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今科狀元
不單是凌雲,就是在場的考生,都處於驚愕狀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不敢擡頭查看。
下邊的大臣,察覺到了什麼,懷疑地看了一眼乾熙帝,隨後目光復雜的看向凌雲。
至於此刻的凌雲,也不知發生了什麼,不知爲何會有人叫他,話說身處金鑾殿,本就忐忑不安,其中又被乾熙帝關注,更加惶恐。
如今好不容易熬到交卷,心想着馬上就要結束,這種煎熬等待,還沒來得鬆口氣。
讓他沒想到,最終等來的不是離場通知,反而是叫他的聲音。
懷着忐忑不安的心,身體微顫站了起來,始終不敢擡頭往上看一眼,只聽見他囁嚅道,“臣…學生,凌雲拜見陛下。”
看到緊張不安的人站起來,乾熙帝眯着眼睛,若有所思道,“擡起頭來。”
凌雲又是一驚,呼吸急劇加重,硬着頭皮緩慢擡頭,當餘光瞥見乾熙帝時,又迅速落下,哪怕只是看了一眼,凌雲心中有了個大概。
只道那人相貌長眉鳳目,高鼻闊嘴,脣上還有一彎鬍鬚,只是看了一眼,頃刻間頓感其威嚴,心裏感慨,這或許就是所謂的不怒自威吧!
這是倉促一瞥,凌雲眼中的乾熙帝。
要說凌雲在乾熙帝眼中,外貌方面並未感到有多驚訝,況且他的長相也沒有多出衆,不過仔細看着極其舒服。
特別是那清秀的臉,讓人眼前一亮,況且雙眸還蘊藏着一股倔強,以至於讓乾熙帝露出淺淺笑意。
“嗯!這詩是你親手所作,還是假與他手,引用以此?”
乾熙帝語氣平緩,卻充滿質問,就連柔和的目光也變得鋒利起來,只緊緊盯着他,似乎要看透他內心的想法。
聽着這話,凌雲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爲這首詩的原因,乾熙帝纔將他叫起。
近距離感受乾熙帝凌厲的目光,凌雲內心雖有些恐慌,但作爲一個成熟的詩人搬運工,從容不驚的心態,他還是有的,再者只要他足夠鎮定,誰也別妄想能看出一絲端疑。
只見他頓了頓心神,爲了防止出現不必要的意外,故意將說話速度放慢,不亢不卑道,“稟告陛下,這時正是學生所作,並沒引用他人。”
凌雲說完,偌大的金鑾殿再次安靜如初,誰不敢輕易開口,哪怕是呼吸都在儘量剋制,也許是因爲長時間憋死的原因,有一種胸悶的感覺。
不得不說,面對大乾王朝最有權勢,掌握整個王朝殺生大權的男人,凌雲的處境極爲被動。
因爲他不確定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會不會因爲接下來的某句話,引起皇椅上的人的不滿,從而招致彌天大禍,性命之憂。
此刻的他,哪怕是用盡全力剋制內心的想法,仍有一種莫名的心慌,手心不停冒汗,就是最好的證明。
乾熙帝遲遲未語,大臣們相互眼神交流,都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就在衆人揣測不安之時,乾熙帝的聲音再度響起。
“你作的,嗯!作的好,作的極好…”
短短一句話,讓凌雲得以鬆了一口氣,知道這一關是過去了,就是不知道接下來又是什麼,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乾熙帝接下來的話,令他大喫一驚。
“今年幾何?”
“還差些時日滿十七。”
乾熙帝目光一閃,神色微動,估計是有些意外,心道:剛剛就覺得此人尚還年幼,不曾想,卻是真的年幼。
接着乾熙帝呵呵一笑,似乎心情格外愉悅,讓人琢磨不透,看不出其真實想法。
“哦!十六,不錯不錯,當真是英雄出少年,看來我大乾王朝真是英才輩出,哈哈哈…”
凌雲不語,心道:這算不算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想當然的是,這乾熙帝還有自戀的一面?
“因何讀書?”
凌雲錯愕一愣,沒想到乾熙帝會這麼問,實在是出乎意外。
總感覺剛剛幾句話,有一些熟悉。
彷彿就像是後世七大姑八大姨到家裏做客,追問道:凌雲啊,今年幾歲啦!有沒有女朋友呀!收入多少啊……
要說乾熙帝這個問題,問得極好,他用了不到半呼吸,便有了結論。
至於爲啥讀書,實話是說,當然是爲了自己和家人衣食無憂,同時也是爲了保護自己家人,免受他人欺負。
但這些,都不能講,就算是實話,也只能爛心裏。
這種場合,必須秉着大儀,才能讓皇椅的人滿意,要不然稍有不慎,前功盡棄。
凌雲思慮片刻,先是深吸一口氣,隨後鏗鏘有力道,“稟陛下,學生讀書是以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倘若天下安樂,我等願漁樵耕讀,江湖浪跡。倘若盛世將傾,深淵在側,我輩當萬死以赴。”
乾熙帝這一聽,喃喃自語道,“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隨後接着連說了三個好,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哈哈哈…我大乾王朝有此爲國爲民之少年,實乃幸事,萬幸之極。”
不得不說,凌雲的回答,實在是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不單隻乾熙帝驚訝,就連場下的大臣、考生也是震驚不已。
換做是他們,或許可以回答出來,但無論如何也說不出這等大義的話來。
緊接着又聽到乾熙帝說道,“禮部尚書,你替朕擬旨,內容是今年的今科狀元已定,即今科狀元爲凌雲。”
“哄~”
此話一出,全場譁然。
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色各異,其中禮部尚書楊和最爲明顯,作爲會試的主考官,殿試也是他在主持。
雖說狀元歷來乃是皇帝欽點,但往年都是按周章辦事,也就是他們下邊這些人審閱完試卷,選出認爲最佳的三個人,再呈於皇帝定奪,從而選出今科狀元。
當然有時候呈上來的試卷,都不符合皇帝的口味,皇帝也會親自翻閱試卷,再者有時也會在殿試的時候,取誰的試卷來看。
一般這種情況皆是少數情況,因而大多數狀元的產生,還是在大臣們呈上去的名單中產生。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