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法奧港之戰6

作者:第十個名字
果然如丁順擔心的一般,面對2公里之外有條不紊登陸紮營的明軍,奧斯曼軍隊沒有選擇貿然出擊,仍舊縮在壕溝中不聞不問,這倒是讓明軍的紮營過程順利無比。

  就在洪濤集合了一羣軍官在營帳中商議如何對付奧斯曼守軍的壕溝陣時,法奧城北的清真寺宣禮塔上也聚集了一羣奧斯曼軍官,被簇擁在中間的是這裏的最高長官,奧斯曼帝國大維齊爾,塔巴爾。

  此時他正雙手舉着一架單筒望遠鏡,利用宣禮塔的高度眺望着2公里之外的明軍大營,身邊還有幾名軍官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望遠鏡,看材質、做工和外形都很像大明所產,但不能肯定。這東西發明製造出來的時間比較早,至今已有20多年了,更新換代了七代、幾十款之多。

  後三代總共八款目前屬於軍用,不會流入民間。但前四代二十多款都脫離了軍事用途,早在十年前就可以隨意生產銷售了。

  十年時間,無論歐洲人還是西亞人都有足夠的能力仿製,就算沒有玻璃產業,不能大規模生產合格的鏡片,靠手工磨製產量有限。

  只要捨得花錢,從各國海商手裏高價收購一些成品也能滿足軍隊需求,至少高級軍官人手一架不算太難。

  這就叫技術擴散,只要不花大力氣保密,或者應用領域比較廣泛,一切技術都會自然而然的向四周擴散,速度取決於其需求性。

  望遠鏡不算日常必需品,但在某些領域的需求很旺盛,比如航海業。隨着民間商業遠洋航行的船隻越來越多,做爲船長、操帆長、舵手、瞭望手,誰不希望能在大海上多看出去十幾裏,有時候真能救命,一船人的命。

  洪濤就算再不樂意獨門技術過快擴散到敵人手中去,也不能看着大明百姓因爲短了幾裏視野而船毀人亡。權衡利弊之後,只好做了個折中處理。

  把一部分比較先進的型號列入軍用品清單,不允許民間製造和販售。另一部分比較老舊的型號,在獲得相關部門登記批准之後,可以進入民用市場。

  也不僅僅是望遠鏡,隨着貿易活動的規模越來越大,像新式帆船的製造技術、機械加工技術、鑄造技術、冶煉技術、煉油技術等等,都面臨着相同的處境。

  若是不想成爲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大部分技術都需要部分開放1。只要開放了,就攔不住別人學習和仿製,如果不思進取的話,還很可能被超越。

  “大維齊爾,爲何不在明軍登陸時發起進攻?”

  一名近衛軍團軍官放下望遠鏡,眼看着明軍不慌不忙的在城外扎穩了營寨,甚至跑到幾百米開外將附近本來就不多的樹木全砍伐回去點燃起幾十堆篝火,情緒有些激動。

  “你該去問問阿里指揮官,他非常清楚那些高大船隻裏裝備了多少門火炮,射程又有多遠。

  帝國在波斯灣的海軍就是被它們摧毀的,我如果下令去進攻登陸的明軍,就等於讓士兵們面對上百門火炮的射擊,大明皇帝會非常感謝你的饋贈,但蘇丹很可能會弔死你!”

  塔巴爾沒有放下望遠鏡,一邊看一邊回答了下屬的問題。這些近衛軍團都是追隨蘇丹很久的精銳,其中不乏退役後又被召回的百戰老兵。

  他們的作戰經驗很豐富,但視野比較窄,更多時間都是在歐洲與基督教對壘,非常熟悉歐洲人的作戰方式,卻對大明帝國知識甚少。

  實際上他自己對大明帝國的瞭解也不夠全面,主要是沒料到會這麼快碰面,但有些問題不用太深入瞭解就能明白分寸。

  半個月前帝國海軍將領剛剛大敗而歸,十多艘雙層排槳戰艦、幾百名水手,一個上午就損失殆盡,兇手正是此時停泊在阿拉伯河裏的大明帝國海軍戰艦。

  按照僥倖逃生的水手們講述,那些戰艦上的火炮不光射程遠、準頭高、發射頻率快,威力還特別大。

  同樣裝備了艦炮的奧斯曼帝國海軍排漿船根本不是對手,還沒湊到開火距離就被對方集火了,只要命中幾發,一艘排漿船也就差不多報銷了。

  誰還不知道趁着敵人立足未穩發動進攻更容易佔便宜,可明軍登陸的地點不遠不近,剛好處於本方火炮射程之外。

  此時發動進攻,佔便宜的恐怕就不是己方了。明軍很可能在玩將計就計的把戲,故意引誘守軍出擊,然後用艦炮來大量殺傷。

  “大維齊爾說的沒錯,仔細看看天上那個東西。它太邪惡了,就像來自地獄裏的魔鬼。而且我敢肯定,在它下面吊着的大籃子裏有人,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躲不開那些人的注視。

  他們肯定是被魔鬼施了法術,邪惡的法術,在沒有搞清楚之前還是不要貿然出擊的好。我想魔鬼不應該過於靠近這座城,有清真寺在,真主會保佑我們的!”

  這時一名穿着鎖甲的大鬍子男人說話了,他在立場上站在大維齊爾一邊,但做出的解釋卻帶着濃濃的宗教色彩,聽上去也有幾分道理。

  “那麼夜襲呢?在黑夜裏明軍的艦炮會失去準頭。看看他們挖的戰壕,只有單薄的兩道,有一點被突破,整條戰壕都會陷入被動。”

  近衛軍官並沒被說服,在他看來敵人的火炮和瞭望優勢都是能被抵消的,但戰術素養方面的劣勢是顯而易見的。黑夜就是最好的裁判,能讓一切外強中乾顯露原型。

  “德爾維什將軍,待到深夜降臨時由你的近衛軍團發起夜襲,穆斯塔法貝伊將率領西帕希騎兵接應。

  如果你們能突破明軍的第一道戰壕,我會率領主力從北、西兩個方向對明軍營地發起進攻,爭取在天亮之前把敵人全都趕進阿拉伯河。”

  面對手下將領的一再請求,塔巴爾帕夏也不好拼命攔阻,不僅同意了夜襲計劃,還做出了更全面的安排。將領們說的沒錯,從挖掘戰壕的規模、形狀上看,明軍對陸戰好像不太有經驗。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