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旱改水,朝日殿

作者:瘋神狂想
窖藏裏面發現103件青銅器,是建國以來出土銅器數量最多的窖藏,其中有一個文物成了國寶,它就是西周牆盤。

  西周牆盤的意思是,西周一位叫“牆”的貴族的盤子。

  該盤上面刻有銘文284字,講的內容主要分兩大段。

  首先是歌頌周朝君王,然後是講自己家族的事。

  特別是講周王的事和司馬遷的《史記》十分吻合,使得該盤子意義重大,成爲國家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之一。

  周原遺址在陝西扶風、岐山一帶,看扶風和岐山是不是很眼熟?

  扶風縣有著名的佛教聖地,岐山在《山海經》十分聞名,也是炎帝的老家、《黃帝內經》的誕生地。

  之前陳文哲就因爲岐山的古董收藏,找到了大批窖藏。

  周原遺址,原來就是周文化的發祥地。

  這一次窖藏的發現,讓考古隊在遺址裏發現了大量的青銅器、卜甲、卜骨等用品。

  這就很好解釋了爲什麼《易經》也叫《周易》,周朝的人很熱衷易經八卦啊!

  至今讓考古隊不明白的是,莊白一號窖藏距離地表只有30釐米,青銅器擺放得亂七八糟,從此可以看出當時周人埋藏的時候十分慌張。

  埋藏的時間緊迫,可能發生了要緊的事,至於什麼事暫時還不得知。

  當然,這些都跟青銅鏡沒有多大關係。

  這座窖藏吸引陳文哲的原因,是因爲裏面有一件國寶級青銅鏡。

  主要是這座地窖發現的青銅鏡,千年後仍光亮照人。

  像是這樣的事情,不是偶然出現,因爲之前在其他地方,也有發現。

  1974年6月,黑龍省冰市,一支考古隊來到了當地的阿城區亞溝鎮進行考古的初步探索。

  這時候,湊巧經過的一位老農對考古隊說,這附近的地窖底下有一枚古銅鏡。

  誰曾想,就是這樣的一句話,讓考古隊此行有了更大的發現。

  當時,這個李姓老農對考古隊說起的是這樣一件事。

  在十幾年前,當地曾經有一個村民,在給自家開挖水窖時,撿到了一枚圓形的金屬物件。

  經過一番清理後,村民們才發現這竟然是一塊古代的銅鏡,而且鏡面依舊光亮照人。

  老農的這番話語,讓考古學家大爲震驚。

  考古隊在老農的指引下,從當年發現銅鏡的地窖附近開始探索。

  約莫探索了大半天,竟然真讓他們發現了一個古代遺址的部分蹤跡。

  在經過進一步的鎖定範圍和年代確定,專家們推測這個遺址,應該是千年前的金國上京遺址的一部分。

  只不過,遺址之下究竟是什麼建築、有着什麼樣的東西,需要好好發掘。

  從出土的文物來看,這個遺址的文物還真是不少。

  最後發現涵蓋了陶器、石器、瓷器、玉器、青銅器等。

  還有着足以證明這個遺址身份的金國兵器和官印等,總數達到了2000多件。

  從這些兵器和官印來看,這個遺址應該就是古文獻記載的金國的上京會寧府的遺址。

  在這些文物中,最有亮點的文物,大概就是出土的500多面銅鏡。

  在衆多的銅鏡中,最珍貴的又當屬一個直徑超過43釐米,重量達到24的青銅鏡。

  從這個銅鏡的背面看,雕刻着兩條栩栩如生的鯉魚,首尾銜接,相互追逐,大概是寓意着生生不息之感。

  而在其外,還用構思精巧的蔓草紋環繞,線條極爲流暢,顯示了當時的金國工藝也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此外,部分銅鏡中還有雕刻着龍造型的圖案,顯然應該是金國的皇家用品。

  其實,這一次的考古發現,只是金國上京會寧府遺址的一部分。

  在後續幾十年的多次考古發現中,這個遺址的全貌逐漸被還原開來。

  比如在2002年的金上京“朝日殿”的考古發掘,就頗具戲劇性。

  當時,亞溝鎮的幾位農民,在對耕地進行“旱改水”的施工中,發現了田地裏有不少石塊,翻出來到路邊準備丟棄。

  湊巧的是,剛好有人經過時發現這些“石塊”非比尋常。

  他感覺像是建造建築時,遺留下來的“碎石爛瓦”。

  後來,經過考古學家的判斷,才知道這居然是八百年前的金代灰陶磚瓦和石鑿建築殘件。

  再後來,“朝日殿”被評爲2002年“華夏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這是經考古發掘,已知華夏曆代皇帝使用的最大的郊祀宮殿遺址。

  這個遺址爲揭示當時宋金時期的文化,及歷史大事件,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料。

  比如,據史料記載,金國在1115年就建立了上京城。

  隨着後來海陵王完顏亮掌權後,爲了更好逐鹿中原,開始動了遷都的念頭,準備從上京遷都到燕京。

  而爲了逼迫反對遷都的皇族離開上京城,海陵王甚至直接拆毀了上京的宮殿和祭祀場所。

  而這個事情,恰好與金上京朝日殿的考古發現相一致。

  如此說來,華夏的歷史記載,倒確實真實得多。

  這些歷史記錄,往往能有諸多文獻和考古發現相佐證,這纔是真正的文明古國。

  這一次在因爲一面殘損青銅鏡,連接上一座窖藏,而這座窖藏居然還跟一座遺址有關。

  畢竟古代的青銅器生產作坊,不可能藏在小地方。

  要知道,在古代銅可是跟錢掛鉤的,銅也可以說就是錢。

  銅的地位,就跟現在的金子差不多。

  所以青銅鏡作坊周圍,是不是還有其他建築遺址?

  只不過,現在陳文哲發現的窖藏太多,他也沒有時間,專門爲了一座窖藏去西陝考古。

  不過,既然發現了,還是需要記一筆,以後就算用來跟國家交換信息,獲得一些適當的好處也是可以的。

  他不要金錢,不要名譽,只要獲得一些便利也行。

  這一次來陽洛,是真的來着了,在這裏他能夠學到,能夠獲得啓發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他就如同老鼠進了米缸,可勁的喫,可勁的造,卻發現最後怎麼也造不完。

  所以說,這金手指太過厲害了也不好,因爲他能夠獲得的太多,這樣讓他的興奮閾值,甚至是幸福閾值,都變得很高。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