺了擺手,並沒太往心裏去。王大頭只是個情報頭子,能力強不假,但在把控大局方面並沒太多天賦。但聽一聽也無妨,兼聽則明嘛。

  “學生自打受命負責聯絡波斯的庫爾德人之後,就去了科倫坡港,通過與當地的葡萄牙人和各國商人喝酒閒聊,把奧斯曼國的來歷大體上捋了捋,從中發現了一個可乘之機。”

  見到皇帝願意聽自己多說幾句,王大頭打開皮包,從裏面拿出個鯨魚皮封面的小本子,翻開攤在桌面上,一邊說一邊看。

  “可乘之機?坐下慢慢說,說仔細些。”

  看到這副做派,洪濤反倒不敢輕視了。王大頭的記憶力非常好,通常情況下進宮彙報都是脫稿,只有涉及到特別詳細且複雜的數據時纔會翻看材料。

  眼下居然要一邊說一邊看資料,這就說明他對內容也不是特別熟悉,而且事先沒做足準備,屬於臨時起意,或者叫靈感。

  “是……在奧斯曼帝國之前,阿拉伯地區的霸主叫馬穆魯克王朝。它的疆域包括埃及、地中海東岸和紅海兩岸。奧斯曼人正是打敗了馬穆魯克王朝之後,才主導了阿拉伯地區的話語權。

  不過正像萬歲爺所講的那樣,一個國家之內民族構成太複雜,又沒經過有效同化,時間長了就會出問題。奧斯曼帝國看似很強大,實則內部危機重重,主要就是民族問題。

  在阿拉伯半島的腹地和東部,存在着很多部落。他們基本都敵視奧斯曼人,並時常發生武裝騷亂。只是這些部落大多各自爲戰,不能形成規模,不等奧斯曼人出兵鎮壓,就被半島西部投靠奧斯曼蘇丹的部落打敗了。

  但在埃及的情況並不一樣,馬穆魯克王朝雖然滅亡了,但馬穆魯克貴族們並沒有跟着一起消亡。他們大多成爲了奧斯曼蘇丹任命的官員,負責當地的治安、稅收和軍事。

  奧斯曼蘇丹採取的管理方式與萬歲爺完全不同,他每征服一個王朝、國家或者族羣,都會要求對方宣誓效忠,然後任命土耳其貴族擔任總督,叫做帕夏。

  在帕夏下面還有貝伊、瓦利和埃米爾,都是由馬穆魯克貴族和埃及本地族羣首領擔任。奧斯曼蘇丹基本不插手當地的管理,只要求按時繳納稅賦。”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