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方紅大市場
這個名字土是土了點,卻通俗易懂,符合小縣城的特色。
三層高,佔地兩萬五千平方的大市場,已於去年秋季竣工,竣工之後的商戶入駐情況,幾乎與京城那邊的東方紅廣場如出一轍,根本不存在主動招商的問題。
九十年代的中國,計劃經濟已經慢慢成爲過去式,市場經濟的大潮勢不可擋,再加之國家政策的放開,財富,已成爲大多數老百姓們共同的追求。
這再也不是那個喫大鍋飯、夢想着社會主義人人平等的時代了,歷史又一次告訴人們:太平天國,只是一個徜徉在幻想中的夢而已。想要過上幸福的生活,終究要靠自己。
唯有自己富起來,纔是真理。
入駐在這裏的商家不光有本縣的老百姓,甚至臨縣、市裏,都有不少人逮住機會、蜂擁而至。
眼下政策已經放開,人人都可以做生意,然而城市的配套設施卻完全沒有跟上,可以提供給老百姓做生意的平臺太少,不是每個人都有走南闖北的勇氣,因此在家門口盤個店面,做點小買賣,便成了不少經濟基礎尚可、又不甘於現狀的城鎮居民不二的選擇。
再次見到蘇洋時,小夥子從頭到腳變了個模樣,換上了一身肥大的黑西裝,皮鞋也擦得蹭亮。在李亞東眼裏或許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但在其他人看來,卻是洋氣到不行。
實際上,李亞東的穿衣風格一直備受嫌棄,就連他娘都這樣,說他怎麼盡撿一些小衣服往身上套,那勒在身上不難受嗎?
他能怎麼辦?
愛說你就說唄,權當沒聽見。反正那些水桶一樣的衣服他是穿不了的,不說好不好看的問題,穿起來行動都不便。
以他如今的日常打扮,大概也只有出沒在香港的上流社會、或是去到西方發達國家,纔不顯另類。
眼下的中國,流行的畢竟還是的確涼和健美褲啊。
與蘇洋一起特地來到市場門口迎接的,能有十來個人,不過李亞東一個都不認識。爲首的還不是蘇洋,而是一個梳着利落三七頭、同樣西裝革履的黑臉中年人,名字叫王紅旗,倒也聽說過,是田磊當初親自培養起來的一把手,也是倒爺出身,最遠去過藏地,不過吃了大虧,跑回來了,錢或許沒賺到多少,但睡過橋洞要過飯的人,能耐估摸着還可以,至少望着市場門口人來人往的景象,似乎經營得還算不錯。
蘇洋終究年輕了一些,目前做個二把手還可以,做拍板的人,肯定不行。經驗這東西來不得醍醐灌頂,必須花時間熬,尚需磨練。
“李總親自位臨指導,我們卻到現在才知情,實在不應該,還讓您大冬天的站在這裏等……”王紅旗極盡熱情,點頭哈腰,連連致歉。
而包括蘇洋在內的其他人,則一個個的眸子裏泛着光,望着眼前的年輕人,眨都不眨一下。
在宿縣的上流層面中,李亞東這個名字就是一個傳奇,宿縣近年來經濟增長迅猛,連續兩年位列全市第一,能取得這份成績,很大程度都是因爲他。
若沒有他當初的大筆外匯兌換過來,提高了工業水平和生產力,正值改革開放倒春寒的檔口,縣裏的企業不倒下一大批纔怪。
在王紅旗等人的陪同下,李亞東八人將三層市場全部視察了一遍。攏共兩百八十六個商鋪,目前的入駐率至少達到八成,賣什麼的都有,談不上豪華上檔次,卻也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場地裏也是乾淨整潔,配這座小縣城,綽綽有餘了。
用王紅旗的話說“咱們東方紅大市場,不光是在我們縣裏,即便算上週邊幾個縣,那也是最上檔次的商場,也只有市裏的大商場能比一比。”
這裏確實經營得還算可以,李亞東也不打算做什麼大的改變,實際上他建這座商場的目的只是因爲蘇家,否則這種小縣城,哪裏能入他的法眼?
“小猛,那你就跟王經理接洽一下,按照咱們的計劃,弄一兩個店鋪試試水先,看看效果再說。”
“知道了,東哥。”小猛點頭。
他如今的身份是東方紅貿易公司渠道總經理,蔣騰飛主內,他主外,這種事情交給他來辦,最合適不過。
李亞東對他也算知根知底,能力和闖勁兒都沒問題,也很放心。
小猛幾人就留在了市場裏,至於李亞東,他來這裏只是順帶,開發渠道的這種活計,哪用得着他親力親爲,他的主要目的,肯定還是蘇家。
便拉上蘇洋,帶着齊家兄弟,一行四人包了輛車,回到莊子。
蘇家兩口子見到李亞東後,自然高興異常,蘇母忙着張羅飯菜,蘇父就拉着他問長問短。
“小李啊,我還以爲你今年不能來了呢。”
恰好天氣不錯,陽光明媚,一行人搬了凳子坐在院子裏,蘇父笑呵呵地說。
“不好意思啊,叔叔。”李亞東先倒了個歉,然後解釋道:“原本過年的時候肯定要過來拜年的,不過今年情況有些特殊。”
旋即,便把自家老小全去京城過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講了一遍。
“像我大哥和二姐他們,都是第一次去京城,他們要沒走,我自個兒跑出來,總歸有些不好。”
“哎呀,這是好事兒啊。”蘇父笑着擺手道:“其實吧,我和你阿姨也知道你乾的是大生意,平時肯定很忙,但就是想見見你。你能抽空過來看望我們,我們已經很開心了,不管什麼時候,也不一定非得過年嘛。”
難得蘇父通情達理,李亞東與他相聊甚歡,聊着聊着,話題很自然而然的就扯到蘇薇身上。
“叔叔,你們現在應該經常和她通電話吧?”李亞東笑着問。
“那肯定的,這丫頭出門這麼久沒見到人,不時常聽個聲兒,報個平安,我跟她媽實在不放心啊。”蘇父笑着點頭,“剛開始那會兒有時候打過去還不一定能接通,孩子在那邊學業也忙,再加上她打過來我們也接不到,硬是往縣裏白跑了幾趟,不過後面閨女聰明,給想了個法子,把時間定了一下,每個禮拜天的上午九點打電話,她那邊好像是晚上,反正她就在電話前等着,一準能接到,倒是方便得很,我跟她媽現在就每個星期天的上一次街就行。”
“倒是個好辦法。”李亞東呵呵笑道。
“對了,小李,有件事兒我得跟你打聽一下。”蘇父突然問道。
“叔叔,有什麼事情你就直說。”
“就是薇薇那個讀書時間啊,現在也快出國兩年多了,我們問她還要讀多久,她說不一定……你看這話,咋還沒個準信了呢,總不能一直讀着不回吧?”
蘇父顯然是想女兒了,並非一定急着讓她回,就想有個盼頭。
李亞東自然明白蘇姑娘爲什麼說不上具體時間,好容易出國留學一趟,肯定要學點東西回來,再有就是弄個學位。只是這玩意兒不是說弄就能弄到的,得你啥時候考上了纔有。
“這樣吧叔叔。”李亞東思忖少許後,回道:“你們要真想薇薇了,改明兒趁假期的時候,我把她弄回來就是,住一陣兒再過去。”
“啊?”蘇父驚訝道:“這能行?不是說不好回來的嗎?”
這個年代的留學生回國確實有些麻煩,不說別的,沒有國家資助,來回機票就要難倒九成九的人。
還涉及到一些手續問題,不光是中國方面,留學國那邊也有。
不過,這些事情對於其他的中國公民來說,幾乎是不可能辦妥的事情,但對李亞東來說,倒也並非沒有可能。
還是那句話,有錢能使鬼推磨。
“放心吧叔叔,這裏面有些門路,我疏通疏通,應該問題不大。”
“那……不是,我說小李啊,要是太麻煩的話就算了,多等幾年就是。”
“嗯,我知道的叔叔,我先試試看吧。”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